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調理院》熱播,二胎媽媽成月子中心主力,服務好還是買安心

2020-12-26 哈囉寶貝

最近,一部以「月子中心」為故事中心的韓劇《產後調理院》正在熱播。劇中,高齡產婦「吳賢珍」坐月子期間發生的故事引起了寶媽們的共鳴,這也讓一直被忽視的月子期「辛酸」第一次直觀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大家對孕產也越來越重視,很多媽媽都會選擇去「月子中心」坐月子。

據了解,更傾向於去「月子中心」的大多是二胎媽媽。很多城市的月子中心房間也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不少月子中心28天的套間費用約為3.5-4.8萬元左右。

價格不菲的「月子中心」為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

一、月子病還得月子治

不少生二胎選擇到月子中心的寶媽主要是因為第一胎月子沒有坐好,落下了很多小毛病,聽人說「月子病還得月子治」就來了。

姜女士自己開服裝店,生大寶的時候因為沒有在家好好養身體,產後出現了腰痛、漏尿等各種問題,這次生二寶,早早就預定了月子中心。「藉此機會把身體好好調養下!」調查發現,不少二胎媽媽到月子中心的原因是為了更好地恢復身體,「治病」來的。

二、緩和婆媳關係

一位給媳婦諮詢月子中心的婆婆說:「我年紀大了,做飯有時候也不合他們年輕人的口味,上次就因為做飯的問題鬧得不大愉快。這次我想通了,我給他們出錢,大家都省心,不會有那麼多麻煩!」

不少寶媽認為,在家坐月子,家人受累了自己還不滿意,不如到月子中心來,人家畢竟都是專業的,觀念和方式方法都更容易接受。既得到了專業的服務,又能緩和婆媳關係,何樂而不為?

三、不管在哪兒坐月子,科學健康最重要

不少寶媽說,月子期是婆媳關係和家庭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剛生完孩子,容易情緒不穩定,有時候並非家人的錯自己也控制不住。

最讓寶媽們耿耿於懷的是家裡老人的各種禁忌和注意事項,簡直會讓人瘋掉。你不聽她的就覺得你是對她不滿,但有些觀念真的過時了。與其在家互相看不順眼,不如找個專業的、安靜的地方好好休養。老人有時間跳廣場舞、喝茶,自己又能好好恢復,一舉多得。

其實,不管你決定在哪裡坐月子,最重要的還是要科學合理。

一些好的傳統觀念和方法應堅持,那些沒有科學根據的習慣和做法應及時修正。月子期媽媽們身體亟須恢復,除了飲食之外,心情也十分重要。

>>>溫馨提示:冬季坐月子這8條要注意!

從懷孕到分娩,媽媽們身體經過大半年的負荷已經變得很虛弱,這時候如果不注意休養就很可能落下月子病。特別是近期即將分娩的準媽媽更要多注意。

1、衣褲寬鬆舒適別著涼

秋冬季天氣含量,剛剛分娩的媽媽們還沒能好好休息就要投身套照顧的重任中來。半夜給寶寶哺乳、衝奶粉、換尿布更容易受寒著涼。但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過量水分,產褥期準媽媽又比較容易出汗,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選擇稍稍寬鬆舒適又保暖的衣服,衣服和被褥都要注意勤更換。

2、室內環境要溫暖溼潤

冬季天氣乾燥,不管是供暖還是使用空調的,家裡一定要注意保暖,切勿忽高忽低。太過乾燥的要注意加溼,室內溫度不宜調節過高,保持在25度左右較合適。

3、淋浴時水溫要適宜

產後到底能不能洗澡一直是讓媽媽們比較糾結的。產褥期當然要沐浴,不僅能緩解疲勞、舒緩神經,還能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減少細菌的滋生。但冬季坐月子的寶媽最好在產後1-2周以後視具體情況再考慮是否洗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也要注意,以免風寒入侵。

