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翔高新城:匯聚高端產業 推動產城人融合

2020-12-09 廈門網

  位於同翔高新城的百億級項目——天馬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正火熱施工中。

  ▲位於同翔高新城的瀚天天成項目一期已投產。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智明)廈門東北部,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天馬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中航鋰電A6項目等百億級項目的火熱建設場景,使高端產業格局輪廓初顯。

  作為我市跨島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抓手,以及火炬高新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由同安、翔安兩個片區組成,規劃用地面積46.8平方公裡。自2015年啟動建設以來,同翔高新城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兩手抓,產業發展規模初顯,形成了「一地兩片」「一片多期」的格局。

  如今,驅車駛入這裡,寬闊平坦的市政道路,現代化的廠房逐步映入視野,城市綜合管廊、水電設施等綜合配套,正使新城配套日漸豐滿,未來,這裡還將建設公園、商貿、學校……以產興城,以城促產,讓人不由充滿期待。

  著眼於打造城市新區和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的升級版,同翔高新城提出「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即到2025年,新城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裡,引進超過200家先進位造業企業,達產後產值超過1500億元,新城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

  基礎先行

  緊扣產城人融合主線

  今年4月,《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提升規劃》通過審議。這份規劃,折射出同翔高新城推進產城人融合、打造宜居宜業片區的決心和信心。同翔高新城在加快在建市政基礎設施項目進度的同時,計劃新啟動市政道路項目41個,共計86公裡,並結合重點產業布局和招商意向,新啟動綜合管廊、電力設施等19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交通路網是撐起同翔高新城的「骨架」。同翔高新城將力爭到2022年底,同安片區「五橫五縱」和翔安片區「五橫三縱」的骨幹路網基本形成。

  住房、學校、醫院等事關片區的幸福感。同翔高新城將加快建設五顯起步區內布塘小學、布塘幼兒園及新厝小學等項目;加速啟動廈門六中同安校區、國貿學校等教育配套項目,力爭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未來三年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470億元。

  在徵拆工作方面,同翔高新城將圍繞強化用地保障和促進村民生產生活方式轉型,未來三年內計劃拆遷土地面積約358公頃。目前,已經啟動新厝安置房等安置房項目建設工作。

  瞄準高端

  推動產業能級躍升

  「中航鋰電廈門項目的進展,讓我們感受到『廈門速度』!」在今年8月底舉辦的廈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上,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為廈門營商環境點讚。

  位於同翔高新城的中航鋰電項目從洽談到籤約,僅用2個月;從籤約到開工建設,僅用2個月;總包進場後4個月就實現項目提前封頂,不斷跑出「廈門速度」。按計劃,該項目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投產,將建成行業領先的高度智能化產業基地,達產後可形成年產20GWh的產能,對於做大做強我市新能源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5月我們來這裡看場地的時候沒有想到,僅過了一年多時間項目就已經在大面積建設中。」站在天馬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現場,看著來往的工程車,廈門天馬董事會秘書鍾健升感慨道。天馬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將促進我市平板顯示產業的代際升級。而就在近期,與天馬配套的某背光面板領軍企業也確定入駐同翔高新城,推動產業鏈上下遊進一步集聚。

  面向第三代半導體發力的瀚天天成是首批入駐同翔高新城的企業之一。目前,瀚天天成碳化矽產業園一期項目已達產,預計年產30萬片碳化矽外延晶片,二期也即將動工。在瀚天天成董事會秘書鄭振寬看來,同翔高新城有規劃地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聚集到一起,為未來的企業協作、就近配套奠定了基礎。

  以中航鋰電、天馬、瀚天天成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代表,同翔高新城不斷譜寫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的生動實踐。「同翔高新城致力打造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集群,圍繞已引進的百億級項目,突出補鏈強鏈延鏈。」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同翔高新城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莊榮良介紹說。

  莊榮良表示,同翔高新城將加強產業趨勢的研究,完善重點產業鏈發展路線圖;緊盯產業鏈缺失環節,推動產業鏈上下遊成龍配套;超前布局前沿領域,加強項目策劃和主動招商;強化以商引商,充分發揮投資顧問的作用,對接資源、捕捉信息、推進項目。同時,持續深耕企業,支持存量企業擴大再投資、延伸產業鏈、拓展新業務,不斷做大做強。

