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握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日前宣布,從今年5月開始已正式啟動「月月抽檢計劃」。結果顯示,包括雅士利、三元、聖元等16家主流品牌的首批樣品抽檢合格,質量令人放心。有業內專家表示,此舉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消費信心,但月月抽檢密度過大,檢測成本最終將轉嫁消費者身上。
乳業協會
首批抽檢全部合格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介紹,「月月抽檢計劃」是由企業自願申請加入,由協會委託第三方檢驗機構,在市場上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5月份,協會委託第三方檢驗機構——國家乳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北京、太原、哈爾濱、上海、西安等城市的超市、商場和專賣店銷售的產品進行質量抽檢。本次共抽取16個主流品牌的樣品。包括:雀巢、雅士利、聖元、施恩、飛鶴、搖籃、完達山、明一、陽光寶寶、古城、三元、歐世蒙牛、關山、太子樂、惠天力、聰爾壯等品牌。據介紹,檢驗依據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安全指標為主,共17項。其中理化指標6項: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雜質度;汙染物、真菌毒素限量指標4項:鉛、亞硝酸鹽、硝酸鹽、黃麴黴毒素M1;微生物指標5項: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阪崎腸桿菌;違禁物質2項: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
宋崑岡介紹,全部抽樣產品的檢驗指標均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
企業反應
國產品牌主動檢,四大洋品牌不參與
雅士利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月月抽檢計劃」利於行業健康發展,消費者可以從多種渠道來了解市場上的乳製品產品質量信息,促使行業透明度進一步提高。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雅士利集團主動自願申請參與抽檢,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對自己產品有自信心,敢於接受檢驗機構可以在任何一個商店、任何時間抽檢,從長遠發展看,這也將促使企業對於產品研發生產及質量檢測技術的完善與升級。「隨著中國奶粉市場容量的增長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綜合價值需求的提升,國產奶粉已呈現出向高端市場發力的發展趨勢。實現從品質到品牌的躍升,『軟實力』是關鍵。」該人士表示。
記者留意到,除了雀巢以外的四大洋品牌均沒有出現在參與名單中。記者分別聯絡惠氏、美贊臣、多美滋、雅培的相關人士,該四大洋品牌均回應:之前沒有聽說過這個事情,參與的必要性也不大。因為自己品牌一直在接受政府各相關權威部門的各種嚴格監管,不僅會被隨時抽檢,企業自身也對產品批批自查。
專家評論
費用或轉嫁消費者
對於「月月抽檢計劃」,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認為,這僅是行業內的自律行為,雖然不具備絕對的權威性,但能向社會披露更多行業信息,可以改善原來信息不對稱的環境,有助讓消費者逐漸恢復對國產奶粉的消費信心。但他擔心抽檢密度太大,「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檢測費用,最終還是要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王丁棉指出,真正做到行業自律,最好是進行不定期抽檢,不做任何事先通知的突擊抽檢,這樣才能起到有一定威懾力的監管作用。
(責任編輯: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