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吊橋——作者李新海

2020-12-16 中國甘肅在線網

蘭州的吊橋——作者李新海

橋,是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

中山橋

橋的種類很多,有棧橋、引橋、天橋、立交橋、浮橋 、鐵索橋、土橋、木橋、吊橋、石橋 磚橋 鐵橋、混凝土橋 鋼筋混凝土橋等。按用途還可分為鐵路橋、公路橋、管道橋、多用橋 、立交橋、高架橋等。

橋的歷史非常悠久。以梁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橋型,遠在殷代即已創建。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梁橋為鉅橋,橋建於商代(公元前16~ 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克商都朝歌(今河南省鶴壁淇縣朝歌鎮),發鉅橋(今濬縣鉅橋鎮)頭積粟,以賑濟貧民。自周代以迄秦漢,中國多造石柱、木樑橋。

坐落在鹹陽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橋,在古代是很有名的。三橋包括中渭、東渭和西渭橋,都是多跨木樑木柱橋。其中,中渭橋始建於戰國秦昭王的時候,後來秦始皇又作了改建和加固。

漢朝時的梁橋,已經比較普及了。宋代建造為數眾多的石墩、石樑橋。如泉州一地,見於古籍的橋梁就有110座,其中名橋10座。如安平橋,

清明上河圖上就有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形式優美的木質拱橋,名虹橋。

吊橋,又名懸索橋(suspension bridge),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並錨固於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

我國吊橋的歷史也非常悠久。遠在公元前三世紀,在四川境內就修建了「笮」(竹索橋)。秦取西蜀,四川《鹽源縣誌》記:「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秦置蜀守,固取笮,笮始見於書。至李冰為守(公元前256—251年),造七橋」。七橋之中有一笮橋,即竹索橋,也就是吊橋。可見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經記錄了竹索橋。早在公元前50年(即漢宣帝甘露4年)已經在四川建成長達百米的鐵索橋。

我國現代吊橋的建造始於19世紀60年代。

相對於其它橋梁結構,吊橋可以使用比較少的物質來跨越比較長的距離。吊橋可以造得比較高,容許船在下面通過,在造橋時沒有必要在橋中心建立暫時的橋墩,因此懸索橋可以在比較深的或比較急的水流上建造。

吊橋比較靈活,因此它適合大風和地震區的需要。比較穩定的橋在這些地區必須更加堅固和沉重。但吊橋有堅固性不強,在大風情況下交通必須暫時被中斷;不宜作為重型鐵路橋梁;吊橋的塔架對地面施加非常大的力,因此假如地面本身比較軟的話,塔架的地基必須非常大而堅固;吊橋的懸索鏽蝕後不容易更換等特點。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建造吊橋應該是一個優先的選擇。

1970年5月1日,由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的黃河流域的第一座吊橋在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通車了,平堡人第一次走上了自己建造的大橋。這也是甘肅省第一座吊橋。

蘭州,是一座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河,孕育了蘭州,但滔滔不息的黃河水,也阻隔了黃河兩岸。橋,是蘭州人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事。

蘭州黃河古來無橋。古代蘭州過河的方式,冬季踏冰,以冰為橋,無冰的季節則靠渡船和羊皮筏子。蘭州在中山橋建設以前,河面多以浮橋、冰橋、羊皮筏子的筏渡為主。

蘭州黃河鐵橋,是蘭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

它建於公元一九O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橋兩端分別築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後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中山鐵橋」舊名鎮遠橋,也稱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pan >。

在改個開放前,蘭州只有四座橋梁。由於蘭州地域和歷史的原因,過去,經濟落後的蘭州,建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建造造價低,技術難度不是太大的吊橋,可謂經濟實惠,是蘭州歷史的選擇。

儘管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蘭州已在黃河上建造了40多座橋梁,其中有不少現代化的高架橋、高鐵橋、高速橋等,但還是有四分之一的黃河吊橋,支持著蘭州城鄉的交通和發展。下面就看看蘭州的吊橋。

一、 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

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位於蘭州市西固區西柳溝街道柴家臺村,柴家峽水電站下遊約3km處,是當時柴家臺村民出行跨黃河的唯一通道。這座橋建成於1977年,橋長180米,橋面全寬2.85m北連縣鄉公路,南接109國道。是當時蘭化公司為方便黃河北岸農場的職工出行而修建的。機動車一直無法通行。2000年,當時的蘭化公司將該橋移交到西固區政府。西固區政府接管該橋後對其進行了全面的檢測, 2008年底,西固區對該橋又進行了一次加固、提載,使得該橋最大承載力為機動車單車通行,單車總重達3噸,基本滿足了居民生活需求。吊橋上「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標語仍然醒目,成了這座橋上歷史的印記。

