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西路:被遺忘的宮殿

2020-12-13 澎湃新聞

東華門和西華門是紫禁城的旁門,明清兩代時供皇帝、皇太后、皇后等日常出入所用。故宮尚未向遊人開放的區域主要集中於這兩座門內,也是計劃中大修的重點區域。故宮原副院長魏文藻說:「與故宮其他地方相比,西邊的情況比較差,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東邊像乾隆花園、皇極殿都已經修得不錯了。先前有關媒體報導的三座主要待修殿宇慈寧宮、壽康宮、武英殿都位於內廷的外西路。」

3月25日下午,我從西華門步入紫禁城,沿西邊宮牆和內金水河一路向北。看到緊依河邊的道路已經開始整修,原先的水泥路面被挖開,幾十名工人正用紅磚鋪設新路基。一名姓韓的工人說,他們是河北興順建築公司的員工,進故宮半個多月。「路基鋪好後再鋪青石地磚,最後看起來要跟古時候一樣。」

△故宮大修

過了慈蔭樓就是壽康宮與慈寧宮,這裡以及後面的英華殿、慈寧花園都是清代皇太后的居所。壽康宮大門緊閉,透過門縫可以看到裡面堆了建築材料。壽康宮東牆外堆了大片的城磚和地磚,記者看到城磚上都印著「公元2001年9月任丘市」的字樣,而細長條的地磚上則沒有印字。

兩位工人正用小鬥車往其他地方運送磚石,他們說,城磚是用來修補紫禁城城牆內側的殘損。地磚則從蘇州運來,用來替換故宮裡20世紀50年代鋪設的水泥地磚。慈寧宮和壽康宮之間的道路上不時有翻鬥車轟然而過,往修復工地運送磚石和泥漿,我們發現駕車司機都是四五十歲的老師傅。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都是故宮工程隊經驗最豐富的駕駛員,在道路狹窄的故宮裡運送建材必須靠他們保證宮牆的安全。

△壽康宮

慈寧宮為皇太后的正宮,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這裡的興盛時期,當時著名的孝莊文皇后、孝聖憲皇后都先後在這裡居住過。順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寧宮經常舉行為太后慶壽的大典。不過自道光之後,隨著清王朝走向沒落,國庫空虛,當時的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縮減宮中開支,慈寧宮才逐漸失去往日的輝煌。

慈寧宮大殿仍然不失巍峨氣勢,但與中軸線上三殿三宮的金碧輝煌相比,慈寧宮宛如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邁婦人。走在殿前廣場上,腳下磚石殘缺不全、地面崎嶇、雜草叢生。銅製的水缸及四隻青銅龜鶴都已鏽跡斑斑,大殿的梁架、枋椽、門、柱、窗欞等顏色黯淡,上面的彩繪受損尤其嚴重,四處可見大片大片的剝落。故宮博物院許多部門辦公地點就設在慈寧宮兩邊的佛堂內,這些房屋都經過內部改造,和清代相比更加面目全非。一位故宮保管處工作人員說,慈寧宮的修復工作很快就要開始了。

△慈寧宮

武英殿位於內廷外西路的南端,我們走到武英殿時已是日落時分,夕陽落在武英殿古舊的琉璃瓦上,滄桑之感油然而生。武英殿是外朝中的一個偏殿,與東邊的文華殿相對稱。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時,就在這裡宣布成立大順王朝,清初攝政王多爾袞也在武英殿處理政事。除此之外,武英殿的文事似乎更多,康熙在武英殿成立修書處,修訂了《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乾隆時期更是集中文人學者在武英殿編輯《四庫全書》。

△正在修建中的武英殿

魏文藻先生介紹說:「武英殿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基本上沒有好好管理,一直被外單位佔用。首先是歷史博物館,接著是革命博物館,後來是國家文物局對外文物交流中心,直到前不久才遷出去。他們不騰出來,我們就修不了,造成武英殿多年失修。」

