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張敬軒在紅館演唱會上以一首《塵埃落定》做了一個尾場安可,喜歡的他的歌太多太多,但覺得永遠會留在歌單重要位置的,一定是這首,也許我們未必都有機會經歷這樣卑微至極的感情,但歌詞裡卑微的細節,總會擊中你一兩箭,到你滿目瘡痍。
這首歌被收錄於張敬軒的精選專輯《是時候》,林夕作詞,歌中所詮釋的故事情節還是比較俗套,無非是暗戀一人,卻不敢宣之於口,愛而不得。
歌裡每一句詞都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歌仿佛就是種寄託,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失意裡,總能從某一句詞裡聽出被道破心境的感覺。「無愛可失,得不到相戀別說失戀」,從未得到,談何失去;「只知道天國近了相聚遠」,每一天都是比前一天離得更遠的距離,再也無法相聚,甚至再也無法見面,有時候跟至親的朋友疏遠了,也是這樣的心情吧;「即使有話想講,已經將識過的字用完」,太多時候根本無法用語言表達心中所想。真誠,少年氣,歷史感,都是能從張敬軒身上看到的特別吸引人的部分。當然,對於資深粵語歌迷來說,最圈粉的還是實力+作品。
他的live功力隨便唱唱就開口跪,歌曲情緒演繹到位;毫不誇張的講,一首金曲,一場經典演唱會,就能把一個之前從未好好聽過他唱歌的人圈粉圈的緊緊的。
「維持著熟悉表情陌生關係不要變,只等到紅白儀式一場偶遇才會面」
不記得是從哪裡看到的,說張敬軒的唱歌的魅力在於,你聽見哭聲,而不是刻意追求的完美技巧。你只聽見他在你腦海滔滔不絕挖出自己的故事,他仿佛沒有在唱歌,你聽,他在對自己複述。而你行走在自己的世界裡,恍惚、走神、大笑、跟著哭,都是你。「紅白儀式一場會面」的設定充滿了生活質感,你和對方甚至都沒有理由單獨見面,只能在大家共同的朋友結婚、葬禮的時候,才有機會碰到,這就是日常生活裡衝洗不去的生活行跡,縱然告別了仍然珍惜。
「無愛可失 得不到相戀別說失戀,只知道比你更愛你這種愛沒分寸」
張敬軒是最會講故事的人,唱腔可溫柔可高亢,可催淚可振奮人心, 我覺得他身體裡住著兩半靈魂,一半是敏感、善良的少年,一半是歷經歲月變遷的老人,就比如他喜歡一切舊的東西,把自己的屋子、餐廳裝飾成博物館,痴迷事物經過歲月洗禮的歷史感,唱到「天國近了相聚遠」的時候就像一個在卑微的思念裡時光飛逝,漸漸老去的人,乞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讓彼此再相聚。
「無名義給你快樂不必兜轉,無權去把驚擾你的心捧起贈給你」
默默的關心一個人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是不提結果的,也許是自卑也許是出於尊重,也有可能是因為這是一個無需問及的答案,畢竟大多數的暗戀都是無疾而終。可是,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大概不是因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種自嘲的話吧。我想暗戀的目的非常簡單,抱著一顆沒有奢望過能夠開始的心,去靠近那個身在雲端的人。
反正失也無可失之後也曾賺了溫暖,所以就不再把結果看得那麼重要。就像是,我曾喜歡你,想想就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