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18日,以「變革與新生」為主題的第九屆河南產業集聚區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辦,省政協原副主席陳義初、中國開發區協會副會長張召堂、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劉雅鳴、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趙純武等領導,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黃金川、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胡美林、河南省工商聯宣教處處長姚迎霞、河南日報專刊處處長趙志剛、河南日報專刊處副處長李傑、鄭州高新區掛牌公司協會秘書長張善正、王牌智庫董事長上官同君、泛華集團副總裁張峰、正略諮詢合伙人董翔、上海羽晟諮詢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琳、河南日報專刊部產經工作室主任李保平等專家以及來自全省178個集聚區的負責人、河南省工商聯直屬商會負責人等200多人參與此次研討會。
自2008年河南省實施集聚區戰略以來,12年披荊斬棘,12年成效喜人,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集聚區開發面積達到2000平方公裡,共有150個開發區納入了國家開發區公告目錄,總量居全國第3位。產業集聚區已成為縣域經濟的增長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資的主平臺,轉移就業的主陣地,改革創新的示範區,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日漸凸顯。
2019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今年,集聚區又面臨「第二次規劃修編」「全面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兩大任務。為了切實幫助集聚區發展,今年研討會的主題是「變革與新生」,專門設置「集聚區主任閉門會」,邀請了省政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土地規劃利用、統計數據分析、管理體制改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18日當天研討會主會場,中國開發區協會就「十四五」的開發區定位規劃等議題發表了精彩演講,內容緊扣經濟熱點,實用、接地氣,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稱讚。
據悉,「河南省產業集聚區論壇」是由河南省工商業聯合會、河南日報社主辦,河南省工商聯直屬56個商會協辦的,我省規模最大、最權威的集聚區年度盛會。每年都會有200多位來自全國的金融界、投資界、工商界、企業界的精英聚首,是河南省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集聚區專業論壇。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採取研討會模式舉辦。
領導寄語:
陳義初:河南日報連續舉辦集聚區論壇,很成功,很不容易,向他們表示敬意!
我們河南178家省級以上的開發區、集聚區,迫切需要一個平臺來支撐,河南日報為大家打造了這個平臺,舉辦的是第九屆論壇,這說明10多年來,河南日報一直在連續地做這個工作,對於這個大好事,我們都應該鼎力支持。
張召堂:截至2018年年底,國家級開發區全國總計552家。開發區綜合實力第一名是蘇州工業園,第二名廣州開發區,第三名天津開發區,全國開發區總產值累計佔全國25%左右。
開發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技術引進的試驗田。開發區搞得好,理念就先進,河南省的開發區在北方來說是前列。所以說河南省的經濟這幾年發展勢頭很猛,後勁十足。
河南日報作為省委機關報,能從2009年就堅持做集聚區論壇,這在全國都不多見,很有眼光,難能可貴,值得點讚。
對於河南的開發區發展,提三個小建議,一是積極升級國家級,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二是紮實做好體制改革。三是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劉雅鳴:河南日報、河南省工商聯打造的產業集聚區論壇,致力於打造宣傳平臺、招商平臺、研究平臺,這三個平臺建設,在全省也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未來我們將繼續辦好集聚區金星獎這一品牌活動,更好地服務我省的集聚區建設,為集聚區建設提供方案和路徑。
趙純武:河南省工商聯將進一步組織全省商會組織、民營企業,積極投身集聚區建設,為全省集聚區「二次創業」增磚加瓦。
專家寄語:
董翔:開發區改革不能走過場,為了改革而改革,全省178個集聚區,每一個情況都不一樣,要帶著問題來改,才能真正起到改革的效果。
黃金川: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是黨委和政府的工作抓手,是我們思想領域的深刻變革,但是我們要以改革來優化營商環境,產業集聚區也是如此。所以如何去推動優化營商環境,進而推動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重大任務。
張峰:集聚區「二次創業」必須要創新思維,以系統創新思維引智賦能;以搭建平臺、構建生態、場景應用和孿生空間為路徑;發現新需求,創造新價值,打造新空間,謀劃新業態,構建產業新生態,賦能集聚區轉型升級。
胡美林:集聚區未來將實現分化。一是「內捲化」,主導產業確定後,由於發展模式固化、發展路徑低端鎖定、轉型動能不足等原因,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原地踏步、沒有實現進一步提質升級,造成原本特色突出、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逐步陷入發展困境。二是產業集聚區的「迭代升級」,瞄準一個主導產業,通過產業的迭代更新,推動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比如,鞏義市產業集聚區鋁工業就是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優化升級,推動主導產業不斷進步,並保持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實現了產業集聚區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功能重構,結合新一輪產業集聚區規劃修編,對主導產業、空間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對園區管理運營機制進行改革創新,布局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區實現新生。「十四五」期間,產業集聚區一要集聚創新要素,二要強化創新載體建設,三要強化「多鏈」融合聯動。
上官同君:未來,河南集聚區「二次創業」的成功路徑,是以集聚區「頂層設計」為引領,以公司化運營為引擎,積極引進第三方智庫思維助推河南產業集聚區戰略落地。
