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的西部有一個奇特的自然和地質奇觀。
如果說在自然地質結構最特殊的景區蘭州市附近,絕對屬於天然的"天府沙宮"(網上也稱"天府沙宮",但這裡確實是砂巖地貌景觀,沙宮更合適),是一個尚未開發的景區,目前不收門票,遊客可自駕車前往。這裡是蘭州少數民族的神奇秘境。
"天府沙宮"距蘭州市中心中山鐵橋僅十餘公裡,是城市邊緣的地質奇觀。獨特的地質景觀峽谷在蘭州安寧區仁壽山北側,在蘭州北環路青石溝橋兩側都能看到。仁壽山巨型壽星雕像是一個路標,"天府沙宮"入口峽谷,往東不遠就是壽星雕塑,紅砂巖地貌非常容易辨認。
不過路邊可以看到,只是天斧沙宮的冰山一角,附近還有很多山谷可以深入,進入山谷可以看到更多同樣的地質奇觀,不過能開車進入山谷的並不多,很多小溝壑需要步行或者用無人機才能看到,這裡的道路比較複雜,如果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很容易迷路找不到峽谷的入口,我們要多問當地人,以免走錯路。
由於目前不是景區,沒有公交車到達,遊客需要自駕、包車前往。蘭州市目前正準備在這裡建設一個地質公園,雖然目前自駕進入峽谷深處是免費的,但也許幾年後,這裡的峽谷會被開發成景區,自駕進入就不會那麼自由了。
喜歡丹霞,但不是丹霞特有的景觀。
"天府沙宮"地質景觀,甚至有不少外國地質專家前來參觀,雖然這裡的紅色礫巖高大如牆,看起來很像丹霞地貌,但實際上這裡的地質結構並不完全符合丹霞地貌的定義,"天府沙宮"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複合成因的地質結構,一般學術界稱此處山壁頂部的橙紅色砂巖層為"安寧系"地貌,"天府沙宮"屬於蘭州市安寧區,故名,但也有專家稱其為"丹霞地貌"。
古文獻對這裡有文字記載,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1年),地理學家陶寶連到達這裡,在《辛卯時行記》中記載:"安寧堡北三裡,北五裡,為沙溝,寬二、三裡,兩面環山,路彎且平,三裡路稍寬,有巖石凸出,底圓,似階地,土石紅黃相間",古書上形容這裡的崖壁奇特,像階地的特殊形貌。
關於這裡的地質面貌成因,目前尚無科學定論,但學者們普遍認為是多種綜合的歷史環境變遷造就的。這裡曾經是古老的大陸,後經演變形成湖泊和湖底,又經古河流侵蝕、雨蝕、風蝕等營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質奇觀。
關於這裡奇特地貌的成因,資料稱,巖壁各層的物質密度不同,水和風的侵蝕對不同巖層的作用和表現也不同。上面的黃土和下面疏鬆的橙紅色砂巖滲透性強,雨水能很快滲透,而雨水滲透到下面的紅色礫巖頂部就不能繼續滲透,只能延伸到礫巖層面上的低洼滲水,流到被洪水衝出的溝壑裡,就會垂直於溝壁,向下淋洗,溝壁是比較疏鬆的膠結。很容易將厚厚一層砂礫石侵蝕衝刷成垂直的溝槽,未被侵蝕衝刷的部分形成突出的石柱和巨巖。
山頂被薄層礫巖和黃色砂巖風化,看起來像屋頂,但像屋簷一樣突出。峽谷山口入口處的一些山頂已經像蘑菇頂一樣被風吹走了,非常特別。巨大的紅色直礫巖絕壁高聳,遠看像宮殿的高牆,上面坍塌的洞窟像門窗,整個絕壁像一座懸在空中的城堡,巍峨無比,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和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力量。
"天府沙宮"——蘭州小眾自駕秘境
"天斧沙宮"主要景觀觀賞區山谷,名為"龍鳳峽",在峽谷入口處,有"天斧沙宮地質公園"巨石之稱的石刻,整個峽谷內都是容易塵土飛揚的土路,但路況尚好,普通轎車也能自駕進入,是比較少數蘭州自駕車探秘的地方。
目前,在峽谷入口附近的山頭上,景區建設已經開始,但至今全部免費,可以自由進出。由於天府沙宮峽谷知名度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專門來這裡,通過地圖導航軟體就能在蘭州找到這個"天府沙宮",但峽谷道路的入口比較難找。
整個區域很大,從空中可以看到綿延向北的山脈,一派奇幻荒涼的景觀,蘭州市就在山脈的東南方向,離蘭州這麼近,有這麼一個難得的秘境,還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