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逝去親人寫封信 讓氣球帶它飛往「天國」 記者 李文科 攝
一小朋友將自己寫的信投進「天國郵箱」,他希望自己逝去的親人能收到這封信。記者 李文科 攝
工作人員將寄給逝者的一封信用氫氣球送上「天國」。記者 李文科 攝
氫氣球帶著寄給逝者的信,飄向遠方。記者 李文科 攝
「九州清明,龍人傳承」2012年清明文化節暨公祭文化活動中的歌舞表演《清明上河圖》記者 李文科 攝
不少市民響應文明祭祀,用鮮花祭祀。記者 李文科 攝
九龍陵園公祭暨文明祭祀展示,工作人擺上祭品和鮮花。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2日13時40分訊(記者 白潤嘉)「爺爺,雖然從未見過您,但我想如果您在世的話,一定會很疼愛我!願您在天國開心、幸福,也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彩色的氣球下繫著家人去逝去親人的思念,也帶著家人的祝福飄上了天空。今天上午,重慶第二屆屆清明文化節在九龍陵園舉行,不少市民紛紛在現場為逝去親人寫信,或投入「寄往天國的郵箱」或藉助氣球飛往「天國」,以表達對亡人的思念與祝福。
每年清明節,市民都會在逝去親人的墓前,燒紙焚香叩拜行禮。在倡導文明低碳的今天,祭拜親人也更講究環保。今年的清明文化節,主辦單位石橋鋪殯儀館及九龍陵園則發出倡議注重「人文情感」,給逝去的親人寫一封信。
市民袁昌群今天也為去世的父親寫了一封:「親愛的父親,我們非常想你,你在那邊還好嗎?……」父親去世一年多了,安葬在九龍陵園,「平常想他,就翻翻照片,對著他照片說說話。」袁昌群說,今天看到有寫信的活動,拿起筆就寫了很多,「以前在世的時候還沒給老人寫過信,現在寫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能收到看到。」
據主辦單位介紹,這項活動將在清明節期間在石橋鋪殯儀館和九龍陵園同時進行。市民可選擇用氣球繫著氣球飛上天空飄往「天國」、在指定地點焚燒、或是與親人骨灰一同安葬等多種方式「收信」。
「這也相當於和去世的親人說話,只是這樣的方式更環保。」九龍陵園相關負責人稱,陵園將可能選擇其中部分信件整理成冊印刷保存,但一定會徵求家屬同意。此外,為鼓勵家庭文明祭掃,九龍陵園對承諾不焚香燒紙的家庭,提供司儀免費主持家庭文明祭祀,並免費提供祭祀用品。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錄新浪微博或者華龍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