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飛機上冒煙 揭秘:電池芯扎破就燃燒上飛機為何不能帶?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3月5日,在南寧飛往曼谷的南航航班上,發生一起充電寶飛機上冒煙事件,由於機組處置得當,航班安全著落,避免了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

3月5日,南航CZ6099(桂林-南寧-曼谷)航班,起飛後30分鐘左右,乘務長聽到了客艙位於緊急出口旅客的大聲叫喊後,立即前去查看,被告知41排J座一旅客衣服口袋裡的充電寶冒煙了,該旅客已經脫下衣服並包住充電寶向後艙洗手間走去。乘務長趕到洗手間,確認充電寶沒有發生明火,便將包住充電寶的衣服放冰桶內,並用礦泉水對其進行冷卻和浸泡,不一會充電寶不再冒煙,乘務長將事件經過報告給機長,並指派專人監控直至落地。機長根據情況,決定繼續前往目的地。飛機落地曼谷機場後,相關物件已交由地面人員。

記者了解到,此事件中,未導致人員受傷,該旅客在飛行中未使用充電寶,充電寶額定功率為50Wh,充電寶處於關閉的狀態。

據悉,充電寶發生冒煙、自燃的現象屢見不鮮,且部分事件中發生自燃的充電寶額定能量,均符合旅客攜帶鋰電池航空運輸的要求。同時涉事的充電寶都在未使用狀態下發生自然冒煙。初步判斷,以上充電寶在飛機上自燃冒煙是由於充電寶本身質量問題導致鋰電池內短路從而引發鋰電池自燃冒煙。

關於充電寶的使用和攜帶,民航局在2011年7月就下發了《關於加強旅客行李中鋰電池安全航空運輸的通知》,對旅客在飛機上使用、攜帶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做了明確規定和要求。2015年8月14日,民航局再次下發《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的通知》。

相關新聞

坐飛機回家充電寶為啥不能託運? 揭秘:電池芯扎破就燃燒

2016年1月26日訊,春節臨近,首都機場也迎來了客流高峰。民航部門規定,充電寶不能託運,但可以隨身攜帶。但記者發現,一些旅客由於不理解民航部門的相關提示,導致險些誤機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什麼充電寶可以隨身攜帶,卻不允許託運呢?晚報生活實驗室為您詳細解答。

插圖

釋疑 充電寶不讓託運是考慮到安全因素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充電寶儼然成為了「生活必需品」。然而,帶著充電寶上飛機卻有諸多規定。2014年8月,民航局發布《關於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的公告》,首次專門強調了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的相關規定,並專門強調了充電寶的風險性。《公告》表明,今後旅客在乘坐飛機時,僅可攜帶額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時以內的充電寶,屬於「三無」產品的充電寶一律禁止攜帶,並且嚴令禁止託運充電寶。

為何飛機會對充電寶有這麼多限制呢?據了解,充電寶其實就是鋰電池,容易發生自燃。前些年,國內外曾發生過多起航班飛行途中乘客託運的鋰電池冒煙起火的情況。一位民航業人士稱:「飛機在顛簸中充電寶和其他貨物碰撞,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實驗 擠壓穿刺充電寶真的會起火

充電寶遇到衝擊,真的會冒煙起火嗎?近期,一段央視錄製的視頻頗為引人關注。在視頻中,充電寶在重物衝擊和穿刺破壞後都冒出了火苗。顯然,充電寶遇到衝擊是存在起火的可能性的。

重物衝擊實驗,即用一個鐵塊從高處砸到充電寶上,模擬充電寶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外部重物撞擊後的情況。鐵塊落下後,充電寶的外殼被砸壞,隨即冒出一股煙霧,充電寶外殼縫隙處也冒出了火苗。

穿刺破壞實驗,即用一根鐵釺刺透充電寶。結果,充電寶也起火燃燒起來。

充電寶最關鍵的零部件就是儲存電能的電芯,其主要構成為鋰電池聚合物。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實驗室副主任何鵬林介紹,充電寶的安全問題主要還是由其內部的鋰離子電池引發的,一旦充電寶廠家選用了安全質量較差的鋰電池,就會存在安全隱患。

