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蒙自市,以過橋米線而著稱,現在因馮小剛的一部電影而大火

2020-09-24 週遊者建戈

雲南全省都是景,無怪乎人們都不分四季的到雲南旅遊,今天給大家講的是雲南東南的一個小縣級市,,她就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的蒙自市,這也是雲南通鐵路最早的地區,老滇越鐵路(米軌)在這裡是重要的一站,90年代因不符合經濟建設的發展廢棄了,又重新修建了昆河鐵路標準軌道,從昆明經這裡到中越邊境口岸的河口,交通還是便利的。2017年馮小剛在這裡拍攝的電影《芳華》大賣,又火了一個叫「碧色寨」的火車站,抖音迅速佔領了這塊處女地,很多身材條件好的美女在這裡十塊錢租一套70年代的軍裝,配上「絨花」的電影音樂,上傳到各大短視頻平臺,一時大火,保證有人看。

碧色寨,1909年建成的滇越鐵路上的火車站,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及我國人民與侵略者抗爭而修築的最早、曾經"繁榮"一時的一個火車站。今為昆河線上一小站,1987年12月21日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鄰火車站有個小村莊,它先於火車站存在,原名叫「坡心」,卻因一個法國駐蒙自的官員發現這裡依山面海的美景,取名「碧色寨」,小村莊便因火車站而得名,並與之同名。滇越鐵路的開通,使最初只有十幾戶人家的碧色寨,成為鐵路線上的一個特等站,迅速成為一個異常繁忙的中轉站及貿易集市,成為雲南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集散地。從1910起的30多年時間,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鐵路沿線第一大站的角色。等待運輸出國的大錫、皮毛和大米裝滿了倉庫,火車的汽笛聲,搬運工的號子聲晝夜不停,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臘人接踵而至,紛紛在這裡開設洋行、酒樓、百貨公司、郵政局。每天有四十餘對列車在此經停,拉人裝貨,洗車加水,熱鬧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錯落雜陳。其開放和繁華程度,在滇南一帶無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豔羨地將其稱作「小巴黎」。

蒙自過橋米線最雲南,蒙自是過橋米線的發源地。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鮮菜、米線,再加作料製成。其味之鮮,關鍵在湯。湯用雞、鴨、豬骨熬煮而成。食用時,碗中湯滾燙油厚,不冒一絲熱氣,先將生肉片、鮮菜放人,再放入熟菜、米線及作料,瞬間即可食用,蒙自當地人在湯中喜歡加點鮮花,好看,好香,這是蒙自過橋米線的最正宗吃法。

