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這4個孩子到首都推薦世界自然遺產地——東臺!

2020-12-25 澎湃新聞

今年暑假,這4個孩子到首都推薦世界自然遺產地——東臺!

2019-08-21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個暑期

最值得東臺少先隊員自豪的

「大事件」發生啦!

榮耀

8月中旬,東臺4名少先隊員肩負著推介江蘇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推介世界自然遺產東臺沿海溼地的光榮使命,應邀來到首都北京,參加2019年「童眼觀生態」全國生態文明教育體驗活動夏令營。

權威

夏令營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聯主辦。

珍貴

全國只有100個名額,而且,全部營員免費參營哦!

請大家領略精彩活動實況吧!

第一天:走進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瞧,開營儀式

東臺少先隊員和領導、專家一起觸摸水晶球,啟動開營儀式

聽,專題講座

聆聽中國林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蔡登谷爺爺生動講解《森林與人類》

做,蝴蝶標本

自己動手製作獨一無二的蝴蝶標本,超級興奮又小心翼翼。

栽,移栽小植物

隊員們在中國林科院溫室裡參觀並親自栽種喜愛的小苗苗,石斛、菩提、蘆薈!最激動人心的是,還可以帶回家哩!

看,珍貴木材標本

哇,這麼多標本!有長的、圓的、大的、小的、紅的、黑的、黃的……有的還散發出陣陣香氣呢。有的木材摸起來比皮膚都光滑,嘿嘿,好想躺在上面做個美夢啊!

觀,重點實驗室

噓!輕點兒,國家林木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可是很重要的地方,所有樣品只能看不能摸哦。

學生筆記:

今天,生態保護專家們圍繞森林、溼地、野生動物等主題,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體驗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生態環境和進行生態研究的重要性,就像習爺爺說的那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多用眼睛觀察世界、了解世界,發現大自然的美,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第二天:遊遍世園會

棒,大開眼界

走進世園會的國際館和中國館,各個國家的風情文化和中國各個省區的特色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2019中國北京世園會以傳播「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倡導全社會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加油!

好不容易找到了江蘇館---來張合影吧!

第三天:玩轉中國科技館

強,厲害了我的國

科技館太震撼了,都是高科技。

球幕電影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真8K雷射數字放映系統,超大的球形屏幕有「天似穹廬」的震撼,在高科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驚喜

簡直不敢相信,在我們100名隊員中,有3位小夥伴怎麼看著有點眼熟?

唉呀!他們是和習爺爺一起植樹的小明星啊!

擔當

推介家鄉小主人,輔導員老師帶領我們主動爭取機會,在閉營儀式上表演了配樂詩朗誦《條子泥,幸福往往突如其來》,把世界自然遺產地——東臺條子泥的美傳播四方。我們的表演贏得了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張玉勳老師、顧問王意老師的高度讚揚和大家雷鳴般的掌聲哦!

難忘

短暫、充實而又難忘的三天過去了,這次生態文明實踐活動,讓隊員們走出家門,實地感受綠色發展的成果,他們立志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來主動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爭做綠色小達人和家鄉綠色發展的小使者!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姊妹號集合,

