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嵐山話中日友好 溫家寶參觀周恩來詩碑

2020-12-13 搜狐網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 溫家寶總理13日下午來到京都嵐山,參觀著名的周恩來詩碑。

  下午1時多,溫家寶來到嵐山腳下,踏著山徑,向周恩來總理詩碑緩緩走去。詩碑坐落在小山上一個自然形成的平臺上,是一塊深褐色的天然巨石,碑身、碑座與周圍的樹木融為一體,仿若天成。

碑上刻著周恩來留學日本時寫下的詩篇《雨中嵐山》。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中田用中文向溫家寶總理介紹詩的來歷:周恩來總理1917年9月至1919年4月留學日本,最後半年時間在京都生活。但當他看到祖國正面臨存亡的關頭,他決心回國。回國前他來到嵐山,寫下著名詩篇。

  溫家寶聽完中田的介紹,為詩碑獻上了一束鮮花。

  在參觀完嵐山之後,溫家寶說:「我相信中日友好一定會更加光明,中日友好的花朵一定會更加嬌豔。周恩來總理是中日友好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我們今天懷念周總理,就是要把中日友好合作的事業推向前進。」

相關焦點

  • 溫家寶參觀周恩來詩碑 遊嵐山話中日友好
    [內容速覽]溫家寶參觀周恩來詩碑,並向詩碑獻花。溫家寶說:「我相信中日友好一定會更加光明,中日友好的花朵一定會更加嬌豔。」 專題:溫家寶訪問日本          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十三日下午來到京都嵐山,參觀著名的周恩來詩碑。
  • 溫家寶參觀周恩來詩碑 遊嵐山話中日友好(圖)
    中國總理溫家寶十三日下午來到京都嵐山,參觀著名的周恩來詩碑。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十三日下午來到京都嵐山,參觀著名的周恩來詩碑。中新社發 王健 攝中新社京都四月十三日電 題:溫家寶遊嵐山話中日友好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滕劍鋒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天來到京都嵐山參觀周恩來詩碑,在參觀完嵐山之後,溫家寶說:「我相信中日友好一定會更加光明,中日友好的花朵一定會更加嬌豔。」今天下午一點多,溫家寶來到嵐山腳下,在京都府知事山田啟二的陪同下,踏著山徑,向周恩來總理詩碑緩緩走去。
  • 日本嵐山瞻仰周恩來詩碑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日本一批有識之士,以及部分日中友好團體積極倡議:為緬懷周恩來總理為日中友好事業嘔心瀝血的偉績,在京都嵐山這淵源深遠的地方,建立一座周恩來詩碑,以表達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心願。詩碑從1978年10月發起並籌建,次年4月建成。當年4月16日,適逢櫻花盛開時節,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鄧穎超受邀專程前往日本,為周恩來詩碑落成揭幕。
  • 日本京都周恩來詩碑遭噴漆[組圖]
    ,位於日本京都嵐山的周恩來詩碑今日遭到破壞。  據報導,周恩來詩碑的解釋文被人噴上了黃色的油漆。詩碑管理部門剛剛用紙板將被噴漆的詩碑解釋文掩蓋了起來。  日本媒體稱,由於詩碑位於一處僻靜的公園內,行人較少,因此目前「還不清楚誰幹下如此惡劣事情」。
  • 日本京都的周恩來總理「嵐山詩碑」
    龜山公園裡挺拔的青松、櫻樹,環抱著周恩來總理詩碑。詩碑是一塊高—點三米、寬二點二米的馬鞍石,上面鐫刻著青年時代的周恩來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遊嵐山時寫下的詩篇《雨中嵐山——日本京都》。這種馬鞍石,外表赤褐,內瓤青藍,質地堅硬,千年不化,是碑石佳品。
  • 溫家寶總理今日將訪問日本京都農家
    第一站:周恩來詩碑日方加強安保搶裝攝像頭    在前天的高層對話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用「一線陽光穿雲出」的詩句,比喻溫家寶到訪帶來明朗之兆。其實,這句詩並不是安倍的原創,而是周恩來總理早年在京都嵐山留下的,紀念這一典故的「周恩來詩碑」於1978年落成,溫家寶今天也將首先向詩碑獻花。
  • 溫家寶日本京都行程四站 贈立命館大學四庫全書
    第一站:周恩來詩碑日方加強安保搶裝攝像頭  在前天的高層對話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用「一線陽光穿雲出」的詩句,比喻溫家寶到訪帶來明朗之兆。其實,這句詩並不是安倍的原創,而是周恩來總理早年在京都嵐山留下的,紀念這一典故的「周恩來詩碑」於1978年落成,溫家寶今天也將首先向詩碑獻花。
  • 溫家寶稱中日友好根基如泰山和富士山不可動搖
    溫家寶在演講中表示中日友好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樣不可動搖  「儘管風在呼嘯,山卻不會移動」  據新華社報導  正在日本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日在日本國會發表了題為《為了友誼與合作》的演講。
  • 重走小平訪日之路:京都嵐山詩碑作證
