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進口品牌「壟斷」 國產啤酒289元試水超高端

2020-12-09 和訊

8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款名為「百年之旅」的青島啤酒(600600,股吧)以289元超高價格在官方旗艦店上市。相比其他產品,價格高出近兩倍。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國內啤酒品牌首次入局「超高端」領域。目前,國內中高檔啤酒普遍售價在50-100元左右,100元已屬於高檔產品,在200元以上的檔位則十分鮮有。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國內啤酒高端市場長期被進口品牌把控,這一局面可能被「超高端」品類入局所打破,國內品牌未來將與進口啤酒爭奪這一市場份額。

超高端要誰買單

國內啤酒品牌正式入局超高端市場。事實上,隨著消費升級的加持,我國啤酒市場發力追趕進口啤酒品牌,不斷升級產品結構,深耕高端、超高端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天貓平臺發現,百年之旅大師酒目前銷量共30單,有消費者表示喜歡該款啤酒厚重的口感。也有消費者表示,由於所買編號比較大,因此不具備特別的收藏價值,但同時對於包裝給予了肯定,並表示從視覺上符合高端的定位。在京東平臺記者看到,該啤酒截至發稿,累計共有8條評價,有消費者對於這款超高端啤酒的口感給予了肯定。記者走訪多家商超,並未發現在店內有該款酒上架,店員也並未接到任何上新通知。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向青島啤酒相關人員進行了解,截至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各品牌天貓旗艦店發現,青島啤酒銷量較高的產品多集中在110元左右,月銷量平均為3500單;華潤啤酒去年新推出的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高端新產品,截至發稿月銷量僅為33單。

反觀進口啤酒品牌,百威啤酒精釀大師臻藏798ml的售價為188元,截止發稿月銷量為90單;售價在110元左右的產品,月銷量平均為5000單。在京東平臺,售價在110元左右的產品,青島啤酒總評論數為1.9萬條,雪花啤酒的總評價數為96.6萬條;反觀進口啤酒,百威啤酒的總評論數高達197.6萬條,嘉士伯共有23.5萬條評論。

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在110元左右的產品中,消費者還是更青睞進口啤酒,國產啤酒從銷量到評價,都與進口啤酒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於高端啤酒的認知,仍是以進口啤酒為主,國產啤酒高端化的路,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培養消費者市場。

「預計啤酒消費端的高端化會呈爆發式增長。」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雖然行業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但單位產品利潤同比卻增長28%。預計未來三至五年,高端啤酒市場將增長十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同比下降9.5%,但6月產量同比增長7.6%。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青島啤酒2019年年報發現,旗下高端產品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

據華潤啤酒2019年財報顯示,中高檔啤酒銷量增長8.8%,整體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8%。為布局高端市場,華潤啤酒早在2018年就推出高檔產品匠心營造,去年再推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高端新產品。

進口啤酒長期控場

自從啤酒傳入我國發展至今,已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作為外來酒種,我國的啤酒市場長期被進口啤酒品牌所佔據。

啤酒專家方剛表示,國內啤酒的高端、超高端市場,一直是被進口啤酒品牌所把控,近兩年隨著消費升級,國產啤酒品牌也開始發力布局高端市場,青島啤酒的入局,只是國產啤酒品牌布局超高端市場的一次試水,未來還要看企業如何繼續布局。

2019年,我國啤酒進口量為73.20萬千升,同比下降10.9%。但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8年,我國啤酒進口量六年共增長63.9萬千升。不難看出,我國啤酒仍以進口品牌為主,尤其在高端市場,進口啤酒佔據較大份額。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全球最大的釀酒公司之一百威英博年報發現,2019年淨利潤9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86%。百威是019年佔據中國高端啤酒市場份額高達46%。

據嘉士伯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淨利潤65.69億丹麥克朗(約9.71億美元),增長23.7%。亞洲市場啤酒營收184.16億丹麥克朗(約27.22億美元),同比增長18.6%。中國市場嘉士伯銷量實現增長約8%,收入增長約19%。嘉士伯在公告中表示,中國地區銷量增長,主要是由於目前市場的高端化趨勢,高端組合銷量增長7%,嘉士伯旗下的1664啤酒產品,銷量增長近50%。

短期競爭壓力大

青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曾公開表示,「百年之旅」是順應消費升級新需求、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創新,高度整合上下遊產業鏈稀缺要素的突破之作。

對於青島啤酒未來將如何深耕超高端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向企業董秘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消費者對於啤酒的關注,從價格逐漸轉變到了品質,從大眾化轉變為個性化。但對於高端啤酒,特別是超高端啤酒的認可程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方剛表示,對於國內高端啤酒而言,想要在短期之內與進口啤酒形成抗爭,是相對比較難的。同時,對於超高端產品的推出,想要在一開始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是有難度的。對於超高端啤酒市場而言,需要企業耐心培育消費者。想要拓展超高端市場,與進口啤酒分羹,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去慢慢培養,企業很難一飛沖天。

