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煙未盡1974年那場西沙海戰

2020-12-17 騰訊網

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為參戰部隊頒獎

我軍戰艦274號回港時受到熱烈歡迎

近戰,我軍艦速射炮威力無窮

登島作戰中,南越軍隊舉手投降

在海戰榮立一等功的我軍炮長田忠槐

西沙海戰後,我軍大批艦艇趕赴戰區

被我軍擊沉的南越「怒濤」號

  1974年1月,農曆虎年來臨前夕,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中國海軍和南越海軍爆發「西沙海戰」;

  這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戰爭,也有人認為是我國海軍邁向「藍海」的第一步……

  1. 南越頻頻侵犯中國領海

  這場海戰,是在永樂群島海域進行的。永樂群島是西沙群島的一部分,由珊瑚、甘泉、金銀、琛航等島礁組成,乃中國固有領土。從19世紀起,部分島嶼被在東南亞殖民的法國佔領,1954年法國敗走之後,珊瑚島落入受美國支持的南越之手。

  1973年初,美國決定從越戰泥潭中抽身,將大量的艦艇交給南越。南越阮文紹政權自認為海軍力量已經躋身世界前十。從這年的8月開始,南越軍艦頻頻侵犯中國領海。

  1974年1月11日,南越更是把西沙群島劃到自己的版圖內。南越軍艦在西沙永樂島海域活動更加頻繁,並將登島部隊北調峴港,欲侵佔整個西沙群島。15日,南越海軍「李常傑」號和「陳平重」號兩艘驅逐艦與中國漁船對峙,並炮擊甘泉島上的中國國旗。17日,南越軍隊登陸金銀島,又強佔甘泉島。

  面對南越的入侵,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奉命派魏鳴森和王克強,率領由兩艘獵潛艇271號和274號組成的271編隊,於18日晚上趕到永樂群島,進行護漁和補給,並將海南軍區4個武裝民兵排送上晉卿、琛航、廣金三島。

  2. 兩軍對峙,敵強我弱

  17日,南越增派「陳慶瑜」號驅逐艦抵達這一海域。18日上午,「陳慶瑜」號和「李常傑」號再次武力威脅中國漁船,在中國271編隊趕到後才掛上了「本艦操舵失靈」的旗號,離開現場。

  也是這個上午,由中國海軍389和396兩艘掃雷艇組成的396編隊與271編隊在永樂群島海域匯合。

  當晚,「陳平重」號在「怒濤」號護衛艦的陪同下重抵這一海域,大校何文鍔乘坐「陳平重」號抵達,他是南越海軍在戰場的最高指揮。至此,雙方對峙的艦艇的數量為4對4,不過,南越海軍在裝備上佔有壓倒性的優勢。

  南越這幾艘軍艦都是美國製造,曾在美國海軍服役。「李常傑」號在南越很有名,曾在海戰中擊沉14艘北越的軍艦。1975年,越共領導的北越擊敗南越統一越南後,「李常傑」號還裝載大量難民逃到菲律賓,後來轉給菲律賓海軍直至退役這是後話。

  相比之下,中國這4艘艦艇的總噸位,還不及對方的1艘,而且對方普遍裝備火控系統,中國艦艇則基本上還是人力操作。雙方實力對比之懸殊,是顯而易見的。

  3. 南越「打響了第一槍」

  據當時「陳慶瑜」號的艦長武友山(音譯)多年後在美國回憶,由於兵力佔據優勢,南越海軍想採用「速戰速決」的策略結束戰鬥。武友山還確認,是南越海軍「打響了第一槍」。

  事實的確如此。當時南越海軍發現中國只有4條小艇,立即兵分兩路佔據有利的外線,展開戰鬥隊形。

  據當時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譯電員李兆新後來撰文回憶,1974年1月19日5時47分,「陳平重」號率領「陳慶瑜」號由金銀島、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廣金兩島接近;接著「怒濤」號和「李常傑」號由廣金島西北向中國艦艇接近。

  中國南海艦隊司令張元培立即命令:396、389兩艘掃雷艦進至廣金島西北海面,攔截敵「李常傑」號和「怒濤」號艦;271、274艇編隊進至廣金島東南海面,監視「陳慶瑜」號、「陳平重」號。

  清晨,數十名南越軍人在廣金島搶灘登陸,向島上中國軍民開槍射擊。守島中國軍民奮起還擊,迫使他們撤回艦上。島上登陸失敗後,「艦堅炮大」的南越海軍,便轉而進攻中國艦艇。

