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分析

2020-12-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1 中國鋼鐵產業概況

2019年全球64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累計粗鋼產量達到18.485億噸,同比增長3.29%。其中粗鋼產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中,中國以9.96億噸排在第一位,同比增長8.3%,佔全球總產量的比重為53.9%,比去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印度仍然排在第二位,粗鋼產量為1.112億噸,同比增長1.8%。此外,排名前十國家中,伊朗連續兩年同比增幅最大,2019年同比增長30.1%,粗鋼產量為3190萬噸。

中國粗鋼產量從1949年15.8萬噸到1996年突破1億噸,僅用47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6年鋼鐵產品開始轉變為淨出口,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產品生產國、消費國。2019年,中國鋼產量達到9.96億噸,佔全球總產量比例超過53%,建立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鋼鐵生產體系。中國滿足了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佔總產量的94.4%,國內鋼材供應佔國內需求總量的98.9%,同比2018年均有所提高。在走向鋼鐵大國的同時,中國也在向鋼鐵強國的目標同步邁進。堅持科技創新,鋼鐵技術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項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堅持鋼材品種質量不斷改善,在高端產品的開發和鋼鐵新材料的研製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為「中國製造」提供了堅實的原材料基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提升「三廢」排放標準,推行清潔生產和採用節能環保技術,在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改善環境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中國鋼產量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步發展,鋼鐵生產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力支撐了GDP的增長。2001年以來,得益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鋼材進出口也增長明顯,需求旺盛。但鋼材出口量從2015年後不斷下降,2017年出口量為7541萬噸,同比大幅下降30.5%;2018年降至6934萬噸,同比下降8.1%,2019年再將至6429.3萬噸,同比下降7.3%,中國生產鋼材主要用於滿足國內經濟建設需求。

2 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現狀分析

1)競爭力不強,影響力待提高

世界鋼動態公司(WSD)每年6月發布世界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在全球鋼鐵行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該機構選取了企業規模、產能擴張、位於高速增長市場、靠近下遊用戶、國內市場定價能力、高附加值產品、轉換成本與收益、能源成本、削減成本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擁有鐵礦、擁有煉焦煤礦、採購原材料能力、勞動力成本、熟練技術工人、退休工人福利、盈利能力、資產負債表、來自鄰近競爭對手威脅、環境與安全、下遊業務、併購/聯盟與合資、所在地風險因素等23個指標對企業進行打分,並通過加權平均得到最終得分,進行排序。從2019年的排名結果來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國無一入選。排名前34中,中國上榜企業五家,分別是:寶鋼(排名第15位),中國臺灣中鋼(排名第22位),鞍鋼(排名第24位),馬鞍山鋼鐵(排名第31位),沙鋼(排名第32位)。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國鋼鐵行業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仍然較弱。

2)產業集中度低,市場話語權弱

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前10位企業產量佔全國比例約為36.4%,同比去年增長了1.4個半分點,但仍遠低於國外先進地區,如日本前4大鋼鐵企業產量佔比超過80%,美國前4大鋼鐵企業產量佔比約為70%,歐盟前8大鋼鐵企業產量佔比約為65%;導致企業採購、銷售等環節協同不足,市場話語權較弱,產業鏈議價能力不強。

3)產品附加值整體較低

2019年,受國內出口鋼材品種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鋼材出口價格有所提高,進出口平均價差為2170元/噸,比2018年平均價差少了300元/噸左右。另外,中國特殊鋼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僅8%左右,低於瑞典、日本、德國、美國、韓國等國家。

4)國內標準的國際影響力弱

鋼鐵行業團體標準起步較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缺少英文版,難以作為國際貿易通用技術語言,我國出口鋼材大量採用國外標準,參與國際標準明顯受限,另外鋼鐵領域各主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均設在日、歐、美等國家,話語權弱。

3 提升企業競爭力建議

提高產業競爭力應該從四個方面來入手:

