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明確十五年發展規劃 一小時通勤圈內同城化發展

2020-12-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杭州都市圈明確十五年發展規劃 一小時通勤圈內同城化發展

  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20日在浙江嘉興召開,來自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六個都市圈成員城市參會。會上正式通過《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提出2035年「都市圈實現全面融合,一小時通勤圈內實現同城化發展,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圈。」

  《規劃》明確了杭州都市圈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亞太國際門戶重要樞紐、全國綠色智慧幸福樣本、長三角南翼核心增長極四大戰略定位

  如空間布局方面,《規劃》明確以錢塘江為脈絡,堅持主核帶動、同城先行、輻射周邊,構建「一脈三區、一主五副、一環六帶」的網絡空間格局。其中「一脈」指以新安江—千島湖—富春江—錢塘江及其支流為脈絡,「三區」指西部綠色發展功能區,中部綜合城鎮功能區和東部(沿灣)產業集聚功能區。「一主五副」即以杭州為主核,培育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五個副中心城市。「一環六帶」指杭州二繞同城化發展環和杭嘉、杭湖、擁江(錢塘江)、杭湖衢、濱湖(南太湖)、杭黃六條跨區域發展帶。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共建新型便捷的基礎設施網絡、共構活力充沛的協同創新樞紐、共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共推合作共贏的國際開放圈、共塑歷史與現代融匯的人文魅力圈、共築現代智治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等主要任務。

