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伊拉克大使館計劃撤出部分工作人員 以應對伊朗復仇

2020-12-16 騰訊網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沙姆地區一周觀察》。

伊拉克

據半島新聞12月3日報導,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將在2020年末撤出部分工作人員,原因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少將卡西姆·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遇刺一周年,同時,半島新聞援引《華盛頓郵報》12月2日的報導,美軍在伊拉克的撤軍計劃也將持續到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之後。

一位伊拉克高級官員對法新社解釋道,撤軍是「美國基於安全考量所作出的方案」,他同時表示:「這些撤軍有可能再度回到伊拉克。」

消息人士認為,伊朗核物理學家,伊朗國防部核計劃負責人穆赫辛·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遇刺後,伊朗與美國的敵對持續升溫,伊朗政權很有可能在川普政府離任後展開復仇行動。

紐約大學中東研究教授阿拉什·阿齊茲(Arash Azizi)對半島新聞表示,伊朗的長期目標是看到美國完全撤出該地區。

據路透社12月1日報導,伊拉克石油部表示,11月份伊拉克石油日出口量從上月的287.6萬桶跌至270.9萬桶。

伊拉克石油部補充稱,11月份,巴斯拉南部碼頭的石油日出口量達到260萬桶,而10月為277萬桶。

伊拉克10月份的石油收入為33.94億美元,平均每桶41.778美元,仍是伊拉克的主要收入來源。

敘利亞

據路透社12月3日報導,土耳其國防部證實,一名土耳其士兵在敘利亞西部的阿夫林地區與庫德民兵在武裝衝突中喪生。他同時稱,庫德民兵中有6名武裝分子被「壓制」(neutralising)。

土耳其軍方已奪取了阿夫林地區的控制權,該地區是曾敘利亞庫德勢力的主要據點之一,由庫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YPG)佔據。該武裝組織是敘利亞庫德政黨民主聯盟(PYD)的下屬軍事組織。土耳其將人民保護部隊視作恐怖組織,稱其與庫德工人黨(PKK)有關。

土耳其方面稱,人民保護部隊已經滲透到阿夫林地區,在雙方交火過程中,有6名武裝分子被「壓制」,這一軍事術語通常意味著戰鬥人員的死亡或傷殘。

據路透社12月1日報導,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發生一場空襲,導致伊朗革命衛隊的一名指揮官喪生,目前他們無法確認指揮官的身份。

兩名當地官員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軍事組織幫助找回了屍體,但沒有詳細說明事件確切發生的事件,當地軍方和民兵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黎巴嫩

據路透社12月4日報導,兩名貝魯特消息人士稱,黎巴嫩拘留了法國-黎巴嫩商人齊亞德·塔基丁(Ziad Takieddine),原因是其居中斡旋了卡扎菲秘密資助法國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競選的活動。

消息人士稱,法國檢察官正在調查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向薩科齊提供數百萬歐元以資競選的指控,塔基丁在2016年接受一家法國新聞網站採訪時說,他從卡扎菲政府前情報局長處轉移了500完歐元的非法資金給薩科齊和其競選主任。薩科齊對此予以否認。

齊亞德·塔基丁(Ziad Takieddine) 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路透社12月4日報導,黎巴嫩一名退休海關官員遇刺,消息人士推測,這與貝魯特大爆炸事件有關。

據悉,死者名為穆尼爾·阿布·傑裡(Munir Abu Rjeili),他在貝魯特東北部的家中被發現,死因是頭部鈍擊。

一位黎巴嫩政治家在社交媒體上詢問,這起殺人事件背後的陰謀,他質疑是否與8月4日貝魯特港口的爆炸事件有關。「這一事件的發現,是否妨礙了對貝魯特港爆炸案的深入調查?」他指出。

隨後,黎巴嫩內政部一位高級消息人士說:「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港口爆炸事件與謀殺案之間的聯繫。」

根據路透社的信息,傑裡生前曾任貝魯特高級海關委員會的部門領導,並負責打擊陸路走私服務。消息人士表示,傑裡在貝魯特大爆炸案的調查中並未接受傳喚,也沒有在港口進行服務。

該案律師稱,傑裡的家屬仍在等待調查結果。

約旦

據BBC11月29日報導,約旦國王阿卜杜拉會見了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兩位領導人都對美國下任總統拜登推進和平談判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通過「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

阿卜杜拉國王發布聲明稱,以色列和川普推崇的「世紀協議」會導致衝突,他完全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聲明援引阿卜杜拉稱:「國王陛下強調,約旦將竭盡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實現建立獨立國家的合法權利。」

阿卜杜拉與阿巴斯會面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本月初,拜登與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進行了首次會談,上周,阿卜杜拉在與拜登的交談中表示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在「兩國方案」下得到解決。

