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跟旅遊的區別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去旅行?

2020-09-15 梧桐樹邊羽




旅行跟旅遊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要咬文嚼字的話,旅行的覆蓋面要大於旅遊。

旅行是指人去外地辦事或者觀光遊覽的過程。

而旅遊則是指人去外地遊玩、觀光的行為。

旅遊的目的是出去玩,旅行的目的是出去辦事或者玩。

很明顯,兩者相同之處就是我們離開自身日常工作起居之地,形成一個空間距離差。

在現階段普世雞湯的催化之下,旅遊變成了跟團,旅行變成了自由行。旅遊變成了舒適花錢遊,而旅行大多指不浪費,甚至能賺錢的出遊。


其實在地球村、網絡化的今天,旅行的意義已經被大範圍縮小了。

都是出去玩的,不管你是奢侈遊,還是背包客,其目的都是一樣,只是方式不同。

強行把出行用旅行和旅遊兩個詞來進行區分,主要是文藝青年的自抬身價罷了。

那些視頻裡走遍全天下的人,是最看不慣花錢跟團旅遊的。

但是我們稍微思考一下,你旅行的目的是什麼?她花錢跟團旅行的目的又是什麼?

不管是挑戰自我,還是換地方打牌,最終的目的都會落實到身心的愉悅上去。

所謂旅遊,或者旅行,都是一種通過行走在不同地方調整身體(輕鬆遊or苦行),取得精神愉悅感(高級的是精神自由,低端的就是我很快樂)的出行過程。


旅行和旅遊並沒有本質區別,不用誰瞧不起誰。

如果一定要區分出旅行的真實人群,那就是因為工作一年到頭都在出行(公差、生意),根本沒有心思去遊玩的人——這樣的人才是真行者。

其他的,都是旅遊者——只是出行方式不同罷了。

什麼自駕遊、步行、單車進藏——這些人會通過各種特殊方式淨化自己的心靈,但是和跟團進藏遊客的心靈愉悅感是相同的。這裡面如果有高低,只是個體、群體的認識高低。

而且非常奇特的是,被旅行者貶低的旅遊者一點都不在乎,甚至以不用動腦費力旅遊為樂——可見個人認識是非常奇特的東西,每個人都是以自我出發定義,無所謂強求共通。

所以旅行和旅遊,如今有什麼區別?在個人有區別,在大的定義上來說是一樣的行為——到不同的地方放鬆自我的身心。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

很顯然,這裡的旅行就是我上面說的旅遊,一回事。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人為什麼要去不同的地方?

人之所以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有精神追求。精神追求中以美為普遍追求目標,人們對美好的事物天生有嚮往的動力——我們稱之為天性。

人類作為動物,還具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未知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充滿了新鮮感。

人類最大的認知維度就是時間和空間。時間無法掌控,所以對人類空間的探索充滿了動力。

發現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滿足自己被宣傳、灌輸的地域美感(不同國家民族特色)。

從宏觀和微觀的兩個方面,從滿足好奇心和追求美感方面,人類都會主動地進行旅行。


旅行有什麼好處?

美學家提出一個名詞,叫做「眼前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眼前世界」,即我們平時生活能夠觸及到的圈子。如上班族的三點一線:公司,家,市場,比如讀書的孩子:家,學校,同學家。

我們的「眼前世界」就在無形中被限制。

這個「眼前世界」,是狹小的,如果人長期困在「眼前世界」中,思想逐漸麻木,從而失去追求美、欣賞美的衝動。同時因為見聞狹隘,導致視野狹隘,思維狹隘。

這樣的人就是俗氣的人,局限在非常小的世界裡,沒有見識,沒有美感,也沒有趣味。

如何突破「眼前世界」?

一是讀書。

藉助讀書,我們可以進入平時不可能去到的世界,比如古代,比如神幻;還也可以低成本地了解到遙遠的世界,比如美國、法國,在文字中體驗他們的文化。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讀書,了解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你可以與古今中外的任何作者進行溝通,在文字中進行視野拓寬,思維升級——這是讀書的最大用處。

我們不但要讀哲學著作,小說(生活經驗)也是讀書人不可或缺的選擇。

另一個方法,就是旅行。

在經濟和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背上背包,離開「眼前世界」,走到更廣闊的地方。我們會吃到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看到從來沒看到的東西。

這和讀書一樣,同樣是一種經驗積累,更加真實,因而印象更深刻,能更迅速轉化成自己的思維結構中的基石。

即使不這麼高端,也可以在旅行中欣賞到美的景色和風物,滿足人類對美的精神追求。

我們會感慨,原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身體通過愉悅感得到放鬆,以便進入更好的工作。

而精神如果通過開闊、升華,思考出不一樣的人生,那就是更加重大的意義了。

也許這就是旅行和旅遊的區別吧?

