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山與樂山大佛

2020-12-25 孤陽觀天下

◎凌雲山與樂山大佛

在峨眉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聳立著一座山,名為凌雲山。凌雲山並不高,最高峰也不過高出江面140米。凌雲山更不大,只有9個山峰。但是,由於它峰巒錯落,林木蔥蘢,俯視三江,氣勢磅礴,加之可以遠眺峨眉,因此,一千多年前就受到人們的稱讚。宋代文人邵博曾讚美道:「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嘉州之勝曰凌雲。」嘉州就是現在的樂山。由於凌雲山景色秀美,因此各峰之上都建有寺廟。現在還保存的有棲巒峰的凌雲寺和靈寶峰的靈寶塔。

但是,令凌雲山聲名遐邇卻是另外的緣故。原來,在凌雲山棲鸞峰岷江南岸的臨江崖壁上,有一尊高二十多丈、寬七丈二尺的石刻彌勒大佛大佛依巖端坐,俯視三江,頭在山頂,腳踏江邊,體態雍容,神情安詳。又因為大佛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和樂山城隔江相望,所以又稱為樂山大佛。

這尊雄偉的佛像規模巨大,僅一個頭就長14.7米,寬10米。頭頂上每一個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張大圓桌。他的耳朵也有7米長,耳朵眼裡可以鑽進兩個人。它的腳背寬8.5米,可以圍坐100多人。它比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過去認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53米,而樂山大佛比它要高出18米。在凌雲寺內可以憑欄觀賞大佛,欣賞大佛頭部的細微之處。從這裡沿一條鑿於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可以下到大佛的腳邊因為大佛鑿於凌雲寺旁,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雲大佛。而凌雲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被人們稱為大佛寺。

在凌雲山巖壁處,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座大佛?原來是與這裡的地形水勢有關。發源於川北大雪山的岷江,帶著大量的雪水,滾滾南下。當它進入成都平原,來到樂山城下,已經是一條水面開闊的大江了。在這裡,它同波濤洶湧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匯合。就在這三江匯合的地方,水流湍急,波浪洶湧,行船至此往往被水流吞沒,因此這裡成為航行在此的船民談之色變的險惡之處。於是,在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由凌雲寺的海通和尚發起造像,希望通過修建一座佛像祛祓災禍。然而,修建不久工程一度中斷,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才由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舉完成,歷時整整九十年之久。

◎沅陽河與諸葛亮

沅陽河又名沅水、沅溪,是古代武陵五溪之一,位於貴州施秉縣、鎮遠縣境內,歷來是少數民族聚居地。這一地區的最初開發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因此在沅陽河流域留下了許多三國的傳說。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南徵孟獲,曾駐兵沅水,留下很多遺蹟。上遊有一段河道名為「高碑湖」,旁邊有一苗寨叫「高碑寨」。傳說當年諸葛亮曾派一員大將運糧草,不幸大將在這裡以身殉職。蜀國士兵和當地土著就地給他立了一塊很高的石碑,而這附近的河道、村寨也隨之易名為「高碑湖」、「高碑寨」。

高碑湖的上遊名為諸葛峽,諸葛峽卻是因有諸葛洞而得名。據當地百姓講,諸葛洞原名為甕蓬洞,是沅陽河河段中一比較陡峭的隘口。這裡雙崖夾峙,石礁雜陳,沅水至此形成險灘。《鎮遠府志》引明代郭子章《新河記》對這一帶的河道有十分形象的描寫:「巨石峨,橫踞江心,餘硫磊磊,鱗次戟列。水流至此,驚波轉騰,望沫飛奔,即芥為之舟,頃刻而膠。……而偏(橋)人亦自謠曰:若令三洞開,除非諸葛來。」這裡流傳著一個諸葛亮南徵時,在此開鑿河道,。並用計嚇退追兵的故事。

話說當年諸葛亮率軍進入沅水後,駐紮在夜郎國偏橋(今施乘)的甕蓬古洞帶。因為陽河中有塊巨石擋住蜀國戰船前行的道路,諸葛亮傳令三軍安營扎賽,建「將房」、馬脫」,並組織人力開鑿甕蓬洞,打通河道,以實現「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戰略。洋舸郡丞朱褒深恐諸葛亮打通甕蓬洞後,使洋制失去倚仗的天險。於是,經常派出小股部隊前去騷擾,以阻止蜀兵的工程。這派出的小股部隊每當遇到蜀兵迎擊就作鳥獸散,但等蜀兵一退又出來破壞,因此蜀軍開鑿沅陽河的工程進展很慢。日子一長,諸葛亮也開始著急起來,進則難進,退又怕敵兵追擊。