中原基金董事、執行合伙人晉育鋒表示,在消費人群不斷被細分的大趨勢下,企業也要針對不同人群進行產品細分,以差異化滲透細分市場,啤酒市場亦是如此。通過產品結構升級,滲透到更高層的消費市場,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實習記者 翟楓瑞/文並攝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國產啤酒高端化戰略漸成趨勢:一瓶青島啤酒賣289元 誰來買單?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一瓶啤酒賣289元,誰來買單?國產啤酒高端化戰略漸成趨勢 老闆,來一打啤酒!炎炎夏日,從高檔餐廳到路邊攤,一瓶鮮爽甘冽的啤酒也許能帶來簡單而直接的快樂。但如果這啤酒289元一瓶呢?還有沒有勇氣來一打(12瓶)豪飲?
  • 如果這啤酒289元一瓶,還有勇氣豪飲不?
    炎炎夏日,從高檔餐廳到路邊攤,一瓶鮮爽甘冽的啤酒也許能帶來簡單而直接的快樂。但如果這啤酒289元一瓶呢?還有沒有勇氣來一打(12瓶)豪飲?青島啤酒(600600.SH)超高端產品「百年之旅」近期悄然上市,官方旗艦店零售價高達289元/瓶。在此之前,國內高端啤酒的售價從幾十元到100元左右,青島啤酒直接拉升到200元以上的超高端價位,意欲在「洋啤酒」把持的超高端市場分一杯羹。
  • 國產啤酒緣何難進高端超市
    近年來,國產啤酒紛紛試水中高端產品,青島、燕京、珠江等國內啤酒企業在高端啤酒市場早有布局,但是進口啤酒長期以來盤踞於高端市場,導致國產啤酒品牌無緣高端超市。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產啤酒品牌的高端、超高端產品長期不佔據統治地位,因此越是高端場所,國產高端啤酒的發展越吃力。」
  • 300元一瓶的青島啤酒,你會試試嗎?
    300元一瓶的啤酒你喝過嗎?小編近日發現一款名為「百年之旅」的青島啤酒,以289元超高價格在官方旗艦店上市。相比其他產品,價格高出近兩倍。天貓官方旗艦店內,百年之旅大師酒目前銷量30單,有消費者表示喜歡該款啤酒厚重的口感。據了解,目前這款超高端新品啤酒僅在線上有售,線下商超大多沒有進貨。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國內啤酒品牌首次入局「超高端」領域。目前,國內中高檔啤酒普遍售價在50-100元左右,100元已屬於高檔產品,在200元以上的啤酒十分罕見。
  • 國產啤酒品牌布局高端市場,消費升級紅利將來臨|高端市場|百威啤酒...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市場洞察』並且,從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的佔比來看,國產品牌似乎享有更多話語權。但是為何百威的市值會遙遙領先,接近3個華潤6個青啤?●百威啤酒攻佔高端市場●根據具體銷量數據顯示,百威的銷量雖然低於青島啤酒,但已經高於大部分國產啤酒品牌。
  •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打破進口燕麥品牌壟斷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
    李剛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國內燕麥行業進口產品獨大的格局,為中國天然燕麥打響了復興第一槍,打造了「蒙北燕麥」這個中國人自己的高端燕麥品牌,在中國農業生態發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天然燕麥之路。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燕麥這一健康的食物獲得了消費者的深刻認知,燕麥行業快速發展,但目前中國燕麥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和進口燕麥所壟斷,缺少中國人自己的燕麥民族品牌。
  • 這家公司打破國外壟斷 還把進口產品價格腰斬
    「就是我現在手裡拿的這款產品,它的問世,直接打破了多年的國際壟斷,讓進口產品直接降價一半!」昨日,在雙流區西航港開發區的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慶軍指著手裡的液壓刀柄,自豪地對記者說。
  • 廣東造自行車變速器打破美國日本壟斷
    &nbsp&nbsp&nbsp&nbsp今後國產中高端自行車的變速器有望實現「廣東製造」。記者從珠海藍圖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珠海藍圖」)了解到,該公司生產的自行車變速器打破了自行車變速器之前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整體性能已經達到跨國公司產品的95%以上,價格低30%左右。
  • 進口啤酒選購靠「相面」?
    以往,進口啤酒總是和「高端」聯繫在一起,可今年,北京商超打五折甚至打三折的進口啤酒堆在顯眼處已成常態,四五元就能買到500ml一罐的進口啤酒。這令消費者動了心,可也犯了難,哪種好喝?哪種名氣大?資訊時代,要找答案並不難,掏出手機打開「淘立拍」一搜便知,但結果卻令人驚心,「原裝進口」「百年歷史」,加上富有歷史感的畫面,各種啤酒都有來頭。
  • 競爭凸顯經營模式決定品牌走向 進口啤酒成新寵
    在剛剛閉幕的春季糖酒會上,進口啤酒展館受到經銷商的廣泛關注。在國內白酒市場持續低迷,葡萄酒增長緩慢的當下,啤酒行業卻呈現出形式大好的勢頭,而其中的進口啤酒更是異軍突起。以成都為例,從開年至今,就有3家進口啤酒館相繼營業,進口啤酒憑藉充滿格調的裝修和相對親民的價格等因素迅速俘獲了眾多消費者。
