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漸行漸遠的民國背影[原創]

2020-12-15 百家號

說起中國近代史,蔣介石是繞不開的人物。近年來,隨著對蔣介石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得到正確評價,去蔣氏故居浙江奉化溪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

蔣介石故居位於寧波奉化溪口鎮,是國家五A級景區。這裡天藍、水清、樹綠,生態保護非常好。青翠的山巒巍峨壯觀,碧綠的剡溪千古流淌,好一派山水畫卷。

溪口鎮是蔣介石從小生活之地,及至退守臺灣之前與夫人寧美齡曾在溪口隱居過。所以蔣氏故居按照蔣介石一生在溪口生活時期不同的居住地有多個景點。從武嶺進入後,沿剡溪而行,有文昌閣、豐鎬房、蔣氏祠堂等等。

豐鎬房,蔣氏故居豐鎬房地處溪口三裡長街中段,門臨剡水,戶映遠山,視野幽渺。這裡曾記錄著蔣介石幼年童年的生活足跡,而今只有遊客們腳步匆匆而過。

繼續前行不遠,就是蔣氏宗祠。

位於溪口城建中心地段蔣氏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蔣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也是溪口街上蔣姓宗氏在春節、清明等傳統民間節日祭祖、演戲、聚眾及舉辦其他紅白喜事的場所。如今,"蔣氏宗祠"裡成為蔣氏故居的重要景點,除了擺設著蔣氏家族的歷史陳跡外,還展出了國務院臺辦、新聞辦聯合製作的臺灣問題圖片,(臺灣歷史、海峽兩岸關係)以及解說文字,形象地展示了臺灣問題及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人們了解蔣氏歷史的一大景點。

在蔣氏故居諸多景點中,最美的是蔣介石與宋美齡共同生活時期居住的文昌閣。在風景如畫、碧水如鏡的剡溪上,有一處伸向水中的「半島」小山,文昌閣就依山而建。閣內最能顯示蔣氏夫婦品位的是擺放著鋼琴、畫案的書房。閣下一側有可以垂釣的小石拱橋,名叫「憩水橋」。

文昌閣另一側有可以下溪遊泳的水榭。文昌閣前有蔣介石模特與遊客拍照合影服務項目,每拍一次10元。現如今,蔣介石的長相也賺錢啊!幸好不是五十年前,否則有性命之憂啊。

文昌閣馬路對面是美齡咖啡館。據說是當年的舊建築保存至今,二樓還保留著宋美齡茶室原貌。坐在布置得優雅浪漫的花叢中,品嘗著20元一杯的咖啡,很是享受,很是愜意!文昌閣門前的馬路上,擺放著民國時期的一些道具,婚禮花轎、黃包車等,還有一些模特穿著民國服裝向遊客展示著民國風情。

溪口鎮的剡溪上有一座大橋橫跨剡溪上。大橋北端的武嶺路上的蔣氏故居,屬於蔣介石家族的文物。大橋南端,就是溪口另一個著名景區:民國大雜院,是民國整個社會的縮影。

民國大雜院,背靠筆架山,依傍青龍山,與蔣氏故居(豐鎬房)隔溪相望。

民國大雜院裡面以各種實物為主,配以圖片文字說明。大院內以不同的主題分成農業、手工業、交通、軍事、文化等區域,展示民國時代各個領域的典型的代表性物品,很有特色。民國時期的文化以戲劇歌舞電影等為主,小小的舞臺展示著當時的看戲情景。在這裡五方交匯,八面來風,風情萬種的《夜上海》、《夜來香》等民國歌舞,光怪陸離的古老中幡、肚皮拉車等民間雜耍,拍案叫絕的皮影戲、木偶戲等民間戲劇,如火如荼的鬥雞、鬥狗表演,一一精彩紛呈、嘆為觀止。

大院裡,一列小火車頭模型,模擬民國時期的火車出行,遊客可以嘗試坐一坐老式的軌道車,體驗一下民國時期的火車出行滋味。

在遊戲區,舉辦的都是民國時期民間常見的各類遊戲雜耍,來一回鯉魚跳龍門,進行一場擂臺比武、舵手對抗、起航拔河,處處驚心動魄、彩聲雷動。最有特色的民間的文化娛樂活動應該算是蕩鞦韆,,尤其是戀人間邊蕩鞦韆邊歡笑的場景,在許多民國時期的電影戲劇中都能看到這種活動的鏡頭,令人感受到濃濃的民國風情。