據了解,新的可攜式鋰電池國家標準GB31241-2014已於去年8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合格的充電寶在加速度衝擊、重物衝擊、跌落、擠壓等試驗中應不起火、不爆炸。

原理 鋰電池外殼破壞就冒煙燃燒

此前,生活實驗室也曾就鋰電池的安全性進行過相關實驗。當鋰電池的外殼被破壞後,電池裡發生的化學反應導致電池外殼迅速鼓包,並不斷往外冒白煙,用水澆到上面後,反映更加劇烈,不僅煙冒的更多,還發出了呲呲的響聲。

鋰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它遇水或潮溼空氣會釋放出易燃氣體。其實,鋰電池出現發熱或者燃燒現象主要是由短路和電流過大兩者引起的,而對於手機來說,充、放電電流過大的情況幾乎不會出現。而讓鋰電池出現短路的因素卻有很多,包括電池的物理損壞、使用環境的溫度以及正負極的短路三種情況。如果鋰電池外殼損壞,會導致電芯內部短路,從而發熱燃燒。一般情況下,鋰電池內部含有的電解質處於密封狀態,不會發生反應。但是,當鋰電池的外殼破損,裡面的電解質遇到空氣或者水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和熱量。反應劇烈的時候,甚至會爆炸。

提示 充電寶能否帶上飛機有算法

北京南航地服國內客服部主管黃紅軍介紹,雖然充電寶可以隨身攜帶,但如果充電寶的額定能量超標,也是不允許帶上飛機的。他介紹,額定能量並不是充電寶上標註的電池容量,可以根據一個公式計算出來。

額定能量=標稱電壓×標稱容量

例如,一個標稱容量為10400毫安時(即10.4安時)、標稱電壓為3.6伏的充電寶,其額定能量就是37.44瓦時。

黃紅軍介紹,根據民航部門規定,當充電寶的額定能量小於100瓦時,是不限定數量,可以隨身攜帶的。如果充電寶額定能量超過100瓦時,小於160瓦時,則需要航空公司確認後才能放行,每人最多只能帶兩塊。如果充電寶上的相關標識磨損不清或者沒有標識,則不允許攜帶。