一天,他信步來到沅水北邊,只見這裡雙峰對峙,一山突出,一線泉水從山上滴入水中。諸葛亮正看著,忽然一騎來報:益州雍間殺了太守正昂,起兵反蜀,請丞相星夜趕回。諸葛亮大驚,正考慮如何撤軍,忽見報信者因下馬太急,竟將腰間銅牌掉進水裡,泉水正好滴在上面,發出「咚咚」的聲音。諸葛亮心裡一動,下令三軍星夜起程回蜀,然後叫人拿一面銅鼓放在泉下水中。朱褒得到消息,急忙率兵追趕,誰知一進灣裡,水滴銅鼓的聲音經過山谷回傳,如同千鼓齊鳴,嚇得朱褒一行掉頭就跑,一直跑了120裡才停下。如此三天,朱褒終於有所醒悟,再去派人探聽,才知中了諸葛亮「滴鼓退兵」之計。後來,人們就把甕蓬洞改為「諸葛洞」,峽谷處名為「諸葛峽」,把滴鼓退兵的地方取名「銅鼓灣」。並在當年諸葛亮「將房」處修了武侯祠,用以祭祀諸葛亮。

相關焦點

  • 樂山一日遊:樂山大佛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下小編家鄉的景點之一→樂山大佛吧! 巍巍大佛立唐朝,孕得三蘇堪一驕。 佛自慈祥山自翠,船頭詞客自逍遙。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 看山看水看大佛——樂山遊記
    樂山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之地,四季分明,氣候宜人。3月的樂山萬物復甦,有幸來到樂山近觀大佛。進入景區之後,遊人比較多,我們沒有直接去大佛處,轉而南行上山先去參觀靈寶塔,畢竟這是樂山上著名的寺塔。
  •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四川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地處樂山市市中區,景區面積18平方公裡。山上茂林修竹終年蔥蘢,山下三江匯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譽,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其核心的大佛景觀通高71米,是唐代摩崖造像藝術的精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造型莊嚴,做工細緻,堪稱人類藝術一大瑰寶。
  • 樂山大佛離成都多遠
    成都到樂山可以坐高鐵可以坐大巴,全程135公裡。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說的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東部,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的凌雲山上。  唐朝的時候,凌雲山上的海通禪師見閩江上常常有船毀人亡。
  • 四川樂山大佛 古人智慧的結晶
    樂山大佛就是這樣一個有風景有故事的地方,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樂山大佛吧。如果是你是個地道的四川人,那你一定對樂山大佛有所了解。關於樂山大佛的歷史和景色都有所耳聞,那你知道樂山大佛是哪個朝代開始建造的嗎?樂山大佛周邊又有哪些遊玩地點?接下來帶你了解。首先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整個景區的面積達到了17.86平方公裡。
  • 景致記錄:四川省樂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請猜猜看: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打一處景點。究竟是哪裡呢?謎底就是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又叫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樂山大佛修建之前的樂山,因三江交匯,水勢兇猛,每年汛期,都有船毀人亡的事件發生。海通禪師決定開鑿崖壁修建大佛,一來可減殺水勢;二來船家遠遠望見慈眉善目的彌勒佛,心裡有了安慰,遇事也不急躁了,危機自然容易化解。樂山大佛,始建於公元713年,完工於公元803年,經過3代工匠的努力,總共花了大約九十年。
  • 【每周景點推薦】樂山大佛
    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樂山人,你多久沒有爬樂山大佛了?
    樂山大佛正對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匯處,慈眉善目,法相莊嚴,被譽為中國第一大佛。樂山人,是時候再爬一次樂山大佛了! 凌雲山下三江匯流常有船毀人亡,靈寶塔像是江上「燈塔」,以便船工提高注意力,安全渡過急流險灘。 登臨塔頂,視野開闊,可俯瞰三江,能對望峨眉。春夏一片蒼翠,秋冬如繁花簇擁,美不勝收。
  • 東方佛都行走,到樂山看大佛
    四川樂山市的東方佛都,是5A級旅遊景區,與樂山大佛同在樂山市凌雲九峰,入選世界「雙遺產」。 東方佛都景區現所轄凌雲九峰之四峰。凌雲九峰,唐代「峰各有寺」,曾經遭遇戰火四峰寺廟被毀。而今的東方佛都循古蹟恢復舊貌,保留唐代原有山林風貌,依山取勢、高低錯落、林隱千佛、洞中百窟。 樂山大佛所在的凌雲九峰,唐代時「峰各有寺」《大象閣記》,後毀於元明。東方佛都循古人遺蹟,以恢復唐代風貌為宗旨,薈萃了世間石刻佛像精品,是四川美院的教授們雕塑,中國雕塑大師劉開渠是顧問。