武英殿大門緊閉,無法入殿內觀察。但我們看到,木質大門朽蝕得十分嚴重,上面的紅漆早已脫落,僅從大門的破損程度看,情況就比慈寧宮要差。不過武英殿的修繕顯然已經開始,殿外有6位石匠正在更換殿基上伸出的探海(龍頭),工匠中年紀最大的劉信師傅說,他們是京郊房山石窩村人,祖輩都為皇宮打造石雕裝飾。

△石匠

劉師傅指著一塊剛換下的探海說:「這是明代留下來的東西,也是我們石窩村的祖上打造的。風化得太嚴重,你瞧,龍眼龍鬚都看不清了,有些風化沒那麼嚴重的石雕這次就不更換了。」據劉師傅介紹,這次更換的探海和當初一樣,也是取材於房山的優質漢白玉,而且雕刻的形態、紋路也都完全一致。除這些探海,劉師傅他們還要更換殿基上的臺明和殿外橋欄上的石榴頭。劉師傅說,「這裡全換完還得好幾個月。」

次日上午,我們又從東華門步入紫禁城,發現這一片的情況果然要好很多。與武英殿對稱的文華殿黃瓦紅牆、形態古雅,殿外綠草成茵、環境靜謐而清幽。故宮東路有大約一半的區域是對遊人開放的,由古建築改建成的珍寶館、鐘錶館、繪畫館都集中在這一片,因此這裡的維修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充分。

時任故宮博物院宮廷部主任單國強說,正在籌劃中的地下展廳很可能就從東面開挖,具體位置是文華殿東側的果園。我們按他說的方位走到果園,發現這裡是一塊被紅牆圈起的空地,大約150米見方,裡面已沒有什麼果樹,場地的中央有一塊紅色的影壁,影壁上空空如也。

單國強介紹說,這片區域已經經過仔細探測,證實地下沒有建築物的地基,因此從這裡開挖將不會影響到故宮建築的安全。建造地下展廳是為解決故宮長期以來文物展出方面遭遇的困境,同時也可以將現在一些展出專館恢復原貌,更好地加以保護。據悉目前大部分專家的意見傾向於建造地下展廳,計劃中的展廳規模將達3萬平方米。

經過兩天來的觀察,我們總的感覺是故宮西路仿佛是一片被忘記的世界,即使沒有故宮大修計劃,這裡的整修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除了古建築的破舊,西路還存在一些原本不屬於故宮的建築,與這座皇家宮殿的風格格格不入。例如在慈寧花園和武英殿之間,我們就看到一座形似垃圾站的平頂房屋,用紅磚砌成,沒有粉刷,很顯然是後來臨時搭建的。在今天北京的大街小巷估計都很難見到如此樣貌醜陋的建築物,而它卻偏偏存在於壯麗威嚴的紫禁城中。

還有一座更大的建築物是西華門入口處的大樓,被專家們稱為「影壁樓」,目前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在地。這座大樓朝向城外的一面被漆成紅色,站在城牆外面,一般人很少會注意它與故宮宮殿有什麼區別,但站在故宮裡面再去看它,就會發現它對故宮景致破壞極大。大樓內側還是保持了青磚原樣,乍一看和北京一些大屋頂建築沒什麼區別。

著名故宮研究專家萬依老先生感嘆地說:「這座樓早就該拆了,它純粹是個大笑話。當年建它是為了擋視線,保證中南海的安全,其實根本就擋不住。如果站在太和殿上往西一看更不成樣子,西面的城牆很多都看不到了,西華門成了一個小東西,非常難看。」

本文選自《故宮觀止》

《三聯生活周刊》精品創製的集成之作

六百年故宮文博視覺盛宴

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傳承

    

