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強起來,需要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並綜合施策、強力推進。近年來,遼寧省錦州市突出問題導向,致力補齊短板,以開展「文化建設年」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擴大群眾參與度,推動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精心謀劃,以文聚力,把各級黨委政府對基層工作的重視程度提起來
2016年3月,錦州市委決定開展「文化建設年」活動,並且一抓三年。相繼召開動員大會和總結表彰大會,推動活動深入開展。針對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組織實施了全民文化素質提升等六大工程,細化成50項具體任務,47個部門合力推進,9個縣(市)區全力跟進。市委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雙組長制」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領導「文化建設年」活動。先後召開4次常委會專題研究、調度、總結「文化建設年」活動情況,市委書記王明玉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長王德佳深入實地解決具體問題。
為抓好重點任務的落實,採取了「三動」措施:一是出臺政策驅動。制定了《推進錦州市文藝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設立了1000萬元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和文化藝術政府獎,出臺農村文化廣場以獎代補政策和專業院團獎補政策,去年共兌現590萬元。二是精兵強將帶動。市委選派5名年輕有為的同志走上縣級宣傳部長崗位,鄉鎮(街道)全部配備專職宣傳委員,並在基層宣傳幹部中開展「學講話、強素質、跟黨走」主題教育培訓活動,努力使基層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強起來。三是考核督導推動。將任務納入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政績考核範圍,定期調度,解決問題。市督查室跟蹤督辦,跟蹤問效,定期通報,推動了工作的有效落實。
搭建載體,以文潤心,使基層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濃起來
核心價值觀建設重在基層。錦州採取「三化」的辦法,使基層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在內容上抓具體化。結合「兩河」治理工程,在小凌河流域城區段建設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9個縣區共打造12個主題公園,建設公益廣告21萬平方米,以此促進文明素養入眼、入腦、入心。組織開展了「爭做文明上網人」活動,全市籤名承諾人數突破100萬人。
在示範上抓形象化。推出了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全國最美村官王桂蘭、京胡琴師韓需春等一批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事教育引導身邊的人。建成並開放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展覽館,得到了劉雲山同志的肯定。連續3年開展「錦州好人」評選活動,表彰253人,推出了一批有溫度接地氣的好人故事。深化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實踐活動,表彰「五個最佳」,以樣板引領整體,以示範帶動全局。
在載體上抓生活化。在全市開展「家」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實施了廉政文化塑家風、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傳統美德、愛崗愛家、「四好」創建和「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評選了「五個一百」。各縣(市、區)開展了「家訓家規」徵集、「講孝道、立孝行」「五好」等主題活動。「道德義縣」經驗做法得到劉奇葆部長的肯定,凌海市閆家鎮家風「三認」活動經驗在全省交流。
主攻項目,以文築陣,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起來
採取拿出本級財政資金、爭取上級扶持資金、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社會資金的辦法,多渠道破解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錢」從哪裡來的難題。2016年,市財政投入1700萬元用於「文化建設年」活動,共爭取上級扶持資金3000多萬元。兩年來,全市啟動、建設了錦州市文化藝術中心、東湖公園文化廣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基地、錦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市博物館新館、錦州文化公園以及維修改造京劇團劇場7個文化基礎設施項目。
各縣(市、區)也同步跟進,黑山縣對文化大廈、圖書館進行綜合改造,新建一座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北鎮市建設了博物館等8個文化項目;凌海市完善了蕭軍紀念館;義縣新建55個文化廣場;古塔區打造了高標準的基層微宣講基地;凌河區創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71個;太和區佔地面積14.5畝的文化廣場破土動工;濱海新區、松山新區開工建設綜合性文化館。
目前,錦州全市文化活動室已實現全覆蓋,90%的村擁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廣場。
推出精品,以文惠民,將基層群眾文化幸福指數升起來
培養和推出了書法篆刻家王丹、知名作家白雪生、楹聯大師孫丹林、輪椅畫家秦百蘭等一大批文藝名家,推出了電影《為了這片土地》、新編話劇《張鳴岐》、西城派東北大鼓《奶奶的夢裡事》、木偶劇《鹿乳奉親》等一批文藝精品,20多位藝術家及作品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獎。去年,舉辦群眾文化節、「凌河之夏」演出季、京劇評劇票友節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30多個,各類廣場活動1000多場。今年,又舉辦了錦州籍藝術名家演唱會、書畫名家創作筆會,「家鄉巨變·大美錦州」攝影展,非遺展覽和民俗文化節。各縣(市、區)推出了梨花文化節、「二人轉」藝術節、蕭軍文化節、民俗文化節、中醫藥文化節、高蹺秧歌節、世博園海洋音樂節等40多項文化活動,實現了月有節日、周有演出、市有品牌、縣有特色,掀起了覆蓋城鄉的文化活動熱潮,讓市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優質的精神文化生活。
改革創新,以文興業,讓基層文化產業發展強起來
錦州率先組建新媒體管理中心,打造出新媒體矩陣。遼西古玩文化節已成為錦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古玩商城成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建成了世博園和石山石雕文化產業園2個省級園區。九華山文化產業園、大有東方華地城產業園、南莊裡文化創意城等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園區)已初具規模,一批文創項目正在商洽中,全市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打通瓶頸,以文載道,把基層幹部群眾的精神支柱立起來
如何實現理論宣講的通俗化、大眾化、時代化,一直是基層工作面臨的現實難題。錦州採取先試點後推廣、先培訓後實踐的方法,推進網格化微宣講由城區向農村延伸,全力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
一是以「格」定員,解決「誰來講」的問題。在每個村或社區指定2-3名宣講員,並採取集中培訓、集體撰稿、集體備課、集中研討等辦法,將優秀基層黨員群眾充實到宣講員隊伍中來。
二是按需定講,解決「講什麼」的問題。既講理論創新的「大道理」,又講百姓所需所求的「小故事」,將方針政策融入故事之中,讓群眾聽了信,信了服。
三是方式靈活,解決「怎麼講」的問題。每次宣講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宣講語言通俗易懂,宣講地點隨時隨地,提高了基層群眾對宣講的接受度。目前,全市已培養微宣講員2500多人,實現了村(社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