二、八盤峽黃河公路吊橋

位於蘭州市西固區八盤峽水庫下遊,新城黃河橋上遊約6km處。以所處位置及橋梁用途結構命名。八盤峽由八盤村得名。古時村裡有磨盤八個,故名八盤村。南北連接縣鄉公路,是八盤峽水電站專用的黃河吊橋,由八盤峽水電廠建設,水電四局設計施工,於1983年6月竣工通車。橋長179m,寬5m。設計荷載等級汽-15。

三、蛤蟆灘人行吊橋

蟆灘人行吊橋位於蘭州市西固區柳泉鄉,右岸接蘭州市西固城區,左岸為無堤防農地。

該橋建於1954年,橋長180m,橋寬2.5m。橋梁結構為鋼素斜拉吊橋,鋼板橋面。主跨1孔、跨徑llOm,副跨2孔、跨徑35m。梁所處河段屬川區河道,水流自西南向東北而去,河道寬約250m,河槽較深,兩岸地勢較高,主流擺動幅度不大,右岸有沿河公路兼堤防,防洪壓力不大。

四、蘭鋁輸氣管道吊橋

蘭鋁輸氣管道橋位於蘭州市蘭州鋁廠附近黃河幹流上,右岸與蘭州市西固城區相連,左岸與農村村莊相通,主要用於蘭化公司煤氣及天然氣輸送和少量行人通行。

大橋系拱杆鋼素桁架吊橋,由蘭化公司建設,蘭州有色冶金設計院設計,於1995年7月開工建設,1996年8月竣工。橋長200m,橋面寬3m,上鋪粗、細輸氣管道數根,橋面約1/3處設有人行道。

五、青白石黃河吊橋

位於蘭州市東崗鎮桑園峽口青白石楊家灣村。吊橋為鋼素斜拉橋,橋長294.5m,總投資240萬元,建成於1989年。由甘肅公路交通公司設計,甘肅省水利廳工程地質隊施工。

桑園子人行吊橋

六、桑園子人行吊橋

位於榆中縣桑園峽上遊的來紫堡鄉桑園子村(桑園子火車站)東,又稱來紫堡吊橋。這座吊橋由鐵路部門協助設計,來紫堡鄉人民政府組織民工施工,共投資36.80萬元,其中鄉政府自籌13.50萬元,榆中縣投資3萬元,蘭州市投資20萬元。1979年開始籌建,1980年建成。該橋為鋼素斜拉系拱杆木板橋,橋長140m,橋面寬4m。主橋長127.40米,寬3.10米,軌道板寬1.10米,主索7根,吊杆31對,索塔高10米,底寬1.43米×8米,淨距3.10米,主索最低點距橋面1.10米。臺寬5.40米。它是為鄉鎮企業生產、運銷和兩岸交通而修建的專用吊橋,只限拖拉機、蓄力車、行人通過。該吊橋,年久失修,橋上鋪設的木板已經破損不堪,2018年廢棄,現在吊橋只能勉強可供行人小心通過近日。

安平黃河吊橋

七、安平黃河吊橋

安平黃河吊橋位於桑園峽上遊河段的榆中縣西坪村。

上世紀70年代在此就建了一座吊橋,可通行汽車,後年久失修,接近廢棄。2001年8月由原蘭州軍區和甘肅省交通廳共同籌資開工改建了該橋,2002年5月竣工通車。被命名為安平黃河吊橋。橋長136m,投資316.8萬元,吊橋系鋼板橋面鋼索橋,北京雙環工程諮詢公司設計。設計荷載等級汽-15,橋面寬4.5m。橋址位於峽谷河段,河道狹窄,兩岸地勢較高,巖石裸露,巖壁陡峻,水流湍急,河谷寬約120m。

八、上河坪吊橋

位於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小峽水電站上遊約1240km處的上河坪,因上河坪地處什川鎮黃河上遊,地勢較高且平坦,故名。該橋有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該橋南北連接縣鄉公路,北端接官亭村,南端距小峽碼頭約510m,方便周邊居民出行。

什川吊橋

九、什川吊橋

什川吊橋,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是單鏈柔式吊橋。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在省交通廳、蘭州鐵路局、甘肅冶金公司、蘭州通用機器廠、阿幹煤礦等二十多個單位的支持下,什川南莊、長坡、上車三個村農民自籌資金24萬元,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了這座鋼索吊橋。建橋工程於1969年11月13日動工,1971年5月20日竣工。

