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張一鳴:沒有價值觀的企業,何以談社會責任?

2020-12-25 站長之家

昨天的朋友圈,被貼著「青年意見領袖」標籤的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再次刷屏。在與《財經》記者對話模式的採訪環節中,張一鳴輸出了自身對技術與人文、責任與價值觀之間關係的個人觀點。文章發布後,引發了業內的廣泛熱議,圍繞張一鳴的觀點,衍生出低俗內容是否應該存在比較級、價值觀等更多問題的討論。

閱讀過全篇內容,這段採訪給人留下的整體印象是,頭條未來的路該如何走,這個80後CEO的內心似乎也充滿矛盾。因此,筆者想就對話環節中產生的幾點質疑請張一鳴同學作答:

一、關於低俗內容

1、低俗內容是否應該存在「比較級」?

今日頭條用戶因飽受平臺低俗內容困擾引發大規模吐槽已不是首次,今年9月,蘋果下架頭條事件時甚至引發了媒體和用戶對平臺狂轟濫炸式的「群毆」。

張一鳴在採訪中回應,外界對今日頭條仰賴低俗內容成功的觀點是偏頗的。Low的內容肯定存在,但頭條從不主動Push,目前「特別低俗」的內容已消失;「我本身並不認為低俗有什麼問題。」

此段採訪中,財經記者記述了一段相當犀利的問題——「你的意思是『特別低俗』的已經消失了,留下的是『比較低俗』的?」對此,張一鳴並未正面回應,而是用了「不能完全做到,總有漏網的」、「它有邊界,有一點點擦邊的,並不是要全部去掉」這樣的措辭作答。

作為一家號稱5億用戶、坐擁5000萬日活熱門資訊APP的掌舵人,張一鳴,我想問問你,低俗的內容是否應該設有比較級?既然用戶始終是今日頭條的核心,當用戶在網絡上一邊倒式的吐槽你們「沒節操」、「迎合惡趣味」時,能不能拿「特別低俗的內容已消失」堵住悠悠眾口?

誠如張一鳴自己所言,頭條是內容聚合平臺。既然不輸出價值觀,也不要自行像電影業一樣給內容分級。低俗就是低俗,別找藉口。何況,在你眼中,低俗本來也沒什麼問題。

為了迎合所謂的「大眾屬性」,今日頭條一度充斥著遊弋在尺度邊緣的大量涉黃、三俗新聞資訊,憑藉滿足人類劣根性的八卦、獵奇等心理而獲取更多用戶留存。之所以飽受爭議,說白了,是用戶無法忍受你一面打著滿足他/她個性化需求的旗子,一面為其推送難以抗拒,但內心實則極其牴觸的低俗內容。這不是個性推薦,而是共性綁架。

打個比方,這就像你沒有殺人,卻為他遞上了刀和繩子。所謂的低俗內容推送誠然無法受到法律限制,但滿屏的用戶吐槽,就是對你平臺赤裸裸的道德譴責。這個擦邊球,我服氣。

原文截圖

前陣子風傳騰訊要投資頭條,引發一大波自媒體打嘴仗。三表曾藉此事發表觀點,將今日頭條比喻成了「網際網路上的破爛王」,並借馮大輝曾經提出的「屎殼郎推大糞」理論對頭條的低俗內容大加批駁:「我今天看到「今日頭條」給我推送的《女孩洗澡時會站著尿尿嗎?》,我想,他說的屎殼郎不就是『今日頭條』嗎?這是我的閱讀習慣嗎?......如果說這就是今日頭條機器學習的實力,那我還是勸這些機器人少看點『天天快報』和『草榴』吧。」

2、內容灰色地帶邊際如何定義?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下張一鳴所謂對今日頭條對低俗內容的整頓。11月3日,今日頭條官方微信發布了一則處罰通告,稱僅10月份就有254個頭條號因涉及色情低俗內容被處罰。這是頭條號平臺連續第三個月發布低俗內容整頓通告——看起來成效顯著。

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自媒體帳號「神經堂」發文稱,今年7月28日註冊申請頭條號,一周多後轉正。由於有幾次發的文章配圖可能不太合適(確保絕對沒有露點之類內容),第二個月連續很多文章都被同樣的理由拒絕——「色情低俗」。然而,當其在該平臺裡搜索相關的內容時,卻發現自己發布的內容與平臺上被推薦的內容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擦邊球的意思,大家自己細細品味……

3、直接獲利和間接獲利區別在哪?