相關焦點

  • 產城景融合 建世界級公園城市——兩江新區的「王炸」原來在這裡!
    圍繞城市軸帶布局產業、商業、住宅和功能配套項目,實現了城市空間與產業空間縱向適度隔離、橫向有機互動,既保障辦公及居住品質,又實現「產城景」融合發展。瞄準成為重慶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杆,兩江工業開發區確定了低密度的城市建設原則,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5以內,商品住宅建築高度原則上不超過40米,制定出臺規劃導則,為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打下了基礎。
  • 深讀丨西江產業新城:產城融合,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探路者
    在產城融合的過程中,除了吸引一批高端商住項目外,西江產業新城加快君御國際遊艇展示中心、鈞明城等一批高端服務業項目的建設;並加強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等學校,以及高明區(中國科學院)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環繞新城這一布局。
  • 感受產城人文融合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11月18日上午,冒著斜風細雨,由區作協主席蔣軍輝帶領的作家採風團走進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感受20年來杭州灣經開區轉型提檔、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變遷。作家採風團一行分成三組,分別參觀了浙江中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容廠貌及自控智慧安監中心、浙江安諾芳胺化學品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中心、浙江中金格派鋰電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龍盛研究院、產業展示館、安全環保監控平臺、海塗陳列館等一些重抓提檔升級
  • 做好「產城人文」深度融合大文章
    改革開放以來,織裡鎮的發展經歷了萌芽生長期、集聚爆發期、轉型調整期三個階段,實現了從「農民創業」到「產業創新」再到「產城融合」的華麗蛻變,這裡也成了觀察改革開放40周年進程的微型樣本。  1.童裝產業持續發展。改革開放初期,織裡人率先響應國家號召,憑藉「一根扁擔兩隻包、走南闖北到處跑」的信念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童裝產業在織裡生根、發芽、轉型,並成為如今的支柱產業。
  • 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永川丨區委書記滕宏偉: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
    5月15日,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接受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永川將圍繞推動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以「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三項任務為抓手,努力做到既向重慶主城加快融入,又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周邊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
  • 優化城鎮體系 推動產城融合 把握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
    優化城鎮體系 推動產城融合 把握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 2020-04-28 09:31:10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需要立足所處城鎮體系或城市群,找準定位,優化產業結構、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需要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更好帶動城市群發展,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推動產城融合,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 首個戶外產業小鎮走上「產城融合」新路徑
    大會集結了百餘輛房車、配件以及戶外露營產品企業參會,現場展示了戶外用品和部分新款房車,設有開幕式、房車旅遊發展論壇、房車打卡等系列主題活動,為期三天的盛會不僅開啟了島城戶外露營旅遊的新契機,也以青島首個戶外小鎮的產城融合模式,為城市文旅休閒業態的發展升級注入新動能。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區北部68.29平方公裡範圍納入示範區建設,其中包括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高端裝備產業園,以及大張莊鎮、雙街鎮兩個市級示範小城鎮。
  • 中集產城引戰故事與張一平「產城融合不是產業地產」
    「這和傳統開發業務的機制市場規則是不一樣的,因為中集畢竟是傳統製造業為主,所以已經下決心不想做傳統房地產了,想做產城融合。」不過,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早於2013年9月16日,中集產城就開始探索產城融合業務。
  • 細看惠州一個產業新城的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治水興城,產業促城,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金山新城正在有力的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根據金山新城相關的規劃內容,未來的城市中心將結合區域內的金山湖、惠南湖、西枝江等山水資源,發展國際濱水新青城,灣區科創新磁極,建設產城人融合的生態標杆,助力惠州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如何落到地上?
  • 大興機場臨空區北京部分控規獲批 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正式獲得批覆,明確規劃範圍為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裡,同步將臨空經濟區總體管控區的北京部分約497平方公裡納入研究範圍,將構建以生命健康為引領、樞紐高端服務和航空保障為基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製造為儲備的產業發展體系
  • 港產城融合 福建寧德推動三都澳開放開發
    港產城融合 福建寧德推動三都澳開放開發 2018-01-19 22責任編輯:劉湃   中新社寧德1月19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福建寧德市市長郭錫文19日在寧德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表示,2018年將堅持港口、產業
  • 威海:產城融合 活力南海
    原標題:產城融合 活力南海今年以來,威海南海新區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部署要求,緊扣「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新區新城「新」的優勢,以產業化推進城市化,以城市化加快現代化,推動產業與城市良性互動、互促共榮。
  • 新都建設千億級航空產業園 打造產城融合新示範
    未來,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將實現航空配套供應商從「工序加工」到「零部件完整交付」的跨越;實現從「零部件製造」向定製化高端工具機研製、大部件研發設計、航空工藝創新、產業孵化運營、特色人才培育的突破;借勢成渝地區雙城聯動,推動航空智能裝備產業園、航空發動機產業園、航空雲谷總部園、航空大部件總裝園、航空產業拓展區六大片區高質量建設,配套建設航空活力公園、航空產教園、航空科技城等高品質科創空間
  • 中國金茂又籤產城融合新項目!
    金華市政府領導、金義新區(金東區)管委會(政府)、中國金茂、產業方代表以及來自上海、杭州、金華等地的媒體記者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上,金義新區(金東區)管委會(政府)與中國金茂籤署了東湄片區產城融合項目合作協議。
  • 朱宏任:以數字基建賦能產城融合,以產促城,以城興產!
    5月13日,由中指研究院主辦的2020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五屆產城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召開。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發表《以數字基建賦能產城融合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演講。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nbsp&nbsp&nbsp&nbsp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
  • 上海文創園區集聚效應顯現,未來將推動產業集聚、產城融合
    因產業轉型需求而生,在城市更新中摸索發展的文創園區,在十幾年間,不斷拓展自身內涵,帶動產業升級,提升市場經濟活力,並積極與社區、街區相融,推動產城融合,滿足市民多層次消費需求。如今,上海僅市級文創園區就有137個,入駐文創企業達2萬餘家,其集聚效應已逐步顯現。
  • 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洋溪樣板」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動城鄉品質升級,構築功能完善、文化彰顯的城市發展新高地。在林益平看來,洋溪街道作為我市經濟轉型升級、騰籠換鳥、創新發展的主要區塊,城市建設應以高鐵新區和科技城建設為引領,推動與新安江主城區的產城融合發展,做好改老城、建新城的文章。
  • 何為都市化的產城融合?杭州灣新區引爆大灣區都市圈「裂變」
    而產城融合無疑是推動區域從粗放到集約高質量跨越的最強勁「風口」,以複合地產形態亮相的房地產則是以產城融合為核心的新興都市發展的引擎。 其中,房地產開發商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開發能力與集聚能力等綜合優勢,濤立潮頭,參與政府大都市或特色城鎮的規劃,開發融產業、住宅、醫院、教育、交通、綠化等一體的新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