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遺址獲評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0-12-11 慢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9日在北京揭曉最終名單,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成為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東城半島的釣魚山上,佔地2.5平方公裡。據史料記載,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臨釣魚城。在當地將士頑強抗擊下,蒙古大軍不能越雷池半步。釣魚城保衛戰時長逾36年,寫下了以弱勝強的戰例。

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範家堰遺址開展了第四次主動性考古發掘,計劃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新發掘清理房址、灰坑、排水溝、牆、道路、門等各類遺蹟59處,補充清理前三個年度揭露的遺蹟46處,出土陶、瓷、銅、鐵、石等器物標本644件,釐清了衙署的辦公區和園林區等功能分布區域。

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範家堰南宋衙署是典型的庭院式設計,由北向南呈三層階梯式分布,前院、中院、後院沿山體分布,格局明顯。一二級階梯級差約3米,二三級級差約8米。在衙署最頂端,可以觀看江對面蒙古軍隊的動態。

從地理環境上看,衙署在整個釣魚城防禦體系中易守難攻,即便蒙古軍隊能看到這裡的燈光,石炮的發射距離也難從山下打到衙署。

考古中出土遺物豐富,比較重要的有鐵雷、銅棋子、銘文瓦、青白釉瓷器等,其中鐵雷的發現是範家堰遺址乃至整個釣魚城首次發現火藥武器。

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專家認為,合川釣魚城範家堰遺址規模宏大、布局規整、軸線清晰、性質明確,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經過大規模考古發掘、保存極其完整的宋代衙署遺址。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是釣魚城的政治軍事中心,符合中國傳統衙署建築規制的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山地城池特色,為研究我國宋代城址與衙署建築、古代園林及宋蒙(元)戰爭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遺存。遺址出土的鐵雷片口、底、身及鑄造痕跡完整清晰,為上下合範法鑄造,經初步檢測為白口鑄鐵,內填火藥,是世界中古史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代開創階段的珍貴見證。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吳娟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相關焦點