  • 樂山大佛 人間奇蹟
  • 樂山大佛到底是誰發起建造的
    樂山大佛小編讀書時期有幸去過樂山參觀過樂山大佛,今天和大家聊聊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它的開鑿建造發起人是唐玄宗時期凌雲寺高僧海通和尚。
  • 四川樂山市民夜遊凌雲山 未來一年內享10元優惠票價
    12月4日,四川樂山大佛旅遊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實行夜遊凌雲山市民票優惠的通知》。根據該《通知》,12月4日起,樂山大佛景區實行夜遊凌雲山市民票優惠,票價為10 元/張。市民可憑樂山市域內的本人身份證、在樂高校本人學生證等有效證件,在樂山大佛景區北門夜遊凌雲山售票窗口購票,一人一證一票。
  • 遊四川樂山大佛,品樂山美食,樂山旅遊全攻略
    交通:我們從黃龍溪出發到樂山需要在彭山中轉,彭山北站緊鄰汽車站。從彭山北到樂山站高鐵票價28元,半小時即到。樂山站出站後乘坐K1公交車可到達樂山大佛景區,車票2元。門票: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樂山市岷江東岸凌雲寺側,頻大渡河、岷江與青衣江三江交匯處。大佛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屬國家5A級景區,門票80元。
  • 樂山大佛 人間奇蹟!!
  • 印象成都之樂山大佛
    25日早八點,在賓館吃完早飯,我們就啟程前往樂山市去看中外聞名的樂山大佛了。一路上汽車飛馳,窗外閃過的房子、田地、工廠,都深深的印在腦海裡了。回頭是岸阿彌陀佛景區大門,很雄壯。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河匯流處的凌雲山下坐在車上拍的江裡有輪船,不知道水有多深樂山大佛景區前的大道,邊上的樹是榕樹載滿榕樹的樂山大道。進了景區,還需上山。山不是很高,拾級而上,走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山頂。到了山頂,首先導遊介紹給我們的是凌雲寺。凌雲寺舊名是報恩寺,因大佛而又名大佛寺。佛是什麼?
  • 樂山大佛,到樂山必去的景點之一
    前段時間的大佛洗腳又讓樂山大佛上了熱搜大佛洗腳「大佛要洗腳,樂山睡不著遭遇洪水的樂山城樂山大佛,是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高71米,地處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匯處,在四川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旁,又名凌雲大佛
  • 樂山,除了大佛,還有這些好玩兒的
    圖說:樂山大佛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四川樂山是世界著名的生態和文化旅遊勝地,她是中國唯一一座擁有三處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城市,其中世界最大的石刻彌勒坐佛樂山大佛、峨眉山和東風堰皆在樂山域內。森林在城中,城在山水間,樂山還擁有多處國家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等景觀。
  •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樂山大佛舉世聞名,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至此觀瞻。遊客們在驚嘆樂山大佛雄偉、感嘆古代樂山人民智慧時,還會發現樂山大佛窟左右兩側壁有1米見方且對稱的「長方形孔洞」,以及有規律分布在佛胸、胯襠等部位的一些直徑0.5-1.25米圓形的「洞」遺蹟,這些「孔」、「洞」究竟代表什麼含義呢?
  • 樂山觀大佛,霧中登峨嵋
    2014年4月,我第一次來到四川省樂山市,終於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並非是石窟藝術)。
  • 四川樂山大佛顯靈的傳說,和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真相?
    自從樂山大佛開鑿建成之後,就不斷出現各種奇異的現象,例如大佛建成後當地從未發生過一起乘船事故,還有人曾看到過大佛流淚、大佛閉眼等現象,與此同時,中國也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件,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樂山大佛顯靈了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對這樂山大佛顯靈的傳說和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很感興趣,下面探秘志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從樂山大佛建成到至今發生過的那些奇異的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