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是一個被冰封的世界,誰能想像到,在南極洲被冰封之前,也是一個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世界。
這個山谷是南極洲東部的蘭伯特地塹,現在是世界上最大冰川的所在地。地塹被困在冰下,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深谷。但在3400萬年前南極洲的深度冰凍之前,這個山谷相對平坦,被一條懶洋洋的河流填滿,這給地質學家們留下了一個謎團:蘭伯特地塹是如何變得如此陡峭的,它是什麼時候被雕刻的?
研究人員說,了解冰川何時開始穿越南極洲,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模擬冰蓋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反應。
南極是如何形成的?蘭伯特地塹形成於岡瓦納大陸(一個古老的超大陸)解體期間,這個過程分階段發生。南極洲、印度和非洲在晚白堊世(約8000萬年前)四分五裂。分裂形成了與大陸海岸線垂直的長而線性的山谷。當時,地球的氣候比今天暖和,隨著南極洲向南移動,在南極安頓下來,大陸上到處都是動植物。
科學家可以用化石和雷達部分重建過去的環境,雷達可以探測到冰層下巖石的形狀。今天南極洲的三維地圖顯示了冰川、崎嶇山脈和其他溫暖存在的遺蹟所造成的裂痕。
但這些調查並沒有說明在冰層切割出所有這些特徵之前,景觀的面貌如何。美國科學家湯姆森說:「人們推測,冰層下的大峽灣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但在你對巖石或沉積物取樣之前,沒有人確切知道。」湯姆森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蘭伯特冰川附近洋底的沉積物,以及由冰川推高的巖石堆積而成的陸上冰磧。對砂土和泥漿中的礦物進行測試,有助於他們弄清地表侵蝕的時間和速度。
南極是什麼時候被覆蓋了厚厚的冰川?從2.5億到3400萬年前,蘭伯特冰川周圍的區域相對平坦,並被緩慢流動的河流排乾。大約3400萬年前,恰逢地球氣候降溫,大冰川出現,形成了現在隱藏在厚厚冰層下的壯觀山谷。也許這似乎發生得很早,3400萬到2400萬年前。大約1500萬年前,冰蓋穩定下來,侵蝕急劇減緩。
厚厚的冰川改變了南極原來的地理面貌。根據科學家地質掃描,研究顯示,約5250至8200英尺(1.6至2.5公裡)的巖石已經消失,被冰川碾碎,被冰層帶走。冰川可以迅速切割深谷——在南極變得如此寒冷,以至於大部分被1或2英裡(1.6至3.2公裡)厚的靜止冰覆蓋之前。地質證據表明,大約2.5億年前和1億年前裂谷事件的兩次隆升脈衝推高了鋸齒狀的山峰。
綜上所述,南極之前也是枝繁葉茂,生物繁多。只不多由於大陸漂移,它來到了地球最南端,嚴寒的氣候使得厚厚的冰川覆蓋了它,在冰川的壓力作用下,南極本來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也給科學家留下了寶貴的機會,科學家可以通過斷層研究南極的過去。
我是科學之門,歡迎走進南極科學探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