蒙自長橋海風景區,比大理的洱海小,現在已成了婚紗攝影基地

相關焦點

  • ...老品牌今又生輝|過橋米線|米線|蒙自市|萬裡|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特別是近年來,蒙自市堅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推動過橋米線產業化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2009年12月,「蒙自過橋米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式核准;2014年8月,「蒙自過橋米線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12月31日,蒙自過橋米線協會會員王麗珠成功入選國家級「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王麗珠與蒙自過橋米線
    經常有新疆、河南等地的人,千裡迢迢趕來蒙自找王麗珠學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的製作方法就足以證明。這些人認識王麗珠,有的是出差旅遊到雲南蒙自吃過王麗珠做的菊花過橋米線。  作為雲南蒙自華光酒樓主要經營在全國享有重大聲譽的王記菊花過橋米線的經理王麗珠,多年前,我就因看了蒙自電視臺一個介紹她經營蒙自菊花過橋米線的專題片,並慕名騎自行車到她當時在蒙自郊區土官村開的群樂園酒家品嘗過過橋米線。對於我來說,吃了王麗珠做的過橋米線,吃其他過橋米線就不夠味了。
  • 巴黎聖母院大火頓悟:想吃過橋米線,就趕緊去蒙自吧!
    近日,一場大火應驗了電影裡的這句臺詞——燒倒了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哥德式建築代表:巴黎聖母院。這幾天,大家都在不斷懷念或後悔未曾到達。身邊有同事看了美食節目後,一直心心念念於雲南蒙自地道的小吃,但總是猶猶豫豫糾結於到底要不要去,看到這則突發的痛心新聞,馬上拿起手機定行程……或許巴黎一場大火讓她頓悟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在原地等,一猶豫,你或許再也看不見他們!
  • 從「非遺」到品牌店:「蒙自過橋米線」發展步入快車道
    蒙自過橋米線是備受全國人民喜愛的「中華美食」,然而杯具的是除雲南蒙自之外您吃到的遍布街頭巷尾的「過橋米線」竟然有99%都是「李鬼」製造!!!各種打著「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幌子的「李鬼」們充斥市場,混淆視聽,令消費者無所適從。敲黑板「蒙自市」才是「過橋米線」真正的發源地。
  • 垂涎三尺——蒙自過橋米線
    今天帶大家了解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甚至都吃過。但今天身為蒙自人的我帶你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地道的本土過橋米線。首先,和大家說說過橋米線是怎麼來的。相傳以前有個秀才在林外埋頭苦讀,他的妻子明天早上給他送米線。
  • 雲南蒙自:繼續鞏固打造好「過橋米線」「石榴」兩張名片
    蒙自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瑞華 張瑞華說,蒙自市藉助「中國過橋米線之鄉」和「中國石榴之鄉」兩張名片,對過橋米線和石榴產業重新進行了定位。 蒙自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產業確定了以米線為載體,文化為靈魂,產業為骨幹,教育為支撐,創新為動力,發展為目標的發展理念。
  • 雲南必吃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非吃不開的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原來源自一個愛情故事,來雲南旅遊千萬不要錯過正宗的過橋米線「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過橋米線全面兼顧南北風味,酸辣爽口老少皆宜,養胃開胃四季可食,理氣、 舒血、滋補,因健康美味深受大眾喜愛。湯汁清香而不膩,風味醇厚,香辣爽口,辣而不燥,回味悠長,是米線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製作精良,吃法獨特,獨具風味聞名中外。
  •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人愛米線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日不吃米線就想得很。來雲南10多年了,雲南的食品留下印象的不多,唯有這「過橋米線」印記太深。雖然吃過的次數不多,一般也都是外地朋友來了陪同吃,但是每吃一次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也會有更新的認識。
  • 請拒絕食用膠做的假米線,來雲南蒙自嘗嘗最地道的過橋米線
    小編本身是北方人,上大學時候是在雲南省紅河州,畢業後工作也在雲南。在北方見過很多所謂的雲南過橋米,其實很多都是食用膠做製造的。米線加上各種優質蔬菜,優質肉類,2015年10月,蒙自過橋米線傳統藝術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還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著名小吃」的稱號,蒙自理所當然被稱為米線之鄉。紅河州銀河路附近,還有一座過橋米線博物館。在紅河大道最近還新開一個「米線小鎮」。
