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之旅」-青年參考

2021-02-08 青年參考
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之旅」

○博主 安娜·弗萊爾 ○譯者 溫莎 《 青年參考 》( 2013年11月27日   41 版)

    茂密的森林擋在眼前,很難看清前方是什麼,但刺耳的叫聲和樹葉間露出的黑色影子還是讓我立刻意識到,一隻山地大猩猩正在威脅我的生命。在此之前,我最擔心的事情居然是被蚊子攻擊。

    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找到我,建議我和他們到有山地大猩猩,且是國際石油公司勘探地的烏幹達拍一部電影時,我從沒想到自己的生命可能終結在熱帶雨林中。

    我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在經過8個小時的飛行後,我們降落在了烏幹達。到達酒店後,我們不免有些意興闌珊:總長達18個小時的旅程讓我們疲憊不堪,這裡竟然沒有食物。我只好和8歲的女兒格雷西,一起抱著她最喜歡的玩具兔子睡覺了。雖然現在的我們都精疲力盡,但我期待第二天早上會發生些什麼。

    我的「山地大猩猩之旅」開始於6點30分,那是個相當陰冷潮溼的早晨,空氣中還飄著薄霧,我幾乎穿上了手提箱裡所有的衣服。我們住的地方只在一天內特定的時間才供電,在這個寒冷的早上,我只好在黑暗中摸索著將衣服一層一層地穿了起來。我還按照嚮導的囑咐將褲腿綁緊,以防紅螞蟻從褲管裡面爬進來,咬得我滿身包。

    經過幾個小時的跋涉,追蹤器提醒我們大猩猩就在附近了。我們碰到了它們睡覺的窩,我還匍匐著鑽了進去,銀背大猩猩的床竟然舒適得令人難以置信,從幾根掉在床上的毛髮中,我猜想猩猩有可能是金色的。

    一切都發生得相當突然,6、7隻山地大猩猩出現了,這支猩猩小分隊鑽過了層層樹杈快速前進著,讓我們很難跟蹤拍攝。期間,我還和一隻大猩猩對視了,它的眼睛看起來是那麼深情。

    第二天,我們又跟蹤了一支超過20隻大猩猩的隊伍。當我們最終快追趕上它們時,我和大部隊分開了,以便給攝製組拍攝猩猩和我獨處的機會。突然,兩隻銀背大猩猩在灌木叢中發出刺耳的聲音。當這一切發生時,我對自己說,完蛋了,我會死在猩猩的手裡。

    我的第一本能是像逃離地獄般地奔跑,好在我清醒地記得嚮導曾告訴我,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靜止,避免眼神接觸。我做出了違背本能的決定,暗示自己「我是一棵樹」,這個決定幫助我脫離了險境。

    在拍攝過程中,我很快了解到了人們正在為保護瀕臨滅絕的大猩猩所做的努力。20世紀70年代,因大量砍伐森林,大猩猩的數量銳減。當人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後,推出了國際大猩猩保護計劃,此後的十年裡,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出現了緩慢增長,經過統計,共有880隻現存於世。

    然而,新的威脅正在顯現。過去5年中,東非在大猩猩生活的地區發現了石油,石油公司立刻進入該地區進行勘測。據我所知,一家英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在旁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裡進行石油勘探工作。這是個可能蘊含「寶藏」的地區,公司的網站上寫著,石油也許存在於「公園中愛德華湖附近的低地草原以及湖泊中」。

    由於訪問剛果(金)可能存在安全問題,我們選擇了湖泊位於烏幹達的一側進行拍攝,兩邊有著相同的景觀和物種。世界上兩個僅存的山地大猩猩棲息地就位於湖泊的兩側,480隻猩猩生活在維龍加,另外的400隻在這邊的布溫迪國家公園。

    石油公司否認其活動會威脅到公園的環境,並聲稱他們現在只是對資源進行評估。但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在作為世界遺產的公園中進行石油開採,可能會造成汙染以及環境破壞,並產生衝突。