  • 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捧獲2018年度「中國考古奧斯卡」
    3月29日上午,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最終產生,其中就有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最終入圍的名單有: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 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發布 四川這個項目入圍!
    國家文物局今天正式對外發布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包括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等20個項目入圍。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對解決學術和歷史問題作用關鍵從目前入選的田野考古項目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解決重大學術問題和重大歷史問題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和意義。
  • 04年重慶現南宋衙門遺址,佔地近2萬平米,盡顯古城池防禦體系
    談起重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一定是麻辣火鍋。除了火鍋這張盡人皆知的名片之外,重慶還是全國知名旅遊城市,釣魚城範家堰遺址作為歷史鑑證,成為了很多遊客來重慶的必到之處。這座佔地近2萬平米的遺址,經專家研究後發現是南宋「廳級單位」。
  • 考古界「奧斯卡」出爐!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2019-03-30 16:04:54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作者:${中新記者姓名}「奧斯卡」  如期而至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今天正式揭曉  (別著急,名單在後面哦~)  事實上,獲獎和入圍終評項目  都值得喝彩  速度圍觀  來看去年考古界的新發現  一、13500年前的墓葬
  • 血池遺址獲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月12日,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鳳翔縣文物旅遊局、鳳翔縣博物館、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聯合組隊發掘的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榮獲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蹟「釣魚城」將建遺址博物館
    圖為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遺址一隅。合川區供圖   中新網重慶10月23日電 (記者 鍾旖)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的釣魚城擬通過新建釣魚城遺址博物館、籌拍《釣魚城》歷史題材影視劇、建設範家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等方式全面展現釣魚城歷史。  23日,記者隨大型紀錄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體行動文化旅遊考察團走進重慶合川區獲悉以上消息。
  • 奇臺石城子遺址當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5日,國家文物局官網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揭曉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榜上有名。石城子遺址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半截溝鎮麻溝梁村東、河壩沿村南、麻溝河西北側的山前緩坡丘陵地帶。該遺址建在崖體上,部分地表上還可見裸露的巖石,故當地人稱為石城子。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項目榮登榜單
    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項目榮登榜單。這也是繼2012年度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後,石峁遺址第二次榮膺該獎項。作為石峁遺址的核心區,皇城臺不斷刷新著世人尤其是學術界對中國早期文明發展高度的傳統認知。該項目揭露出的中國史前時代最為壯觀的建築群,反映了石峁社會的高度複雜化和強大的組織能力。結構複雜的門址、規模巨大的臺基、氣勢磅礴的石砌護牆、設計精巧的城防設施,以及石雕、陶鷹、卜骨、口簧、玉器等高等級遺物的出土,在中國早期城址中很少發現,也確認了皇城臺宮城的性質。
  • 李應蘭:努力推動釣魚城遺址申遺向縱深發展
    他指出,近年來,我區以釣魚城遺址申遺和創建5A級景區為抓手,致力於釣魚城遺址傳承與保護利用。實施文物保護工程22個,有序推進範家堰等約2.5萬平方米重要遺蹟考古發掘工作。連續舉辦三屆釣魚城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組建「國際+國內+地方」三維一體的專家團隊,深入挖掘釣魚城遺址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申遺文本編制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為釣魚城遺址成功申遺奠定了堅實基礎。
  • 重慶合川釣魚城古戰場遺址景區旅遊節期間將免費開放
    新華社重慶9月4日電(記者周文衝)記者從重慶市合川區旅遊局獲悉,距今700多年的古戰場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合川釣魚城景區將於9月8日至12日釣魚城旅遊休閒文化節期間免費開放,9月13日起恢復正常售票。
  • 20項目入圍2018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四川考古項目渠縣城壩遺址...
    20個項目入圍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本次入圍終評的20個項目,分別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  多個項目都屬於「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渠縣城壩遺址為全面了解漢晉帝國對郡縣一級的管理以及普通民眾的生活提供了新材料  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2月19
  • 重慶合川釣魚城恢復開放,來一睹700年前的戰爭遺址
    近日,全國多地的景區和公共場所,已經陸續開放了。重慶感覺比較保守,但是開放措施也在陸續跟進了。>是4A景區,重慶市十大文化符號之一。釣魚城在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裡處,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因為一場曠日持久的「釣魚城保衛戰」而聞名。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評 洛陽兩個項目入圍初評
    今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評選活動辦公室收到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參評項目36項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將通過投票產生20項進入終評。其中,洛陽伊川徐陽墓地、西工區紗廠路西漢墓順利入圍初評。
  • 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山西已有13個項目14次獲此殊榮  山西日報報導,4月12日下午,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共同發掘的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以揭開山西古代陶瓷業的神秘面紗而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至此,山西考古已有13個項目14次獲此殊榮。
  • 又一考古發現!重慶發現南宋抗蒙遺址
    重報移動傳媒6月16日訊 (記者 徐文娟)提起南宋山城抗蒙的這段歷史,許多人會聯想到合川的釣魚城,被譽為「上帝折鞭之處」的它,抵禦住了蒙古鐵騎數十年的進攻。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與釣魚城一起組成南宋山城抗蒙體系的涪陵龜陵城卻鮮有人知。直到2017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介入開展涪陵龜陵城的考古工作,隱沒在厚重城牆裡的歷史故事,這才一點一點浮現出來。
  • 山東大學李佔揚團隊考古成果獲評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本站訊]近日,Archaeology(《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該考古成果於今年6月份以「A Paleolithic bird figurine from the Lingjing site, Henan, China(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發表,李佔揚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歷史文化學院方輝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弗郎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04月11日 08時05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 山大青島校區考古團隊成果 入選今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來源:青島晚報)近日,《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文化遺產研究院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1-01-12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初評名單出爐——探秘鹹陽城遺址
    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項目近日公布,來自全國的20個候選項目中,陝西共有6個項目入圍。陝西入選的考古項目都有哪些?今天讓我們走近鹹陽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