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編譯報導,韓國當地時間28日晚至29日早間,韓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將工程設備和建材運入星州「薩德」基地,招致當地民眾強烈反對,5人在與警方對峙中受傷。有人分析認為,此舉是為在結束基地環境評價後,加速「薩德」反導系統的正式部署。
韓國國防部29日稱,此次行動是為了「改善基地內韓美官兵的工作條件」,更換部分老舊的設備。據悉,當天搬運的設備包括發電機和部分軍事裝備。而韓聯社指出,當地有輿論質疑攔截飛彈也被運入基地。
「薩德」之路「困難重重」,世界各國不斷反對
韓國「薩德系統」的部署從一開始就阻力重重。「薩德」事件始於2016年,在開始選址上就遭到了各方的強烈反對,政府對於地址千挑萬選,最終選在了韓國東南部慶尚北道星州郡的一個高爾夫球場。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該地區『地勢有利』,適合雷達工作。」
消息一出,反對聲音蜂擁而至,一時間讓韓國成為了眾矢之的。其中最為不滿的當屬我國和俄羅斯。「薩德」在韓國的建立,相當於讓整個東亞都處於透明狀態,特別是中國,如果「薩德」部署成功,半個中國的飛行設備、飛彈,都將被偵測得一清二楚。
該系統看上去是反導系統,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情報收集系統。美國的全球盟友擁有一個情報共享系統,用薩德偵測出來的情報會共享到美方高層,為美國的情報收集增添便利,所以中國和俄羅斯強烈反對。
薩德」事件,對韓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此外,韓國國內也對此事件怨聲載道。韓國部署「薩德」後,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的「禁韓令」,這讓其經濟受到了極大衝擊,一些商店的營業額,特別是免稅店,由於受到中國顧客減少的影響而大打折扣。
據了解,2016年訪韓遊客1720萬人次,中國遊客佔一半,達到806萬。但隨著「薩德」事件之後,訪韓遊客減少近50%。同樣,韓國的電子業和娛樂行業,業績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韓劇、電影、韓國綜藝節目在華播出受到重創,一時間中國的韓國元素消失大半。綜合來算,韓國在華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人民幣。
「薩德」基地連夜作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次韓美連夜運送設備事件,再一次把「薩德」拉回我們的視野。據韓國國防部29日說法,此次運輸的設備由幾部分構成——旨在改建基地內美韓官兵的宿舍和工作條件的建材設備;用於收集數據的發電機等電子裝備;新的攔截飛彈,以替換老化的同款飛彈。
韓國防部表示,新舊替換飛彈數量和型號完全相同,並未改進「薩德」系統性能,並未追加飛彈發射架。不過對於飛彈,韓國並未提及具體數量等細節。
同樣為何選擇夜間作業,韓方做出的解釋是:「這是綜合考慮新冠疫情等條件,為了避免大規模人員接觸。」但有人士分析,夜間行動,其實是為了減少當地居民的阻礙和摩擦。
然而此次事件還是遭到了星州郡居民及反「薩德」成員共200多人的阻撓。大家擋在運輸的必經之路上,高喊著:「NO薩德!」的口號。經多次警告無效後,當天凌晨3點15分被警力強制驅散。在這場衝突中有5名居民受傷。
29日,中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有關「薩德」的提問做出回應:「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這一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中韓雙方就階段性處理有關問題有明確共識,我們希望韓方嚴格遵守雙方共識,妥善處理薩德問題,維護中韓關係發展與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敦促美方不要做損害中方利益、幹擾中韓關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