    中新社京都十二月十五日電(記者 劉莉生)踏著鄧小平訪日足跡,記者來到千年古都京都,處處發現中日交流的歷史痕跡。坐落在西郊嵐山的周總理詩碑,同樣見證了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兩國之間的風風雨雨。  周總理詩碑建成於鄧小平登臨嵐山的第二年,吸引了無數懷著美好心願的人們的腳步,隨著中國遊客的增多,嵐山之旅已被當地旅遊部門列為熱門線路。
  • 吉村孫三郎與嵐山詩碑
    中日交友錄⑤白壽京都賀吉翁,人如玄鶴語如鍾。詎知合十垂眉處,將吊嵐山花雨中。此外他還與小林隆治(現任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副會長)等人創辦「五五會」來紀念初次訪華,並親自擔任協會主席開展日中友好活動。為了紀念1978年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京都西郊的嵐山上建起了一座「周恩來詩碑」。第二年四月,周總理夫人鄧穎超女士等一行人應邀來參加詩碑的揭幕式。詩碑建在京都嵐山的龜山公園內,這裡風景秀麗。
  • 周恩來日語翻譯:中日友好是國家利益不是口號
    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王效賢  中新網9月1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1日刊出專訪周恩來總理日語翻譯王效賢的文章。年逾8旬的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王效賢曾擔任過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國領導人日語翻譯,曾是1972年中日首腦會面的見證人之一。
  • 中日確認戰略互惠
    溫家寶隨後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他在講話中談到,他此行的目的是「增強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擴大友好交流,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溫家寶還在這份談話中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日本人民表示了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安倍提議二次握手  在歡迎儀式結束後,溫家寶總理一行乘專車離開機場前往日本首相官邸。
  • 溫家寶總理會見日本農民獲贈西紅柿種子
    我在給你的信中寫過,中日友好要像種子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照料總理種下的西紅柿,還有這次受邀請來中國,都是我們畢生難忘的經歷。昨天我們享受了豐盛的晚餐,還參觀了雄偉的萬裡長城。」「現在正值我國的中秋國慶,北京花團錦簇,景色迷人。這次還給你們安排了故宮、『鳥巢』、頤和園,可以好好看看。」
  • 揭秘:周恩來青年時期在日本留學都學了啥?
    周恩來搬進新中寄廬後,與大家一同過起了集體生活,「炊爨灑掃皆自為之」。1918年冬天,天津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天津水產學校校長孫子文和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範源濂等人訪問美國歸來,路過東京,曾特意到新中寄廬參觀,並與新中學會會員共進午餐,那一次的飯菜,就是由周恩來和馬洗凡、李峰等新中學會的會員自己燒的。
  • 周恩來為中日兩國建交操持23年
    周恩來還委託來訪的佐佐木更三,請他轉告日本在野黨和其他友好人士:如果我們中日兩國復交了,過去二十多年的友好來往會更加密切、更多起來,而不會冷淡下去。許多日本朋友對促進中日邦交的恢復、促進中日友好來往是盡了力的,當然我們更應該尊重他們。中國人民結識了新朋友,是不會丟掉老朋友的。 在田中首相訪華期間,周恩來多次發表講話,感謝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貢獻的日本朋友們。
  • 日本外務省披露日方籌備溫家寶行程細節
    隨後,溫家寶總理和安倍首相將在官邸舉行會談。晚上,安倍首相將舉行晚宴,招待遠道而來的中國貴賓。下午2點,溫家寶總理將前往皇宮,會見日本天皇。這個會見大約有45分鐘時間,隨後,溫總理將出席日中雙方共同舉辦的高層經濟對話會,並會見日本各政黨黨首。」
  • 日本擬利用萬博會邀請溫家寶訪日打破中日僵局
    尋求各國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邀請中國總理溫家寶出席,以打破中日領導人互訪僵局;刺激日本的旅遊經濟……  本報東京3月15日電 有121個國家和4個國際機構參展的日本愛知萬博會,將於本月25日開幕。
  • 日本嵐山 緬懷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歷史足跡_資訊_鳳凰新媒體
    從大堰川的一側穿過小路,來到嵐山公園,往上登攀而行約50米,右側,就是著名的周恩來總理詩碑了。懷著崇敬的心情走近,只見碩大的詩碑坐北向南,橫臥在一個高臺上面。碑石高一米多,長約兩米,近似半圓形。碑石取材於京都鞍馬山的鞍馬石,這種褐色石頭堅硬無比,作為碑石刻字能延年而清晰。詩碑後面是幾株高大樹木,有青松、巨杉、櫻花、小葉楓等,周圍環繞著冬青和翠竹,與滿山喬灌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