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中國六大茶系的分類及產地特色,看完你就懂了

2020-12-21 嶽安堂茶

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國,茶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為止,我國有20多個省份1000多個縣市種植茶樹,是全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茶葉種植面積以及茶葉的種類,有中國這麼大,這麼豐富。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六大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和青茶。這種分類方式主要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加工工藝和發酵程度而定的,但在每一種茶類裡面又有不同的茶葉名稱和品種。

國人喜歡喝茶,但是卻並不一定完全知道所有茶葉的產地以及名稱,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6大茶類的主要分布情況,讓我們在喝茶的同時,也知道一下茶葉的生產種植源頭,知道它從哪裡來。

一、綠茶

綠茶,我國六大茶類中,品種最多,產量最高,種植面積最廣的一大茶類。同時,綠茶還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一種茶葉品類。從遠古時代人們發現茶葉開始,一直到唐宋期間的蒸青團茶,都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綠茶。從明代開始推行散茶之後,蒸青綠茶和炒青綠茶的出現,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綠茶。

其實所謂綠茶,從製作工藝上來講,是經過殺青、揉捻和乾燥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茶葉。從發酵程度上來講,它是沒有經過發酵的,屬於不發酵茶類。6大茶類裡,綠茶是最天然、最原始的茶葉,因為它保留了鮮葉中的天然物質,包括茶多酚、胺基酸和咖啡鹼以及芳香物質等。在我國華南、西南、江南和江北四大茶區中,幾乎均有綠茶種植和生產。比如,浙江的西湖龍井、安吉白茶,安徽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山東的日照綠茶和嶗山綠茶,江西的廬山雲霧,四川的竹葉青,貴州的都勻毛尖,河南的信陽毛尖等等,都是綠茶。當然還有更多省份,也有綠茶生產,可以說基本上每一個產茶省都有自己的綠茶產區。

二、黃茶

黃茶在中國的茶葉發展史上,是一個比較特別的茶葉,因為製作工藝中加入了一道悶黃的工序,屬於輕微發酵的茶類,形成了著名的黃湯黃葉的特點。黃茶的口感比綠茶要稍微醇和一些,刺激性更小一點,回味比較甘甜。所以受到了很多茶葉愛好者的喜愛。

在我國生產黃茶的區域並不是特別多,主要包括安徽地區的霍山黃芽和霍山黃大茶,四川地區的蒙頂黃芽,以及湖南岳陽的君山銀針等。雖然黃茶的品種並不是特別多,但是產區分布比較廣泛,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和安徽等地。

黃茶的製作其實比較類似於綠茶,只不過是加入悶黃的工藝,稍微輕發酵以後製作而成。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市場上有一部分黃茶是完全按照綠茶的工藝製作的,並沒有加入悶黃的工序。所以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辨別。

三、白茶

白茶同樣屬於輕微發酵茶類,但是與綠茶和黃茶的製作工藝不同,它不需要經過殺青或者揉捻,一般情況下只通過日曬萎凋或者是用文火乾燥。在中國六大茶類中,白茶屬於比較特殊的珍品,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甘回甜。

白茶主要的種植區在福建的福鼎、正和、松溪、建陽以及雲南景谷等地區。根據茶葉的原料品種、採摘標準等不同,白茶又可以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和貢眉,現在還有新工藝白茶。以前白茶主要以散茶的形式存放,在2006年以後,逐漸形成了壓餅工藝,白茶開始生產緊壓茶。所以今天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白茶都是茶餅形態。茶餅更利於存放和運輸,深受茶商及消費者的喜愛。

最後在這裡提一句,不是所有叫白茶的都是白茶,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安吉白茶其實是綠茶。有一些茶葉入門愛好者,喜歡將安吉白茶歸為白茶的類型,其實是不對的。

四、青茶

青茶又叫烏龍茶。在日常的稱呼中,我們叫烏龍茶的比較多,叫青茶的比較少。青茶屬於半發酵茶類,一般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和烘培等幾道工序之後製作而成,其發酵程度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青茶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建安北苑貢茶,正式創製時間大概在清朝雍正年間。

青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在福建的閩北、閩南以及廣東、臺灣等省市生產,當然四川、湖南等省也有部分地區生產。比較著名的青茶,包括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廣東的鳳凰單叢,臺灣的阿里山烏龍、洞頂烏龍和東方美人等等。

武夷山地區的大紅袍屬於烏龍茶,而不屬於紅茶。這一點跟安吉白茶屬於綠茶,而不屬於白茶一樣。大家千萬不要因字而會錯意,鬧出不好的笑話。

五、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的茶類,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內知名度最廣的一種茶。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就要進行發酵,一般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和乾燥等一系列工藝製作而成。期間,紅茶鮮葉會發生比較大的化學變化,茶多酚含量減少90%以上。所以從觀感上,紅茶看起來是紅湯紅葉,香氣比較明顯,高香悠揚,滋味香甜味醇,口感非常好,深受茶葉愛好者的喜愛。

