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海洋之一波羅的海的最北端,一個鋼鐵巨獸正努力向前推進,所到之處冰塊嘎吱作響。但與其他噴吐柴油的破冰船不同,這艘最先進的破冰船擁有更清潔的燃料。
在2月這個寒冷黑暗的清晨裡,重達1萬噸、比艾菲爾鐵塔還重的巨型「北極星號」(Polaris)破冰船毫不費力地穿過半米厚的冰層。
「我過去經常開飛機,但現在我一點也不懷念,因為在這裡就像在駕駛宇宙飛船一樣!」二副瓦特裡·薩羅坎內爾(Valtteri Salokannel)站在「北極星號」上興奮地說道。
這艘破冰船價值1.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4億元),它的任務是保持一年中多達六個月嚴寒季節的航線暢通,讓運送鋼鐵、紙製品和化學品的貨船能暢通無阻、源源不斷地進出芬蘭北部和鄰國瑞典的港口。
這艘船的船長帕西·加爾維林(Pasi Jarvelin)誇口說「北極星號」是世界上最環保的破冰船。
「我們不會釋放任何東西到海裡,比如淋浴水、汙水——我們會把它們帶回陸地,而且我們的螺旋槳使用也是可降解的潤滑油,」他對法新社記者說。
但最重要的是,「北極星號」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液化天然氣(LNG)的破冰船。液化天然氣是一種低碳燃料,可替代為大多數大型船舶提供動力的柴油。加爾維林說:「液化天然氣是我們所能使用的最清潔的燃料。」
-更清潔環保的認證-
「北極星號」破冰船的環保認證在其50年的使用壽命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該地區純淨的白色冰層掩蓋了被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國際機構列為急需採取行動減少高汙染水域的事實。
波羅的海四面幾乎完全被陸地包圍,介於俄羅斯、德國和大多數北歐國家在內的9個國家之間。根據波羅的海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HELCOM)等機構的說法,這意味著來自農業和其他行業的化學物質仍然以越來越高的濃度滯留在水中。
此外,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表示,波羅的海的氣溫在過去25年的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意義重大的第一次-
「北極星號」破冰船以前一直都是使用的低硫柴油,或者使用卡車運來的天然氣。
但就在本月,這艘110米長的船首次實現了從新建的Manga液化天然氣終端(Manga LNG terminal)進行燃料加注,這個新建的終端位於芬蘭北部託爾尼奧的港口盡頭,那裡貧瘠荒涼、覆蓋著皚皚白雪。
該Manga液化天然氣終端於15個月前投入使用,為當地一家鋼鐵廠和附近的其他工業提供天然氣。
第一次為「北極星號」破冰船加注燃料花了足足有8個小時,工程師們一邊忙著監控電腦屏幕,一邊還時不時調整被積雪覆蓋的閥門。船上有兩個400立方米大的燃料箱,每次只加注少許,以確保正確的壓力和分配。
「這是意義重大的一天,」加爾維林在船再次出海後告訴法新社。「現在我們在託爾尼奧有穩定的液化天然氣供應。」
儘管液化天然氣是一種化石燃料,通常被認為是不可再生的,但由於它燃燒效率更高,碳排放量更少,因此被普遍認為比煤炭或石油更加環保。並且,用液化天然氣作為船舶燃料預計也會比使用柴油更便宜。
「『北極星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使用液化天然氣的破冰船,」芬蘭阿爾託大學的海事技術教授彭蒂·庫賈拉告訴法新社。他說:「因為破冰所需的功率變化很大,有時會給液化天然氣發動機帶來挑戰,所以不像柴油發動機那麼常見。」
如果遇到異常惡劣的情況,「北極星號」破冰船可以將發動機換成柴油發動機。
該船由芬蘭的赫爾辛基造船廠(Arctech Helsinki Shipyard)於2016年建造,還配備了泵、過濾器和充氣式圍油欄,以備在結冰條件下發生石油洩漏時使用,因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清理油汙要比在開闊水域困難得多。
大部分石油洩漏的風險來自於芬蘭灣,那裡是歐洲海上運輸量最大的地區之一,並且未來幾十年其海上運輸量將大幅上升。
-冰雪如何-
芬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冬季期間所有港口都會結冰的國家,這種常態意味著為了保持貿易暢通破冰船是必不可少的。
芬蘭這個北歐國家在建造破冰船方面的專業技術世界領先,全球150艘主要破冰船有三分之二都是由芬蘭公司設計建造的。
與其它大多數破冰船不同的是,「北極星號」上還配備有一個桑拿浴室——畢竟這是一艘芬蘭船——以幫助約16名船員在20天的海上航行中保持溫暖。由於室外溫度接近零下20攝氏度,船上的內部空間隔冷良好,以保存熱量。
薩羅坎內爾承認:「事實上,我們不需要經常外出。但我有時也會冒險去那裡,只是為了好玩,去呼吸新鮮空氣,看看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