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到底收了多少漢字?

2020-12-21 未成年人網

  30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710年4月8日,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諭令,命張玉書、陳廷敬等30人編纂《字典》。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被稱為「字典」的字典,也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官修字典,不僅在我國辭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辭書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巨型著作。成書300年後的今天,《康熙字典》依然流行。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過世界數字圖書館網站查詢《康熙字典》。 

  305年前的今天康熙諭令出一部「字書」典範 

  1710年4月8日,即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十,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諭令編纂《字典》。在諭旨中,康熙希望它能夠繼承和超越前代,成為所有「字書」的典範。 

  這是集朝廷之力編寫的一部字典,當時聚集了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等30多位學者,歷時6年,全書成於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 

  全書依據明朝梅膺祚《字彙》和張自烈《正字通》兩書增訂而成,分為12集,以12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整部字典以214個部首分類,注有反切注音、出處及參考等,差不多把每一個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義都列舉進來。除了僻字僻義以外,在每字每義下,都舉了例子,這些例子又引用了「始見」的古書。 

  《康熙字典》採用部首檢字和筆畫檢字方法。部首檢字多用於查一般的常用字,如查「康」字,在部首索引中找「廣」部,在「寅下」5頁。 「隸」為8畫,再到「寅下廣」部8畫裡可以查到「康」字。為方便部首檢字,民間還流傳一首「查字訣」:一二子中尋,三畫問醜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餘亥部存。 

  筆畫檢字用於難字查檢,如查「民」字這樣的單體字,不知道其部首,可依筆畫檢字表。 「民」為5畫,可以在5畫中查到。 

  古人所說的部首和現在不大一樣。現在是先取左邊後取右邊,先上邊後下邊。古人把一個字歸入某個部首時,考慮的是該字與哪個部件的意義相關就歸入哪部。比如「穎」字,它歸入禾部,因為穎是麥芒,與禾苗有關。而「潁」歸於水部,因為它是河流名。另外,《康熙字典》在標明部首時不是按簡化後的部首來寫,而是按它原來的形體寫,氵要查「水」部,忄要查「心」部,左阝要查「阜」部,右阝查「邑」部。 

  《康熙字典》裡面的注音有直音和反切。直音就是用同音字來注音,如「籌,音儔」。反切是用兩個字來給另一個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及聲調,合成新的音,如「毛,莫袍切。」即用「莫」的聲母m+「袍」的韻母ao組成新的mao,就是「毛」的讀音。 

