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本通
JR東日本於本月7日,在東京的山手線上試運行了無人駕駛列車。
本次試運行,選擇了配備JR東日本開發的ATO=自動列車駕駛裝置的「E235系」列車,在末班車之後的山手線上進行運行試驗。列車從大崎站出發,繞行2周,每周34.5公裡。
本次試運行,全程均有駕駛員「參與」,列車出發後,全程速度調整,包括停車等全部是列車自動操作。運行中列車加減速都很平穩,乘坐舒適,列車還可以在可能延誤到站時間的情況下,調整速度挽回延誤。
JR東日本運輸列車部的得永諭一郎擔當部長說道:「我們的目標必須指向比駕駛員駕駛更加遊刃有餘的加減速,和更加順暢的行駛。通過分析試運行的結果,我們希望儘快把無人駕駛推上日程。」
人員不足的背景
考慮到將來人員不足的情況,JR東日本從前年開始設立了開發項目團隊,研究無人駕駛列車。
參考員工的年齡構成可以發現,截止去年4月統計,舊國鐵時代錄用的55歲以上員工佔到近四分之一,民營化改革前後,抑制招聘之後,45歲~54歲年齡段的員工停留在了10%左右。
因此,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員工,即將進入退休階段。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駕駛員和乘務員都會出現人員不足的情況。
還有安全課題上的考量
無人駕駛列車,在神戶市的「海港線」,東京的「臨海線」等,這類設計在與外部交通不相交的高架橋或者隧道上行駛的新交通系統上,已經被導入使用了。
但是,在一般的鐵道上,因為要切換路線,還要對應乘客,無人駕駛的導入就變得比較困難。因為需要在整條路線上重新設置高架化和月臺門等措施。
JR東日本在無人駕駛列車導入的具體時間和路線方面還沒確定下來,但已經在探討再山手線路段和東北新幹線路段導入的可能性。因為山手線沒有同其它路線接軌,東北新幹線則是已經實現了高架化。
JR東日本到2027年的中期經營願景,是希望實現只配備應對緊急狀況的列車員,再以後想要實現完全無乘務員服務的列車形式。但是,目前為止由人來判斷的列車異常聲音以及異常的氣味等,需要改造成由系統來判斷,在這方面需要克服更多的技術難題。
其它方面,車站的設備,以及運行條件的規則等等也都需要重新設定,國土交通省已經設置了專家、鐵道社研討會,對於法律相關的課題已經展開了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