  「李常傑」號開足馬力,徑直衝向中國396編隊。張元培要求前線:一定要堅持先禮後兵,後發制人,我全體官兵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先開第一炮。

  4. 擊沉「怒濤」號

  10時23分,「陳平重」號高速衝向中國274號獵潛艇。何文鍔接到南越指揮部命令,率先對274號艦艇駕駛臺開炮,中國艦艇開炮還擊。海戰正式開始。

  這場海戰基本上是2對2。中國的271、274艇分別攻擊「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396、389艦則攻擊「李常傑」號和「怒濤」號。面對這種架勢,南越軍艦試圖拉開距離,以發揮其遠程火炮的威力。但中國海軍艦艇緊緊咬住敵艦不放,開足馬力,窮追不捨。

  中國軍艦上射速極快的小口徑火炮一陣齊射。據李兆新回憶,一等功榮立者、274艇裝填手李如意戰後在南海艦隊司令部介紹,戰鬥中他一口氣連續裝填了180發炮彈,超過了平時訓練的最高紀錄,雙手磨爛了都不知道,後來發現他裝填的許多彈殼上都有血跡。

  戰鬥中,271艇利用敵「陳慶瑜」艦的火力死角進行了集中攻擊,造成敵艦通訊中斷,軍旗落入海中,迫使其拖著濃煙逃逸;396、389號軍艦則貼近「李常傑」號進行集中近射,「李常傑」號甲板上多處起火。

  此時,「怒濤」號趁機向我389艦偷襲。緊急時刻,271編隊兩艘獵潛艇向「怒濤」號右舷一陣急射,敵艦中彈起火。11時49分,中國海軍獵潛艇第74大隊(有281和282號兩艘,18日抵達西沙群島宣德群島的永興島附近待命)火速趕來,進入戰場。

  南越艦隊以為是大部隊,12時,他們倉皇掉頭撤離。「怒濤」號本身航速慢,加上受創,無法跟上逃離的同伴。12時12分,第74大隊接到了攻擊命令,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濤」號猛烈射擊,於14時52分在將其擊沉。

  5. 「直接通過臺灣海峽」

  第二天,也就是1月20日,9時35分,中國軍隊發起收復三島的登陸戰。失去海軍支援的島上南越軍隊,實際上已成為甕中之鱉。經過約4個小時的戰鬥,五星紅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上。

  戰事結束後,南越一度擺出報復的姿態,派出6艘軍艦從峴港向駛向西沙群島,又派兩艘驅逐艦增援峴港,並下令該地區的海、陸、空三軍全部參戰, 同時請求美國第七艦隊援助。

  對此,中國的中央軍委和海軍批准張元培司令的請求,「調東海艦隊3艘飛彈護衛艦緊急南下,支援南海艦隊」。以往,由於臺海關係緊張,中國海軍艦艇從東海到南海,都需繞道入太平洋,過巴士海峽。而這一次在毛澤東主席「直接通過臺灣海峽」的要求下,三艘飛彈護衛艦有驚無險地通過海峽。

  南越當局看到局勢發展對自己不利,於是做出了「應避免下一步同中國作戰」的決定。西沙海戰結束。

  6. 周總理召開緊急會議

  這場戰鬥,中國四艘艦艇受傷,18人犧牲,67人負傷;南越損失更大,除「怒濤」號被擊沉,陣亡53人,包括「怒濤」號艦長阮文達(音譯),16人負傷,48人被俘。

  何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從中國方面的回憶材料看,中國從上到下都有維護領土主權的堅定決心和信念。李兆新在《回顧西沙自衛反擊戰》一文中有個細節,說到1974年1月18日晚9時許,「勤務團截獲了極為重要的情報」後的情況:

  這一情報非常緊急,莫海燕參謀拿著剛剛譯出的情報去了指揮廳。此後,我們立即向總參謀部、海軍司令部和廣州軍區司令部作了報告。很快,張司令、段政委等艦隊首長、司政後主要負責同志都來到指揮廳,研究部署緊急作戰方案。

  有關電報很快傳到黨中央,經毛主席同意,周總理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既要寸土必爭,又要後發制人。中央還決定,由主持軍委工作的葉劍英副主席、鄧小平總參謀長、海軍蘇振華政委等六人組成領導小組,代表黨中央指揮作戰。

  坊間曾活靈活現地傳言蔣介石當時配合默契,一句意味深長的「西沙戰事緊啊」,讓國民黨軍隊放行東海艦隊的艦隻。但李兆新回憶說,真相併非如此。三艘飛彈護衛艦穿越臺灣海峽時,雖然有驚無險,但也驚心動魄,毫無默契可言。