橋長435米,其中主橋165米、引橋270米,橋面淨寬7米。橋兩端聳立著15米高的鋼筋混凝土龍門,每根重2噸的14根粗壯鋼索凌空懸掛於橋龍門與橋欄之上。橋面由木板鋪成(現已更換為鋼板),載重8.5噸。橋兩側有人行道。最大洪期,水距橋面3米。主要用於普通農用機動車和行人通行。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

後因年久失修於pan >2009年被禁止通行。皋蘭縣2013年對現有懸索人行橋加固維修,保證橋梁整體承受能力、提高橋梁結構耐久性和實用性。更換主纜、吊橋、索夾、橋面、欄杆等橋梁上部結構,並對橋塔、抗風索錨樁等進行加固,恢復行人和小型車輛的通行功能。

十、青城黃河吊橋

位於榆中縣青城鎮中部。是一座雙塔雙鏈式鋼索吊橋。

該橋橋梁長度337.5 m,主跨長180米,包括引道長322.9米,橋面寬4.5米。由甘肅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荷載汽-20。蘭州鐵路局工程處承建。於1985年10月開工,1988年7月竣工。共投入資金150萬元,其中省交通廳投入50萬元,蘭州市政府劃撥20萬元,農民集資20萬元,其餘由縣、鄉人民政府籌集。

建橋之前,青城鎮村民靠僅有的一條鋼絲繩拉著的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極為不便,也不安全。它的建成,溝通了榆中青城和白銀水川兩地,南岸接青城,北岸接水川。也是採用「民辦公助」方式修建的大橋建成通車之後,極大地方便了榆中青城果菜的外運,方便了兩岸的往來。

除了以上的可通車行人的吊橋外,蘭州還有八盤峽天然氣管道橋(吊橋)、南坡坪蘭化管道橋(吊橋)、石化輸油管黃河吊橋(位於蘭州市西固區西柳溝街道柴家臺村桃園社區北,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下遊約2.7km處。南端起點距甘肅鑫港物流園約375m,北端靠近北濱河西路,為蘭州石化公司輸油管道橋)、蘭煉管道橋(吊橋)等管道吊橋。它們一同為蘭州市的經濟建設居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是蘭州黃河橋梁上的明珠。

