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南方,有這麼一座名城:
它自古便是
「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
今天也依然是中國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它2500餘年幾乎不曾遷城易址,
至今風貌依舊,
古城區粉牆黛瓦,古塔林立。
歷史學家顧頡剛,說它
「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時物」。
它是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
20000餘條河流從這裡經過,
300餘個湖泊密布城間,
座座古橋橫臥河面,沿岸「人家盡枕河」。
它是江南最具詩意的城市,
乾隆六下江南,次次都繞不開它,
古代的文人墨客在這裡寫下無數詩篇,
今人也對它的美,嚮往不已。
它就是——蘇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痴迷江南的人,總要去一趟蘇州;
而迷戀秋天的人,更要去一趟蘇州。
也許你喜歡蘇州的園林
或是喜歡這裡的水鄉古鎮,
但在驢叔眼裡
秋天的蘇州,才最最令人慾罷不能。
因為,蘇州的秋,
是江南最豐滿的秋。
「一江秋色江南岸,十裡恍然忘人間。」
蘇州的秋天,
9月桂花香,10月蟹黃肥,
11月銀杏黃,12月楓葉紅……
蘇州的秋天,
有叫板京都的楓紅庭院、
禪意悠悠的秋日古寺;
有中國最秀美的園林,
秋日浸染色彩,比故宮更秀麗;
有不輸南京、上海的秋日街巷,
隨便一條小巷,
都能遇到一份秋日的浪漫。
一場秋雨一場寒,
當街巷裡瀰漫桂花香,
當陽澄湖的螃蟹肥了,
當西園寺的銀杏黃了
當天平山的楓葉紅了
當拙政園、留園滿園秋色關不住時……
蘇州,便美成了姑蘇。
這個秋天,
趁天氣剛好,趁秋色正濃,
去蘇州走一走吧。
01 蘇州的秋天
浸在桂花香裡,暈染了老街舊巷
蘇州詩意的秋,
是從桂花香開始的。
每年9月底10月初,
初秋的風,
便喚醒了的蘇州大街小巷的桂花樹。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桂花紛紛開放,
整座城市都浸在桂花香裡。
住在這兒的人,
每天清晨起床,打開窗戶,
迎面而來的是一陣秋的味道,
清溼而不冷膩。
蘇州人最常去的賞桂地是桂花公園,
這裡有80多個品種的7000多株桂花樹,
是全國之最。
待到11月,
蘇州城裡的銀杏樹,便相繼金黃,
「滿城盡帶黃金甲」了。
這時的
平江路、道前街、鳳凰街、
星海街、三香路……
也迎來了一年中最詩意的時候。
特別是道前街,
路兩旁的銀杏樹
黃得燦爛,金得明媚。
無論是上學還是上班路上,
路過這裡,都會被這金秋的色彩吸引,
忍不住拿起手機定格這片刻
浮躁的心也仿佛瞬間被安撫。
而太湖園博園,
那近4000株銀杏也將驚豔整個秋天。
漫步在銀杏樹下,
踏著落葉鋪成的金色大道,
伴著陽光,格外浪漫。
偶爾抬頭,只見金葉如蝴蝶般緩緩飄落,
一天的勞累也被這色彩治癒。
美得一塌糊塗
隨手一拍,便是無限風情。
02 蘇州的秋天
藏在「滿園秋色關不住」的園林裡
如果說秋季是落墨在各處的畫卷,
那蘇州的園林,
一定是最雅致的那一筆。
「蘇州園林甲天下」,
這裡至今仍保留著108座園林,
中國四大名園,
蘇州佔了兩個:拙政園、留園。
有人就說,
蘇州人是長在園林裡的,
哪怕只是家中伺候了些花花草草,
也要營造出一個城市山林的角落。
「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裡。」
春花秋葉,四季流轉,
蘇州的園林又調節到了「秋日模式」。
深秋的風,
吹黃了庭院裡的葉,
也染紅了園林裡的楓。
十一二月的拙政園,
秋天的色彩在這裡被運用的淋漓盡致。
楓紅爬上黑瓦頂,
紅的、黃的、綠的樹,
亭亭逶迤在假山旁。
一陣風吹過,
落了紅葉的池水倒映著亭臺樓閣。
而此時的留園,
滿園秋色,早已藏不住了:
屋瓦上、庭院裡、溪水旁,
甚至樹下的石板凳上,都沾染上秋的色彩。
一陣秋風掃過,
明亮亮的黃葉便隨風簌簌飄落,
下起了「黃金雨」。
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
秋日裡更加色彩分明。
每年秋天還將舉辦菊展。
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
也在秋色的點綴下,
愈發顯得古樸如畫。
「耦園住佳偶,城曲築詩城。」
浪漫的耦園,
盡顯姑蘇「人家盡枕河」的特色,
未入園,便聞到滿園的桂花香。
穿一襲古裝在園裡坐著,
恍惚間便穿梭千年。
藝圃,
是蘇州人心中的最美後花園。
這裡有著蘇州最大的水榭延光閣,