本書是《三聯生活周刊》多年對故宮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內容涵蓋對故宮文化價值的重新解讀,記錄故宮文物南遷、西遷記及對故宮文物的守護與傳承,對故宮藏寶的文化密碼進行揭密,對故宮文物的修繕與鑑定大師們的匠心匠藝進行觀察與品讀,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與運營也有詳盡解說。全方面展示六百年故宮文化底蘊,邀讀者進入一場故宮文博視覺盛宴,從中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現實的人文交感、傳承。

 

相關焦點

  • 故宮西路:被遺忘的宮殿
    故宮尚未向遊人開放的區域主要集中於這兩座門內,也是計劃中大修的重點區域。故宮原副院長魏文藻說:「與故宮其他地方相比,西邊的情況比較差,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東邊像乾隆花園、皇極殿都已經修得不錯了。先前有關媒體報導的三座主要待修殿宇慈寧宮、壽康宮、武英殿都位於內廷的外西路。」3月25日下午,我從西華門步入紫禁城,沿西邊宮牆和內金水河一路向北。
  • 故宮最神秘的3處宮殿 , 至今未對外開放
    600多年的一個皇家宮殿,它裡面的故事太多了。故宮在我們的面前,永遠都是熟悉而又陌生,它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那麼的神秘。除了冷宮,在故宮裡面還存在著3處我們頗為神秘的3處宮殿。,是故宮中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處。
  • 被人遺忘的瀋陽故宮
    作者:儒林外史國寶店來源:孔網app動態瀋陽故宮位於瀋陽市瀋河區,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有精美的古代宮殿建築,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海內外,宮內收藏有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在宮中的各陳列館可以觀賞到這些珍貴的寶物。
  • 中國宏偉宮殿:故宮只能排倒數,最大宮殿是故宮的2000倍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不是天安門故宮,而在東北的瀋陽!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不是天安門故宮,而在東北的瀋陽!提到故宮,大家一定會想到北京的天安門故宮吧!確實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宮殿之一,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是之一呢?難道除了故宮還有其他宮殿?
  •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不是天安門故宮,而在東北的瀋陽!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不是天安門故宮,而在東北的瀋陽!提到故宮,大家一定會想到北京的天安門故宮吧!確實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宮殿之一,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是之一呢?難道除了故宮還有其他宮殿?
  • 故宮宮殿為什麼是999間半
    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1947年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合併,仍稱故宮博物院。1933年故宮的重要文物被運往上海、南京、四川等地。抗戰勝利後,運回北京,後來部分運往臺灣。故宮博物院是以紫禁城建築群、古代藝術品收藏及宮廷史跡為主要展示內容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故宮籌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從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臨朝。
  • 中國被遺忘的故宮,北京故宮都是「抄襲」它,雖免費但遊客都不去
    中國被遺忘的故宮,北京故宮都是「抄襲」它,雖免費但遊客都不去說到故宮,相信所有人心裡想到的,都是著名的北京故宮。因為北京是中國首都,境內的故宮也曾是多位皇帝的居所,所以北京故宮的名氣一向很大,一直以來遊客們也都爭相到來,想要看看皇帝的皇宮。
  • 參觀不一樣的宮殿,體會不一樣的風情——瀋陽故宮
    1/序言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之地,瀋陽故宮也是滿清入關之前的議政之所,而入關之後,這裡作為陪都宮殿,也成為了幾名皇帝東巡時的駐蹕之地,這瀋陽故宮在中國的歷史上便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只不過它的地位並不會如現下感受的那樣重要罷了。
  • 想去故宮的「路痴」不容錯過! 故宮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路線圖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故宮宮殿裡奇珍異寶無數,有人認為這個古建築群才是故宮博物院最珍貴的國寶。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非常壯觀。那麼,如此大的宮殿,身為一枚資深路痴的你,會不會給轉迷路啦?哈哈,放心,貼心的博物院工作人員早想到這一點啦,當然,小編也想到了這一點。
  • 想去故宮的「路痴」不容錯過! 故宮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路線圖
    故宮美如畫,雕梁畫棟。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故宮宮殿裡奇珍異寶無數,有人認為這個古建築群才是故宮博物院最珍貴的國寶。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非常壯觀。那麼,如此大的宮殿,身為一枚資深路痴的你,會不會給轉迷路啦?哈哈,放心,貼心的博物院工作人員早想到這一點啦,當然,小編也想到了這一點。特獻上故宮博物院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及其遊覽路線圖三條。