1)提升產品的品牌競爭力

中國鋼鐵工業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大量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有力支持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在滿足國內鋼材消費需求的同時,促進了全球鋼鐵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全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鋼鐵行業一直本著滿足國內需求為主的發展理念,限制鋼坯等初級產品出口,特別是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生產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品種質量的持續改善,中國出口鋼鐵產品的品種質量和服務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在特定時期滿足了國際鋼鐵市場多層次和多樣化的需求。

推動服務型製造,滿足製造業的高端需求。全面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理念和服務意識,推進鋼鐵企業由製造商向服務商轉變。加強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電力、航空航天、機械等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高端鋼材品種的研發和產業化,突破關鍵品種的研發,持續增加有效供給。

在工業強基工程(2016-2020)中,服務於十大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涉及80種,其中很多是鋼鐵材料,如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的高性能海工鋼、雙相不鏽鋼;軌道交通的高性能齒輪滲碳鋼;節能和新能源領域高強鋼、高端彈簧鋼、超高強汽車板;新材料領域新一代功能複合化建築用鋼、高品質模具鋼、原子筆頭用高端材料等。鋼鐵產業的發展進步,與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加強品牌建設,推進質量分級與評價工作。鋼鐵企業要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品牌體系。支持鋼鐵企業制訂品牌管理體系,圍繞研發創新、生產製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提升內在素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礎;開展質量標杆活動,推進質量分級與評價工作,以冶金產品實物質量認定活動等為平臺,每年向社會公告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實物質量水平的優質產品和特優質量名牌產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2)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高度重視鋼鐵工業的綠色、生態、持續化發展,全面實現鋼鐵工業低成本、高質量的鋼鐵產品製造,能源高效轉換和及時回收,大宗廢棄物處理-消納和再資源化這三大功能,實現可持續低碳綠色發展。

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我國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大趨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狹義的工業綠色發展包括綠色生產製造過程、產品綠色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企業綠色化等。「十二五」期間,以幹熄焦、幹法除塵、燒結脫硫、能源管控中心為代表的節能減排技術在鋼鐵行業廣泛應用。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折合標準煤)由605千克下降到572千克,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63千克下降到0.85千克,噸鋼煙粉塵排放量由1.19千克下降到0.81千克,噸鋼耗新水量由4.10噸下降到3.25噸。鋼鐵能源消耗總量、汙染物排放總量呈下降態勢。下一步,鋼鐵工業還需要在降低能源消耗總量、降低汙染物排放總量、發展循環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綠色產品等方面做更多工作

實現可持續運營發展。鋼鐵行業可持續運營既是產業發展的目的要求,又是職工權益的保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創新、綠色發展的基礎,更是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是鋼鐵行業既大又強的標誌。可持續運營是鋼鐵產業經營發展的綜合體現,是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經營水平、社會責任不斷提升和改進的過程。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總體勞動生產率,依託鋼鐵主業拓展盈利空間,提升運營效率,能在複雜多變、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始終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

3)提升市場競爭力

成本控制是關鍵。鐵礦石成本約佔鋼鐵生產成本的50%,鐵礦石自給率的高低一方面關係到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關係到生產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原料成本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一環。

提高產業集中度。我國產業結構分散、產業集中度低,導致在資源掌控能力、市場有序競爭、淘汰落後產能、技術研發創新、節能降耗減排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缺乏行業約束力和自律能力,資源配置不合理,企業競爭力低,企業間競相壓價,市場價格大起大落。雖然我國不應一味地追求國外的高集中度,但鋼鐵產業集中度過低,尤其是具有較高市場影響的大企業集團缺失,對行業發展的負面影響越來越明顯。加快鋼鐵企業兼併重組步伐,提高產業集中度,已成為增強我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節約社會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的戰略舉措。

產品種類多元化,提升產品附加值。產品多元化,有利於企業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需求,應對單一產品價格和市場的波動,增加抗風險能力。但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優勢產品、高附加值產品。需要跟著市場做調整,但也需要有長遠布局和規劃。