相關焦點

  • 漢字到底有多少?
    聽一位中學語文教師說,他曾經提問中學生同學們,漢字一共有多少字呢?有的同學說,漢字有六千多個,因為國家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就是收錄的這麼多;還有的同學說,肯定不止,連供給中小學生使用的小型語文工具書《新華字典》,還收錄了一萬一千多個漢字呢。那麼,漢字究竟有多少?
  • 漢字趣事:漢字字典的歷代收錄狀況和漢字筆畫之最
    漢字趣事|漢字字典的歷代收錄狀況和漢字筆畫之最作者:枯木漢字是非常有趣的文字,除了書法藝術上給人以美的享受,每個字的結構和含義都令人著迷。;清代《康熙字典》共收錄了47,035字,到現代《漢語大字典》收字56000餘字。可以看出,自古至今,人們造字從未停止,不斷增加。
  • 康熙字典起名之男寶寶好名字推薦!
    康熙字典起名之男寶寶名字。為什麼要用康熙字典來給寶寶起名呢?康熙字典裡面有很多過去用的字,在現代詞典裡沒有了的,或者寫法不同,可是用生僻字也不是很好呢。康熙字典之所以適合用來起名,並不是因為生僻字多,而是因為康熙字典能查看每個漢字的五行屬性!這樣子就很方便了對不對!
  • 中國漢字有多少個?網友:再活十輩子,我也認不全
    我們從最初習字,漢字書寫認真一筆一划卻歪斜不一,之後,越愈發熟練、「龍飛鳳舞」,不管何時,你我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漢字有多少個?中國漢字有多少個?至今沒有確數,一首《生僻字》已經讓不少人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先別急,以下我們所要說的古今漢字收錄數據,你若了解,一定驚嘆:「再活十輩子,我也認不全」。
  •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
    比如目前發現和整理的甲骨文字數量有4055個;到了東漢《說文解字》中,漢字數量增長到9353個;三國時《廣雅》收字18150個;一直到北宋《類編》收錄的漢字,高達33190個;之後漢字增量放緩,直到清朝《康熙字典》共收字46933個,是古代收錄漢字數量最多的字書。
  • 俄羅斯將漢語列入「高考」,作為中國人,你知道漢字有多少字嗎?
    作為中國人,請問中國的漢字一共有多少字?從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了我們現在的漢字,中間經歷了許多次的變革,而漢字也慢慢越來越多。究竟有多少漢字至今其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有人估計實際漢字約在10萬個字以上;也有人估計在12萬個字以上,不過郭沫若生前曾經估計過,中國大概有6萬個漢字左右。
  • 300多年前編成的《康熙字典》,揭秘其背後的歷史故事
    二、《康熙字典》創造了多項第一《康熙字典》吸取了歷代字書的編纂經驗,集眾家之所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突破。1、《康熙字典》是中國第一次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2、《康熙字典》是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47035個)。
  •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你只需會1%,就毫無壓力
    與英文、俄文、拉丁文的字母不同,漢字屬於意音文字,從出現之日起,就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那麼經歷幾千年發展的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呢?我們日常真正在使用的到底有多少個呢?讓我們從漢字的發展源頭開始尋找。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字的形體和偏旁編排的字典——東漢的《說文解字》收錄了部首540個、文字9353個。如果再算上1163個的異體字,漢字總數已達到10516個。但這只是個開始,漢字以驚人的爆發力,在擴張的道路上飛馳前行。
  • 100多年前的《康熙字典》,來自「地下」
    圖為100多年前的《康熙字典》 2020年4月24日,在貴州省遵義市區的古物收藏愛好者楊光貴家,發現了一本較老的《康熙字典》,出版於100多年前。圖為100多年前的《康熙字典》紙張與厚度 翻開字典首先看到,字典外套是草綠綢布包裝,整本字典厚約10釐米,裡面紙張也變成黃色,字體是印刷體,繁體字,豎面排列,檢索出的每一個字下方
  • 學者:漢字語音應遵循新華字典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中,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引起了爭議。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表示,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此次漢字聽寫大會,以《現代漢語詞典》為詞庫,該書由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纂。在比賽現場,「熨帖」一詞,成人體驗團的正確率僅為 10%。
  • 全息字典正式上線:漢字任查,溝通古今
    IT之家1月27日消息 《新華字典》等工具書想必是伴隨許多人學習成長的老朋友。如今隨著手機、電腦等工具的普及,字典、詞典等工具用書已經轉向了電子化、數位化。據今日《光明日報》消息,國家語委推出的重大基礎資源建設項目「通用漢字全息資料庫建設」已經正式上線,號稱「全息字典」。據介紹,該項目將可構建一個具有多維關聯關係、科學系統、高效實用的漢字全息資料庫。
  • 衡陽村民祖傳百年《康熙字典》代代傳承優良學風
    6月9日,湖南省衡陽縣界牌唐福村80歲的曾繁梅老人介紹道,自己家傳的《康熙字典》有100多年歷史了,家裡三代人都喜歡讀書。 當日,曾繁梅老人向我們展示了這套充滿歷史感的康熙字典。字典共六本,四眼線裝,32開,六本封面上依次書有「總目子醜集」、「寅卯辰集」、「巳午集」、「未申集」、「酉戌集」、「亥集備考補遺」字樣。
  • 「全息字典」正式上線:古今漢字任你查
    來源:光明日報「全息字典」:古今漢字任你查快捷、權威、形象——準確查找一個難檢字的相關信息再不用跑遍古籍閱覽室,翻便「大部頭」,只需輕點滑鼠——登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點擊現代通用字集,搜索要查找的字,不僅能夠顯示其現代字形、字音、字義信息,還可以查到該字從甲骨文
  • 祖傳《康熙字典》已有百年 一家三代都愛讀書
    00:00紅網時刻6月10日訊(通訊員 劉欣榮)「這是我祖傳下來的東西,百多年的字典了......」6月9日,湖南省衡陽縣界牌唐福村80歲的曾繁梅老人介紹道,自己家傳的《康熙字典》有100多年了,家裡三代人都喜歡讀書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
    近日,在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諸如「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等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就引起了人們爭議。為此,國內媒體《長江日報》專門採訪了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引熱議 百度當字典不靠譜
    原標題:北大教授:拿百度當字典不靠譜 北大教授:拿百度當字典不靠譜 北大教授:拿百度當字典不靠譜 是「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央視《漢字聽寫大會》中,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引起了爭議。
  • 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
    原標題: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隨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中國成語大會」等多檔漢字電視競賽節目的熱播,說文解字一時間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但也有不同意見指出,漢字節目中出現的聽寫字生僻古怪,試題缺乏多樣性,在導向上沒有突出漢字書寫應注重規範應用的特性等
  • 漢字手抄報:漢字的數量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諮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
  • 漢字有多少個?筆畫最多的是哪個?
    於是我火速去查了資料: 為了避免被再次問倒,也為了趁機以「磚家」的身份炫耀一番,我特地去搜了漢字到底有多少個……竟然有9萬多個! 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 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 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複字320個); 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庫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 科技傳承文化:《新華字典》APP重新聚焦漢字音形義
    「凸」字到底怎麼寫?「火」字的第二筆是什麼,「老」字的部首是什麼?近日,由商務印書館、華為應用市場共同主辦的一場名為「科技傳承文化」的線下活動中,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難倒了不少參加活動的學生和家長。現場漢語專家和學生家長一同就相關漢字的書寫、發音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本次活動以傳統紙質《新華字典》和《新華字典》APP在漢字音、形、義的學習中的使用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