  • 遊客看不到的故宮:假山密道通往宮殿,養心殿門匾一片破敗!
    遊客看不見的故宮:假山密度通往宮殿,養心殿門匾一片破敗!遊客看不見的故宮:假山密度通往宮殿,養心殿門牌崩塌!竹香館,外面覆蓋著石山,樓下的窗戶映在山石縫隙裡,擠在一起的樣子。竹香館的假山有一個通往宮殿布望角的密度。
  • 參觀不一樣的宮殿,體會不一樣的風情——瀋陽故宮
    1/序言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之地,瀋陽故宮也是滿清入關之前的議政之所,而入關之後,這裡作為陪都宮殿,也成為了幾名皇帝東巡時的駐蹕之地,這瀋陽故宮在中國的歷史上便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只不過它的地位並不會如現下感受的那樣重要罷了。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宮殿賞文物品匠心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3本新書書封。故宮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8日在京首發。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新書發布會後獻上了一場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單霽翔帶來「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應妮 攝該系列包括《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
  • 除了北京故宮,我國還有一座現存的古代宮殿,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帝王宮殿之一,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宮殿建築群。它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皇宮,清入主中原後作為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謁陵的盛京行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1625年,努爾哈赤將「後金」地方政權的首都由遼陽遷至瀋陽,並於此營造宮殿。1636年,皇太極在這裡登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朝入關後,故宮仍受到妥善保護、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先後十次東巡祭陵,均入宮駐蹕,並在此舉行盛大慶典。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宮殿賞文物品匠心
    故宮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應妮)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8日在京首發。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新書發布會後獻上了一場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 山東被遺忘的宮殿,有2100多年歷史,是當地規模最大的道家殿堂
    如今在我國所保留下來的一些古建築上看,有不少的建築從當前的角度上看,卻是一個非常具有人文價值的古建築了,而在如今我國所擁有的一些古建築上說,要是說以宮殿的形式所保留下來的建築則是更珍貴的了,也是更令人所感到不容易的了,所以在我國的很多古建築宮殿中,對於它的保護也是很小心的。
  • 故宮西路有望兩年內對外開放 中正殿復建成功
    故宮供圖  遊故宮逛三大殿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但故宮近9000間房屋中,西路大部區域尚未開放。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西路地區主要景點有望在兩年內,最多3年向觀眾開放。屆時,故宮西路慈寧宮、慈寧花園、壽康宮等將揭開神秘面紗。此外,昨天竣工的故宮中正殿也有望在西路開放中與觀眾見面。
  • 除了北京故宮,我國還有一座現存的古代宮殿,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帝王宮殿之一,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宮殿建築群。它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皇宮,清入主中原後作為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謁陵的盛京行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1625年,努爾哈赤將「後金」地方政權的首都由遼陽遷至瀋陽,並於此營造宮殿。1636年,皇太極在這裡登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朝入關後,故宮仍受到妥善保護、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先後十次東巡祭陵,均入宮駐蹕,並在此舉行盛大慶典。
  • 《故宮觀止》
    被遺忘的宮殿  武英殿大門緊閉,無法入殿內觀察。故宮東路有大約一半的區域是對遊人開放的,由古建築改建成的珍寶館、鐘錶館、繪畫館都集中在這一片,因此這裡的維修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充分。  時任故宮博物院宮廷部主任單國強說,正在籌劃中的地下展廳很可能就從東面開挖,具體位置是文華殿東側的果園。我們按他說的方位走到果園,發現這裡是一塊被紅牆圈起的空地,大約150米見方,裡面已沒有什麼果樹,場地的中央有一塊紅色的影壁,影壁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