漫步於商業作坊街,體驗瀕臨絕跡的造紙、釀酒、榨油、打鐵等傳統行當。在民間小吃坊,各式糕點製作表現出當時的食品工藝水平。江南小吃薑糖、打年糕、老嫩豆腐也應有盡有。比較有特色的是紙品手工製作,從浸泡原料到製作成紙的全套工序,遊客都可以參與。

在室內藏區,您既可親眼目睹難得一見的晚清老式相機、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的鐘表及中國傳統農耕漁織的工具等珍貴藏品,又可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儒、佛、道三教文化。

比如,這是民國時期的農村比較先進的馬車,既是農具,也是運輸工具,在當時算是先進的生產力。還有一臺民國時代江南用的水車,據說當時在江南普遍運用了水車,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水平。

軍事方面的代表物品就是槍炮,各類軍功紀念章也可以算作民國的軍事特色物品吧。

總之,民國大雜院以保護傳承民間傳統文化、寓教於樂為宗旨,生動再現了中國近代的三百六十行、民間老作坊的勞作場景,並融入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傳統文化,集中反映了江南民間生產生活習俗、民情和文化的特色。一鎮凝聚蔣氏史,獨院濃縮民國情,民國大雜院對外開放真實再現了歷史上溪南的繁華市井,一切如故,親切動人。正如廣告所說:「民國大雜院,讓您乘興而來,竭盡歡樂而歸,在娛樂中感受民國滄桑,在休閒中領略百業精彩。來民國大雜院,帶您走進民國記憶,尋覓爺爺奶奶講過的真實故事!」

民國大院講述的是民國時期的風土人情,溪口小鎮講述的是民國蔣介石人生的一段歷程。總之,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離我們並不遙遠的、卻漸行漸遠的民國背影……