在我國,紅茶種植區域比較廣泛,山東日照地區有日照紅茶,安徽地區有祁門紅茶,雲南佛海有滇紅,廣東有英德紅茶,浙江紹興有越紅,江蘇宜興有蘇紅,廣西昭平有昭平紅茶,江西修水有寧紅,福建有金駿眉和正山小種。

其中祁門紅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首,有著「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的美譽,被稱之為紅茶皇后。

六、黑茶

黑茶,因外觀看起來呈現黑色,所以才得名,它屬於6大茶類中的後發酵茶。它的製作工藝相對來說有4道,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傳統黑茶一般採用成熟度較高的黑毛茶為主要製作原料,通俗一點講,原料比較粗老。過去的黑茶主要是供給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飲用,所以也叫做邊銷茶。

從產地的分布範圍來看,黑茶主要有湖南安化縣的安化黑茶,廣西梧州市的六堡茶,陝西涇陽的茯磚茶,安徽祁門的安茶,雲南普洱地區的普洱茶,四川的邊茶和湖北的青磚茶等。

以上就是我國茶葉生產中的6大茶類,每個茶類都有代表性的茶葉,而且每一種茶的製作工藝都非常複雜,具有獨特的工藝流程。這些是我國茶葉發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和文化傳統,在喝茶的時候多去了解一下茶葉的知識,對於豐富我們的知識體系,有著十分必要的幫助。

