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它的博物館開始。是啊,我們來到一個城市,想要了解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走進一個地方博物館,在展出的文物和文獻資料中,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軌跡。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括收集、保存、修復、研究、展覽、教育、娛樂等七個方面,博物館分類豐富,不僅建築、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博物館、仿古民居展示(民俗村)、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這些都是博物館存在的形式。為能更專業更好地了解某一方面的發展歷史,博物館的內容也有較詳細的分類,一般分為畫廊,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博物館和專題博物館等。
它是收集、保存、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其進行分類管理,並向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鑑賞的各種機構、建築、場所或社會公共機構。自然博物館也有不同等級的評估,我國博物館的等級也是如此,由高到低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分級管理博物館,既能規範博物館行業的管理,又能促進各博物館之間的發展和競爭,因此每3年都會在我國的博物館中進行一次評估,從而對其進行分級。
最近又發布了我國博物館最新的等級評定結果。第四批全國博物館等級評定結果經國家文物局備案後,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經國家一級博物館74家,二級博物館221家,三級博物館225家。安徽省共有19家博物館上榜,而且還有一個新面孔,僅僅開業一年,安徽省就被評為全國二級博物館。
安徽省有19個博物館上榜,其上榜原因如下。第一級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淮北市博物館、宿州市博物館、蚌埠市博物館;第二級博物館: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肥東縣博物館、亳州市博物館、界首市博物館、馬鞍山市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蕪湖市博物館、宣城市博物館、銅陵市博物館、休寧縣博物館;第三級博物館:蒙城縣博物館、滁州市博物館、鳳陽縣博物館、懷寧縣博物館、太湖縣博物館、黃山市潛口民宅博物館。
肥東縣博物館是安徽省19家名列前茅的博物館之一,它的成立僅僅一年多,就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得心路與深秀路交匯處東北角的肥東博物館,共四層,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為規劃館、博物館二館合二為一,於2019年11月23日正式開館,是一個集歷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傳承、科學傳播、休閒觀光、綜合服務於一體,藝術水準和文化品位較高的綜合性博物館。
儘管肥東博物館開館時間不長,但其收藏的文物卻是毫不含糊的,現有館藏文物2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280件。館藏種類豐富,有陶玉金銀、古書字畫、碑刻等十幾個品種,其中以陶瓷類為主,青銅類為輔。新石器時期至近代的時代跨越也是如此,其中又以漢、宋、清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