4、營養均衡多吃果蔬

產後進補的問題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冬季坐月子期間可多吃些羊肉、雞肉、淡水魚、新鮮果蔬等。這些食物不僅營養豐富,還能暖身祛寒,擔心奶水不足的寶媽切勿喝太多油膩的肉湯,這樣反而不利於乳汁分泌。

5、月子期「動」起來

產後身體虛弱,加上天氣寒冷,有的媽媽們就更難得「動」了。這段時間,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積極動起來,不僅能有效改善產後倦怠乏力,還能有助於惡露、淤血的排出。

產後心情也是月子期十分重要的一點,寶媽們要注意調節自己心情,有的沒的事就不要放在心裡糾結了,放鬆一點,對產後恢復更有好處。

---------

【你是在家還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呢?說說你的看法和故事吧!】

相關焦點

  • 《產後調理院》「小蘿蔔媽媽」好眼熟啊!原來是御膳房宮女阿昌
    《產後調理院》自開播以來就廣受好評,一下子摘下收視桂冠,看過的媽媽們都說「太真實」了。《產後調理院》講述了吳賢珍(嚴智苑飾)適應新媽媽生活的故事。 雖然她是公司最年輕的高管,但在她所在的產後護理中心,她卻是年齡最大的媽媽。
  • 女人不敢說的秘密,都在產後調理院
    《產後調理院》01人們常說:生孩子,是鬼門關前走一遭。《產後調理院》索性用最誇張的喜劇方式還原了這恐怖一幕。於是育兒經驗值為零的夫妻倆,來到了「產後調理院」(俗稱月子中心)。這裡不僅有替產婦準備的營養三餐,還有負責照顧孩子的專家。看上去,似乎是「天堂」一般的地方。女主在這兒找到了歸屬感,卻殊不知這裡才是噩夢的開始。
  • 產後調理院:一部女性生育的苦淚史,生孩靠勇氣,養孩子要靠毅力
    很多年都沒有認真看過韓劇了,上一次這麼沉迷於韓劇好像還是15年前。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部只有生過孩子的女人才看得懂的故事—《產後調理院》,一部讓人看了能笑著流淚的韓劇。生完孩子後她去了產後調理院,在那裡經歷了餵奶、養育孩子、與人相處等一系列問題。在調理院裡,不管你之前從事什麼職業,也不管你是什麼性格,每個人都沒有自我,她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標籤,那就是媽媽。那裡的人們也劃分等級,而唯一的標準就是作為媽媽是否合格。最後,一群迷茫的媽媽們共同經歷了各種尷尬、難堪與勾心鬥角,然後抱成一團互相取暖。
  • 二胎時代,福美堂改變產後修復運營模式
    福美堂憑藉此先進的理念和過硬的實力成為了產後修復行業內的佼佼者。  不同於當前市場上濫竽充數的某些產後修復項目的鬆散,福美堂作為一家專業的美容機構,開創了全新的運營模式——顧客管理、員工管理、銷售升單、市場服務、員工培訓、產品組合等六大系統相互作用,使得產業結構的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
  • 二胎孕媽獨自帶大寶進產房,媽媽們的共同心聲:願丈夫體貼多陪伴
    01凌晨的醫院,一位二胎媽媽被推出了產房,本該有親人守候的家屬等候區卻空無一人。陪伴在二胎媽媽身邊的是其幾歲的大寶。原來,這位產婦媽媽半夜羊水突然破了,丈夫在外地出差,回不來,這位二胎媽媽只能忍著劇痛,帶著大寶,打車來到醫院。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好難受。女人生孩子就是去閻王殿走一圈,其中的痛苦和心酸大概只有同為女人才能感同身受體驗到「切膚之痛」吧?
  • 這部很敢拍的韓劇,道盡生育真相,看哭了無數媽媽!
    先來介紹一下,劇名的「產後調理院」相當於我國的月子中心,故事以42歲的高齡產婦吳賢真為主角展開。作為職場女強人,吳賢真一心忙於工作,經過刻苦打拼,才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女常務。可當她懷孕的時候,已然成為公司最高齡的孕婦。