2020年4月7日晚於蘭州

相關焦點

  • 桑園峽,蘭州最具野性、險要、原始的旅遊景觀——作者:李新海
    桑園峽,蘭州最具野性、險要、原始的旅遊景觀——作者:李新海 . 桑園峽,是黃河上遊最險要的峽谷之一,位於蘭州城東5公裡,峽谷全長35公裡(另有資料顯示,長46公裡),起自桑園子,至皋蘭縣什川鎮接官亭。黃河大幾字灣的第一灣,就在此峽谷段。
  • 蘭州農民,1976年在黃河上自發修吊橋!44年後,橋怎麼樣了
    蘭州西固柴家臺吊橋:黃河吊橋的縮影柴家臺村是西固區的一個小村落。村落雖小但卻是聲名遠播。這裡先後走出了老同盟會員柴若愚、解放前蘭州「三蘭一菊」柴木蘭等名人;也走出了不少的能工巧匠,尤其是柴家臺石匠以高超的技藝參加了甘青公路的修築而名噪一時。
  • 蘭州的水磨
    蘭州的水磨  一條條河流從鬱鬱蔥蔥的南部山區流出,蜿蜒而下,兩岸禾苗萋萋,村落掩映在楊樹林中。村莊的下遊,有水磨坊孤獨地立在河邊,水車被清澈的河水衝擊著,晝夜不停地轉動,吱呀呀地唱著古老的歌謠。  這是過去蘭州郊區春夏季節的景象,很有江南特色。
  • 文藝復興東江·霧·吊橋
    小時候,若是個紅霞染空的下午。母親定會抱著我,輕哼著《世上只有媽媽好》,踱到吊橋邊。也也許是香氣吸引吧,母親此時則會從堤岸上的軟泥走上吊橋,一步一步,腳底則傳出「吱呀」,「吱呀」,「吱呀」的響聲,耳邊卻飄出「戚戚」,「喳喳」的鳥鳴,「汩汩」的水聲在橋下流著;這時,一縷微風從峽灣中拂來,拂過吊橋,微微透出「哧啦」,「哧啦」的搖晃聲;哦!不遠處還有嫋嫋的炊煙,靜靜地懸在淡黃色魚鱗雲的空中,在溫弱的夕陽的照射下,散射出金黃色的霞光。
  • 蘭州古城 最後一段城牆 在哪裡?
    蘭州城牆遺址蘭州自隋朝開皇年間築城,迄今1400餘年。曾被譽為「金城湯池」「萬裡金湯」的蘭州古城牆,在延續了上千年的悠長歲月之後,似乎忽然之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從此人們只知有城,而不知有城牆。蘭州城牆絕大部分消失於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拆舊布新成為必然,不同於故都北京,蘭州在拆除城牆這方面沒有遭遇多大阻力,斷斷續續地進行了拆除。如今即便是身居蘭州數十年的人,也不一定見過蘭州古城牆。
  • 臺灣最長最高的吊橋:奧萬大吊橋
    走在高懸北溪河床的奧萬大吊橋,山壁上卓然矗立的五葉松和藍天群峰相映(記者紀文禮/攝影)  南投縣仁愛鄉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楓紅之美眾所周知,88水災一度休園的奧萬大復園後,吸引不少遊客探訪體驗新開闢的奧萬大吊橋,吊橋兩端山壁的翠綠五葉松,卓然矗立的姿態,不輸大陸黃山「迎客松」,最讓遊客驚豔。
  • 洛南縣保安鎮許廟村——水西峪吊橋恢復通行
    時間:2020年12月3日下午四時地點:陝西洛南保安鎮許廟村——水西峪吊橋水毀工程災後恢復重建施工現場簡介:位於洛南縣保安鎮許廟村——水西峪之間、橫跨洛河之上的一座吊橋,被當地群眾俗稱「網紅吊橋」。2020年8月5日夜晚開始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洪澇災害,讓這座人人喜歡、個個讚美的「網紅吊橋」遭受重創,幾乎損失殆盡,無法通行。洪災過後,許廟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集思廣益、克服困難,多方籌集資金7萬餘元,組織黨員幹部、能工巧匠積極行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加快工程進度,爭取此座吊橋早日恢復通行。
  • 遊樂無限極 酷玩法臺山 蘭州周邊遊又添好去處
    蘭州新聞網訊夏日的和政綠樹成蔭、景色宜人。5月16日,「重逢五月天、樂遊法臺山」法臺山景區旅遊推介及踩線活動,在和政縣松鳴鎮法臺山景區舉辦。據悉,該景區復工復產後在原有設施上又增添了多種遊樂新項目,開啟了春賞花、夏嬉水、秋觀景、冬玩雪的全域全季節旅遊新模式,為蘭州周邊遊又新增一處熱門選擇。遊客體驗七彩滑道。
  • 扎蘭屯吊橋公園
    扎蘭屯吊橋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區北部,是扎蘭屯市地標式建築之一,1905年由沙俄中東鐵路局修建,雅魯河蜿蜒的從吊橋公園中流過。該公園以園內「吊橋」而盛名,吊橋即懸索橋,由2根巨大的鐵索懸掛懸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細鐵索,橋面由木板鋪就,緊緊與吊橋相連的,是一座由12根鋼筋吊起的拱橋桁橋。懸索橋與桁橋形體不同,風格各異,猶如姊妹橋,二橋相連,統稱吊橋。行人來往橋上,如輕舟泊於水面,這同大渡河鐵索橋有著幾分相似。
  • 全臺最美五座吊橋!
    隨時了解臺灣吃喝玩樂 免費體驗臺灣好食品1.屏東「山川琉璃吊橋」 長度:262公尺山川琉璃吊橋預計於2015年12月26日啟用試營運,在為期3個月的試營運期間免費開放遊客拜訪。2.南投「猴深井天空之橋」 長度:204公尺