  7. 臺灣當局「南沙守備區」

  不過,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領土歸屬問題上,卻從來都是毫不含糊地宣稱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

  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派出「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四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林則徐侄孫,後投誠,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第一副司令)、姚汝鈺率領前往西沙、南沙接收被日本和法國佔領的群島。

  西沙群島的「永興島」,就是以接收艦「永興」號命名的,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亦是如此。此後,國民政府開始對西沙和南沙實行有效管理,國民黨政權敗退臺灣後,駐守南沙及西沙的國軍也在1950年撤離。

  1956年,「中華民國」軍隊再次巡察南沙群島,並在太平島、南威島、西月島重豎石碑、舉行升旗禮,並將其改編為「南沙守備區」,改派海軍陸戰隊守備太平島。

  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戰爆發前後,臺北當局曾於1974年1月18日鄭重聲明:「中華民國」是南沙、西沙等群島的唯一享有合法主權的「國家」,其主權不容置疑。此後,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連續報導了「中共與越軍西沙群島發生海陸戰鬥」的戰況,報導一改過去攻擊「共匪」的基調,大概也是表明立場吧。

  8. 「海軍強國」那份心虛

  1975年南北越統一後,參加西沙海戰的不少南越軍官去了美國,他們著書撰文,對這場戰事進行回憶。武友山在1998年回憶:「24年前,在越南的美國海軍軍官就認為,南越海軍應該悄悄撤退。美軍不僅明確表示不會捲入爭端,而且撤走了艦隊。」

  而時任南越海軍作戰副參謀長、在西貢指揮整個戰事的杜劍(音譯)回憶說,在美國籤署《巴黎和約》(1973年)決定從越南撤軍後,美國只留下少量的「觀察員」,之前他能直接和美國第七艦隊聯繫,後來只能和美國使館下屬的防務聯絡辦公室聯繫。

  西沙海戰中,杜劍多次通過這個辦公室,請求第七艦隊支援,但都沒有回音,他說,「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把我的請求告訴第七艦隊」。武友山和杜劍都提到,戰事結束後,他們請求美國第七艦隊幫忙打撈生還者,遭到了拒絕。而且美國人給他們提供的錯誤情報說,中國有大量的艦隊和飛彈驅逐艦正在增援,以至於南越軍隊倉皇逃離。

  這些回憶文章的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對美國「袖手旁觀」的抱怨。從中也可見自詡為「海軍強國」的南越政權心虛。杜劍還描述了南越軍隊配合之糟糕:請求空軍支援時,飛行員說因為「飛得太快」,沒有發現目標;戰事即將發生時,一些高級指揮官不知所蹤。

  9. 阮文紹「態度幾近輕浮」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武友山曾誇耀當時南越海軍的「士氣」,但杜劍則稱,當何文鍔臨時決定登「陳平重」號時,他在後方能感覺到這位前線指揮官在艦上「感到緊張」。

  「怒濤」號受到重創時,「李常傑」號艦長要回去救援,他的副手卻勸他快跑,說「怒濤」號憑自己的一隻引擎能回到峴港。南越逃生的士兵,一部分是次日被一艘荷蘭油輪救起;「怒濤」號的逃生者,則是幾天後被越南漁民救起。那時,南越才知道,「怒濤」號艦長阮文達已經陣亡。

  杜劍抱怨阮文紹沒有決心,開始指望「和中國海軍商談」,到18日才開始授令開火。戰事結束後,杜劍飛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阮文紹匯報,他沒敢說當時找不到一些高級指揮官,但卻說了空軍沒有支援。

  阮文紹卻沒事似地說:「不用擔心,劍大校(越南習慣以名字最後一個字來稱呼人),我會給你再補一艘艦艇。」「態度幾近輕浮」。匯報是在度假區的一個露臺上進行的,和總統一起度假的阮家人不斷進進出出,尋找毛巾或香菸。

  這些當事人的回憶也許有「曲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必不是給這場戰事做了一個註解。

