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政局變幻莫測,也許3年多的時間,又會演繹出另一個版本的格局。
雖然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還不到一周年,但是,她連任兩屆不得繼續參選,這使得島內藍綠兩大陣營誰會出線競逐2024年「大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
筆者的觀察和預測如下:
競逐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一個首要的條件是必須有政治舞臺。有舞臺才有表演和曝光的機會,才能與選民進行持續的溝通,讓選民熟悉、認同。目前看,到2024年持續擁有舞臺且有可能出面參選的,藍綠各有一人。
藍營是江啟臣。
江啟臣的舞臺是「立法院」。他是區域「立委」,是臺中市選民選出來的,任期一直到2024年,這個地位和舞臺,是穩固的。
江啟臣的另一個舞臺是國民黨,他是現任的黨主席。問題是,他的這個職位明年8月到期。如果他繼續競選黨主席獲得連任,那麼,他將有「立委」和黨主席兩個身份,施展空間很大。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反對含有致癌物質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牛肉進入臺灣市場的問題,江啟臣率領國民黨黨團大鬧「立法院」,拉抬了國民黨的聲勢。按照目前的趨勢,江啟臣明年應該會競選連任黨主席,參加2024年「大選」的可能性也有。
即使江啟臣不參加2024年「大選」,他尋求「立委」連任,應該是把握很大的。
綠營的人是賴清德。
賴清德現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和江啟臣一樣,他的這個職位也是選民選上的,一直到2024年。
迄今為止,賴清德聲望還是比較高的,但他有兩個弱點:
其一,副領導人相當於備胎,容易被蔡英文的光芒遮擋住;
其二,在去年民進黨為「大選」進行黨內初選時,賴清德「不講武德」突然出手,差點把蔡英文拉下馬,兩人因此有了過節。蔡英文是否會不計前嫌支持賴清德參選2024,誰也吃不準。
除了以上兩人,藍營裡面的大熱門是現任新北市長侯友宜。最近,臺灣一家知名媒體搞了一個政壇10大領袖排行榜,侯友宜排名第一。這個排名一出籠,就有人指出,2024年代表藍營出線的,超過90%的可能性是侯友宜了。
侯友宜如果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市長身份問題。他的任期到2022年,他首先要確保2022年贏得連任,才有可能參加2024年「大選」。如果他市長連任失敗,等於立刻失去政治舞臺,也就和2024年「大選」無緣。而當他宣布競選連任市長時,就會面臨一個敏感的話題,如果連任成功,會不會中途跑路去參選領導人。他必須對選民作出承諾。他的承諾只能是做滿、做好4年,絕不跑路。而他作出了承諾,就必須遵守諾言。否則不滿意的市民在民進黨的鼓動下會給他好看,就像高雄市民對待韓國瑜一樣。
侯友宜的第二個問題是國際視野。和馬英九、蔡英文、江啟臣、朱立倫這些有海外留學背景、海外人脈豐沛的政治人物相比,警察出身的侯友宜一直在臺灣島內摸爬滾打。這是一個明顯的短板。
綠營裡面的熱門人物是桃園市長鄭文燦。
在上文提到的政壇10大領袖排行榜中,鄭文燦緊跟侯友宜,排名第二。目前看,鄭文燦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的機率最高。
原因有兩個:第一,鄭文燦是蔡英文看中的人選;第二,同為市長,鄭文燦不必面對侯友宜的困境。因為蔡英文利用執政的便利,隨時可以將鄭文燦提拔起來,擔任行政部門負責人。即使鄭文燦2022年競選連任成功,然後中途跑路參選2024 ,蔡英文也可以通過補償的方式來安撫桃園市民。
至於藍營裡面的朱立倫,除非他在明年參選國民黨主席成功,才有機會參選2024,但目前看,這個機會不大。
而另一個綠營重要人物,現任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註定是一個墊腳石的角色。
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蔡英文就會宣布行政部門改組,蘇貞昌下、鄭文燦上。這樣一來,蔡英文和鄭文燦提前搭班子,提前在內部清理戰場,然後一致對外。
藍營則混沌不明。侯友宜雖然排名第一,但他首先需要面對2022年的連任苦戰;江啟臣雖然聲勢看漲,但上述排行榜,他名落孫山,在10名之外。
雖然看起來有些被動,但藍營也有三點優勢:第一,時間優勢。距離2024年「大選」還有3年多的時間。3年,足夠一個政治明星的崛起。韓國瑜就是在一年之內崛起的。第二,雖然臺灣經濟發展不錯,但民進黨的執政漏洞很多、民怨很大。第三,李登輝執政12年,然後是陳水扁8年、馬英九8年、蔡英文8年,臺灣政壇似乎正在形成一個以8年為期限、藍綠輪流執政的規律。這個規律是符合選民的心理走向的。正如婚姻有7年之癢,政治大概也有8年之癢,再優秀的執政者,8年過去,選民也有些厭倦了,換人做做看,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嘗鮮心理。這對於藍營是有利的。
以上只是初步的猜測,島內政局變幻莫測,也許3年多的時間,又會演繹出另一個版本的格局。
靜觀其變吧。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 王義偉
編輯: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