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申夢芸
秋風吹,蟹兒肥!
9月21日,江蘇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時隔兩天,遠在1800多公裡外的成都就有專賣店擺出今年首批陽澄湖大閘蟹。
23日,記者走訪多家大閘蟹專賣店得知,今年成都市場上來自江蘇的大閘蟹價格有升有降,漲幅並不大。同時,多家店鋪透露,新上的陽澄湖大閘蟹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
市場
陽澄湖大閘蟹抵蓉
商家:新上大閘蟹價格變動不大
9月23日,位於成都市成華大道新鴻路附近一家全國性連鎖大閘蟹的專賣店內,箱展櫃裡遊蕩著不少肥碩的大閘蟹,價格從40元/只-200元/只不等。
該連鎖專賣店在成都共10家分店,今日起陽澄湖大閘蟹已陸續抵達各大分店。
「我們店價格和去年一樣,沒有太大變化。」上述店鋪的相關負責人王先生說。
除這家專賣店外,位於附近的一家直銷店內也擺滿了來自江蘇的大閘蟹。店鋪負責人透露,目前該店大閘蟹價格有所變動,普遍降價5-10元/只。
雖然價格上有所波動,但有一點是幾家店家共識,今年消費者對「螃蟹劵」熱情不減,一家店鋪的蟹券已經比去年螃蟹劵多賣出500餘張。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還是以母蟹居多,「因為公蟹要比母蟹 成熟晚半半個月左右」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大閘蟹整體成熟時間相對較晚, 挑選合適的時間吃大閘蟹味道更好, 中秋之後大閘蟹成熟度更好,味道更佳。
行業
塘蟹納入「陽澄湖大閘蟹」
新的防偽標誌推出
數據顯示,中國人一年消費大閘蟹80-90萬噸,陽澄湖一年產量約2000噸,所以大部分消費者吃的並不是陽澄湖大閘蟹。
公開資料顯示,國內大閘蟹養殖以江蘇省為最,產量巨大,品質上佳。中原湖北,北方盤錦,比鄰安徽、山東、浙江現在都是大閘蟹重點產區。
江蘇境內,從南到北都在養殖大閘蟹,湖蟹以太湖,陽澄湖,長蕩湖,滆湖,固城湖,洪澤湖,高郵湖湖區為主。
實際上,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市場出現了兩個重大變化。
政策面上,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誌正式發布,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除了1.6萬畝陽澄湖湖區,還包括沿湖的陽澄湖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太平街道、陽澄湖鎮、沙家浜鎮、巴城鎮和唯亭街道,所以今年的養殖面積大幅增加。
今年陽澄湖湖區產量預計1500噸左右,沿湖周邊地區預計為8760噸左右,新的防偽標誌隨後推出,對湖區蟹和內塘蟹進行了區分:陽澄湖湖區的大閘蟹為紅色,沿湖高標準改造池塘的大閘蟹為綠色。
「陽澄湖蟹固然不差,可千萬別小瞧了其他產區的大閘蟹。」實際上,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蟹好與不好,產地影響因素是影響因素之一,蟹的好壞關鍵還在蟹農養殖的功力,供應商品控的水準。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要一味盲目追尋產區,理性消費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