秋天來這,泡上一壺龍井,
喝茶賞秋,人生樂事。
隱居在小巷裡的網師園,
名氣雖然不大,卻獨有一番靜謐,
在這靜靜坐一會,
仿佛就能將整個江南的秋韻,
收進心裡。
最年輕的怡園,
小道上、屋簷上、亭臺間……
目之所及皆是秋天裝扮的模樣。
古典的園林和秋天的美景,
融合在這一方方小小的庭院,
紅楓似火,亭臺靜雅,
美得醉人。
此生不去看一看秋天蘇州的園林,
那該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03 蘇州的秋天
絢爛在楓紅、銀杏黃的山林古剎間
江南給人的感覺,
大多時候是水墨淡雅的;
但蘇州秋日的山林,
卻像打翻的顏料盤,
楓紅、葉金、銀杏黃、松柏青色……
極盡色彩,濃烈而熱情。
說到賞秋,
蘇州人第一個會想到天平山。
秋日的天平山,
層林盡染,漫山楓紅,
隨處可見「霜葉紅於二月花」。
漫步在天平山,
抬頭是滿樹楓紅,腳下是各色落葉;
而斑斕的潭水裡,
倒映著一場秋天的幻夢。
山上的白雲古剎,
也在紅楓點綴下,
多了幾分溫柔與詩意。
「吳中第一山」虎丘,
一到秋天,
就「半山火紅半山金」,
銀杏黃了,楓葉紅了,竹林尚綠;
銀杏掩映著古塔,
楓紅點綴著亭閣,
河道停泊著船隻……
走進這裡,
就像走進了江南畫卷裡。
這時你便能明白,
蘇東坡為什麼會寫下
「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另一位詩人張繼,
則在深秋途徑姑蘇後,
寫下著名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秋天的西園寺,
是真的很美,
曲徑通幽,少有人至,
獨留一方清靜。
待到深秋,
銀杏葉落滿一地,
伴隨著斑駁的樹影,
僧人走過,
一幅古剎禪意圖躍然眼前。
11月底的定慧寺,
兩棵高大的銀杏樹金黃,
金燦燦的葉子落在屋簷上,
也落在大殿前,
像在地上鋪了一層金色地毯。
有著1700年歷史的北塔報恩寺,
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寺院、
蘇州城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叢林;
此時也浸染秋意,
銀杏金黃。
04 蘇州的秋天
隱匿在溫暖又閒適的生活中
蘇州優秀了2500年,
生活在這兒的人們,
真正地實現了詩意地棲居。
在秋天的蘇州,
你可以桂花飄香的街道裡,
感受秋天的味道;
也可以在紅楓點綴下的亭臺裡,
穿梭回那個千年前的姑蘇;
在滿地銀杏金黃的古剎大殿前,
收穫一個充滿禪意的深秋。
當然,秋天來蘇州,
天氣和溫度都剛剛好,很舒適,
最適合去古鎮走一走。
周莊、同裡、甪直、
木瀆、千燈、錦溪……
行走在蘇州的古鎮中,
眼睛望著粉牆黛瓦,
腳踏在青石板上,便仿佛回到了從前;
而聽船歌蕩漾,隨處走走吃吃,
安逸的古鎮生活,讓人只想長住下去。
蘇州的秋天,
不僅有楓紅銀杏黃 ,
還有愜意的慢生活,
詩朋酒儕,品味秋日美食。
在秋天的蘇州,
要去吃一隻肥肥的大閘蟹。
10月金秋,
是陽澄湖的大閘蟹最肥的時候。
吃貨們從五湖四海趕往這裡,
就為了嘗一嘗這秋日裡肥美的蟹。
掰開滿滿的蟹黃,
沾點香醋,再就一口溫熱的黃酒,
那鮮甜那滋味,回味無窮。
蘇州人還將蟹黃做成了蟹黃醬,
吃飯或面的時候,加上一點,
吃起來也是唇齒留香。
在秋天的蘇州,
要去吃一朵桂花。
秋天,蘇州人不僅聞桂花香,
還用它做成了精緻的點心。
素手晾桂花,糕點配清茶。
桂花糕未入口,便已聞到桂花香。
江蘇「三寶」之一的桂花糖藕,
軟糯中帶著點點桂花的清甜。
桂花糖芋艿,
光潔的芋艿口感酥軟,
綿甜的湯汁呈醬紅色,
鮮亮誘人,散發著濃鬱的丹桂花香。
甜而不膩的酒釀圓子裡,
撒點桂花,便成了桂花酒釀圓子,
這是秋天的限定食品。
在秋天的蘇州,
要去吃一碗雞頭米的糖水。
雞頭米,俗稱芡實,
米軟糯清香,
和桂花一起做成糖水,
雞頭米的糯和桂花的香,
默契地結合在一起,十分清爽。
在秋天的蘇州,
要去嘗一嘗母油船鴨。
這是蘇州特色船菜,
在傳統的燉鴨基礎上加工而成。
吃的時候,先品湯,再嘗肉,
湯色棗紅,鮮醇不膩,
肉質軟爛入味,滿口生香。
「不時不食」的蘇州,
秋天也是吃鱸魚和紅菱的好時節。
有人說,
在日趨千城一面的眾多城市中,
蘇州是一座特別的存在。
它既有大城市的繁華便利,
也有保留著江南古城的古典韻味;
它既有名滿天下的園林古鎮,
也有充滿煙火氣的老街舊巷。
特別是在秋天的時候,
漫步在這座城中,
看著秋日最絢麗的色彩
與古樸水墨建築交相輝映,
每走一步,都像走在江南畫卷中;
而駐足停留時,
思緒又仿佛被帶回了千年前的姑蘇。
又到一年秋來時,
一入秋,蘇州就美成了姑蘇;
一到秋天,就想去蘇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