  張衝

相關焦點

  •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
    1974年1月19日(四天後的1月23日即中國春節),由於南越西貢當局憑藉其艦船的優勢衝撞我漁船,侵佔我西沙島嶼,從而引發了「西沙自衛反擊戰」。海峽兩岸先後發表「鄭重聲明」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戰爆發之前,南越西貢當局長期對我南海諸島懷有領土野心,非法佔據了我南沙、西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
  • 1974年,西沙海戰為什麼會爆發?南越當局為何如此膽大妄為?
    西沙海戰,是1974年解放軍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的一場自衛反擊。從1956年起,南越西貢當局非法侵佔我西沙珊瑚島、甘泉島和金銀島等10多個島嶼,打死打傷中國漁民。西沙海戰南越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入侵我國的西沙群島?
  • 1974年西沙海戰:美國袖手旁觀 南越倉皇逃離
    1974年1月,農曆虎年來臨前夕,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中國海軍和南越海軍爆發「西沙海戰」;這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戰爭,也有人認為是我國海軍邁向「藍海」的第一步……從這年的8月開始,南越軍艦頻頻侵犯中國領海。1974年1月11日,南越更是把西沙群島劃到自己的版圖內。南越軍艦在西沙永樂島海域活動更加頻繁,並將登島部隊北調峴港,欲侵佔整個西沙群島。15日,南越海軍「李常傑」號和「陳平重」號兩艘驅逐艦與中國漁船對峙,並炮擊甘泉島上的中國國旗。17日,南越軍隊登陸金銀島,又強佔甘泉島。
  • 海軍司令吳勝利祭奠西沙海戰烈士 1974年西沙海戰回顧
    【海軍司祭奠西沙海戰烈士】這份資料也評價道,「西沙海戰是一場維護中國領土和領海主權的正義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戰,是海軍聯合陸軍、空軍及民兵在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為還擊南越軍隊侵略進行的一場聯合作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戰爭之一。」
  • 西沙海戰國民黨有幫忙嗎 西沙海戰是誰指揮的
    西沙海戰國民黨有幫忙嗎?這個問題具有兩面性,說有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新中國成立後,宣布南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臺灣的蔣介石政府也宣稱南沙群島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南越政府在侵佔西沙群島時,臺灣政府並沒有派遣艦隊去往西沙群島,因此可以說,國民黨在西沙海戰中沒有幫忙。
  • 中越西沙海戰揭秘!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發生一場「西沙海戰」,中國與當時的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爭奪西沙群島控制權,南越海軍在美國的支持下,試圖以噸位較大的船艦來發揮強大火炮取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則以靈活的戰略技術猛攻敵方艦面。這場戰役最終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取得勝利,也為中國控制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新建西沙海戰烈士陵園落成 系祖國最南端烈士陵園
    士兵們向西沙海戰烈士獻花。西沙海戰烈士陵園是為紀念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犧牲的18位烈士而建,是祖國最南端的烈士陵園。海軍各級黨委對西沙海戰烈士陵園非常關注,多次組織修葺改造。西沙海戰(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是1974年1月19日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越南共和國(即越南南方阮文紹集團,簡稱:「南越」)軍隊發生的小規模海上作戰。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島嶼劃入其版圖。1974年1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這一蠻橫行徑,重申中國對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
  • 吳勝利首次公開祭奠西沙海戰英烈 專家:警示周邊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郭媛丹】11月25日晚間中央電視臺的軍事報導欄目播出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赴琛航島西沙海戰烈士陵園祭奠西沙海戰烈士。這是迄今為止官方首次公開的海軍司令祭奠西沙海戰英烈的報導。這篇25日刊發的報導稱,近日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到琛航島西沙海戰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
  • 越南罕見為西沙海戰立碑 專家:對南海野心極大
    資料圖: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西沙海戰烈士陵園。據越南《青年人報》13日報導,「黃沙(即中國西沙)英雄紀念碑」設計比賽的入圍作品從上周六開始在胡志明市工人文化館展出,市民將選出最終獲勝作品作為「黃沙英雄紀念碑」的建造方案。報導稱,該紀念碑建造項目由越南總工會發起,旨在「重申越南對黃沙的主權」。紀念碑將建在越南中部廣義省的李山島上,預計2016年1月19日開工。這天是中越西沙海戰42周年紀念日。該紀念碑建造項目預計花費219萬美元。