  此外,在本次杭州都市圈市長聯席會議上,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六城市一致同意安徽省宣城市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觀察員城市。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正式獲得通過!
    記者 鄭超 陳立平 攝影 李忠去年11月召開的杭州都市圈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上,審議通過了杭州都市圈新一輪發展規劃大綱。在今天下午召開的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上,在該大綱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定的《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正式獲得通過。該規劃明確了杭州都市圈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亞太國際門戶重要樞紐和全國綠色智慧幸福樣本四大戰略定位,並分2022年、2025年、2035年三個階段提出了發展目標。
  • 澤平宏觀:中國十大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確立城市群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並規劃建設19個城市群,但當前我國多數城市群發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從城鎮化到城市群的中間階段。例如,廣東將珠三角城市群劃分為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個都市圈推動珠三角一體化進程。都市圈建設以同城化為方向,打造1小時通勤圈,圈內中小城市受益。
  • 中國10大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第4-10名分別是誰?
    在此之前,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特大城市要推進中心城區功能向1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體發展的都市圈。當前,中國有上海、北京、廣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個2000萬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慶、青島、廈漳泉等14個1000萬-2000萬人大都市圈。
  • 智庫視點 | 推動我國都市圈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市域人口規模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14個〔2019年,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廣州、深圳、武漢、石家莊、哈爾濱、蘇州、杭州、鄭州和西安等14個大城市(不含香港、臺灣和澳門等)市域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
  • 黃山市2035年基本實現與杭州都市圈同城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黃山市政府官網消息,8月7日,黃山市委第六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黃山市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行動路徑、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落實國家戰略和省《行動計劃》的「施工圖」,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方向標」,是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升級版」。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
    在此之前,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特大城市要推進中心城區功能向1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體發展的都市圈。當前,中國有上海、北京、廣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個2000萬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慶、青島、廈漳泉等14個1000萬-2000萬人大都市圈。
  • 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 更好支撐和引領現代化都市圈發展
    一、培育現代化都市圈需要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區域,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與其有著密切工作生活聯繫的同城化地域為組合的城鎮化空間形態。當前我國城鎮化率60.6%,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後期,推動都市圈建設是順應我國新型城鎮化進入這一階段的客觀趨勢和空間演進規律的必然要求。
  • 從東京都市圈看區域融合發展
    東京都市圈的經驗與做法,對全面推進上海都市圈的區域融合發展,對於長三角一體化、對於上海及周邊地區完成從高速增長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有著借鑑意義。  東京都市圈的前三個層次,大致相當於上海的內環線以內,外環線以內和市域範圍。現在需要在架構上明確的是第四個層次,即上海都市圈的範圍。根據一小時通勤、功能集聚和輻射,以及人文相近等原則,杭州、嘉興、紹興、舟山、寧波、湖州、蘇州、無錫和南通等城市,均在上海都市圈的範圍內。明確第四個層次的架構,是編制上海都市圈規劃,並保證其得以實施之首要。
  • 任澤平:從城鎮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確立城市群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並規劃建設19個城市群,但當前我國多數城市群發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從城鎮化到城市群的中間階段。例如,廣東將珠三角城市群劃分為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個都市圈推動珠三角一體化進程。都市圈建設以同城化為方向,打造1小時通勤圈,圈內中小城市受益。
  • 合寧徐同城化通勤鐵路、池宣高速……安徽交通又有一大波新動作
    記者了解到,合肥都市圈和南京、徐州等毗鄰地區將規劃建設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鐵路,合肥至舒城主要通道G206國道將進行快速化改造,滬武高速無為至嶽西段和德上高速合肥至樅陽段後年建成,廬江-巢湖城際鐵路正在爭取納入國家相關鐵路建設規劃。
  • 廣州地鐵:搭建廣州與深圳都市圈的快速通勤軌道
    記者今日獲悉,廣州將構建形成廣州為中心、輻射周邊6市的一小時軌道通勤圈,搭建與深圳都市圈的快速通勤軌道,預計到2035年,廣州城市軌道線網裡程突破2000公裡,大約是目前515公裡的4倍。他首先梳理了最近2年從國家到地方的規劃綱要文件,去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去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到2035年,基本形成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的交通圈。今年5月,廣東提出健全都市圈率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機制,促進都市圈內中心城市與周邊城鄉同城化發展。
  • 2019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出爐:榜首去年GDP達9.1萬億
    2)成都周邊4市城鎮化率較低、城鎮化空間大,未來有望與成都同城化發展。德陽、眉山、資陽、雅安2017年城鎮化率均在41%-51%之間,遠低於全國平均58.5%,都市圈人口城鎮化潛力較大。3)成都與周邊城市高鐵半小時至1小時通達,未來有望形成城際鐵路環線,但當前交通連通性仍有待提升。  No.7杭州都市圈:民營經濟天堂,網際網路經濟高地,西進擴大腹地。
  • 滬蘇同城化發展是對高鐵運能的再次「挖掘」
    持續強化的蘇滬「同城效應」,對兩地交通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12月7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發布《2020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稱,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三個中心城市均與周邊城市形成了較為顯著跨城通勤聯繫。
  • 都市圈通勤靠高鐵?錯!市域鐵路才是關鍵
    都市圈是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關鍵一環。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2年,我國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35年,現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什麼是都市圈?
  • 定了,杭州都市圈培育黃山等5個副中心城市
    11月20日,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在浙江嘉興舉行,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六個都市圈成員城市的代表齊聚嘉興海寧,會議主題是「共謀高質量發展同創更美好生活」。本次會議上,安徽宣城市獲批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觀察員城市。
  • 成都買房:成德眉資同城化交通網絡如何布局?
    同城化,交通先行,也利於促進同城化的發展。7月27日下午,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會上,《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送審稿)》《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送審稿)》《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送審稿)》等提請會議審議。
  • 解析同城化盛行背後玄機
    一些地方甚至將其上升為區域戰略,由上一級政府來統籌制定規劃。比如,2014年,江蘇省編制了《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這是江蘇省第一個以「同城化」為主題的區域性規劃。一些同城化也由雙城變成多城同城。比如,在前幾年成都德陽、成都眉山同城化合作基礎上,2018年9月,成都、德陽、眉山和資陽籤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合作協議,以區域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等八個方面為重點推進4市同城化發展。
  • 展望到2035年!長三角交通規劃出爐!蘇州機場……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該規劃基本明確了未來15年長三角各城市交通的發展脈絡、包括鐵路、航空、海運、地鐵等。
  • 合肥都市圈:激活區域經濟發展「一池春水」
    (合肥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自2006年提出建設「省會經濟圈」,到2016年提出加快合肥經濟圈向合肥都市圈戰略升級,再到被確定為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已擁有「八子」的合肥都市圈,以安徽省四成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創造了目前全省近六成的經濟總量,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為都市圈核心的大城市,需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城市競爭力,以起到匯聚和支配資源的能力。
  • 什邡: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 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
    會議緊扣「一主兩化三提升」發展思路,緊密結合什邡實際,明確了「四個加快融入」的思路、目標和舉措,審議通過了《中共什邡市委關於貫徹落實德陽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推動什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