    也許是老生常談,不過此行的確改變了我的生活和我的觀念。我滿懷熱情地相信,一定能夠避免破壞維龍加公園和其他世界遺產,它們都是這個星球中的珍寶。

    坐飛機回家的途中,我和格雷西約定,當她15歲時,我們再一起回到這裡。我希望並祈禱到時候這裡不會變樣,還是我看到的這個美麗的地方。

    □博址 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

    茂密的森林擋在眼前,很難看清前方是什麼,但刺耳的叫聲和樹葉間露出的黑色影子還是讓我立刻意識到,一隻山地大猩猩正在威脅我的生命。在此之前,我最擔心的事情居然是被蚊子攻擊。

    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找到我,建議我和他們到有山地大猩猩,且是國際石油公司勘探地的烏幹達拍一部電影時,我從沒想到自己的生命可能終結在熱帶雨林中。

    我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在經過8個小時的飛行後,我們降落在了烏幹達。到達酒店後,我們不免有些意興闌珊:總長達18個小時的旅程讓我們疲憊不堪,這裡竟然沒有食物。我只好和8歲的女兒格雷西,一起抱著她最喜歡的玩具兔子睡覺了。雖然現在的我們都精疲力盡,但我期待第二天早上會發生些什麼。

    我的「山地大猩猩之旅」開始於6點30分,那是個相當陰冷潮溼的早晨,空氣中還飄著薄霧,我幾乎穿上了手提箱裡所有的衣服。我們住的地方只在一天內特定的時間才供電,在這個寒冷的早上,我只好在黑暗中摸索著將衣服一層一層地穿了起來。我還按照嚮導的囑咐將褲腿綁緊,以防紅螞蟻從褲管裡面爬進來,咬得我滿身包。

    經過幾個小時的跋涉,追蹤器提醒我們大猩猩就在附近了。我們碰到了它們睡覺的窩,我還匍匐著鑽了進去,銀背大猩猩的床竟然舒適得令人難以置信,從幾根掉在床上的毛髮中,我猜想猩猩有可能是金色的。

    一切都發生得相當突然,6、7隻山地大猩猩出現了,這支猩猩小分隊鑽過了層層樹杈快速前進著,讓我們很難跟蹤拍攝。期間,我還和一隻大猩猩對視了,它的眼睛看起來是那麼深情。

    第二天,我們又跟蹤了一支超過20隻大猩猩的隊伍。當我們最終快追趕上它們時,我和大部隊分開了,以便給攝製組拍攝猩猩和我獨處的機會。突然,兩隻銀背大猩猩在灌木叢中發出刺耳的聲音。當這一切發生時,我對自己說,完蛋了,我會死在猩猩的手裡。

    我的第一本能是像逃離地獄般地奔跑,好在我清醒地記得嚮導曾告訴我,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靜止,避免眼神接觸。我做出了違背本能的決定,暗示自己「我是一棵樹」,這個決定幫助我脫離了險境。

    在拍攝過程中,我很快了解到了人們正在為保護瀕臨滅絕的大猩猩所做的努力。20世紀70年代,因大量砍伐森林,大猩猩的數量銳減。當人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後,推出了國際大猩猩保護計劃,此後的十年裡,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出現了緩慢增長,經過統計,共有880隻現存於世。

    然而,新的威脅正在顯現。過去5年中,東非在大猩猩生活的地區發現了石油,石油公司立刻進入該地區進行勘測。據我所知,一家英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在旁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裡進行石油勘探工作。這是個可能蘊含「寶藏」的地區,公司的網站上寫著,石油也許存在於「公園中愛德華湖附近的低地草原以及湖泊中」。

    由於訪問剛果(金)可能存在安全問題,我們選擇了湖泊位於烏幹達的一側進行拍攝,兩邊有著相同的景觀和物種。世界上兩個僅存的山地大猩猩棲息地就位於湖泊的兩側,480隻猩猩生活在維龍加,另外的400隻在這邊的布溫迪國家公園。

    石油公司否認其活動會威脅到公園的環境,並聲稱他們現在只是對資源進行評估。但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在作為世界遺產的公園中進行石油開採,可能會造成汙染以及環境破壞,並產生衝突。