黃紅軍還特別提醒,當下比較風靡的電動平衡車因其電源是鋰電池,航空公司也不允許託運或隨身攜帶。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充電寶飛機上冒煙 是時候科普一波攜帶鋰電池坐飛機的常識了!
    在南寧飛往曼谷的南航航班上,發生一起充電寶飛機上冒煙事件,由於機組處置得當,航班安全著落,避免了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
  • 充電寶為啥不能託運? 探因:電池芯太火爆扎破就燃燒
    民航部門規定,充電寶不能託運,但可以隨身攜帶。但記者發現,一些旅客由於不理解民航部門的相關提示,導致險些誤機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什麼充電寶可以隨身攜帶,卻不允許託運呢?晚報生活實驗室為您詳細解答。  釋疑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充電寶已成為了「生活必需品」。然而,帶著充電寶上飛機卻有諸多規定。
  • 充電寶飛機上冒煙 民航局規定:充電寶不能在行李中託運,只能隨身攜帶
    2017年3月7日訊,(記者張孟君 通訊員吳頌華)3月5日,南航一架由南寧飛往曼谷的飛機上,一名旅客口袋中的充電寶突然冒煙自燃。所幸情況得到及時妥當處理,航班安全著落。充電寶飛機上冒煙 該旅客在飛行中未使用充電寶 來源:中國網3月5日上午,南航CZ6099航班從南寧起飛才30分鐘左右,乘務長突然聽到客艙有旅客大聲叫喊,立即循聲上前查看。
  • 飛機上充電寶自燃,這些充電寶你不能帶上飛機了!
    這充電寶   究竟為何會自燃起火?   是旅客帶上了不合標準的充電寶?   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呢?那麼,產品信息標註清楚的充電寶,就一定能帶上飛機嗎?
  • 航班上充電寶自燃 旅客攜帶的充電寶電池額定容量為5000mahx2
    後經安檢部門現場核查,該航班旅客經過安全檢查,其攜帶的充電寶電池額定容量為5000mahx2,輸出電壓為5V,計算額定能量為50WH,標識清楚,符合民航運輸標準。CZ6163後正常推出,過程未影響首都機場正常運營。據了解,事發時飛機已經上跑道等待起飛了。目前,該旅客已經移交公安。另據飛常準數據,南航CZ6163次原定18:35起飛,實際起飛時間為20:48。
  • 南航一航班充電寶冒煙現明火!充電寶到底該如何上飛機?
    目前,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經初步了解,系旅客所攜帶的充電寶冒煙並著火,事發時充電寶未在使用狀態。充電寶著火實在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何況又是在飛機上,生活中,我們乘坐飛機攜帶充電寶時,該注意些什麼,什麼樣的充電寶會存在安全隱患?今天記者來到濟南遙牆國際航空機場了解了相關詳細信息。
  • 昨天南航飛機客艙起火了,到底能不能在飛機上帶充電寶?
    這類充電寶在飛機上起火的新聞屢見不鮮,1月31日,俄羅斯航空從莫斯科飛往伏爾加格勒國際機場的一架A320飛機,在平安降落之後,機上乘客卻遭遇了一場驚魂。原因是機上的一個充電寶似乎起火併導致飛機客艙充滿煙霧。乘務人員通過充氣滑梯緊急疏散機上乘客,火苗也被很快撲滅。事後調查是一名中國人的充電寶起火導致的。
  • 充電寶在飛機上冒煙起火,空乘的一個舉動讓網友炸開了鍋
    不允許託運同時不能在飛機上使用充電寶可總有些吃瓜群眾對這條規定不以為然「切!有啥大驚小怪的充電寶有辣麼可怕嗎?」你還別說,就在2月25日有一個充電寶在飛機上著起來了!目前,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經初步了解,系旅客所攜帶充電寶冒煙並著火,事發時充電寶未在使用狀態。
  • 南航旅客充電寶在行李架起火,充電寶究竟能不能帶上飛機?
    經初步了解,系旅客所攜帶充電寶冒煙並著火,事發時充電寶未在使用狀態。那麼問題來了,坐飛機可以攜帶充電寶嗎?一般來說,坐飛機很多違禁物品是不能被帶上飛機的,一般在乘坐飛機前經過安檢都會檢查隨身攜帶的充電寶,充電寶必須要達到標準才能帶上飛機,那麼什麼樣的充電寶可以帶上飛機呢?
  • 坐飛機充電寶為啥不能託運?
    《公告》表明,今後旅客在乘坐飛機時,僅可攜帶額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時以內的充電寶,屬於「三無」產品的充電寶一律禁止攜帶,並且嚴令禁止託運充電寶。   為何飛機會對充電寶有這麼多限制呢?據了解,充電寶其實就是鋰電池,容易發生自燃。前些年,國內外曾發生過多起航班飛行途中乘客託運的鋰電池冒煙起火的情況。一位民航業人士稱:「飛機在顛簸中充電寶和其他貨物碰撞,很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 飛機上鋰電池冒煙起火,該如何處置?
    民航局對於攜帶移動電源上飛機有明文規定——額定能量在100Wh以內的充電寶,可以帶上飛機。有時候需要公式換算下,因為充電寶上只標了容量和電壓。一般的充電寶最多的輸出電壓是5V,按照公式換算,容量=額定能量除以電壓,100Wh除以5V等於20000毫安,所以容量在20000毫安以內的充電寶,一般都能帶上飛機。
  • 充電寶能帶上飛機嗎
