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科幻驚悚片講述了一個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入侵過程分為五個階段,每一次攻擊都比上一次更加致命。在浩劫中逃亡的16歲少女Cassie不僅要拼命求生,還要拯救自己的弟弟。該片改編自Rick Yancey所著的同名青春小說三部曲,老版《蜘蛛俠》男星
託比·馬奎爾擔任製片人之一。
《第五波》的主創團隊在採訪中暢聊新型外星人入侵,認為本片最大的看點在於普通人身上閃耀的人性之光。導演笑稱若有災難來襲自己肯定最先死掉。以下是專訪《第五波》電影主創實錄:
Mtime:《第五波》的背景設定是怎樣的?
J·巴拉克松:正如你在預告片中所看到的一樣,這是一部關於外星人入侵的電影。外星人來到地球,開始通過一系列攻擊系統地消滅人類。他們先是製造了一系列自然災害,在此基礎上,神秘的第五波攻擊將要來襲,這也正是電影的名字。
Mtime:你們認為人類求生時最偉大的力量是什麼?
我覺得是我們在彼此身上所看到的希望,以及我們之間的羈絆、相互理解和同情心。人和人之間要產生分歧是非常容易的,我想這部電影就是在探討人們之間的信賴與分歧、結群與對立。
科洛·格蕾斯·莫瑞茲:我認為是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你在生活中也許曾無數次地被拒絕,被打擊,被逼得節節後退,而你內心深處是否還有繼續戰鬥的意願。你永遠不必放棄,你永遠不必退縮,我認為我的角色身上就具有這種精神,我自己身上也有。
列維·施瑞博爾:說得很對。人類身上的堅韌、難以捉摸、隨機性和自然情感把我們塑造成了強大的對手。
尼克·羅賓遜:對,最重要的是要心懷希望,我覺得是希望和愛的能力。外星人精於算計,以政治利益為目標,這方面我們和他們非常不同。
Alex Roe-Brown:我想這部電影展示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這與我們大家都有關。因為Cassie這個角色是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所以這些求生的能力是深藏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我想這是這部片子所呈現的很好的一個觀點。
Mtime:我想問導演,我有看到說這個外星人入侵的故事還展現了日常生活的情感和麻煩,只不過是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你能談談這個方面嗎?
J·巴拉克松:這些人都是普通人。這個片子不是關於什麼天命之子的。從放出的片段中我們能看到Cassie和Nick都是好好過日子的普通人。他們心懷希望,有夢想,突然這個恐怖的東西就降臨了他們的生活。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就會意識到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你想要為之奮鬥的。你每天所憂心的日常瑣事全都被奪走了,生存條件變得極端,這讓你真正理解了自己是誰,以及自己在生命中想要獲得什麼。所以我想確實是有這樣的一個方面。當一切科技被奪走,當可怕的事情發生,你被拉回到尋找水源、尋找食物這樣的生存基礎層面上,無論你是選擇逃跑和放棄,還是選擇站起來面對,你都會很快地發現自己真實的一面,以及自己有多麼擅長求生。
Mtime:你們最害怕什麼自然災害?有做好應付那種情況的準備嗎?
J·巴拉克松:我各種自然災害都怕。我什麼都怕,我連那種以一個最慢的速度撞過來,並且能給你很長時間去反應的東西都怕。太空電影裡墜落的隕石總是讓我很害怕,因為在死之前你還有五天左右的時間去思考將會發生什麼。我對任何可怕的情況都沒有準備。我想,等到超市裡買不到食物、水龍頭裡流不出水的時候我八成已經死了。(笑)
列維·施瑞博爾:那可太糟了。(笑)我比較擔心的是黑死病疫情爆發這種。那種從身體內部開始的死亡真的很讓我緊張。但我想這部電影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我們去直視這些「可能」以及回顧過去十年間我們所經歷過的事。發生了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東南亞的地震和海嘯等等。我認為這部片子鼓舞人心的地方在於它直視這些「可能」,展現我們如何堅持下來和如何克服困難,這正是我們生而為人的體現。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本質的主題和核心就是在講我們人類像蟑螂一樣頑強。我們很難徹底殺滅。(笑)即使當我想到黑死病疫情時,這一點也能積極地鼓舞我。
科洛·格蕾斯·莫瑞茲:我會說是海嘯,因為我生活在洛杉磯。我常常會想到海嘯。(笑)
我剛看了
《末日崩塌》。(笑)我跟你們講,那些地震啊,你們可得小心。太嚇人了!我有個很蠢的想法,海嘯聽起來挺有意思的,搞不好可以在上面衝浪。其實所有巨大的東西都會把我嚇個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