  • 好孕媽媽「行業揭秘」:三大優勢讓金牌月嫂比月子中心更安心
    近年來,二孩政策開放、經濟持續增長,月嫂正成為朝陽職業,月子中心也興起,月嫂和月子中心正成為時下產婦媽媽的「生產孕育的剛需」。需求明確了,產婦卻陷入了兩難:究竟是「金牌月嫂」好,還是月子中心更合適?普通產婦如何應對自身需求,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 凌晨4點餵奶後,二胎媽媽突然怒摔親生兒子:「我抱的不是人」
    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家裡就像一個戰場,兵荒馬亂,以至於一看到修杰楷下班回家,賈靜雯忍不住倒在老公懷裡崩潰大哭,這樣的崩潰,在尋常二胎人家,完全是日常。賈靜雯還是幸福的,因為大部分時間裡,修杰楷都是合格的伴侶,也是滿分的爸爸,但並不是所有媽媽,都有稱職的隊友。
  • 安心媽媽冬至美味月子餐,月子期間也要有過節的儀式感【安心媽媽月子中心】
    為了能夠讓在住的寶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我們的營養師和後廚團隊一大早就開始準備,挑選好合適的溫補食材進行搭配、精心烹飪,給寶媽奉上既有營養、有助於身體恢復,又美味可口的月子美食。北郊旗艦中心為了寶媽們的入住感受,我們所有安心員工都在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給寶媽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安心媽媽,就是要做到「媽媽安心」。
  • 「怎樣讓怕痛的老婆生二胎?」男人對生孩子還真是一無所知
    更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丈夫還有很多很多,有人甚至用「不生二胎就離婚」來逼迫老婆生二胎。對於男人來說,生孩子不過是床笫之歡就能解決的事,但知道女人生一個孩子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遠遠不止疼痛那麼簡單。當小生命在媽媽肚子裡紮根的那一刻起,媽媽的「苦」日子也就來了。沒完沒了的孕吐、無法忍受的孕期失眠、胎兒壓迫內臟帶來的胸悶氣短、每次產檢時的提心弔膽……還有由懷孕引起的併發症,比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懷孕不僅是對媽媽身體的一次挑戰,更是對媽媽精神的一種折磨。
  • 《產後調理院》讓我窺探到的那些真相
    這是最真實的產房最近爆火的韓國新劇《產後調理院》,把生孩子一定會經歷的,卻不一定為人所知的尷尬演的淋漓盡致,真實又驚悚...有多真實?不管是生過還是沒生過孩子的,每個人都一邊追著劇一邊刷著彈幕感慨,原來生孩子除了鬼門關,更可怕的是這些屈辱。當媽要忍受的屈辱產房,是產婦的修羅場。
  • 林宥嘉老婆二胎產後親自為大兒子製作玩具車,酷比出鏡萌化了
    歌手林宥嘉和老婆丁文琪2017年結婚,2018年8月丁文琪生下大兒子酷比,2020年3月27日生下二胎女兒,一兒一女湊成「好」字。丁文琪二胎產後才剛過去2個月,6月9日丁文琪在社交帳號曬出為酷比製作的禮物,丁文琪透露自己熬了幾個通宵給酷比製作的新車,酷比玩到愛不釋手,媽媽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酷比很喜歡媽媽給他製作的玩具車,雖然不是很奢華,但卻是媽媽用心準備的禮物。
  • 武漢月子中心:新生喜悅?更要知道媽媽們孕產的不易!
    身處月子中心,優優整日與媽媽們為伴,聽媽媽們訴說孕期以及生產時的點點滴滴,不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每一位媽媽的生產經歷都屬實不易!在上一篇中所說到的產後調理院,劇中用誇張幽默的方式展現了媽媽生育時的各種所遇,雖然很誇張,但是在優優看來卻很「寫實」。藝術來源於生活,劇中描述何嘗不是對現實生產的一種表現。