旅遊是放鬆身體,而旅行是提升精神。

雖然放鬆身體也是精神愉悅,但是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區別還是蠻大的——這也許就能推翻我前面的旅遊、旅行一般齊的說法了。

理越辯越明,大不了承認前面說錯了。

總的來說,旅行不但可以愉悅身心,更是跳出眼前世界,拓展眼前世界,讓自己更加豐富、更加深厚的好方法。

這是一種超越狹小生活圈子的全新體驗。

如果快速回歸平常生活,雁過不留痕,好像沒去過,那就是旅遊。

如果得到了精神升華,那麼這一趟,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旅行。


相關焦點

  • 旅遊跟旅行有什麼區別?
    旅遊跟旅行有什麼區別?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僅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這就是所謂的「旅遊」。出去玩吧!提起你的旅行袋,做好策略,提前了解你要去的景點的歷史,那裡發生了什麼?歷史人物是誰?它的起源,它的繁榮,它的衰落。當你理解了這些,再次站在這些歷史建築前,想想這裡發生了什麼,你會覺得你面前的建築物是活生生的,血肉相連的。你可以嘆息古人的智慧,嘆息自己的衰落,或哭泣!
  •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
    入侵了人們的生活有人放棄百萬年薪遊走於大街小巷有人賣房賣車帶上相機四海為家那麼人為什麼去旅行?首先不得不承認人的確是一種動物一種貪婪的動物心跟眼睛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動物一心嚮往自由追求視覺刺激剛好旅行就成了最好的方式誰會不愛波光粼粼蔚藍的青海湖
  • 旅遊和旅行的區別是什麼?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旅遊和旅行的區別是什麼?有人常說「等我有空一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人們口中常說的旅行、旅遊總是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之間差距甚大,到底旅遊和旅行的區別在於哪裡呢?旅遊:皆為群體,隨波逐流,熱門景點,打卡拍照,有時間約束性或目的性的出行。旅行:皆為三五好友又或獨自出行,有或無時間約束性,有目的或無目的性,感受,了解,交流。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答案
    人為什麼要活著,因為來都來了,這世上有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還有世界是美好的,還等著我們去看看呢;人為什麼要努力,因為怕有朝一日,普通的我,遇見特別的你,我們有要保護的家人,還有我們喜歡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擁有;人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浩瀚的書海裡,藏著我們所不知的智慧和知識,還等著我們去知道呢
  • 經常旅行的人和很少出來旅行的人,有什麼區別?
    經常旅行的人和很少出來旅行的人,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個區別平時是看不出來的,但如果是去旅行的話,這個區別就比較大了。平時大家都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生活,所以很多的事情的處理和對於旅行的一些知識,大家都可能不是很看得出區別。
  • 我為什麼喜歡旅行,旅行有什麼意義?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旅行沒有任何意義,有人覺得旅行可以改變自己,那麼我是怎麼看的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談下以下兩個問題。很多人忙碌了一生卻一直都沒有活明白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就不能慢下來回歸自然好好享受下生活。我想說的是,簡單平凡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很多時候你得明白人生並不漫長,我們都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匆匆過客,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讓自己活得快樂。對於旅行愛好者來說,旅行的意義就是能讓他感受到快樂。
  • 我為什麼喜歡旅行,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旅行沒有任何意義,有人覺得旅行可以改變自己,那麼我是怎麼看的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談下以下兩個問題。
  • 難道旅遊和旅行不是一回事?區別很大,本質上就有差異!
    難道旅遊和旅行不是一回事?區別很大,本質上就有差異!上大學前,我認為旅行和旅遊是一種事情。旅遊和旅行不都是出去玩嗎?能有什麼區別呢?後來上了大學之後,對旅遊專業有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深入的認知,發現兩者確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 女人為什麼要去旅行?
    我當時聽了笑著說:「那也要有錢有時間才能用這種方式增添氣質。」雖然當時只是一句不成熟的玩笑話,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慢慢地發現,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並非想像中那般困難。有規劃的出行自然是好的,隨遇而安的旅行更是能打動人心。在以前,大多數的女性總是離不開相夫教子的生活環境,揮之不去的依然是由鍋碗瓢盆、鬧騰聲組成的日子。