張一鳴也坦然承認,今日頭條不力推低俗內容,甚至一直在打擊,但以前確實會給新用戶的信息流裡面放上低俗內容。甚至強調核心是頭條沒有靠低俗內容獲利,因為低俗內容反而會傷害其商業利益。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沒有拿著限制級內容直接賣錢,所以不算依賴它獲利,而且低俗內容會對品牌美譽度造成傷害,所以這樣的事兒我們不會幹,也是我們與「草榴」等所謂無節操平臺的明顯區別。

眾所周知,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流量始終是硬通貨,也是企業平臺獲取商業利益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如果說低俗內容帶來大量用戶停留時長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那麼頭條今年預計將實現的60億的廣告營收,又有幾分該歸功於低俗內容?

原文截圖

還是那個罵頭條的三表,表達了自己對60億收入的氣定神閒:「有了用戶,就一定會有收入,再小的個體,也會有自己的廣告,這是被驗證了的。我只是無法認可、欣賞你卓越的製造垃圾、撿垃圾的實力,你並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做一個網際網路上的破爛王,並沒什麼可驕傲的,對吧?」

看到這裡就有莫名的喜感,因為這讓我想起了「貞潔牌坊」的故事。「低品質內容帶來流量的高速增長」與「高品質內容塑造品牌的進程緩慢」二者之間出現矛盾,前者迫於現實,後者基於理想。我要是張一鳴,也會覺得很無奈,而無奈背後的選擇,已經顯見。

二、關於企業價值觀

1、價值觀對企業不重要,什麼才重要?

《財經》採訪內容中另一個讓筆者困惑的地方,就是張一鳴對於價值觀念的一系列輸出和解讀。張一鳴表示,企業和媒體的區別在於,媒體要有價值觀,但頭條不是媒體是企業,企業都要有社會責任感,但不能準確判斷高雅還是庸俗;大部分人需要圍繞一個東西轉,用戶需要一些沉迷。

且不說「用戶沉迷論」觀點的正確與否,作為一個聚合媒體APP,今日頭條在用戶眼中就是一個超級媒體平臺。頭條上聚合的內容,無論是文章還是短視頻,用戶都必須在頭條的客戶端內進行閱讀瀏覽。媒體標籤,是用戶對今日頭條品牌最直觀的認知。然而,把自身定義為技術平臺的今日頭條一直彪炳自身只是「內容搬運工」,想請張一鳴作答,今日頭條是否不需要接受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內容、版權等問題監管?你要如何自圓其說?

退一步講,即使如張一鳴所言頭條不是媒體是企業,難道企業就不應有自身的價值觀?沒有一個明確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構成,何以談社會責任?你所謂的「提高分發效率、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不是企業價值觀,而是實現整體KPI的泛性考核標準。

還是想問問張一鳴,有看到百度這一年的「狗血」經歷嗎?

從「血友病吧」到「魏則西事件」,百度今年的企業發展可以用近乎失控來形容,也是對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喪失「不作惡」價值觀直接惡果的真實反映。像百度般一度喪失正確價值觀誠然可怕,更可怕的是將企業文化和產品理念完全捆綁。

現在看來,為機器賦予「作惡能力」的,始終是人。今日頭條倡導的機器分發,如果僅僅為機器輸入冰冷的運算邏輯而不灌輸價值觀,如何做到讓每一個有溫度的用戶個體獲取應有的體驗?

2、掌舵人與產品理念的徹底割裂?

作為今日頭條核心集權的掌舵人,張一鳴卻在文中強調,自身對社會、商業、政治、文化的價值觀不會強加給頭條,「我是我,產品是產品」。

那麼,產品方向究竟誰來把控?

無論是BAT時代的三大巨頭人物,還是京東、58同城等後起之秀,企業文化和產品理念無一不沾染著掌舵人極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和價值觀念。優秀的產品經理才能帶出成功的產品,已經在業內成為一種共識。

張一鳴表示,今日頭條不設主編。如果頭條有主編,會不可避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內容,而我們做的就是不選擇;不覺得算法要和人性掛鈎。

算法與內容,始終是個性化推薦平臺的兩大核心競爭力,不讓算法沾染人性,那麼生產內容的自媒體人呢?作為炙手可熱的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吸引了大批頭部作者和草根自媒體的註冊,每天絞盡腦汁發文章。今日頭條的平臺定性是不幹預人性,但自媒體對內容撰寫方向的把控,卻是根據人性變化的市場行為。

何況,如果說完全沒有幹預人性,頭條幾百號被配編在「產品運營」部門下的編輯應該也不會認同。

3、專業主義與用戶選擇是必然割裂的兩條內容出路?