相關焦點

  • 中國茶葉的六大茶系分類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產茶大國, 據說兩晉北朝茶麵貌就開始出現, 唐代開元以後, 中國的"茶道"大行, 飲茶之風瀰漫朝野,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 日益普及。對於茶葉,在中國大陸,又把茶葉分為六大茶系的,分別是紅茶、青茶(烏龍茶)、綠茶、白茶、黑茶和黃茶。1 . 綠茶是所有茶中,歷史最悠久的,為不發酵茶,鮮葉經殺青、揉捻、烘乾三個基本工序,經高溫破壞酶的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保持綠葉清湯的品質特點。主要代表有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 一圖看清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建議收藏)
    有茶友反饋說,在這個分類體系中,普洱茶不好直接定位與某一類茶。按照目前關於普洱茶的國家標準,當年的生茶與熟茶,理應歸屬於不同茶類。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類茶?有人說,它應該是第七大茶類,是這樣嗎?》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查閱。
  • 中國六大茶系的種類和特色,您能說出多少?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科學專著。茶葉是以茶樹新梢上的芽葉嫩梢為加工原料製成的產品。茶葉按初加工方式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六大類毛茶。按再加工茶分類有壓製成型的緊壓茶和鮮花窨制的花茶:緊壓茶主要以黑茶或紅茶、綠茶為原料,經過蒸壓處理,加工成茶塊,深受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喜愛,也稱邊銷茶;花茶出現於宋代,以精製後的茶葉和鮮花為原料,經過窨花工藝製成,尤其受北方人的喜愛。咱們這次主要說的是初加工的六大類毛茶。
  • 漲知識了,茶的分類除了六大茶類,竟然還有這麼多分類的方式!
    提到茶的分類,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根據茶的製作工藝,發酵程度的不同分為六大茶類。除了這種分類法外,還有其他幾種分類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便:按照制茶的原材料進行分類。茶農通常會選擇新鮮的茶樹葉作為制茶的原料。不同的茶對於原料有著不同的要求。有的茶要求用鮮嫩的芽頭作為原料,這種茶製成之後就被稱為「芽茶」。芽茶以白毫作為特色,並以茸毛的多寡來決定品種的歸屬。我們平常熟悉的龍井、白毫、毛峰等都屬於芽茶。
  • 六大茶類知識大全,看看你適合喝什麼茶?建議收藏!
    比較客氣與小心:「自己不懂茶,是隨便喝喝而已。」很多人已經喝了多年茶,喝過了許多茶。但面對茶的具體分類,還是一知半解。例如傳統六大茶類裡的分類,究竟是怎麼區分的?各大產茶省份當中均有名優綠茶的分布。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等。二、白茶,鮮醇甘爽。六大茶類裡,白茶是唯一不殺青的茶。長時間萎凋,是白茶獨具特色的加工工藝。
  • 中國茶的4個關鍵詞:分類、產地、時節、品牌,一次性講清楚
    茶起源於中國,數千年來,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社會怎樣變遷,它始終伴隨並滋養著中國人。茶離日常生活很近,但並不是每個喝茶的人都對茶有深入了解。關於茶的分類、產地、時節、品牌,一次性講清楚。01.分類中國茶為什麼要分類?因為中國的茶葉品種太多,工藝、製作方式差別非常大。
  • 【茶】六大茶類分法與它的冷知識
    六大茶類分類方式的出處 六大茶類分類法是由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提出的一種分類方法
  • 普洱茶的六大產地
    當「茶聖」陸羽先生在唐朝安史之亂後隱居於苕溪,與吳中的師僧隱士們「誦佛經、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寫出了那部世界上最早的茶書——《茶經》時,雲南的古樹,早已要落了千年的綠蔭新翠。   普洱茶產地在北緯21°08′—25°43′,東經9797°30′—105°38′的區域;海拔800—2300米,平均氣溫15°以上,生態環境良好。
  • 一篇讓你秒懂雲南普洱茶的產地分布
    特點:茶質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勁揚,不如六大茶山茶區湯質滑柔,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姜、椒、桂和烹而飲之」,這是普洱茶也是雲南茶見諸於史籍最早最確切最可靠的記載。唐南詔國銀生城所在地即現在的景東,銀生府管轄範圍即當今普洱、版納、臨滄等普洱茶產地。位於讕滄富東鄉邦崴村。屬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 茶葉的六大基本分類
    我國產茶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比較常見的是根據茶葉的加工製作方法將茶葉分成六大類,即綠茶、黃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綠茶綠茶是不發酵茶,是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加工工藝製作而成。黃茶屬輕發酵茶,品質特點是「葉黃湯黃」,加工製作工藝跟綠茶很相似,只是在完成揉捻工藝後加了「悶黃」工序,「悶黃」是黃茶製作工藝的特色,也正是形成「葉黃湯黃」的關鍵工序。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的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 六大分類?帶你讀懂茶葉的謎之分類
    飲茶早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但大多數人們雖飲茶卻不知道茶葉的分類。常常聽到各種店鋪售賣的名茶,而在這各個店鋪間,每間的名茶種類又不一樣,十大名茶、八大茶種、六大茶種……而在這時我們常常會搔首踟躕,發出疑問:這玩意兒是怎麼分類的???那麼今天小編沐笙就來給大家分別解析一下吧!
  • 知識大全:六大茶系最詳細介紹:代表茶品種、泡法、適合人群
    茶山上的天空那麼藍,那麼純淨,醇厚的土地上孕育著我們的養生伴侶「茶」,雲霧的滋潤,雨水的滋潤,陽光的沐浴讓整個茶山在暑熱的夏季多了一份清爽,讓我更加的清楚的認識了中國的六大茶系。綠茶綠茶的特點就是鮮嫩,茶多酚是最高的,鮮茶採摘後用傳統特殊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要保持茶的鮮嫩,同時還不能有草青味兒。
  • 建議收藏,茶葉分類大全
    一、按季節不同來分類春茶又名頭幫茶或頭水茶,為清明節至夏至節(4月上旬至5月中旬)所採之茶。採摘期二十日至四十餘日,隨各地氣候而異。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茶葉至嫩,品質甚佳。
  • 烏龍茶屬於什麼茶?最全的烏龍茶分類
    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屬於什麼茶?烏龍茶有哪些品種?這些問題困擾了很多喝茶者。今天茶人就為大家分享上烏龍茶的分類。烏龍茶下有很多小類,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品種可按照不同分類標準分為不同的茶葉,通常情況下可按產地、形態、發酵程度三個分類。1、產地分布按烏龍茶產地分布,烏龍茶可分為閩南烏龍茶(鐵觀音、奇蘭等)、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大紅袍等)、廣東烏龍茶(鳳凰單叢、鳳凰水仙等)、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文山包種等)。
  • 名茶產地,徽派有哪些茶系
    安徽素來是中國重要的名茶產地,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休寧松蘿等歷史名茶都位居其內。逶迤綿長的山脈,藏著山谷、盆地、平原、溪澗和高山湖泊,自然的生態、茶葉的品質成就了安徽茶系的歷史地位!
  • 六大茶系青島爭茶王 冰島獨樹一斤5000元
    六大茶系青島爭茶王 冰島獨樹一斤5000元六大茶系青島爭茶王 冰島獨樹一斤5000元  昨日,為期5天的2012青島國際茶業茶文化博覽會暨紫砂藝術品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300多家知名茶企攜帶上萬種茶品參展。
  • 茶的分類 中國的七大茶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其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 喝懂白茶,了解它的起源、產地、品種及工藝
    茶,進入口腔,作用於身體。茶有百味,飲茶者總有自己喜歡的味道。俗話說「茶,適口者珍」,就是這個道理。白茶,六大茶類中的一種。不揉不炒,製作步驟簡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的本味與營養物質。白茶的滋味雖沒有其他茶那般特點突出,但在平淡中展示著內含的強大力量,當你喝懂這杯白茶,就會被它吸引。01白茶起源於何時,如何而來。關於白茶起源的考究從白茶市場逐漸走高開始就從未停止過。
  • 古六大茶山之首,「七子餅茶」的產地,就在易武古鎮
    易武茶山是傳統普洱茶的主產地,茶園面積和茶產量長期居於古六大茶山之首。是有名的"七子餅茶"產地。易武鎮位於勐臘縣東北山區,北與江城縣整董鎮接壤,南與勐侖鎮和瑤區鄉相連,西與象明鄉相望,東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00千米。面積938.47平方千米,人口17420人(2017年)。
  • 細說普洱的分類
    還有按地區來的:北京倉、雲南倉、昆明倉、港臺倉、馬來西亞倉、廣東倉……六、依產地山頭分類——臨滄、普洱、西雙版納普洱古茶山以瀾滄江為界劃分為江內(即瀾滄江以東)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即現在通常說的「易武茶產地」;江外(即瀾滄江以西)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