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河北地質公園

2021-02-18 吃喝玩樂衣食行

河北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承德市周邊,行政區劃屬於雙橋區、雙灤區及承德縣。公園分為磬錘峰、雙塔山、雞冠山三個園區,磬錘峰、夾牆溝、朝陽洞、唐家灣、雙塔山、雞冠山六個景區,總面積48.76 km2,核心區面積24.03 km2。是一座以丹霞地貌為主,以清代皇家園林景觀和熱河古生物群景觀為輔,集自然、生態、人文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承德丹霞地貌具有極好的代表性,反映了丹霞地貌整個發育演化進程,是研究華北丹霞地貌形成、發展和演化的最佳場所。

所在地/隸屬: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

地質公園級別:國家級(2011年第六批)正名

河北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承德市周邊,行政區劃屬於雙橋區、雙灤區及承德縣。公園分為磬錘峰、雙塔山、雞冠山三個園區,磬錘峰、夾牆溝、朝陽洞、唐家灣、雙塔山、雞冠山六個景區,總面積48.76 km2,核心區面積24.03 km2。

是一座以丹霞地貌為主,以清代皇家園林景觀和熱河古生物群景觀為輔,集自然、生態、人文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承德丹霞地貌具有極好的代表性,反映了丹霞地貌整個發育演化進程,是研究華北丹霞地貌形成、發展和演化的最佳場所。

地質遺蹟的保護和利用是地質公園建設與發展的核心。河北省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是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集地質構造、古生物、河流、熱泉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漫長的地質演化及承德盆地特殊的構造和自然地理位置使公園內地質遺蹟類型多樣、發育典型,多重要構造、地貌及地層記錄。丹霞地貌是由中國學者提出來的一種獨立地貌類型,公園內以承德礫巖為主要構景層的丹霞地貌演化階段完整,露頭規模較大,形態多樣奇特,在我國北方罕見且較典型,在地學研究、科普教育方面有著重要科學內涵。公園的建立及園內丹霞地貌區特有小環境形成的溝谷效應為生態研究與保護提供了條件。同時,研究區內眾多地質遺蹟所形成的自然景觀極具觀賞與美學價值,對承德旅遊開發與規劃獨具意義。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巖層中有不少石灰巖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鬥。