提升標準國際影響力。技術的進步,最終表現為標準的進步。應該看到,標準競爭,不僅是企業和行業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積極推動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英文版的工作,儘快讓中國標準成為國際貿易通用技術語言。鼓勵企業更多的主導、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中,並以技術創新水平提升為契機,將我國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有效實現創新的標準國際化,使創新水平和成果有效轉化為國際市場競爭力。

4 加強對企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研究的建議

目前鋼鐵行業比較有影響力的國際競爭力排名是由美國WSD發布的,中國鋼鐵行業應加強對競爭力的系統研究,通過對全球鋼鐵企業的競爭力進行全面客觀評價,分析中國鋼鐵企業與國外具有較強競爭力企業的差距在哪,並且對中國鋼鐵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提出更有針對性建議。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有利於客觀評價我國鋼鐵工業在世界鋼鐵工業的競爭地位,查擺問題,找出短板,促進我國鋼鐵工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最新版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發布!
    2020年12月21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舉辦的「2021中國和全球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推動鋼鐵企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積極融入兩個循環新發展格局,從本年度起,我院將在1.0版本的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序和2.0版本的鋼鐵企業競爭力評級基礎上,開展3.0版本的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
  • 方大鋼鐵集團位列2019年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排名榜第六
    方大鋼鐵集團位列2019年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排名榜第六 2020-08-24 09:09:00
  • 2018年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發布:14家鋼企獲A+評級
    北極星大氣網訊:2018年12月10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舉辦的「2019中國和全球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鋼鐵企業競爭力評級發布會」在北京召開。2018年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 一、競爭力評級範圍與指標體系(一)範圍本次參與競爭力評級的對象,包括大多數的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吸納了部分其他鋼鐵企業,排除信息缺失嚴重的鋼鐵企業後,共有108家鋼鐵企業進入本次競爭力評級範圍,合計粗鋼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8%。
  • 馬鋼蟬聯中國「十大卓越鋼鐵企業」品牌
    據皖江在線消息, 5月10日,中國冶金報社發布2018年中國鋼鐵企業品牌排行榜。經過激烈角逐,馬鋼榮獲中國「十大卓越鋼鐵企業」品牌。這是馬鋼自去年首次獲得該稱號後,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
  •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國鋼鐵工業
    波特競爭力模型,又稱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它將大量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以分析一個產業的基本競爭態勢。五種競爭力量的現狀、消長趨勢及其綜合作用強度,決定了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盈利水平。本文用該模型簡要分析中國鋼鐵行業現狀,不足之處請指正。
  • 陝鋼集團又雙叒叕蟬聯國內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A級(特強)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李長慶 陳蝶)12月21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舉辦的「2020中國和全球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2020-2026年中國鋼鐵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以來,在「一帶一路」戰略、高鐵走出去等外部利好因素的帶動下,中國鋼鐵產業的境外需求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嚴格,利潤空間縮減,國內鋼鐵企業紛紛向境外市場轉移產能,搶佔國際市場份額。中國鋼鐵企業境外轉移一般選擇接近原料產地、接近銷售市場,或者是能源低廉地區,提升國際競爭力。
  • 全聯冶金商會召開民營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
    趙喜子認為,鋼鐵行業階段性的去產能任務在今年底將基本告一段落,但去產能與轉型升級是兩碼事,各民營鋼鐵企業要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如果可以通過產融結合,走資本市場,因為從資本角度看鋼鐵,中國的鋼鐵特別是民營企業的鋼鐵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很多民營鋼鐵企業也積極涉足金融,但單個企業未免顯得勢單力薄,有意向的民營鋼鐵企業可以抱團取暖,組建鋼鐵資本,實現更好的發展。
  •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鋼聯發布中國鋼鐵企業高質量...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盛大召開。  會上,中國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項目正式啟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上海鋼聯(300226,股吧)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軍紅、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西澤金融研究院聯合創始人(院長)趙建、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賈銀松、中國冶金報社副社長熊餘平、中國特鋼企業協會秘書長王懷世、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物設委副主任覃為剛、中冶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潔