王曉琳:產業鏈招商是新形勢下精準招商的法寶,是解決產業問題的一把「金鑰匙」。科學謀劃產業圖譜和招商地圖,是贏在產業鏈招商「起跑線」的必要條件。通過產業圖譜精準進行產業研判,篩選行業機遇,分析產業上遊、中遊、下遊環節,鎖定招商的關鍵環節,精準鎖定目標。而產業招商地圖則是科學招商的創新型管理工具。把產業鏈中相對應的企業,關聯成一個大的產業集群,互通標準、互通信息、互相服務,既可降低成本,也能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連結
我省集聚區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不利影響下,全省產業集聚區工業增加值增速實現一季度企穩、二季度由負轉正,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7.2%,對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13%。
一是產業集群優勢不斷突顯。全省依託產業集聚區,已形成洛陽智能裝備等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長垣起重、民權製冷等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特別是一些產業基礎好的地方,依託產業集聚區積極布局新興產業,鄭州下一代信息網絡等4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
二是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各地以提高畝均產出為導向,積極開展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在土地、水電氣、排汙、金融服務、財政激勵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前三季度,全省產業集聚區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4%,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提高19.4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工業3.8個百分點。
三是體制機制活力不斷增強。各產業集聚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以開發運營去行政化和主責主業去社會化為切入點,著力突破制約開發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改革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29家試點產業集聚區通過先行先試「管委會+公司」等管理運營模式,有效提升了效能、增強了動力。
四是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各地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區企業智能化改造,新建一批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湧現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發展潛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持具備條件的產業集聚區開展智能化示範園區試點建設,產業集聚區管理服務信息化、企業生產運營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
第九屆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建設「金星獎」先進單位名單
■「十三五」區域經濟發展傑出貢獻獎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鞏義市產業集聚區
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太康縣產業集聚區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
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周口經濟技術開發區
虞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開封市汴西產業集聚區
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武陟縣產業集聚區
■河南縣域經濟特色百億集群
新密市產業集聚區
郟縣產業集聚區
寧陵縣產業集聚區
原陽縣產業集聚區
濮陽市濮東產業集聚區
濮陽工業園區(濮陽市產業集聚區)
鄭州馬寨產業集聚區
唐河縣產業集聚區
項城市產業集聚區
信陽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
西平縣產業集聚區
新安縣產業集聚區
■河南5A級營商環境集聚區
濟源虎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尉氏縣產業集聚區
商城縣產業集聚區
淮濱縣產業集聚區
南樂縣產業集聚區
臨潁縣杜曲現代家居產業集聚區
襄城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汝南縣產業集聚區
周口市淮陽區產業集聚區
洛陽市洛新產業集聚區
■集聚區「最佳管理體制改革」典型案例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平頂山高新技術開發區
延津縣產業集聚區
寶豐縣產業集聚區
西華經濟技術開發區
商水縣產業集聚區
第三屆河南最具投資價值新三板企業名單
■河南最具投資價值新三板企業
鄭州中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眾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東方世紀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嘉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鋼自動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中平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康寧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眾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科益氣體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清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股權投資傑出貢獻獎
河南中原聯創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高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華夏海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