事實上,昨日與張一鳴同樣被刷屏的還有一家做內容的公司。昨日早間藍鯨傳媒報導稱,搜狐裁撤編輯崗位,或將新聞門戶改為自媒體平臺。消息一經發布,業內譁然。如果內容屬實,不僅意味著老牌門戶代表宣告自身的徹底轉型,也代表著搜狐門戶在曾經堅守的原創內容和專業內容陣地上的徹底自我放逐。

幸而不是。

「搜狐新聞編輯流不是減弱,而是要加強」,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事件發酵半日後打破了沉寂。搜狐官方聲明也表示,正在加強編輯流內容選擇的水平功力和價值觀,對新聞編輯職責進行重新定位,聲明強調,搜狐始終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

總結兩家昨天的新聞內容,搜狐定位了「專業」腔調,而今日頭條則重申了「用戶」關注。那麼,「專業主義」與「用戶選擇」是否成為必然割裂的兩條內容出路?

張一鳴在對話中表示,「我本身並不認為低俗有什麼問題。你在機場看到的雜誌是一回事,在火車站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是因為證明自己高雅而指責它。」

這讓很多人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如何讓火車站的人流接受機場雜誌。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張一鳴:2018年是全球化關鍵年,今日頭條還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作為全球公共平臺,面臨的企業責任非常多。不僅有合規合法的責任,還有內容的責任。因為你是一個更大的企業。所以要對自己的標準更高,承擔更多的責任。無論是我們頭條尋人還是山貨上頭條,我們都是希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 阿里巴巴王瑞合: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建立服務和利他的價值觀
    12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舉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在論壇上表示,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核心,是既要建立服務和利他的價值觀,還要有真正全力以赴的忘我投入。樹立社會責任觀王瑞合表示,阿里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樹立「社會責任」的價值觀體系,多年以來,阿里把回饋社會作為企業的核心。「阿里能夠在急難險重的重大時刻做出不忘初心的選擇,並且在此理念和價值觀的引領下,吸引到了業內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戰略合作夥伴。發揮先鋒示範作用,影響更多企業同行。」
  • 華領集團董事長孫祺:用企業價值觀去肩負社會責任
    原標題:華領集團董事長孫祺:用企業價值觀去肩負社會責任  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要懂得感恩社會,回饋社會,因為企業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社會責任更可以轉化為企業發展原動力。華領集團的孫祺深諳此理,他帶領下的華領集團始終不忘初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 傳遞正向價值觀 我愛我家榮獲「企業社會責任獎」
    在此次峰會的獎項評選環節,我愛我家獲評「企業社會責任獎」。  一直以來,我愛我家在企業社會責任踐行方面始終扮演著行業表率的角色,堅持「紮根社區,服務社區」的理念,依託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助學、助老、助殘、環保等公益項目和活動,為社區居民免費提供充電、列印複印、收發快遞、飲水服務、物品管理、尋路指引
  • 張一鳴美國往事
    這是張一鳴第一次親身接觸矽谷。被問到還有哪家公司想去,張一鳴不假思索,蘋果。他熟讀《賈伯斯傳》,對賈伯斯本人在公開信息範圍內的歷史都了如指掌。張一鳴曾在源碼資本的年會上發表過演講,以賈伯斯早年所犯錯誤為例提到了CEO們應該避免自上而下推行自認為正確的宏大戰略,由此看出對賈伯斯的熱忱與熟稔。
  • 在華韓企舉行企業社會責任論壇
    12月2日電(記者 肖欣)三星、浦項、衣戀等在華韓國企業2日聚首在此間舉行的「2013在華韓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CSR)論壇」,盤點2013在華韓國企業CSR執行情況,分享在華韓企領跑「外企CSR指數」經驗。
  • 百度無線魏洪蕊:無線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
    【搜狐IT消息】5月12日,由通信產業報社、中國管理案例聯合中心主辦,搜狐IT聯合主辦的「2009年中國通信產業榜評選(第三屆)」在北京正式揭曉,本屆評選以「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能力」為主題,去年在承擔社會責任和市場影響力上雙豐收的江蘇電信、上海電信、廣東移動等50家地方運營商,中興通訊、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等50家設備製造商,
  • 談張一鳴內部信:願中國企業都擺脫冷氣
    但張一鳴乃至他背後代表的中國企業不同,但凡他為了點利益或威脅退縮一步,今後必定是陷入「失了面子,丟了裡子」的兩難境地。類似的事情,其實在TikTok設立雙總部時候,就設下了伏筆。反之,如果TikTok設立海外總部或美國公司後並沒有躲過封殺,而且各種遊說也無法改變結果,那麼這種結構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 瀋陽自來水公司發布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8月28日,《瀋陽市自來水總公司2005年度企業公民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 2007中華民族品牌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論壇,因為我們論壇的主題非常重要,無論是中華品牌,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所以我首先向今天下午獲獎的各位表示熱烈的祝賀。時間關係,下面我想就這個話題,特別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談幾個觀點。第一談一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剛才段主任已經講到這個事兒了。我簡單再說一下。這幾年我一直在參加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委員會的一個現代化成果的審定。
