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2020-12-13 品詩賞詞

孟浩然是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所處的時代社會安定,各地州府又往往好客,這就為幹謁、覽勝的文士們創造了便捷條件,形成了漫遊之風。

唐代文人喜歡隱逸、漫遊的風尚,反映到詩壇上,就產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歌。孟浩然長期隱居,且遍遊各地,又深受陶淵明的影響,文學造詣很高,就連李白、杜甫和王維都很敬仰他。

孟浩然的田園、隱逸詩並無廣闊深刻的內容,只是側重於襄陽村居時的高雅行徑和閒情逸緻,諸如高士的孤懷、隱居的幽寂、登臨的清興、靜夜的相思,等等。

他學習了陶淵明的創作經驗,重視清新而渾然一體的感受,其詩歌創作主要圍繞襄陽江村為主,但經過藝術概括,卻創造了幽雅、恬靜的意境,從而形成了清淡的藝術風格,也為唐代詩壇增添了別有韻致的奇葩。下面介紹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詩人40歲之前一直隱居山林,雖然有一次曾去京城謀求功業,但很快就失意而歸,此後孟浩然反而堅定了隱居生活的決心,再也不幻想仕途了。

張五是詩人的朋友,彼此可以交心,也在危難時刻相互幫助過。可是對方為了生計,後來外出未歸,詩人經常想起他。如今臨近佳節,詩人就更加感到孤寂,於是便寫詩懷念老友。

時值深秋,詩人登高望遠,前四句描寫秋日景象,表達內心的感受。作者緩緩地登上萬山峰嶺,四周空氣清新、白雲繚繞,仿佛處於仙境,詩人心中不禁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

他又試著登上更高的山峰,然後遙望遠方,忽然看見高飛的鴻雁逐漸遠去,心中又湧起淡淡的憂傷。從「隱者自怡悅」,轉變為「心隨雁飛滅」,雖然是因為情景的轉換,但更多的是因為詩人心中充滿萬千愁緒,所以才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

詩人看見大雁遠離,就會想到朋友至今未歸,於是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句。詩人觸景生情,感慨地說,「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愁緒每每因為薄暮而引發,興致往往由於清秋而招致。

詩人再俯瞰山下,「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他站在山頂,可以不時地看見回村的居民;他們有的悠悠地走過沙灘,有的依然坐在渡頭憩歇、休息,顯得那樣從容自若。

作者又向遠處放眼望去,「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天邊的樹看上去細如薺菜,黃昏中白色的沙洲清晰可見,卻好像一灣朦朧的月亮。

這四句詩千古流傳,更是膾炙人口。詩人想像豐富,用浪漫的詩句,展現出夢幻的景象,既顯示出鄉村的靜謐氣氛,又表現了山林中的秀麗景象。

最後詩人又一次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他好像在隔空遙問朋友,又像是自言自語,何時能載酒共飲,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

縱覽孟浩然的這首五言古詩,描寫清秋薄暮景色和相思之情,藝術上很有別致之處。詩人先登高懷遠,看見飛雁而感孤寂、因薄暮而生愁情。然後轉而描寫鄉村中的景象,「若薺、如月」,描寫生動,刻畫具體,令人如臨其境。最後以設問結束,更引人入勝。