    發布超標充電寶不得上飛機   充電寶,是指主要用於給手機等電子設備提供外部電源的鋰電池移動電源。   民航局在《關於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中規定,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時,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不能託運。
  • 帶上它就不用擔心充電器在飛機上起火了
    經查系一旅客所帶充電寶冒煙著火。隨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事後,@中國南方航空在微博上發布了消息。目前,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經初步了解,系旅客所攜帶充電寶冒煙並著火,事發時充電寶未在使用狀態。
  • 充電寶在飛機上冒煙起火 事發南寧飛往曼谷的航班
    充電寶冒煙後被損毀。3月5日,在南寧飛往曼谷的南航航班上,發生一起充電寶冒煙起火的事件,由於機組處置得當,航班安全著落,避免了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3月5日,南航CZ6099(桂林-南寧-曼谷)航班,起飛後30分鐘左右,乘務長聽到了客艙位於緊急出口旅客的大聲叫喊後,立即前去查看,被告知41排J座一旅客衣服口袋裡的充電寶冒煙了,該旅客已經脫下衣服並包住充電寶向後艙洗手間走去。
  • 民航新規定:鋰電池無法上飛機
    民航總局針對鋰電池發布的「限飛令」,禁止託運移動電源,對旅客攜帶移動電源登機做了更嚴格的限制,眼下正當旅遊旺季,乘飛機出行的旅客往往因為攜帶不符合規定的移動電源而在登機前受阻,出現險些誤機的情況。其實,移動電源並非不能上飛機,只要是符合機場規定的安全的移動電源,完全可以攜帶上飛機。
  • 又一充電寶飛機上"發火" ,鄭州機場:攜帶數量不超過兩個
    據悉,充電寶發生冒煙、自燃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很多充電寶還是在未使用狀態下發生的自燃冒煙。那到底乘機時攜帶充電寶有何要求呢?同時,在良莠不齊的市場上,大家該如何選購放心的充電寶呢?但自2015年以來,民航航班上依然發生了多起充電寶引發的不安全事件,儘管民航總局三令五申相關規定,依然有乘客鋌而走險。 記者檢索新聞發現,僅2018年以來,已發生3起有關充電寶在飛機上冒煙起火的事件。1月24日,一架從銀川飛往揭陽的南航航班上,突然發生一起充電寶冒煙的事件。
  • 南航一飛機行李架起火:旅客所攜帶充電寶冒煙並著火
    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視頻經初步了解,系旅客所攜帶充電寶冒煙並著火,事發時充電寶未在使用狀態。一些不符合民航規定的充電寶帶上飛機,一旦發生自燃,後果非常嚴重。因此民航局對坐飛機帶充電寶有嚴格的規定:坐飛機充電寶必須隨身攜帶,而且額定量必須在限定範圍之內。《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①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時,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不能託運。
  • 南寧至曼谷飛機上 旅客違規使用充電寶致冒煙起火
    ,有人違規使用充電寶,引起冒煙起火,幸好機組處置得當讓航班得以安全降落。而這名使用充電寶的乘客在飛機落地後,也被移交給當地警方處理。南航廣西分公司提醒旅客,充電寶在飛行過程中是嚴禁使用的。     在如今電子科技產品大行其道的時代,充電寶早已成為大家手機上網、看影視劇、玩遊戲等打發漫漫長途的最佳搭檔。可是,在飛行途中,充電寶是嚴禁使用的。昨日,在南寧飛往曼谷的南航航班上,就出現了一起因旅客在飛行途中違規使用充電寶引起冒煙起火的事件。
  • 你帶的充電寶能否上飛機?四點幫助告訴你
    朋友圈和微博上流傳「今後上飛機不能帶充電寶」之類的「新聞」,其實是對民航局重申了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的規定的片面理解。 充電寶行業發展迅猛,各類廠家良莠不齊,受製作工藝及電芯的不同,部分產品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存在冒煙起火甚至爆炸的風險。由於飛機屬於密閉性設備,一旦發生冒煙等不正常情況,容易造成旅客恐慌,引發飛行安全事件。 小編教你簡單的四小步,充電寶能否上飛機,一分鐘就搞明白!
  • 充電寶容量>160Wh禁止上飛機-充電寶,額定能量,160Wh,禁止,飛機...
    超標充電寶不得上飛機充電寶,是指主要用於給手機等電子設備提供外部電源的鋰電池移動電源。民航局在《關於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中規定,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時,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不能託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