相關焦點

  • 奉化溪口,漸行漸遠的民國背影[原創]
    近年來,隨著對蔣介石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得到正確評價,去蔣氏故居浙江奉化溪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蔣介石故居位於寧波奉化溪口鎮,是國家五A級景區。這裡天藍、水清、樹綠,生態保護非常好。溪口鎮是蔣介石從小生活之地,及至退守臺灣之前與夫人寧美齡曾在溪口隱居過。所以蔣氏故居按照蔣介石一生在溪口生活時期不同的居住地有多個景點。從武嶺進入後,沿剡溪而行,有文昌閣、豐鎬房、蔣氏祠堂等等。
  • 「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而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而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情感故事 原標題:「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物是人非彈指一瞬間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在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回想公益電影《金甌》拍攝,憶往昔歲月,突然發覺物是人非,好多人與事都已漸行漸遠,即興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獨自面對這種處境,雖不說,但萬語千言猶存心中。歌曲誕生於中國原創音樂產業孵化基地,由武夷影業集團和東方國韻集團聯合出品,將收錄在田七《東方國樂原創音樂作品專輯》。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所謂父母子女情,是一場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老媽知道後,幾天幾夜沒合眼,苦口婆心的勸弟弟:「外面世界險惡,工作不好找,還要交房租,生活會很累,而且離家太遠,沒人在身邊的。最好留在家鄉不要出去。」龍應臺曾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漸行漸遠的火塘
    關於火塘的記憶自然遠不止上述這些,因人而異,因地而異,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火塘,承載了太多歷史文化,承載了太多鄉愁。不知不覺,我們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故鄉,遠離火塘。隨著農村老房子不斷消失,新修的房屋,傳統民居的火塘,正在悄然隱退。
  • 秋天,漸行漸遠漸離別
    原創子墨文學作者:子墨時光流逝,季節終會離去,就如這幾天的天氣,應晴不定,卻是降溫了。漸行漸遠的秋啊!實際上與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有瓜葛,誰都逃不過,只不過或多或少,或憂或喜罷了。對秋的挽留是因為喜歡,從低眉化作擁抱,從擁抱至融進心裡,這就是情意,情意入心,輕易不會泯滅。
  • 詩歌的背影:漸行漸遠,越行越遠,直到我們揮手說再見
    當你老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思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當詩歌的背影,漸行漸遠,越行越遠 ,直到有一天,我們彼此揮手說再見。
  • 清夜那堪空對夢,可憐花落悵離分;漸行漸遠的春,銷魂又傷心
    在漸行漸遠的春,銷魂傷心。——皛玊題記《醉翁操·悵離分》(中華新韻九文) 聽琴,傷神,何因?悵離分。思君,天涯望斷人銷魂。一窗明月相侵,空酒樽。無酒入香唇,幾曲彈唱愁滿襟。《蝶戀花·空對夢》(詞林正韻第一部 馮延已體) 乍起晚風燈影弄,月動無眠,漸覺芳心痛。花好月圓君不共,錦衾露潤春寒重。憶得纏綿無半縫,池上鴛鴦,雲裡結鸞鳳。
  • 漸行漸遠作者海粟
    父親墓前的沉思 (二)||海粟(三)漸行漸遠「別總說你的朋友和你關係漸行漸遠,人家都在向上爬只有你還待在深淵;誰還在你身邊,誰還給你笑臉,敷衍的語言在利益面前更加膚淺……」-----《漸行漸遠》父親的五周年祭日,我們姐弟都到按時趕回了家。
  • 漸行漸遠的人生旅途
    人生大概就是一段漸行漸遠的旅途。在這段叫人生的旅途裡,我們碰見各類各樣的風光,會履歷不一樣的神色,大概是歡喜,大概是哀思,大概是激情四射的拼搏,大概是無盡心傷的創業,大概是碰見收成滿滿的天堂,大概是幾經失蹤的地獄!
  • 有種漸行漸遠,叫做曲高和寡
    他聊的我不懂,我感興趣的他卻不知所措,只能望著各自的背影漸行漸遠……後來了解了共情社交,自己的疑惑也隨之解開了。共情社交是指為了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而產生的社交行為。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最喜歡的友誼就是:「從來都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在愛情上,如果雙方的三觀不同或是相差過大,最終也會漸行漸遠。所謂三觀不同,不要強融。
  • 遊記:奉化溪口行
    寧波 市 奉化 區所轄建制鎮,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溪口 雪竇山風景區是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 寧波 市西南20公裡,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臨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景區總觀賞面積140平方公裡,主要景點有雪竇山、蔣氏故居。 溪口 鎮為蔣介石的出生地及蔣氏父子的故裡,中華民國時期一度成為國民政府指揮中心。
  • 庚子處暑,漸行漸遠
    @唐·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懷》圖片來源小林漫畫處暑節氣,盛夏漸行漸遠,白天仍熱,早晩已涼,晝夜溫差漸大。老鷹開始捕獵鳥類;天氣肅殺之氣漸起,令萬物開始凋零,「秋後問斬」的時候到了;農作物成熟了,五穀豐登,意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劉篤瑜詩歌:楓林漸行漸遠
    楓林漸行漸遠迎著吹面冷風 踩著飄零蜷縮落葉 輕輕靜靜地走著 楓林亦漸行漸遠 .
  • 浙江奉化 | 溪口48小時:民國遺風與珍饈飲饌
    、穿著長袍馬褂的先生……以往電視劇中才有的民國風情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眼前。民國遺風與珍饈飲饌,讓這個小城周末熠熠發光。銀泰),是以民國風情為主基調的商業綜合體,還未建成但已頗具雛形:民國時期的風格建築、大鐘樓,還有老字號的百貨商場、傳統美食餐廳......不消多久, 溪口 又會多了一處民國風情的打卡聖地了。
  • 很多感情,都是這樣漸行漸遠的
    很多感情就像風箏斷了線一樣不受控制然後漸行漸遠01許多感情裡其實,所謂漸行漸遠的原因還是因為缺了珍惜,少了信任,沒了溝通,只會在互相生悶氣的時候隨了感情的「順其自然」。有時候太「順意」只會讓彼此的心更涼,意更淡,直到最後兩個人都失去相愛的興致,無力再愛。
  •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不斷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
    父女母子,情深一場,最終父母只得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了。 一、父女母子之間的感情是怎樣的? 早前讀過《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當時的年紀尚輕,感受到了的談判技巧以及被觸龍的機智所折服。如今在看,文章中的那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卻著實動人。趙太后也最終被這句話所打動。
  • 微小說:漸行漸遠
    文|果果一個人獨自坐在老家的院子裡,秦亮可以說是透心涼,他很明顯地察覺到自己和這裡的一切都漸行漸遠。小時候記憶是美好的,胡同裡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們,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整天從胡同這一頭跑到胡同那一頭,滿身泥滿身土,快樂無比。
  • 在火樹銀花中漸行漸遠,快速死去
    如歌詞最後一段意境,你回去的老街是你回不去的老街,靠在父母的身邊漸行漸遠。故鄉在已經過去很多年的時間裡浸泡,浸泡得似曾相識似是而非、浸泡得曲終人散漸行漸遠。這一小段,取個小時候的名字,叫:一場由「自豪」引發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