  • 滕州微山湖溼地新設江北最長吊橋景觀
    中國旅遊新聞網山東滕州訊 (張崇輝 特約記者 黨同生) 從6月份起,江北最長的吊橋景觀遊樂項目在滕州微山湖溼地啟用。吊橋全長396米,分木板吊橋和玻璃吊橋兩種,猶如兩道彩虹飛渡湖面上空。
  • 驚心膽顫,這些吊橋你走過嗎?
    驚心膽顫,這些吊橋你走過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橋梁越來越長越大了,但有些地方因為一些自然因素的限制,建立了非常驚險的橋梁,如果你是個熱愛挑戰極限的人,一定不要錯過世界這些最驚險的橋梁!胡塞尼吊橋到達拉瓦爾品第的唯一途徑胡塞尼大橋作為最危險的橋梁而聞名於世,它只是許多顫巍巍的木板所構建的繩橋。對於大多數公民來說,這座繩橋很長又很破,很多木板已經掉落了,過橋時還得經受大風的襲擊。儘管它看起來十分危險,但也成為一道旅遊風景線!
  • 吊橋效應?各式各樣的戶外吊橋,你想pick哪一款
    「吊橋效應」各位小夥伴有沒聽說過呢,這也是小編今天剛學到的詞彙哦。艾瑟.艾倫曾在卡皮諾拉橋上做過一個實驗,卡皮諾拉吊橋全長450英尺,寬5英尺,吊橋以2條粗麻繩和箱板木懸掛在高達230英尺的卡皮拉諾河河谷上,走在上面吊橋會來回搖擺,讓人感到心神動蕩,又心生恐懼。
  • 【行業知識】景觀吊橋的結構設計實例
    我國吊橋設計尚無專用規範,一般參照公路橋設計規程,導致標準含糊,造價較高。本人最近接受多個風景區景觀吊橋的設計委託。做了一點研究。鑑於吊橋在園內使用,有專人看管,用途單一,且具有互動要求,遠不同於公路橋梁規範的適用環境。本人將利用業餘時間,分幾期介紹目前比較常用的幾種景觀橋設計方法,分享給大家交流,以期共同提高。還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 臺灣首座會跳舞的吊橋——碧潭吊橋曝光(圖)
    碧潭吊橋光雕秀27日正式啟動(圖片來臺媒)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首座會唱歌會跳舞的吊橋曝光。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將碧潭吊橋夜景光雕重新整修,並推出「碧潭吊橋光雕秀」活動,每周7天有7種主題。光雕秀於27日正式啟動,並配合碧潭音樂會首場活動,藉由韋瓦第的四季協奏曲—《夏》第三樂章演出音樂燈光秀。(中國臺灣網 朱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
  • 「十一」黃金周,蘭州新區旅遊熱度持續上升
    中秋、國慶假期,蘭州新區推出各項活動賽事精彩不斷,文商旅深度融合,景區遊客絡繹不絕。假日期間,共接待遊客18.02萬人次,旅遊收入9504萬元,分別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11%、60.2%。休閒活動精彩紛呈 假期更有「文化味兒」「十一期間」恰逢蘭州新區圖書館揭牌儀式
  • 扎蘭屯——吊橋公園
    吊橋公園始建於1905年,因園內有一吊橋而得名,是一處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園內古木參天、楊柳婆娑、綠草如茵,在碧綠的樹木之間穿行是城市裡難得的享受。園內還刻有葉劍英元帥及老舍、葉聖陶等文人墨客的詩作。
  • 卡皮拉諾吊橋公園:河流水汽鑄成的絢爛彩虹,雄偉神奇的吊橋公園
    卡皮拉諾吊橋坐落於北溫哥華,長140米,高約70米,跨越了卡皮拉諾河和大片茂密的森林,建於1889年。當時,來自蘇格蘭的工程師兼地產商麥凱(George Grant Mackay)購置了北溫卡皮拉諾河兩岸的六千畝土地,並在當地的原住民August Jack以及Willie Khahtsahlano幫助下,用麻絞索和厚木板興建了這座吊橋,溝通了河谷兩岸。該橋當年被原住民稱為「笑橋」 (laughing bridge),因為當風掠過山谷,吊橋在風中搖擺的聲音,頗似人的笑聲。
  • 侍魂朧月傳說木牌吊橋在什麼地方 木牌吊橋位置一覽
    侍魂朧月傳說木牌吊橋是藏寶任務的一個位置任務,想要成功挖寶就必須找到它,很多萌新並不知道木牌吊橋在哪裡,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任務目標:找到【出雲谷】中,符合【木牌吊橋】這一描述的地點,來到目標位置後,即可進行【尋寶】獲得寶藏獎勵。
  • 臺灣碧潭吊橋列古蹟 為世界僅存鎢鋼球軸承吊橋
    原標題:臺灣碧潭吊橋列古蹟 為世界僅存鎢鋼球軸承吊橋  中新網8月1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臺灣新北市碧潭吊橋因「都更案」出現拆除傳聞,引起民間團體撻伐。新北市府上月31日審議,決定將碧潭吊橋列為古蹟,讓到場聲援的環保聯盟人員興奮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