    也許是老生常談,不過此行的確改變了我的生活和我的觀念。我滿懷熱情地相信,一定能夠避免破壞維龍加公園和其他世界遺產,它們都是這個星球中的珍寶。

    坐飛機回家的途中,我和格雷西約定,當她15歲時,我們再一起回到這裡。我希望並祈禱到時候這裡不會變樣,還是我看到的這個美麗的地方。

    □博址 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

相關焦點

  • 烏幹達:山地大猩猩
    這是9月21日在烏幹達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裡拍攝的山地大猩猩。 這是9月21日在烏幹達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裡拍攝的山地大猩猩。
  • 烏幹達國家公園宣布瀕危大猩猩出現「嬰兒潮」,專家:史無前例
    烏幹達布恩迪國家公園(Bwindi National Park)在近6周喜迎5隻山地大猩猩(Mountaingorilla)寶寶;山地大猩猩為瀕危物種,自今年1月起,該地已迎來
  • 山地大猩猩
    它們分類兩群:一群在中非維龍加山脈的四個國家公園,另一群則在烏幹達的布溫迪森林,有指它們是屬於第三個東部大猩猩亞種,但卻沒有正式描述。山地大猩猩棲息在海拔2225-4267米的山地森林,在這些山腳的樹林非常繁盛,越高則越稀少,而山地大猩猩所住的森林較多雲、迷霧及寒冷。
  • 山地大猩猩最後的家園
    今天只有小片的山地雨林保留了下來,成為了古老雨林動物的最後家園。其中就有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山地大猩猩。幾年前,在東非小環線的旅行中,為了尋找山地大猩猩的足跡,我探訪了位於盧安達北部山區魯亨蓋爾Ruhengeri的火山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es Volcanos。
  • 盧安達山地大猩猩畫展舉行
    本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聶傳清)19日,「盧安達山地大猩猩畫展」在北京開啟。此次畫展的主角是生活在盧安達的極度瀕危的珍稀動物山地大猩猩,畫展的上百幅手繪作品均出自中國網友之手。
  • 一名男子因殺死山地大猩猩入獄,稱自己「為了自衛而刺向大猩猩」
    這隻銀背大猩猩叫Rafiki,它率領著Nkuringo大猩猩大軍,有十幾隻大猩猩,一直很受遊客的歡迎。 一名男子因在烏幹達國家公園殺死一隻受歡迎的山地大猩猩而被判入獄11年。
  • 世界之旅: 盤點烏幹達五大神奇之旅以及住宿地點!
    世界之旅:盤點烏幹達五大神奇之旅以及住宿地點! 想在烏幹達進行野生動物園,但不知道選擇哪個套餐?我們了解您正在經歷的事情,因為在這個東非這個小國家等待著無數的經歷。下面,我們將介紹在烏幹達進行神奇野生動物園體驗的五個最佳選擇。
  • 還能與瀕危山地大猩猩同行
    烏幹達位於東非大陸,被稱為「非洲明珠」,擁有廣袤壯麗的自然景觀。從熱帶稀樹草原、茂密叢林到尼羅河源頭廣闊的維多利亞湖,多樣化的地理環境讓這片神奇的土地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在活力四射的夏季,無論是在10大國家公園邂逅「非洲五大獸」,還是在布溫迪禁獵區國家公園中徒步尋覓世界瀕危動物山地大猩猩的蹤跡,抑或來一場特立獨行的非洲大陸冒險,都會讓你的夏日假期充滿刺激和驚喜。
  • 瀕臨滅絕滅絕的「金剛」-山地大猩猩
    它們分類兩群:一群在中非維龍加山脈的四個國家公園,另一群則在烏幹達的布溫迪森林,有指它們是屬於第三個東部大猩猩亞種,但卻沒有正式描述。山地大猩猩棲息在海拔2225-4267米的山地森林,在這些山腳的樹林非常繁盛,越高則越稀少,而山地大猩猩所住的森林較多雲、迷霧及寒冷。
  • 「非洲明珠」烏幹達:鮮為人知的精彩
    回國之後,邱吉爾在第二年就出版了遊記《我的非洲之旅》(My African Journey),他不僅將書中近一半的篇幅都用來描寫在烏幹達的旅行,更是將這裡盛讚為「非洲的明珠」(the Pearl of Africa),而這句話也成為了今天該國旅遊推介的最佳宣傳口號。
  • 追蹤大猩猩了解一下
    它擁有非凡的生物多樣性,其令人難以置信的野生生物遍布火山,山地雨林和廣闊的平原。作為近幾年火起來的小眾奢華境外生態之旅,旅行者來自四面八方,今天給大家介紹去盧安達旅遊必玩的項目感興趣的請往下看吧~大猩猩是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分布在赤道非洲的大部分雨林中,從廣義上講,該物種分為低地大猩猩和山地大猩猩。跨越盧安達,烏幹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火山山脈是瀕臨滅絕的大猩猩的故鄉。在盧安達追蹤大猩猩是安全的,而且相對容易。