  • 海軍老兵撰寫西沙海戰國防作品獻禮國慶
    現年58歲的李兆新,曾在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情報處任譯電員,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了西沙海戰的全過程。1974年的西沙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新中國人民海軍對外作戰的第一次海戰,也是中華民族海軍史上對外作戰並大獲全勝的經典戰例,但長期以來卻很少有反映西沙海戰的作品,更缺少海戰中那些當事人或參戰者的「三親」作品,這成為西沙海戰史的一大憾事。
  • 鄧小平復出指揮西沙海戰 接到捷報說該吃飯了
    1.1951年8月15日,中國總理周恩來聲明:西沙群島一向是中國領土1974年1月19日,人民海軍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艦進行自衛反擊,擊沉敵護衛艦一艘這場以劣勝優的海戰,已經成為指導我軍海上作戰的經典戰例。在西沙海戰33周年之際,筆者採訪了時任海軍榆林基地副司令員的魏鳴森老人。中國四大海島之一的西沙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200多海裡,西臨越南,東靠菲律賓,是亞洲東北部通往東南亞的必航之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漢武帝時期,中國人就開發了西沙群島。
  • 西沙海戰,蔣氏放我過海峽?真實情況: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的前因後果之四 作者:桅杆 前言:1974年1月 1974年1月20日,南海艦隊發起收復西沙三島的登陸作戰,動用2個連的兵力,乘橡皮舟和小舢板,在海軍艦艇炮火的掩護下,順利登上三島。南越守島官兵毫無鬥志,稍事抵抗便全部繳槍投降。登島作戰共斃、傷南越士兵6名,俘虜48名,包括1名美國顧問。中國海軍一舉收復自1956年以來被南越佔據的珊瑚島等所有西沙島嶼。
  • 西沙海戰:做活南海棋局的關鍵一戰
    參加西沙海戰的解放軍的274號獵潛艇在亞龍灣。  作者:徐焰(國防大學教授、少將)  40年前的1974年1月,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和西沙當地民兵在遭受南越軍隊挑釁和攻擊後,被迫進行還擊,在西沙永樂群島附近進行了海戰。
  • 徐焰澄清西沙海戰大陸海軍曾獲臺灣協助訛傳
    資料圖:西沙海戰繪畫作品人民網軍事在線北京5月19日電 近年來,有關軍史和歷史問題的虛假傳言在不少網站上進行傳播,導致很多人信以為真。近些年來有一種說法:1974年西沙海戰的時候,有人曾說解放軍軍艦經過臺灣海峽的時候蔣介石曾經下令放行,還有的說臺灣當局協助了大陸,這個是屬實的嗎?徐焰針對這一問題解釋:這個是完全虛構,人民解放軍通過臺灣海峽不是從西沙海戰的時候開始的。1949年國民黨軍撤到臺灣的時候,當時確實完全控制了臺灣海峽。
  • 美軍對西沙海戰心知肚明,為何只觀戰,對南越求救充耳不聞?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的前因後果之二  作者:桅杆  前言:1974年1月19日的中越(南越)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次對外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第一次取得勝利的對外作戰,標誌著新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
  • 西沙海戰走出幾位將軍?他們的名字你可能不知,功績卻值得銘記
    1974年1月17日,南越海軍竟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炮轟我西沙群島的甘泉島,侵佔了我西沙群島的金銀島、甘泉島,還企圖繼續侵佔琛航、廣金兩島。面對南越方面的作死挑釁,中國海軍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寸土必爭,派出巡航艦艇編隊到西沙護漁護航。1月19日10點22分,敵艦首先開炮,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 西沙海戰後解放軍海軍首次通過臺灣海峽實情
    西沙海戰爆發後,護衛艦18大隊奉命通過臺灣海峽南下增援。網上盛傳所謂蔣介石以「西沙戰事緊」而「放行」之說,其實純屬以訛傳訛,其流傳之廣只能說它恰好符合了某種民間期盼。    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呢?
  • 決定西沙命運的42分鐘:親歷我軍首場對外海戰
    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對外海戰,在我們人民海軍的歷史上本應留下非凡意義(關這場戰鬥的詳情請見老海軍的《揭秘44年前的西沙海戰》)。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這場戰役對於我們這個國家的歷史意義卻正在被人門遺忘。
  • 追憶西沙海戰,正是當年的小艇,開啟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徵程
    【軍武次位面】作者:布達佩斯人形發生在1974年1月19日的西沙海戰,是人民海軍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戰,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對外作戰的首次完勝。在這場海戰中,中國海軍第一次將航跡拓展到外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場勝利已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
  • 西沙群島美麗富饒,沒有這18為烈士,哪有西沙
    今天來到了西沙海戰烈士陵園。2019年清明,我正好在三亞。可能清明節當天,各界人士都會到西沙海戰烈士陵園祭拜。所以我就選擇了清明節的前一天祭拜烈士。西沙海戰烈士陵園在海南省三亞市紅沙鎮歐家園,197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