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大指數高開,開盤小幅下探後,在銀行股的集體發力下快速拉升,隨後聯動保險、券商等大金融走強,上證50對指數貢獻點數較多。題材方面特高壓、鄉村振興等都有活躍,醫藥中的疫苗概念大幅拉升帶動創指走強。但晶片為首的科技股調整幅度較大,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影響。午後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市場整體震蕩回落,三大指數漲幅收窄,個股跌多漲少,整體成交量出現一定萎縮。
臨近五一節前,短線資金活躍度明顯降低,板塊熱點比較散亂,除去銀行保險等大金融的表現,指數仍以橫盤震蕩為主。從技術上看滬指收出帶上下影的小陽線,說明當前位置上有阻力,下有支撐,在增量資金預期不足的情況下,震蕩或是短期主基調。建議控制倉位,避免追高,以高拋低吸的波段操作為主。
從盤面的表現來看,今天各大指飄紅,銀行股功不可沒,滬指上漲的點數中,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由銀行、保險的權重貢獻。如果去掉大金融板塊,那麼整個指數仍是維持橫向震蕩。並且與上周五相比,市場出現了一個縮量的態勢,尤其是中小創市場的成交量,萎縮的幅度比較大。這說明了臨近節前,市場的交投意願明顯降低。今年五一假期延長到五天,節前最後一天大概率交投清淡,並且29號起滬深港通休市,也砍掉了一部分增量資金。這些因素就決定了近期短線資金動作不會太大,更多的是以逢低布局為主。
一季度基金持倉報告以及出爐,回顧一季度機構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基金增配科技和必需消費,減配可選消費和金融,其背後的邏輯主要為增配直接受益疫情和穩定內需行業,減配海外收入佔比較高板塊和高經營槓桿服務業。接下來的二季度,機構大概率將圍繞政策導向繼續調倉布局,原因在於二季度的宏觀環境影響出現了變化。一二季度的主要區別是,一季度國內疫情的控制情況尚不明朗,無法預估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二季度雖然外圍市場動蕩,但國內的閉環市場確定性很高,拋開外圍的幹擾因素,對內投資、內需消費這些方向既有修復邏輯,又符合政策方向,值得機構資金由悲觀轉向樂觀,重新考慮持倉布局。
從板塊的表現來看,今天除了大金融護盤,剩下題材中特高壓、農村電商、生物疫苗表現略強。雖然市場熱點比較散亂,題材輪動的速度也很快,缺乏一個持續性的大方向。實際上當前時間點處在節前,交投清淡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指數維持在這個位置震蕩的原因也是機構資金在等待下一輪的布局方向。所以主力未動,大盤基本也是震蕩為主。
那麼下一輪的方向在哪裡?從題材的表現來看,活躍資金以潛伏為主,潛伏的方向則是押注政策風口。此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正在召開,29號或能確定今年的兩會舉行時間,這時再結合盤面的表現來看就很清晰了。面臨長假期是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關鍵在於布局方向和潛伏邏輯是否正確。今天盤面出現資金異動的分別是金融、新基建、農村建設、生物疫苗,很明顯這些都是潛伏資金看好的政策風口。我們團隊看好的新基建板塊,雖然是政策明牌,但在逆周期政策下,新基建的增長空間大概率將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我們精選個股,堅定布局的重要理由。
(文章來源:匯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