  • 這部韓劇太治癒了,凸顯媽媽的不容易,結局太暖心
    之前給大家推薦的韓劇《產後調理院》迎來了大結局 ,這部電視劇向大眾展示了女性生產的艱辛,它不同於賣慘,它只是在事實上用誇張 搞笑 自嘲的方式,對大家展示不同女性在生產和育兒方面的快樂與悲傷。即使懷孕也要蹬著高跟鞋,飆車去攔住客戶,在生產的前一刻籤好合同。女性的事業在懷孕開始就倒退起來了,當生下孩子距離結束戰鬥也很遙遠。在調理院,媽媽沒有名字,她們的稱號變成了小愛媽媽、膠棒媽媽、壯壯媽媽。她們在調理院裡,吃的看似很好,但其實都是少鹽少調味的湯湯水水。各種各樣的海帶湯,就是為了讓你的奶水多起來。女主為了自己家的小孩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最後為了餵小孩母乳煞費苦心,感覺差點都能患上產後抑鬱症。
  • 兩家並一家,二胎和媽媽姓,沒你想的那麼好!
    朋友是蘇州人,他們當地流行兩家並一家,頭胎不論男女,都和爸爸姓,二胎不論男女,都和媽媽姓,兩家人門當戶對,父母幫忙照顧孩子,子女安心工作,看起來很好,其實弊端很多。朋友的故事朋友結婚後,第一胎婆婆幫忙帶孩子,確實盡心盡力,因為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媽媽也經常來看孩子,對小外孫特別寵愛,經常催她生二胎。二胎出生後,娘家媽心思都在自家孫子上了,平時大寶過來了,雖然也喜歡,但是偏不偏心,可能孩子感覺不到,但是大人很明顯的就看出來了。
  • 韓國拍孕、產婦,婆婆和媽媽的對比,太真實了!這劇媽媽們都在看...
    它們雖然有的劇情很雷人,但好在也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所以,挨個我會寫一些推薦理由,幫助大家還沒看的人,率先排個雷: 一、《產後調理院》 第一個首先要推薦的,就是這部韓劇《產後調理院》,目前只更新了兩集,前面兩集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大齡產婦,在生孩子的時候不小心跟死神見了面,因為不服氣覺得自己不應該就這樣死的她又頑強地活了過來,最後順利產子
  • 二胎媽媽二次剖宮產,在濟南聖瑪麗亞喜迎小王子
    二胎媽媽二次剖宮產,在濟南聖瑪麗亞喜迎小王子 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馮女士在濟南聖瑪麗亞迎來了自己的二胎寶寶,小王子的降生,也讓濟南聖瑪麗亞的醫護人員共同見證了馮女士一家的幸福時刻。
  • 直面多樣化產後護理需求 佳逸柏恩月子中心成為消費者信賴之選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二胎政策的開放,孕產女性對產後護理、坐月子的關 注度和需求也隨之提高,職業月嫂、月子中心等行業蓬勃發展,為孕產女性提供了多樣化選擇。對此,相關專家表示,月子期間不僅需要日常護理,也需要專業科學的指導,因而相較於月嫂,月子中心更為合適。
  • 高齡生二胎是啥體驗?看看應採兒和章子怡,產後髮際線後移明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高齡孕婦來說,生孩子是一個"大難關",高齡生二胎的滋味更是不好受。 有的人想知道高齡生二胎是什麼體驗?看看應採兒和章子怡就知道了。 高齡產婦應採兒今年平安生下二胎。
  • 「二胎寶寶」有福了,國家新增4項福利,孕媽不要錯過好機會
    以前,我們總說「一家只生一胎好」,少生優生,為的就是控制人口的增長,所以鼓勵每個家庭只要一個孩子。但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上升,但是人口出生率卻一再下降,為了改變這種趨勢,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增加了不少的福利和優惠,為的就是鼓勵媽媽們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