歡迎冬粉點開並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本期監製丨小東 編審丨小鹿 主編丨小峰 編輯丨媛媛 瑾瑾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東臺海灣休閒自駕,世界文化遺產東臺條子泥,詳細攻略玩法!
    東臺全程公裡數:68.4KM推薦遊玩時間:2天核心路上看點:7個地圖線路工具: 趣兜風APP不想導航很麻煩的話,可以用我圖文裡的工具一鍵規劃導航在2019年的時候,條子泥溼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也填補了全國濱海溼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的空白,是全國都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條子泥條子泥溼地除了是鳥兒的天堂,還給我們提供了一處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 暑假到北京旅遊,推薦這六個適合親子的博物館,趣味好玩漲知識
    北京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非常多的博物館資源,其中一部分博物館還是免費開放的,除了歷史底蘊深厚的國家博物館、展品豐富的首都博物館,還有一些有趣的、適合孩子們去的博物館,也是進行親子活動的好地方。家長們在這個暑假趕緊給自家孩子安排上吧!
  • 今年國慶,東臺給你好看!
    傍晚在犁木街看民俗表演,吃正宗「東臺魚湯麵」。晚上前往黃海森林公園,入住森林星空木屋或森林溫泉酒店,回歸自然。2D2:黃海森林公園→巴鬥村→三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安豐古鎮第二天在華東最大海濱森林氧吧裡晨練,享受自然饋贈。
  • 海灣休閒自駕,江蘇世界文化遺產,看東臺條子泥如何上位
    在2019年的時候,條子泥溼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也填補了全國濱海溼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的空白,是全國都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大批東臺本地和上海、蘇南等地的知青和黨員幹部來到東臺林場參與建設,他們淋著暴雨、飲著鹼水,風餐露宿的研究栽培適合林場的樹種,釘刺槐和水杉樹等樹種先後被成功地引種。幾十年的努力,讓這片曾經的廢棄灘涂地變成了現在這一片可觀、可賞、可深呼吸的莽莽林海。近些年來,東臺林業局又把一部分林場租給了周圍的居民。他們在林場裡養殖山羊和雞等一些經濟類的家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 「最年輕」的世界自然遺產,百萬隻候鳥鍾情的「綠色加油站」
    」我國黃(渤)海幾處候鳥鍾愛的溼地,在今年7月剛剛入選了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裡是地球上百萬隻遷徙距離最遠的鴴鷸鳥類飛行途中的「加油站」。入選世界遺產的「成員們」______今年7月5日,包括16個申報點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世界遺產申報項目通過第一期審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世界第一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 二期申報涉及遼寧、河北、山東等相關保護地。同時,鹽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護得非常好,每年有20萬到30萬隻越冬候鳥在鹽城棲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還有300多萬隻遷徙停歇的候鳥。這片地區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價值。
  • 曹路寶來東臺調研
    延伸閱讀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核心區「世界自然遺產地東臺條子泥」海洋,生命的起源孕育了一切物種包括人類。地球上的「天空之境」2019年7月5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 世界自然遺產知多少?
    原載/旅遊與攝影雜誌2020-05-15在人類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曾有許多古老璀璨的文明,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經歷大自然風、雨、雪的侵蝕,以及戰爭等人為的破壞,很多寶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已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甚至永久地丟失,這不僅是遺產所在國的損失,更是全人類的損失。
  • 凱恩斯:世界自然遺產的熱帶雨林,素有「熱帶首都」之譽
    凱恩斯,位於澳洲大陸東海岸最北岸,是熱帶北昆士蘭州中心重鎮,同時還是是東進大堡礁、北上荒原廣布的約克角半島的重要門戶,凱恩斯不僅有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還有同為世界自然遺產的熱帶雨林,是最接近世界七大奇景——大堡礁的觀光城市,素有「熱帶首都」之譽。
  •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紅河中公教育 2019-08-18 09:03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在此之前,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卻沒有一項與海洋直接相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實在是一個頗為令人尷尬的情況。
  • 日本「世界自然遺產」攻略:4個美如仙境的世界自然遺產
    或許可以把稀有的自然遺產 之旅放入你的口袋名單!珍貴的四個日本自然遺產分別位於東北的白神山地、鹿兒島縣的屋久島、北海道知床及東京的小笠原諸島,接下來就一一介紹這些自然遺產的美麗之處,趕快來規劃你一生一定要欣賞過的日本自然生態旅遊!▋什麼是世界遺產?
  •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到東沙島察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情況
    鹽城晚報訊 7月12日,市委書記戴源率隊來到東沙島,實地察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情況,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自然發展規律科學研究保護機制,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謀劃開發利用,努力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通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切實做好生態保護這篇
  • 世界自然遺產,被譽為候鳥的天堂,觀賞遷徙水鳥的好地方
    來鹽城東臺旅遊,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錯過條子泥,這可是世界自然遺產,被譽為候鳥的天堂,每到冬天的時候,大批的候鳥遷徙都會來這裡覓食,也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攝影師來觀賞水鳥,可謂是熱鬧,那麼跟著我的腳步走進東臺條子泥景區
  • 暑假帶孩子來北京看博物館,讓孩子在博物館裡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
    暑假馬上到了,家長們都在開始計劃怎樣給孩子安排一個有意義的假期了吧。推薦你帶著孩子來北京到北京眾多的博物館看看,讓孩子通過參觀博物館獲得課外知識,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度過一個有趣愉快的暑假。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館、北京電影博物館、北京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農業展覽館,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美木館還有很多民間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裡的珍藏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可以稱為珍貴的藏品,每件藏品的背後都會記錄了那個時期的歷史,都會向孩子們講述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北京眾多的博物館還會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展覽,這些不定期的展覽內容也是精彩份呈。
  • 中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相當於100個首爾市
    2017年7月,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今天,小旅兔帶大家看看青海可可西裡。
  • 走進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觀世界自然遺產
    國慶假期去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一路依照導航驅車前行,快到博物館時顯示車輛擁堵。由於是單向行駛,本來很近的道路變成了繞帽天山一圈,車子車裡停在2公裡外步行到博物館參觀,來到博物館人頭攢動,人們觀賞自然遺產的興趣高漲。
  • 戴源到東沙島察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情況
    本報訊(記者呂正龍)7月12日,市委書記戴源率隊來到東沙島,實地察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情況,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自然發展規律科學研究保護機制,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謀劃開發利用,努力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通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切實做好生態保護這篇「大文章」。
  • 貴州梵淨山入選世界自然遺產,我國第53個世界遺產,總量世界第一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自然遺產項目梵淨山,委員會一致認可將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入選條件全部滿足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和完整性要求,保存了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梵淨山成功申遺是聯合國對梵淨山自然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工作的認可,也是中國著力構建生態多樣性保護網絡取得明顯成效的縮影。
  • 世界遺產那麼多,我推薦這三個,其中一個是《紅海行動》的取景地
    但是縱使記憶能夠忘卻,有些地方卻不會,那些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世界遺產地,時間和歷史的痕跡在那裡反覆的加深,越發的明顯,讓人感受到過去和歷史,感嘆時間的飛逝。今天,筆者就要來給大家介紹三個世界遺產,其中一個還是《紅海行動》電影的取景地,非常值得一看。
  • 這裡有三個尖銳的問題,東臺的答案,你們滿意麼?
    在我印象中,今日的東臺也應該是鹽場遍地,蘆葦浩蕩,是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果然,走進東臺這片土地,到處都可以嗅到鹽的「鹹」味,被海鹽浸泡過的與鹽相關的地名可算是俯拾皆是,猶如滲出滷花的珍珠,散落在東亭大地上熠熠生輝,給東臺地名文化平添了一層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