19日下午五點,位於濟南歷下區花園東路與金達路交會處,東城夜市的攤販們拉著餐車出攤了。3個月前,這裡還是鄧家村一片閒置地,經過歷下區智遠辦事處的規劃改造,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繁華的夜市。這裡是市民們吃喝玩樂的好去處。酸甜可口的鍋包肉、鮮榨水果汁、各類燒烤炒菜……海盜船、碰碰車還能讓你飯後體驗一把「回到小時候」的感覺。自開業以來,夜市招商了600多家商戶,對於貧困商戶實行不同程度的租金減免,創造了1000多個工作崗位。未來這裡還將建設規模較大的現代化停車場,為市民到此遊玩提供便利。
採購安全透明 用品質抓住食客的心
「來到夜市最期待做的事情是什麼?」「吃!」市民張女士住在離夜市不遠的王舍人莊,星期五下班後屬於她的周末就開始了,對她來說,一個美好周末的開端,是逛夜市。
「鍋包肉我都排了20分鐘的隊了,太難買了,上次人多沒等,這回怎麼著也得吃上。」張女士手裡拿著寫有14的號碼牌邊排隊邊說。張女士排隊的這家鍋包肉小攤有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名字,「儀品」。「儀是儀仗隊的儀,品是品格的品。」老闆孫廣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20歲之前父母相繼去世,後在政府和親人的幫助下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儀仗隊,退役回到濟南自主創業,給自己的小攤取名儀品,紀念那段儀仗隊待過的時光。
孫廣的鍋包肉對得起這個「品」字,小攤排隊處,貼有兩張紙,每一張上記錄著食材採購的詳細信息:7月17日,採購龍大3#肉,重量90斤,花費2790元。往前翻還有7月15日的採購信息。「食材的選購都是統一、透明的,新鮮食材才能吃出美味。」孫廣說。
攤前,快要等不及的顧客催促著,孫廣把切得薄厚均勻的裡脊肉片,一片片沾上面糊,油溫不算高時下鍋,片刻鍋裡冒著香氣,熬好糖醋汁,把炸好的肉往裡一拌,出鍋。瞬間,一盆鍋包肉就賣沒了。
4月份,東城夜市正式開業,像孫廣這樣的攤子大大小小有600多家,同樣的鍋包肉小攤在夜市裡還有3家,賣價均為15元一份。100多種美食,夜市對攤主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進貨,統一價格,同樣的小吃定價相同,讓食客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減免商戶租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夜市東北角,海盜船娛樂項目的宮家小女幫父親招攬著客人,前陣子她剛滿18歲。最近趁著暑假空檔過來給父親幫忙。「三個月前父親聽說東城夜市開業,不遠從老家滕州趕來做生意。4月份夜市一開業,就繳納了一年的攤位租金。繳納一年的話有優惠,可以減免一個月租金」。
同樣不是本地人的碰碰車老闆白天跑銷售,晚上下班以後到夜市擺攤,「我呢,白天銷售工作時間比較隨意,孩子花錢不少,還背著房貸,趁著晚上來擺個攤,弄起這個攤子來,一共投了10萬元錢左右,現在一晚上收入接近1000元,攤子比較大,租金一個月不少錢,一開始怕不賺錢,夜市管理處同意我不用交租金,賺了錢和夜市分成就行。」碰碰車老闆說,這種分成的方式讓自己少了一些後顧之憂。
商戶裡有40%的困難戶,耿豔龍就是其中一個。「之前在東北種了幾年地,掙錢很難。來到東城夜市,讓我幹了一個大排檔,給免了半年的攤位費。」耿豔龍的燒烤炒菜攤每天客流量可達3000人,生意好了一天收入能到一萬多元。
將建大型停車場引入更多客流
開業不久的東城夜市是個年輕夜市。今年4月,濟南歷下區智遠辦事處響應上級號召,積極為小商戶解決經營的困難,在黃金地段協調土地38畝,設立了東城夜市,自4月17日試營業以來,有688家商戶入駐,解決了1000多人的就業問題。在這裡既有上班族兼職補貼家用,也有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重新就業,還有20歲的暑期大學生自給自足賺取生活費。
「東城夜市原是鄧家村的一塊閒置地,位於歷下區與高新區交界處,今年4月份夜市開業以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消費。」鄧家村村支書陳建勝表示,村民從沒有集體收入到實現收入,新夜市的開業不止開啟了商戶的致富之路,也讓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東城夜市開業後,十分火爆,每天約有1.5萬人次光臨,大大豐富了周圍村民們的夜生活。夜市做足了衛生監管跟防疫措施,市民須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並測溫進入。想到夜市交通也十分方便,乘坐K138路、K166路和K137路到花園東路金達路再步行百米即可達到。下一步,也是管理處將在夜市西修建一個80米*100米規模的停車場,屆時停車更加方便。
來源: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