  • 烏幹達帶你開啟夏日非洲大冒險
    素有「非洲明珠」之稱的烏幹達擁有廣袤壯麗的自然景觀。從熱帶稀樹草原、茂密叢林到尼羅河源頭廣闊的維多利亞湖,多樣化的地貌環境讓這片神奇的土地成為非洲大陸最豐富的野生動物棲息地。
  • 遊走烏幹達|在《猩球崛起》之地與《金剛》同行
    實際上,除探訪部落之外,烏幹達之行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在布溫迪穿不透原始森林訪問銀背大猩猩,今天至柔姐姐帶大家去探訪真實的金剛世界。來烏幹達之前,我從來沒把猩猩的科屬搞清楚過。其實我對生物學的物種分類,什麼「門綱目科屬種」是一腦袋漿糊。
  • 2021烏幹達最佳旅行勝地——10大國家公園
    烏幹達在2012年被lonely planet評為十大最佳旅遊國家之首,2019年被國家地理評為19個最值得到訪的國家之一。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位於艾伯汀縱谷的北部,寬闊的Bunyoro懸崖跌落形成巨大的瀑布和布滿棕櫚樹的動物大草原是它的特色。
  • 它是「非洲小瑞士」,乾淨媲美新加坡,還是瀕危山地大猩猩的最後庇護所!
    近距離接觸山地大猩猩山地大猩猩是電影《金剛》的原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最瀕危的稀有動物物種之一。雖然它們與人類的生物關係較近,但卻是草食性動物,偶爾吃一些無脊椎昆蟲。山地大猩猩的分布並不廣泛,主要生活在烏幹達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和布恩迪國家公園、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及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 明星大猩猩遇害,兇手恐坐牢終身,或大額罰款
    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ganda Wildlife Authority,UWA)12日證實,知名銀背大猩猩拉飛奇(Rafiki)遇害死亡。根據自白,嫌犯與同夥進國家公園打獵,途中碰上一群大猩猩。眼見銀背大猩猩攻過來,他用手上的矛自衛,結果殺死拉飛奇,4人預計將依2019年剛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起訴。 包含拉飛奇在內,庫林哥大猩猩團共有18隻山地大猩猩。它們被認為已「習慣化」(habituated),代表習於接觸人類。UWA表示,目前僅有超過1000隻山地大猩猩,拉飛奇之死是「很大的挫折」。
  • 非洲明珠-烏幹達
    坎帕拉:坎帕拉被稱為烏幹達的縮影,是烏幹達的首都。
  • 【烏幹達26期】穿著雪碧瓶和羽毛的烏幹達最美旅遊小姐;
    當日匯率:1 USD = 3,160.74UGX1 CNY = 509.50UGX備註:以上匯率為網絡查詢,並非銀行實時匯率,僅供參考,請以銀行實時匯率為準。烏幹達時政:編譯by 撒哈拉妞1)據11日TheGuardian: 2014年奧斯卡提名紀錄片Virunga爆出山地大猩猩對當地居民的威脅
  • 烏幹達十大旅遊景點一覽
    境內多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多湖,有「高原水鄉」之稱。四季如春,曾被邱吉爾喻為「非洲明珠」。坎帕拉坎帕拉橫跨赤道,坐落在維多利亞湖北岸,為烏幹達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該城市是一個位於赤道線上的高原城市,歷史悠久,於1964 年成為烏幹達首都。
  • 在維多利亞湖畔品嘗著國宴「馬託基」,烏幹達50000先令賞析
    烏幹達共和國,一個橫跨赤道、位於非洲東部的國家。全境大部分位於東非高原,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烏幹達一詞最初是東非沿海居民對巴幹達人的國家-布幹達的稱呼,曾被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稱為「非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