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跑馬地三角區的一角
位置:香港灣仔區中南部
原名:古稱黃泥湧谷或黃泥湧,又稱快活谷,舊稱愉園
源由:跑馬地一帶本稱黃泥湧谷,起源自從黃泥湧峽的溪流流下的是黃色泥水,即後來的寶靈頓運河(鵝頸澗)
而山峽口的地方稱為黃泥湧谷。山谷北面有兩個小山,西邊的名為摩理臣山,東邊的名為禮頓山。
1840年代初,英軍曾於黃泥湧谷設立軍營,然而因很多軍人於該處感染熱病身亡,並把他們埋葬在黃泥湧一帶,其後也將軍營撤離。
由於病死的英國軍人越來越多,這個地方也形成一處墳場區,英人也就將之稱「Happy Valley」,中文譯作「快樂谷」。
1846年,有英國人認為該谷地適合賽馬活動,便設立了跑馬地馬場。1904年,香港電車接駁至跑馬地
鬧鬼傳聞:跑馬地位於港島銅鑼灣天后與灣仔之間.顧名思義,跑馬地的意思是馬場所在地.跑馬地本是禾稻的沼澤。
自1846年跑馬地舉行第一場賽事以來,跑馬地就成了香港第一個馬場.馬場如何成為一個猛鬼地???
當然又跟「死人」有關,但今次不是二次大戰亂葬崗...而是一場世紀大火,1918年2月26日,當時簡陋的看臺以樅木和竹子搭成.
當日,容納了約三千名觀眾的看臺突然倒塌,加上一個熟食檔失火,引起大火,意外中共有687人被壓死或燒死.
事件可算是香港史上最大的火災.而這次事件就是跑馬地鬧鬼故事的序幕....傳聞,災後的馬場經常有人目睹有「火人」在看臺「掙扎」.
馬匹在賽事其間發瘋,當時馬場上下都認為的冤魂作崇,於是馬會為安撫人心出錢做了多場法事...
才能平息風波,但怪事仍有在員工之間互傳...例如,有十六世紀歐洲武士在晚間操練,馬會貴賓房內沒有人卻傳出差麻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