相關焦點

  • 擔心伊朗報復 美從伊拉克再撤外交人員
    據美國媒體報導,近來美國和伊朗關係日趨緊張,由於擔心伊朗方面的報復行動,美國政府正在削減美國駐巴格達外交人員數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日援引美國官員和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美國決定暫時從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撤離部分人員,臨時撤離預計僅會持續到明年1月中旬。不過目前並不清楚美國會撤出多少人員。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報導稱,川普政府正在把美國駐巴格達使館人員數量削減近半。報導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數十名美國大使館和其他外交機構的工作人員將離開伊拉克。
  • 美媒:美政府將數十名外交官撤出伊拉克,或因與伊朗關係惡化_新聞...
    兩名美國政府官員證實,美國政府將從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撤出數十名外交官。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2日的報導稱,這兩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從理論上講,此次撤離是暫時的,但考慮到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任期最後幾個月中,美國與伊朗關係急劇惡化,這些美國外交官何時才能返回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尚不得知。報導稱,在Politico對美國國務院發出置評請求後,國務院雖然「拒絕證實」存在「撤離計劃」,但也並沒有對此否認。
  • 伊朗打響第一槍?美大使館人員連夜撤離,激烈槍聲在邊境上空迴蕩
    隨著當地局勢愈發緊張,一份報復計劃也被公布,伊朗決定聯合伊拉克武裝組織對美方展開報復行動。堅定復仇決心之後,伊朗高層經過精密謀劃,準備將伊拉克作為跳板攻擊美國。大使館人員倉皇而逃據中國日報報導,聽聞伊朗準備在伊拉克打響第一槍消息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人員連夜撤離。此前,美國刺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之後兩國關係水火不容,伊方雖然綜合實力不如美方,但是絕不會低頭。
  • 美媒:美政府將數十名外交官撤出伊拉克,或因與伊朗關係惡化
    兩名美國政府官員證實,美國政府將從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撤出數十名外交官。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2日的報導稱,這兩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從理論上講,此次撤離是暫時的,但考慮到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任期最後幾個月中,美國與伊朗關係急劇惡化,這些美國外交官何時才能返回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尚不得知。報導稱,在Politico對美國國務院發出置評請求後,國務院雖然「拒絕證實」存在「撤離計劃」,但也並沒有對此否認。
  • 美駐約旦大使館發布安全警告 籲工作人員避免外出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駐約旦大使館發聲明表示,建議政府工作人員「在1月8日避免非必要的外出活動,包括不讓孩子上學。」報導稱,仍保持開放的使館方面稱,上述建議「出於極大的謹慎考慮」。
  • 川普發圖指責伊朗參與襲擊美國駐伊大使館,伊朗軍方否認
    【文/觀察者網 郭涵】伊拉克局勢再起波瀾。美國駐伊大使館遭火箭彈襲擊3天後,當地時間23日,川普在推特上指責伊朗策劃襲擊,並「曬」圖宣稱找到了「伊朗提供」的火箭彈。他還威脅:若再有1名美國人死亡,伊朗就要負責。不過,有媒體認為圖中證據不足以「實錘」,伊朗軍方也否認參與襲擊。
  • 伊朗打響第一槍!美國大使館緊急撤離,激烈槍炮聲在邊境響徹整夜
    伊朗的科學家被殺身亡,伊朗不可能無動於衷,他們必將採取報復,一場復仇行動會全面展開,近日終於點燃了復仇之火。美國作賊必心虛,他們迅速下達駐伊拉克大使館人員撤離的命令,避免美國人倒於復仇之火中。可見他們也有怕的時候。
  • 美大使館在特殊日遭襲,親伊朗武裝聲明異常,川普要動手了嗎?
    最近在一個特殊日子,美國大使館再次遭到打擊,一細節披露,美國暴露了?在伊朗將軍蘇萊曼尼被美國斬首一周年左右,駐伊拉克美軍緊張加劇。在20日伊拉克軍方表示,巴格達市中心「綠區」當晚至少遭到8枚「喀秋莎」火箭彈襲擊,目標就是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雖然美國防空系統進行攔截,但使館設施仍然受到損壞,不過沒有人員傷亡。
  • 伊朗打響第一槍,美大使館人員慌忙跑路,激烈槍聲在邊境夜空迴響
    兩次恐怖襲擊今年,伊朗遭遇多次恐怖襲擊,其中年初一次恐怖襲擊將滯留在伊拉克機場的一位將軍蘇萊曼尼給殺害,據悉,這次襲擊是由於國內叛徒出賣相關信息,導致蘇萊曼尼被美軍偷襲殺害。這次事件發生後,伊朗與美國關係立刻繃緊,美駐紮在伊拉克基地被伊朗轟炸,雙方開始軍事挑釁,激烈槍聲在邊境夜空迴響。
  • 伊朗反駁蓬佩奧:美國駐巴格達使館遭襲與伊朗無關,美國才是中東...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1日報導,伊朗反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控「伊朗支持的民兵」對巴格達綠區(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所在地)的火箭彈襲擊。 據悉,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火箭彈襲擊,對其駐地造成了一些輕微破壞。