在砂巖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繡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巖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巖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巖層沿垂直節理發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巖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巖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巖洞。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考察組來我縣考察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地貌
    7月28日,東北大學校長趙繼帶領考察組來我縣,對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形成演化的地質地貌情況進行考察。市委常委、副市長徐峰,縣委書記李作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河石林大景區管委會主任周楊陪同考察。在黃河石林大景區,趙繼一行先後來到觀景臺、飲馬溝等景點,通過實地查看、聽取介紹,詳細了解了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地形地貌
  • 河北幾大國家地質公園,你最喜歡哪一個?
    1、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在2001年12月由國土資源部批准為河北省首批三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公園主要由白石山大理巖構造峰林、十瀑峽花崗巖瀑布群及拒馬源群組成。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不僅是天然的地學、生態學科研科普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的大課堂,也是重要的人文遺蹟的科考基地。建設地質公園,不僅是有效保護地質遺蹟的一種新方式,還進一步提高了旅遊的科學內涵和品位,更為重要的是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 福建平潭、三都澳地質公園 升級為國家地質公園
    海峽網4月13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 日前,經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專家評審組評審通過,福建平潭地質公園、三都澳地質公園上榜「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平潭地質公園以豐富典型的海蝕地貌、海積地貌和突出的海蝕遺蹟為主,花崗巖地貌和火山巖地貌為輔,是兼有海洋文化遺存和石厝群落等人文景觀的綜合性海島地質公園。
  • 中國第一個海岸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12日正式開園
    11月12日,中國第一個海岸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園。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大連市東南沿海地帶,總面積216.42平方公裡,包括金石灘、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順口四大園區,是一座集地質科研、科普教育、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避暑療養、獵奇探險於一體的綜合型城市海岸帶地質公園。
  • 33個單位成為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附名單)
    據了解,這批國家地質公園類型有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地層構造、地質災害遺蹟等,種類較齊全,反映了我國地質環境資源的特點。   據介紹,去年3月有關部門確定了我國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經過近一年的運行,地學知識通過地質公園得到了充分展示,地質遺蹟得到保護,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光。
  • 大圍山獲批國家地質公園
    其造型美觀奇特,如此眾多的冰川漂礫構成大圍山地質公園的漂礫海洋,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地質奇觀。  「如此地貌的形成除第四紀以來流水侵蝕作用及風化剝蝕作用外,重要的是第四紀冰川的剝蝕鏟刮及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態具有獨特性。」地質學家童潛明表示,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大圍山冰川遺蹟大約形成於40萬年前。
  •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壯美的丹霞地貌,鑲嵌在北方的紅寶石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壯美的丹霞地貌,是鑲嵌在北方的紅寶石文/多雲轉晴寧夏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內陸城市,總面積6.64萬平方公裡。有國內考古發祥地的水洞溝、西夏王朝的皇家王陵等自然與人文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火石寨丹霞地貌地質公園。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寧夏南部的固原市。固原是陝西甘肅寧夏三省交界之處,亦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 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出爐 湖南兩處地質公園晉升國家級
    華聲在線3月27日訊(記者 賴泳源))近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為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科學利用地質遺蹟資源,經「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專家評審組」評審通過,國土資源部已批准全國31處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其中包含湖南的宜章莽山以及新邵白水洞。
  • 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
    中國園林網5月2日消息:經省國土資源廳、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格爾木市的積極申報,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兩年後有望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
  • 全國194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名單來啦!
    想不想去探索下地質公園?這些地區擁有地質景觀和地質建造,是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見證,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又有獨特的科學價值。小編幫您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國家級地質公園名單。綺麗美幻的丹霞地貌、雄偉瑰麗的冰川山脈、獨特秀麗的森林花海……整理行裝吧,194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等您來探索!
  • 四川安縣國家地質公園——四川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縣西北部,是一個丘陵與山地兼有的地區,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龍門山脈中北段與涪江衝積平原接壤地帶。
  • 古冰川地貌保存完整 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圖)
    (圖片由徐興永提供)  嶗山  連日來,近百名地質專家匯聚嶗山,對嶗山的古冰川地貌進行了考證,專家認為,嶗山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有著巨大的科研價值,其條件足以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目前,嶗山風景區正準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
  • 39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貌景觀大賞
    截止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共有147個成員,分布在全球的41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中國擁有39個世界地質公園。全面反映了我國西北地區風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典型的地質遺蹟,是我國第一個以沙漠地質遺蹟為主的國家地質公園。
  • 福建再增兩處國家地質公園
    我省國家級地質公園總數達到16個。通知要求,獲得資格的地質公園要遵循「保護第一、科學利用」原則,做好園區內地質遺蹟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在3年內,完成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的編制和發布,完成地質公園的建設,並按照相關程序申請正式命名。
  • 走進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
    2016-5-10 06:37:02來源:經濟日報崑崙山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海拔3540~6178.6m,公園面積1403?。由納赤臺景區、西大灘景區、瑤池景區,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組成。
  • 國家地質公園增至214家 福建新增這兩處
    最新消息,又有7處國家地質公園獲得正式命名,福建有2處!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為7處新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和1處國家礦山公園授牌,其中包括我省的平和靈通山國家地質公園、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
  • 香港擬建國家地質公園 正評估地質與巖石(圖)
    (圖片來源:文匯報)    新華網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他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本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據悉,若要達到地質公園的指標,必須符合5大條件,包括管理制度、地貌的罕有程度及教育功能等。
  • 中國: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因為我的勇氣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惟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78千米,總面積400平方千米,海拔在1500~1900米之間。
  • 張掖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
    2020年7月7日,從遙遠的法國巴黎傳來消息:當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屆會議上,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的官員參加會議,經參會代表嚴格審核,全球15個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中國甘肅張掖地質公園也榜上有名,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花果山被正式命名國家地質公園!
    花果山被正式命名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8日在北京世園會舉行的「中國地質公園」宣傳活動開幕式上,組織驗收並正式命名了7處國家地質公園和1處國家礦山公園。具體包括遼寧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崗巖國家地質公園、江蘇連雲港花果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靈璧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福建平和靈通山國家地質公園、福建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江西石城國家地質公園、湖南通道萬佛山國家地質公園和河北任丘華北油田國家礦山公園。至此,中國正式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增至214處,正式命名的國家礦山公園增至3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