詩人善於捕捉生動的印象,把握輕微的情緒,並用水墨寫意畫法借景抒情。全詩用筆不嫌疏,水墨不嫌淡,可見非獨王維一人可以做到詩中有畫。

相關焦點

  • 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他學習了陶淵明的創作經驗,重視清新而渾然一體的感受,其詩歌創作主要圍繞襄陽江村為主,但經過藝術概括,卻創造了幽雅、恬靜的意境,從而形成了清淡的藝術風格,也為唐代詩壇增添了別有韻致的奇葩。下面介紹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卻也驚豔了千年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 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夢回煙雨江南周新紅記憶中的江南是一幅古樸典雅的水墨畫兒,飽蘸水的靈韻和墨的濃鬱。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當車子在高速上駛向龍泉地界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安置在萬山叢中醒目的對聯:「詩畫江南最高峰,煙雨甌江第一城」。的確,煙雨的江南,尤其在三月,宛如詩情畫意的水墨畫兒,處處洋溢春的氣息,讓我這個好久未曾夢見莊周的人,似乎也很難分清到底是山水融進了我的血液,還是我自己融入了山水的氣脈。
  • 孟浩然很著名的一首詩,如一幅樸實的田園風情畫,流傳1000多年
    古詩詞中有很多描寫田園風光詩篇,田園詩派的鼻祖是東晉詩人陶淵明,歸隱田園的他寫的詩取材于田園生活,語言接近口語,寫得清新自然、醇美,給人以詩情畫意的感受。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雋永無比,陶醉了千年。
  • 清新淡雅的江南風新中式婚禮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清雅幽遠的意境,靜謐朦朧,淡墨暈染如一首淡雅留白的詩,放眼四周,滿目皆是似水柔情。這一場淡紫色婚禮融合了莊重與優雅的氣質,策劃師在講究中式風格設計的同時,將春風、明月、海棠、霧氣、迴廊呈現在一幅捲軸畫中,清雅含蓄、端莊風華,描繪出一幅水墨畫的意境。
  • 王維的這首詩好美,就像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美得令人心醉!
    縱觀古典詩歌史,有一類詩歌作品,它的語言清麗洗鍊,風格恬靜淡雅,詩境雋永優美,讀後能給人以優美如畫的藝術享受。這類詩歌作品便是山水田園詩。它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的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主要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隱居生活。
  • 送孟浩然之廣陵——秋語畫詩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遊歷揚州。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這是一首送別詩。那麼,讓我的畫來幫你,幫你看畫記唐詩!我用水彩畫唐詩,針對唐詩三百首創作了大型系列插畫。在我的水彩插畫裡,儘量美美的體現了詩中的關鍵內容、人物、環境,傳達了詩人的情緒和意境,讓畫與詩之間產生最大的共鳴,從而達到兩者的互聯互通。當大家看到畫,就能很容易理解詩裡的內容,同時視覺的強大衝擊力幫你更容易記住詩句。當你想起某一首詩,也能自然而然聯繫到我的畫。
  • 孟浩然田園詩清新淡雅,情真味醇,恬淡有味:陶醉在心,無比嚮往
    孟浩然,盛唐的詩人,在中國詩壇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與他其齊名的是他開創的田園詩,獨具一格。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泰家康,強大的國力提供了文化空前發展的環境。
  • 呈坎古鎮,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呈坎古鎮,皖南最為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如果從正門的「永興湖」邊放眼望去,一幅蘊涵了徽州文化和歷史的水墨畫,頃刻之間展現在眼前。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燦爛的徽州文化在這裡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讓人驚嘆,更使人著迷。
  • 吳振華:孟浩然詩的「清」境之美(下)
    此詩寫於開元十九年(731)孟浩然遊吳越期間,以輕淡簡潔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水鄉風情畫,讀來如南朝樂府民歌。真可謂日出煙開香風滿,遠樹芳姿入眼帘,春山冶豔妝若畫,琴歌野趣興空前。張五即張諲,早年隱居於襄陽,後隱居長安及洛陽,與王維過從甚密,是孟浩然的好友。首聯引用梁代陶弘景詩「山中和所有?嶺上多白雲。
  • 唐詩三百首丨孟浩然最經典的田園五律詩,恬靜愜意,可謂詩中極品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很幽靜、很飄渺的山水詩,美若仙境,讓人心醉!詩與畫這兩者的完美結合使得王維的題畫詩最是知名!小編曾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多次賞析過王維的經典作品,比如《山居秋暝》、《鳥鳴澗》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移步前往閱讀!與王維齊名同寫田園詩的另外一位大詩人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了。
  • 一首意境空靈淨美、景物清新淡雅的小詩,讀來別有一番風味
    詩人面對長江夜景,有感而發,寫下一首抒發旅途愁思的詩作——《題金陵渡》,詩中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寂寞悽涼。題金陵渡張祜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詩的大意是:我夜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斜月西下,在朦朧的月光下,江潮正在退去,星火閃閃的長江對岸便是瓜洲。
  • 《荷塘月色》:一幅如詩如音的水墨畫
    本文我們不以文章的社會意義來分析欣賞,而是從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濃濃的的中國水墨畫的畫面感來品鑑。「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帶著我們走進了一片黑白相映的水色世界。
  • 清幽淡雅、水墨丹青的王維
    王維的意境與水墨丹青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脫俗與中國山水意境詩畫的大詩人王維的「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如沐春風!其「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凸現詩人的「詩、書、畫、樂」造詣之深之水墨丹青!山 水 鳥 花,不正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歷代文人墨客所勾勒、所丹青的永恆色彩基調嗎?王維的詩糅合了儒釋道精髓,又勾勒了莊子的逍遙與灑脫,雖經幾千年的滄海桑田,但其水墨丹青若畫的詩依舊清晰意境;我們仿佛聽到「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種恆古永痕的雕刻!
  • 孟浩然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碎!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於他的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例如他的《過故人莊》、《春曉》、《田家元日》等等,那都是唐詩裡不朽的名篇,很多人都能夠背誦。孟浩然的詩大多都是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的《春曉》,那可謂是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能夠全篇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而且他的這些詩,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每一首詩,那都是極為的工整,情景交融,非常值得一讀。
  • 孟浩然的一首小詩,寫出千年後夢想的春天生活,簡單卻非常難的
    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也像王維一樣,給人以清淡之感,但是王維的詩,意境是極美的且富有禪意,而孟浩然的詩,他的意境,更多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渾然天成之美。《過故人莊》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夢回煙雨江南周新紅記憶中的江南是一幅古樸典雅的水墨畫兒,飽蘸水的靈韻和墨的濃鬱。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當車子在高速上駛向龍泉地界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安置在萬山叢中醒目的對聯:「詩畫江南最高峰,煙雨甌江第一城」。的確,煙雨的江南,尤其在三月,宛如詩情畫意的水墨畫兒,處處洋溢春的氣息,讓我這個好久未曾夢見莊周的人,似乎也很難分清到底是山水融進了我的血液,還是我自己融入了山水的氣脈。
  • 孟浩然最淡然的一首詩,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淡到極致就是孟浩然
    而孟浩然了,身在盛唐,年輕時也很有抱負很有才華。無奈運氣不好,始終沒考上科舉,終身未仕。因此,孟浩然的詩句中難免就會有很多牢騷憤懣之言,無意中就破壞了詩句的意境之美。但是他善於從平淡處發現景致,不刻意雕琢字句,因此詩句中有一股清新淡雅的韻味。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孟浩然最淡然的一首詩,這首詩就是《夜歸鹿門歌》。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唐)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路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 孟浩然在秋日寫的一首詩,無一高級字,卻被後世評價:超然入神
    說到唐朝的山水田園詩人,很多人都會想到王維和孟浩然。王維一生都在官場和田園中徘徊不定,他曾寫過雄渾富麗的應制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也曾遠赴塞外,寫下蒼涼悲壯的邊塞詩,「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
  • 一天一首古詩詞 |《過故人莊》唐 孟浩然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