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前110年,中國正處於漢武帝時期。送去衛青、霍去病北逐匈奴之後,漢武帝掌握了西域各國的政權,中原王朝正式開始對西域的統治。而且此時的西域大部分是東胡人,這是一個出現在戰國時代的遊牧民族。
公元129年,匈奴南下侵犯漢朝領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回擊匈奴,並將其逐出西域,收復河套地區。同時又派張騫出使西域,與36國通商。正是在這個時候,西域諸國才與大漢相會。
絲路開通後,東胡人政權開始與漢朝進行商業貿易,並向漢朝進貢。例如,漢武帝三十一年,東胡進貢的是一頭神獸。傳說它個頭巨大,聲音洪亮,令人畏懼。中國的神獸多為真正的龍,即天子龍,胡人稱之為「神獸」,這使漢武帝非常不滿。
漢高祖對此「神獸」十分厭惡,便讓人將此神獸拿來餵虎,誰知虎遇神獸後完全倒在地上,連看都不敢看。這個「神獸」究竟是什麼動物?它會讓所有的獸王都感到恐懼嗎?
這個故事記載在《後漢書》中,所謂「神獸」,實際上是獅子。那時,胡人稱其為「獅子」,《後漢書》記載:「虎、豹見師子,悉皆明目,不敢仰視。」豹子老虎也怕獅子威儀,也不敢看它。從此獅子在中國的地位開始確立,許多人認為它比老虎更有威望。
漢明帝時期,佛教的傳入,獅子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佛教認為老虎屬於兇獸,而獅子是瑞獸,因此人們對老虎的憎惡更深。在節日裡只看到舞獅隊而沒有舞老虎,在家門口有石獅子而沒有石虎。
事實上虎的地位下降,原因很多,獅子只是其中之一。據《說文》記載:有虎,有山獸之君。古人稱虎為山君,傳說虎吃人,死後化成虎虎,幫助獵殺活虎,所以有「為虎作倀」的說法。因此,古時候許多人對老虎,恐懼大於敬畏。
古文詩文中,李廣射虎,武松打虎,孫權射虎等,都是用虎射殺來彰顯武力。不僅老虎很兇猛,主要還因為它的危害很大。遠古時代,有很多人死於虎口,虎病很重。因此政府支持民眾捕獵老虎的獵手。
與獅子不同的是,原來是引進的物種,現在保護的太晚了,怎麼捨得捕殺。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獅子比老虎更適合。虎不僅失去了萬獸之首的地位,而且逐漸淪為災禍,被人類大肆屠殺。並且獅子由於「舶來品」的身份,一躍成為瑞獸,有了更高級的名字「狻猊」,為人們所喜愛。
今天,獅子老虎已經變成了我們常見的動物,甚至在動物園裡也能見到珍稀的「獅虎獸」。獅已不再稀少,老虎已成為國家保護動物,但沒人敢仿效武松打虎。不過有個問題一直存在小編的腦海裡,那就是獅子虎單挑,到底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