  • 你們對於人為什麼需要去旅行,有什麼看法嗎
    就在前兩天,我跟我同事還在討論,現在每天把自己弄得那麼累,而且還是為了房東在掙錢,一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用來交房租了,一個月下來,差不多成了月光族了,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每天的工作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枯燥,所以,好不容易盼到假期的時間了,會特別希望出去走走。所以,人為什麼要去旅行呢?下面就由來小編來告訴你們。
  • 峇里島旅居初體驗:旅居跟旅行究竟有什麼不同?
    X2YTtourism坐辦公室也要心懷世界之峇里島旅居初體驗最近很多旅行博主流行著一個詞:旅居。旅居是什麼意思呢?旅遊跟旅行有什麼區別呢?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探索旅居跟旅行的不同之處。旅行&旅居大多數人的旅行是利用工作和學習之餘去另外的城市或國家放鬆身心。多半的行程安排是去著名景點和網紅餐廳打卡,然後回家之前去特產店買買買。一般旅行時間為5-7天,多半是年假時間。
  • 敦煌徒步旅遊,人為什麼要去戶外旅行
    敦煌徒步旅遊,戶外沙漠戈壁戈壁那麼吸引人前去旅行呢,每當看到朋友圈裡朋友發的沙漠戈壁美圖,配上幾句雞湯文,再加一個定位。我們只能默默的評論一句「你去沙漠戈壁玩兒啦,好羨慕你啊」,然後手指繼續向下滑動,看著其他人的生活,好像都那麼多姿多彩。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跟團旅行了?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傳統的跟團遊而開始選擇了自由行。也許有人會問,跟團遊那麼方便,不用自己操心行程和住宿,為什麼要選擇自由行這種事事都要自己做的旅遊呢? 我們來聽聽兩位參加過旅遊團的遊客的故事吧,你就會明白這是為什麼了?旅行的意義難道就是購物? 老張是一名退休職工,辛苦了大半輩子後他終於可以有自己的時間開始享受假期。
  • 旅行和旅遊的區別是什麼?
    說到旅行和旅遊最大的差別,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走心和不走心的差別。並不是說自由行就叫旅行或者跟旅遊團就是旅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出發前:在挑選旅行目的地的時候,旅行的人不喜歡從眾隨大流,會目的性明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旅行目的地;旅遊的人從眾心理較多,更多的是會選擇那些著名的景點或者很多人去過的熱門地方。出發之前旅行的人會看大量的資料,了解旅行目的地的人文歷史文化背景,做功課,旅遊的人則不會做這些。
  • 旅遊和旅行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可別再弄混了
    旅遊、旅行,除了字眼,到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旅遊是什麼?奔著某個景點去,酒店睡覺,坐車到景點,然後機械行走一圈拍照,最後回家一問,只知道自己去了哪些地方別無其他。旅行是什麼呢?借用一句廣告詞來描述吧: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你是去旅遊呢?還是去旅行?13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是旅遊,什麼又是旅行。交通上的區別:旅遊通常是坐車睡覺;旅行往往更偏向於體力勞動。
  • 研學旅行與研學旅遊有什麼區別
    研學旅行與研學旅遊有什麼區別?在中國,很多學校或者培訓機構都喜歡進行研學旅行和研學旅遊,本篇品索教育小編將為大家來詳細介紹研學旅行與研學旅遊有什麼區別,同時了解這兩個名詞的概念。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目的是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 見過關於旅行的最好文章,同學,別再跟我說你要去旅行了
    生活在這個時代,你要是說你不夢想著旅行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 那麼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空虛到竟然把旅行當做了夢想? 打開人人,滿屏都是幾個字:我要旅行!赤裸裸明晃晃,刺的我眼睛睜不開的疼。不可否認,旅行的確很被嚮往,它對一個人意義無窮。想起被無數人奉為旅行至理名言的幾句勵志語,摘抄如下,與君共勉: 1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 人為什麼想去旅行
    越想越不解,越不解越要想我為什麼會想到要來趟這樣的旅行一次超過一年,不是橫跨是包圍式的旅行大多數人都是穿越個西藏、新疆、無人區而我,卻環中國邊境海岸我腦子是跟別人不一樣嗎見到一片戈壁我就會想這裡為什麼會是戈壁就開始了顱內推演要放很多人眼裡這就是胡思亂想,哈哈哈
  • 旅行與打麻將,有什麼區別
    當時解釋了幾句為什麼,但總覺得沒說清楚,沒在關鍵處。旅行最根本的是獵奇和朝聖。有那麼多耳熟能詳的地方,有那麼多不同平常的景色,都想去看看。當然,還有吃。因為大家都是如此,也就可以做成生意。旅行團把最受歡迎的景點和體驗串成路線做成產品出售。也有些人覺得受不了那約束,寧願什麼都自己來,於是「自由行」。
  • 跟男票去旅行是什麼感覺?
    【跟男票去旅行是什麼感覺在hotel完成了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出去除了拎包跟掏錢什麼都不會問他去哪裡玩吃什麼東西永遠都是「你看著辦」要花好多時間去培訓大豬蹄子們拍照吧跟情商低的人去旅行一次旅行就想拜拜了沒有時間觀念出門一定要提前告訴他不然他真能賴到到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