  • 中國美食雜談,蒙自過橋米線的起源與發展
    明代,宋詡《宋氏養生部》中更收有兩種「米糊」即米線的製法、食法,頗具實用價值。再後,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地的米線類食品名品迭出,蔚成大觀了。雲南的米線究竟何時出現,我研究不夠,不敢妄評。明代《雲南通志》「全省風土」中講「食有米纜」,證明雲南至遲明代已有「米纜」(米線),且是名品。
  • 蒙自過橋米線:愛情美食傳天下
    一日,妻子切好雞肉片,備好米線,把湯燒開,年幼的兒子頑皮地將肉片放到湯中,妻子一把將肉片撈起,發現肉已經熟了,且味道鮮美,索性把米線、肉片倒入湯罐,提著送往書齋。路途中因勞累過度,暈倒在南湖的橋上。書生感動地在橋上接過罐,發現湯麵被浮油所罩,不見熱氣,湯罐卻灼熱燙手,遂給此膳取名為過橋米線。從此,過橋米線的名字不脛而走。
  • 蒙自過橋米線--一碗流傳百年米線的秘密
    滑溜韌勁的米線,金黃油量的高湯,還有讓人目不暇接的配菜,臉盆大的碗,讓人恨不得吃到埋頭進去,這就是蒙自過橋米線的魅力!2018年,蒙自過橋米線經過10年代的努力,成功登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的過橋米線元素豐富,比臉還大的海碗加上幾十個裝滿配菜的小碟子,時蔬、素菜、牛羊肉、兔肉、海鮮等。在蒙自吃上一個月,都能吃上工藝、滋味不一樣的米線,那麼,傳統的過橋米線是什麼樣的呢?製作米線的稻米生產於當地的草壩鎮。
  • 百年過橋 終得一味:「2017年蒙自過橋米線節」
    那麼具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家喻戶曉的過橋米線傳說的蒙自過橋米線,如今是何殊盛景象呢?2017年11月19日-22日「蒙自過橋米線節」 &「蒙自石榴節」為遊客360度全方位展示了「蒙自過橋米線文化」,百年過橋長青常新:
  • 這家蒙自過橋米線店又添全國「非遺文化」榮譽
    ——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有限責任公司榮獲組委會授予的「全國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示範單位」,這是在此次大會上雲南獲此榮譽的唯一一家餐飲企業。 被譽為「中華著名美食」的過橋米線,發源於雲南省蒙自市。
  • 蒙自過橋米線即將亮相世界米粉大會
    此次米粉大會,是向世界發出蒙自聲音、唱響蒙自過橋米線品牌的一個契機。 蒙自美食美客過橋米線 蒙自東昌羊肉過橋米線 蒙自老革火燒房子過橋米線 紅河影視舞蹈學校 蒙自彩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正宗做法才好吃
    雲南過橋米線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原料:米線、雞湯、裡脊肉、火腿、豌豆尖、雲南醃老酸菜、韭菜、香菜、香蔥。做法步驟:第1步、雲南幹米線65度左右溫水泡發,最好是4小時以上,最晚不要超過24小時。第2步、煮鍋燒開水後放入泡發的米線,這個煮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泡的時間短就需要稍微多煮一下,如果泡的時間夠長那麼就少煮一下,按照我本次泡發的時間是6小時,煮僅需要一分鐘。
  • 蒙自過橋米線小鎮
    蒙自過橋米線文化小鎮,是根據過橋米線的歷史來建造的,小鎮的建築都是古老建築,擁有很濃厚的文化氣息。「蒙自過橋米線小鎮」作為以「蒙自過橋米線文化」為核心的特色小鎮將在特色小鎮中脫穎而出,成為旅遊熱點、文化熱點,成為蒙自過橋米線的新文化名片。
  •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因「愛」而生的「滇味一絕」
    雲南過橋米線,可謂名聲在外,聞譽為而來的食客,看到剛上桌的過橋米線和搭配佐料,都會驚嘆於它的"美色美味"。"過橋米線"不同於其他米線,其他米線是直接加工後湯汁佐料都攪拌在一起上桌,過橋米線則是湯汁、米線、佐料等分開的,每種材料都會有一個單獨的容器盛放,材料顏色不一,搭配在一起有著十足的美感。
  • 綻放在碗中的「芳華」:「2018年蒙自過橋米線節」 遊記
    聽說一年一度的「2018年蒙自過橋米線節」&「蒙自石榴節」將在十月一日舉辦,外地遊客蜂擁而至,今年的蒙自過橋米線節在「蒙自過橋米線小鎮」隆重舉辦,場面更為宏大和震撼,全面展示了活得越來越精彩的非遺美食——「蒙自過橋米線
  • 當然去蒙自吃過橋米線、參加馬拉松啦
    掌上春城訊 蒙自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中國·蒙自過橋米線節、第十七屆「蒙自石榴節」暨「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活力蒙自」 2019蒙自國際馬拉松賽」來啦!2019年8月20日下午,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中國·蒙自過橋米線節」「第十七屆蒙自石榴節」暨「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活力蒙自」 2019蒙自國際馬拉松賽」新聞發布會在雲南廣播電視臺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