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訊 黃金周過後,北京餐飲圈並沒有進入平淡期,而是紛紛推出了返券活動。「滿100元送代金券……」這種套用商場返券模式的促銷活動,在京城不少餐廳中已成為普遍現象。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餐廳設限過多,返券這個看似惠客的舉動並沒有讓食客們得到實惠。
餐廳流行返券促銷
「國慶去便宜坊就餐,領回了200元左右的券,現在過期了都沒有花掉。」經常在外就餐的白領徐小姐告訴記者,黃金周期間她已積攢了5家餐廳發放的、不同額度的代金券,但由於餐廳對代金券的使用要求太多,很難消費掉,只得低價轉讓。「低價轉讓便宜坊、黑松白鹿、麻辣誘惑等餐廳消費代金券。」與徐小姐相同的是,在大眾點評等餐飲網站,很多食客都在低價轉讓手中難以花銷的餐廳代金券。
記者昨天來到便宜坊航天橋店,該店從去年開始一直做「滿100返30」的活動。即現金消費金額滿100元贈送一張面值為30元的代金券。但記者詢問得知,該代金券在使用時要求比較繁瑣,如再次消費滿100元才可以用券一張,且每桌只限用一張,時限一個月。這就意味著如果要消費掉徐小姐手中的200元代金券,必須在1個月內到該餐廳消費5次以上,每次花費須均在百元以上。
記者隨後調查了東三環內30多家餐廳,麻辣誘惑、一茶一坐、米斯特比薩、比格自助比薩、呷哺呷哺等約19家餐廳在做返券活動,其中多為「滿100返30」。記者在調查時同時發現,很多餐廳在宣傳其返券的橫幅或提示板中,都沒有寫明有關代金券的使用限制。
「基本上都定返30元的額度,這樣不僅吸引了回頭客,而且也維持了餐廳收支平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餐廳方莊分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小額返券的使用率低,其實是餐廳樂於返券的原因。以30元為例,食客消費一次一般都不夠,還需要再添多於返券金額幾倍的現金,因此返券無疑對餐廳是利大於弊。
餐券門檻多實惠少
記者昨天調查還發現,作為一種促銷手段,餐廳的返券在發放和使用中也有各種各樣的「條款」。記者注意到,餐廳的返券在使用時間上大多比較短,從食客領得代金券的日期開始,一般是一個月內有效。同時,食客使用起來又有諸多的限制。如限定某種食品、酒水、海鮮、主食,包間、打包費用不包括在內等等。
記者在麻辣誘惑30元代金券背面的說明中看到,該券一桌限用一張。該店的負責人表示,這條限制的就是食客以桌為單位,不能在一次就餐中使用多張返券。與麻辣誘惑相同的是,很多餐廳對使用返券的限制都是一桌一張。
限定代金券的使用時間也是很多餐廳返券活動中常出現的一種限制,記者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參加返券的餐廳都將代金券的使用時間規定為午餐時段,即下午2點到5點之間才可使用,以避開餐廳用餐尖峰時段。記者在三千裡烤肉店的返券上看到,該優惠券僅限於午餐時段使用,具體時間是從11點到14點。同樣對返券進行時間限制的還有便宜坊航天橋烤鴨店,其規定為,代金券滿100元午餐時段可抵用30元,而且強調最終解釋權歸店家自己。(王曉鷗)
記者連線
中烹協:返券促銷並不違規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認為,餐飲企業與零售企業一樣,都屬於市場化經營,在相關部門還未對返券制定相關法律規範之前,這種促銷方式並不違規。而目前協會也並沒有接到返券受到欺騙的投訴,但協會不提倡這種促銷形式。(者婧)
北京市商務局:餐飲促銷規範尚在調研
今年「五一」實施的《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細則,明確提倡零售商開展明折明扣,不得利用返券(卡)方式虛假優惠等,不得以保留最終解釋權為由任意解釋。
北京市商務局有關部門昨天表示,目前北京市實施的《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細則只是針對商場等零售商,還沒有涉及到餐飲業,對於餐廳返券等問題,商務局還將了解具體情況。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