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近日與天津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天津大學成立北京古建築研究院。研究院將依託天津大學的科研力量和經驗,服務京津冀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據了解,天津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的高校。早在上世紀40年代,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前身就為紫禁城建築留下寶貴測繪資料。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陸續完成故宮乾隆花園、建福宮花園、明十三陵、北海、天壇、頤和園、景山、大高玄殿等明清皇家建築的測繪工作,承擔北海、頤和園、太廟、圓明園相關文物保護規劃、修繕展示設計等項目。
目前,天津大學已形成由建築、計算機、建工、精儀、材料等多學科聯合的遺產保護科研團隊。學校擁有「文物建築測繪研究」「文物本體表面檢測與分析研究」兩個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文化和旅遊部「建築文化遺產傳承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民協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以及「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村落與建築文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兩個CTTI來源智庫。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說,天津大學相關專業學科實力雄厚經驗豐富,希望雙方能加強戰略合作,構建長效機制,在重要項目上不斷取得突破進展,為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新貢獻。他提出,北京古建築研究院要聚焦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圍繞「一軸一城、兩園三帶、一區一中心」的文物重點工作,在已有研究基礎上不斷深化拓展,做好「政、產、學、研」的全面合作,出成果、出人才、出經驗,寫好京津文物保護合作的雙城記。
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表示,天津大學致力於服務中華優秀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將努力把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做成京津冀合作的典範,為北京建築遺產保護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