  • 川普威脅伊朗 指責伊朗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稱將追究責任
    據華盛頓消息稱,本周三,川普政府發文指責伊朗發動了一系列針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火箭彈襲擊,並警告其不要再次發動襲擊。 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我們在巴格達的大使館周日遭到幾枚火箭彈的襲擊。三枚火箭彈發射失敗。猜猜他們來自哪裡:伊朗。」
  • 美國拉黑伊朗,伊朗駐阿富汗大使館就遭遇爆炸襲擊,被火箭彈炸中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對外宣稱:美國是在阿富汗多起炸彈爆炸的罪魁禍首,這些爆炸襲擊了阿富汗首都人口稠密的部分,其中一部分炸彈襲擊擊中了伊朗駐喀布爾大使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表示,伊朗駐喀布爾的大使館遭到炸彈襲擊,是美國當局進行「代理戰爭」的一個例子。
  • 快過年了,伊朗駐華大使館發來邀請!網友:很心酸
    8日凌晨,伊朗向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同天,烏克蘭國際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又在伊朗首都墜毀,機上170餘人全部遇難,進一步引發世界對伊朗局勢的擔心。疑似飛機失事畫面 圖自@央視新聞1月8日,在伊朗德黑蘭郊外,救援人員在墜機現場工作。 新華社 圖8日這天,伊朗駐華大使館官博更是一連發布了4條微博,表示「美國在西亞邪惡勢力的終結,已經開始」,「如果美國對此報復,必將得到最強報復」,對美國強硬表態。
  • 伊朗打響第一槍!美大使館人員緊急撤離,激烈槍聲在邊境夜空迴蕩
    據伊朗媒體本月4日消息披露,在知名核科學家遇襲身亡引發外部關係緊張之際,伊朗官方正在為接下來的報復行動做著各種準備。日前,經過細緻籌劃,伊朗終於出手打響了第一槍,而美國為避免人員傷亡,已緊急下令要求駐伊使館人員迅速撤離。
  • 2020年的第一把火,伊拉克人民把美國大使館點著了!
    有抗議者砸碎了大門並放火焚燒接待區後,闖入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大院。遊行示威、衝破大門、點燃使館……這一切,聽起來是那麼熟悉。2019年12月31日在伊拉克發生的一幕,讓人不由得想起來40年前同樣發生在美駐伊大使館的暴亂——只不過這個「伊」,是伊朗。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
  • 美國連夜撤走大批駐伊拉克工作人員,是忌憚伊朗報復還是在做戰前準備
    近日,美國趁著夜色的掩護在晚上悄悄的撤走了住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國的工作人員,這一行為引發了世界的關注。 但是就這一事件,美國政府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只是回應是出於安全考慮才撤走美國工作人員,至於真實原因是否真如美國管飯回答,那就不得而知了。
  • 伊朗襲擊美駐伊拉克基地後,印度發布赴伊旅行警告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在伊朗對美軍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動飛彈襲擊數小時後,印度於當地時間8日,發布了旅行警告,要求其公民避免「不必要的」前往伊拉克的旅行。印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鑑於伊拉克目前的局勢,在進一步通知之前,建議印度國民避免所有不必要的旅行。」另外,當局建議居住在伊拉克的印度國民保持警惕,並避免在伊拉克境內旅行。本月3日,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美軍空襲身亡。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飛彈襲擊
    就在12月20日晚,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受了「不明人士」的襲擊。「不明人士」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發射了8枚火箭彈,造成了一名伊拉克士兵受傷,在事件結束後美國方出面表示並未造成美國方人員傷亡,只是大使館建築遭受輕微破壞。
  •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啟動防空系統、阿富汗首都爆炸52人受傷 今日黃金...
    臨近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國刺殺一周年,伊拉克緊張局勢再度加劇。伊拉克軍方20日表示,巴格達市中心「綠區」當晚遭至少8枚「喀秋莎」火箭彈襲擊,目標是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使館啟動了防空系統進行攔截,但部分設施仍受到了輕微損壞。  此外,據阿富汗1TV News電視臺援引副總統的話報導,首都喀布爾爆炸事件造成的受傷人數已升至52人。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案徹底真相大白,美大使館怕遭到報復,連夜撤僑
    伊朗這段時間可能比較黑暗,重要的人物被暗殺,對伊朗來說是最大的打擊。伊朗民眾情緒比較激動,並且呼籲政府要對兇手進行報復。隨著調查的不斷進行,事情也將水落石出了。之前有人就曾說過要伊朗保持克制,等拜登上臺後再進行談判。但是伊朗民眾的情緒比較激動,如果不採取報復,那麼對他們沒法交代。上一次蘇萊曼尼遭到暗殺的時候,伊朗就採取了報復措施,雖然沒有對美軍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但是敢直接轟炸美國的軍事基地,也提振了伊朗人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