  • 古井集團榮獲「第十二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年度企業獎」
    1月11日,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主辦的「第十二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是中國網際網路界最早、最有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評選,被視為衡量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尺。本屆以「新時代、新責任、新擔當」為主題,探討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 重塑良好企業文化 構建企業的"幸福"價值觀
    那麼盧俊卿作為一個知名企業家、身兼天九儒商和華商協會主席,他管理企業的價值觀是什麼?他對社會的責任如何體現?他常講企業老闆富了不算富,員工富了才算真正的富,企業富了不算富,社會富了才算真正的富,這些理念在《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一書中有非常豐富的論述。一個企業家的成功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誠信、感恩、責任。這些理念同樣在本書中有充分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中人人都知道以人為本,但怎樣體現以人為本?
  • 責任踐行者年會圓桌對話|商業向善,提升企業對社會的價值
    友成基金會秘書長零慧、殼牌中國社會績效投資人王江紅、歐萊雅集團羽西品牌市場總監王倩雯出席並共同探討了商業中經營業績與社會責任比翼齊飛的問題。三位嘉賓先後就自身領域談了對「商業向善」的理解。友成基金會秘書長零慧提到「新商業文明」的概念,即企業對於社會本身的價值認定由股東利益最大化向其所創造的價值轉變的趨勢。
  • 恐怖的張一鳴,字節跳動真正的HR老大
    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張一鳴以162億美元(折合RMB約1090億),成為中國80後白手起家富豪第一人,中國富豪第7位。這一天,張一鳴用了7年。張一鳴比別人聰明嗎?不是。他後來也說:同期畢業的同學,比他聰明的人很多,比他能幹的也多。那,為什麼是他?正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所說: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配方。
  • 張一鳴:不甘平庸的年輕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但你依然看不到他的邊界在哪,他說事情沒有邊界,時間也沒有邊界,最重要的就是向前跑。他善於學習,且有強烈的目標導向。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接觸過諸多成功的創業者,他說,「即使這一批人當中,張一鳴的學習升級能力也顯得非常出眾。」
  • 淺析企業願景、使命與核心價值觀
    首先要確定企業做什麼,即能夠提高與加強企業核心業務的競爭力與市場地位的業務,另外一方面,也要確定企業不做什麼,往往很多企業因為沒有確定自己不該做什麼而盲目擴張,最終導致在任何領域都沒有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教訓在中國的企業界不佔少數,諮詢顧問在提煉一個公司的使命時往往也會在定位問題上犯錯誤。
  • 蘋果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開發者獲得收入超過2000億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8月13日,蘋果公司發布了《2019-2020年度蘋果中國企業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份報告介紹了從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蘋果公司在產品、教育、環境責任、 員工、供應商責任和社區六個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與取得的進展。
  • 張一鳴凌晨致歉
    內涵段子被永久封禁了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被永久封禁了,原因是其內容過於低俗,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張一鳴在公開信中稱,今日頭條將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產品走錯了路,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沒有貫徹好輿論導向,接受處罰,所有責任在我。致歉信還詳細列舉了一些具體整改措施。
  • 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 未來...
    原標題: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未來有八大發展趨勢   12月19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
  • 養元飲品榮獲食品安全示範企業獎 六個核桃擔綱社會責任受認可
    近日,在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和中國食品報社等權威機構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暨企業家精神論壇」上,養元六個核桃憑藉二十多年來對產品品質的匠心堅守,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食品安全示範企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