  • 「十至名歸 始終如一」——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在上海啟航
    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業鏈上下遊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家共計700餘人出席了本屆論壇。隨後國家發改委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司原副司長周平、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著名經濟學家賈康、眾邦銀行代表黃河分別作了題為《宏觀經濟與鋼鐵行業政策展望》、《新常態經濟形勢下 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前瞻及企業發展戰略研討》、《「鋼購E貸」產品說明及應用實例分析》的演講。
  • 方大鋼鐵集團位列江西民營企業100強第二位
    據了解,方大鋼鐵集團是江西最大的鋼鐵企業,旗下方大特鋼和萍鋼公司分別於2009年、2012年由遼寧方大集團改制重組。方大鋼鐵集團位列2019年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排名榜第六位,成為唯一入圍前十名的民營鋼鐵企業;同時入圍2020世界鋼鐵企業技術競爭力分級評價排名前50強榜單;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7位,2020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第46位。
  • 鋼鐵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如何
    鋼鐵行業規模化以及布局合理是未來主要戰略規劃最重要要素。鋼鐵行業重組是大趨勢,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過低,已經成為繼供給側改革後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產品升級和區域產能分布更合理,是淘汰低效產能有效途徑。通過產業集中重組,增加有競爭力鋼鐵企業產品供給,減少在合規產能範圍但市場競爭力小的產品產量,實現鋼鐵資源效率最大化直接體現。
  • 中國2010—2011年最具競爭力品牌企業揭曉
    中國2010—2011年最具競爭力品牌企業揭曉2011年,中國市場面臨新機遇、新發展。以「新聞中的品牌、新聞中的人物」為主題的「中國競爭力論壇暨誠信與發展高峰會」將於4月24日在北京舉行。
  • 中國鋼鐵行業兼併重組趨勢分析
    2018年國內鋼鐵行業集團CR10為35.3%,CR4為20.5%,但日本在2015年其CR4就高達83.3%,美國前四大企業也達到70%,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鐵產業產能分布比較分散,與國外相比具有較大差距。工信部《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前10家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由之前34%左右提高到60%。
  • 「大咖說鋼市」2021我的鋼鐵年會部分嘉賓觀點前瞻
    那麼作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的鋼鐵行業,業內企業如何展望2021年宏觀形勢和供需背景?行業格局變化對市場和企業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企業又該如何應對?用鋼下遊採購模式的集中化對生產和流通企業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要求?
  • 2020-2026年中國鋼鐵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5.1.4 世界鋼鐵企業在華投資  5.2 中國鋼鐵行業競爭分析    5.2.1 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分析      (1)行業資產集中度分析      (2)行業銷售集中度分析      (3)行業利潤集中度分析    5.2.2 中國鋼鐵行業五力競爭模型      (1)上遊議價能力分析
  • 2020年中國鋼鐵產業高端論壇在唐山舉行
    12月10日,2020年中國鋼鐵產業高端論壇暨「中國鋼鐵產業網」 服務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年會在唐山市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相關行業協會、知名企業家、鋼鐵行業大咖等2000餘名代表參加,論壇展望謀劃「十四五」鋼鐵企業發展,就推動智能製造和大數據落地,運用調期交易豐富市場交易,服務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學術交流。
  • 中國寶武正式入主重慶鋼鐵
    行業數據 中國寶武正式入主重慶鋼鐵
  • ...柳鋼股份」)是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鋼鐵企業...
    柳鋼股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中國最美山水工業城市――柳州。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及批准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修編,實現了國家戰略規劃對廣西的全覆蓋,為處於區域優勢的柳鋼股份提升競爭力、融入市場競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 中國黑色金屬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鋼鐵需求在未來十幾年仍將保持增長,鋼鐵消費峰值可能在**年前後出現。中國鋼鐵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會消失,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黑色金屬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十三五」期間,布局調整和產業升級將成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旋律。鋼鐵業產能將以東北、華北減量調整,中南、西南等量淘汰,西部適度增量的區域布局脈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