  • 覺得進口啤酒才好喝?認準這些國產精釀啤酒,口感和情懷都不輸進口!
    論起啤酒,你有沒有「德國啤酒最好喝」這樣的印象? 論起國產啤酒,你是不是覺得雪花、青島、哈啤等等都是一個味兒? 又或者,若你喝過精釀啤酒,你是否認為國產精釀遠遠比不上進口精釀? 今天就來打破你們的刻板印象!
  • 國產屏幕的崛起,打破三星壟斷全球第四,為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根據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TCL華星OLED面板出貨量已經提升至全球第四,成功打破了三星對OLED顯示屏市場的壟斷。最重要的是,TCL華星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等待挖掘。根據官方信息,華星光電正在導入全球一線品牌客戶,小米、OPPO等廠商在未來都會加大國產屏幕的使用比例,而實力出眾的華星光電自然是不二之選。隨著國產品牌在智能家居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電視屏幕、穿戴設備屏幕需求量也會進一步擴大。這對華星光電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
  • 憑一己之力打破外資品牌行業壟斷,這家醫療器械靠的是什麼?
    目前開立醫療在彩超技術領域保持國內領先,而在內窺鏡領域開立醫療的產品更實現了國內企業零的突破,打破了外資品牌對該領域的壟斷。 「軟式內鏡產品的核心是光電轉換技術,日本企業早已在全球建立CCD領域的絕對壟斷。而近些年伴隨手機相機領域技術升級,CMOS技術興起,這一在國內已極為成熟的並且實現進口替代的技術讓我們獲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陳雲亮介紹道。
  • 國產積木品牌發力 有望打破外資品牌壟斷局面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雅菲)近日,記者在布魯可大顆粒積木品牌戰略暨新品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抗衡」樂高,布魯可從細分市場入手,發布了中國首個「專為1-6歲兒童設計」的大顆粒積木品牌,打破單向拼搭定式,並接入AI、編程等科技因素,與科技互動。
  • 自主人工晶狀體第一股,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愛博諾德的募資用途主要用於4個方面:約33%(2.62億元)用於眼科透鏡和配套產品的產能擴大及自動化提升項目;約27%(2.16億元)用於高端眼科醫療器械設備及高值耗材的研發實驗項目;約19%(1.52億元)用於愛博諾德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約21%(1.7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這個股是治療白內障的,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 買啤酒時,只要配方有「2料」,不管國產進口,都是劣質啤酒
    一罐品質上佳的啤酒,只要看兩個信息就夠了,無論國產啤酒還是進口啤酒都適用,就是製作配方與麥汁濃度,尤其是製作配方,簡直就是啤酒好壞的「照妖鏡」,買啤酒時,只要配方有」2料」,不管國產進口,都是劣質啤酒,這2料就是【糖漿】和【玉米澱粉】!為何說啤酒配方中不能有糖漿與玉米澱粉?
  • 七夕節巧克力熱銷 本土企業仍不敵進口品牌
    從各大超市的巧克力貨架來看,主角幾乎都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等進口品牌,國產品牌的巧克力則寥寥無幾。一組2014年的數據顯示,瑪氏、費列羅和雀巢這三大進口巧克力品牌,佔據了國內將近七成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品牌僅有金帝和江蘇梁豐躋身市場前十,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不足2%,且在低端市場艱難掙扎。
  • 今年夏天進口啤酒風靡鄭州 國產啤酒VS進口啤酒你挺誰
    進口啤酒這麼受歡迎,到底哪些人是消費的主力軍呢?他們為什麼愛喝進口啤酒?進口啤酒和國產啤酒到底誰更受歡迎?進口啤酒的價格高嗎?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了進口啤酒的消費者、經銷商和零售商,聽他們講講進口啤酒的故事。
  • 高端礦泉水,國產品牌全軍覆滅
    提起礦泉水,國人喝的最多的兩大品牌(怡寶、農夫山泉)一般也就2元一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健康飲水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各種品牌不斷湧出,不知從幾何時,各大超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洋品牌礦泉水,價格更是國產品牌的好多倍,記得九十年代喝的第一瓶礦泉水娃哈哈,那種甘甜滋味記憶猶心
  • 買啤酒,若配料表有「這3樣」,不管進口還是國產,都不是好啤酒
    買啤酒,若配料表有「這3樣」,不管進口還是國產,都不是好啤酒炎日炎炎,很多人在晚餐或是宵夜的時候,自己下廚做點下酒菜或是來到大排檔點幾個小菜,再來上一打冰鎮啤酒,和家人朋友談天說地,舉杯暢飲,不知不覺進入微醺的狀態,甚是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