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殿下》第一集,就知道馬家的大致情境了。
馬摘星深受她爹馬瑛的寵愛,而馬摘星的哥哥馬俊,就比較不受待見了。可以說,馬俊是一個為人自大加自戀的巨嬰。
因為狼狩山上的狼怪傳說,馬俊被妹妹用激將法一激,便誇下海口帶兵上山,結果被「狼怪」嚇得屁滾尿流,出盡洋相。
馬俊為什麼是這樣的性格呢?那要看他的母親。
在奎州城主馬瑛外出時,馬俊代城主,可馬俊處理城中事務時,他的母親就陪在他的身邊,那護子心切的心情,一目了然。
當馬摘星對馬俊說話言語上稍有冒犯時,馬夫人的臉色不僅只是難看了,還立馬挺身出來,指責馬摘星,說她不懂分寸,要認清身份上的差別。
可見,在馬夫人眼裡,馬摘星是二房女兒,不能與自己的兒子平起平坐,馬俊如有什麼不對,輪不到馬摘星這個二房女兒來說。
如此行事的母親,活生生就是一個寵子狂魔,還是一個心態不平衡的怨婦。
我們都知道,馬摘星實際是前朝屏芫公主落難時生下的女兒,屏芫公主被馬瑛救下,她的女兒名義上是馬瑛的,實則單從出身來說,馬摘星比高瑛還高貴。
屏芫公主名義上是馬瑛的二房,實則和馬瑛在男女感情上可能沒有什麼牽扯。
因為屏芫公主身份特殊,馬瑛不可能讓正房的馬夫人知道(畢竟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一定是瞞著她的。所以,馬夫人看到的是馬瑛對這個二房及二房的女兒摘星,寵愛得不得了,二房處處佔了自己的上風。
這讓她怎麼甘心?
在這種心態下,她只會氣憤,氣憤於老公寵妾,寵妾生的孩子。馬夫人便會看馬摘星和她的母親不慣。又因為自己的兒子不受父親待見,那麼,馬夫人出於補償心理,一定會更想護著他,加倍對他好。
造成的結果,就是馬俊的性格很不討喜,能力不強卻自恃甚高,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知天高地厚,還看不起妹妹,妹妹喜歡的,他偏要與她作對,來顯示自己的存在。
在兄妹兩人對待狼仔上,更是將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馬摘星就不同了,她不知自己的身世秘密,不知自己的母親貴為前朝公主。她出生時便受盡馬瑛疼惜,沒有吃過苦頭,愛的能量那是滿滿的。
所以,她心地善良,為人仗義,活得無拘無束。在母親去世後,她和狼仔交上了朋友,真誠相待。
和馬俊的為人處世形成了強烈反差。
而這種反差,讓馬瑛只會對她更疼愛,進入良性循環。
馬俊呢,則會讓大人覺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後又會因屢被罵被斥而更憤怒,讓他的母親反過來更恨馬摘星。
連環效應。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成員都不可能像真空存在的,再怎麼避,都會相互關聯著。
在古代,女人們本來也沒啥話語權,命好或不好,全在乎你嫁的男人對你有顆什麼樣的心。
馬夫人一定感受到了馬瑛對待自己和二房的這種不平等,所以我們看到的馬夫人,全程無笑臉,就是一長期生活得極不幸福的中年女人的樣子。
馬瑛是一個有大悲憫心的人,他冒著風險救下前朝落難公主的性命和她的孩子,可這個秘密一旦被揭,後果不堪設想,是被滅族的大罪。
可以說,馬瑛是一個英雄,他拿全族人的性命保下了公主。
為此,他甚至無暇顧及到自己老婆孩子的感受,只能任親人對自己一直誤會下去。
馬夫人和馬俊,是他不得不為此秘密作出犧牲的一部分。
從古自今,做英雄都太難了。
人的本性,決定了大多數人只能做個平常人,在小我上自我滿足,為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家庭犧牲自己,更是難做到。
作為馬府正室,母親,馬夫人不待見馬摘星,不喜歡屏芫公主,護自己的孩子,也就可以理解了。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一面,這沒有什麼好噴的。
只是馬夫人本身格局就不大,所以,她老母雞護小雞教出的兒子馬俊,有這樣的性格和心胸,也就不足為奇了。
家庭中,母親的角色太重要了,她承上啟下,無可替代。她們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巨大。
馬瑛救公主,成為英雄,而作為他的夫人,馬夫人便有點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