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帶貨的旅遊卡涉虛假宣傳,平臺:正調查主播和商家

2020-12-24 澎湃新聞

網紅直播帶貨的旅遊卡涉虛假宣傳,平臺:正調查主播和商家

澎湃新聞記者 林珏瑤

2020-12-18 21:57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8日,我在直播間中推廣了一款旅遊卡......經消費者反饋,(實際情況)與委託方承諾不符,委託方涉嫌虛假宣傳。」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

涉事博主發布致歉聲明。視頻來源:網絡(01:42)

12月1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高火火進行直播的短視頻平臺相關工作人員處獲悉,平臺高度重視此事,收到用戶投訴後,已對涉事主播及商家開展調查。若違規情況屬實,將對其進行罰款、停業整頓乃至清退等嚴格處罰,並要求其對消費者損失給予合理賠償。

同日晚,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該短視頻平臺上,高火火的帳號「HuoHuo666」認證為「音樂人」,粉絲數為4350.1萬。該帳號的商品櫥窗頁面顯示,櫥窗中暫無商品。

該博主櫥窗頁面顯示暫無商品。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12月12日起,抖音用戶「賓正」先後發布多段視頻稱,他購買了高火火直播間推廣的「雲南6天5晚雙人豪華遊」旅遊卡,售價299元。相關視頻顯示,兩名男子在推廣該旅遊卡時稱,「6天5晚雙人豪華遊,下機都是奔馳車接」「一定是純玩團,沒有強制消費」。

「賓正」在視頻中稱,他在參團後發現,接送遊客的是麵包車,而非直播間推廣說的「奔馳車」。此外,旅遊途中包含7次購物,並非直播宣傳的「純玩團」。

12月17日,高火火發布視頻致歉稱,自己在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出現委託方承諾與實際履行不符的情況。他們承諾優先對消費者進行賠付。對已經實際出行的消費者,進行退一賠三;對未實際出行的消費者,進行全額退款;退賠後,公司將保留對委託方的賠償追索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網紅直播帶貨,旅遊卡,虛假宣傳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網紅直播帶貨的旅遊卡涉虛假宣傳,平臺:正調查主播和商家
    「11月8日,我在直播間中推廣了一款旅遊卡......經消費者反饋,(實際情況)與委託方承諾不符,委託方涉嫌虛假宣傳。」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使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但是,在直播帶貨異常火爆,為企業復產復工、促進產品銷售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部分虛假宣傳、信息公示不全以及售後沒有保證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也陸續被曝光。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委託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開展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就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三成直播帶貨商家沒有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問題。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建議,建立行業自律和誠信評價機制;直播行業以及直播平臺要積極承擔主體責任,主動開展行業自查自糾和自律行動;對於隨意誇大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直播帶貨行為,應納入社會誠信評價體系;對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的主播,除了進行經濟處罰,還應將違法情節嚴重、違法頻次較多的主播拉入「黑名單」,實行直播市場禁入,提高違法直播帶貨成本,增強監管震懾力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建議,建立行業自律和誠信評價機制;直播行業以及直播平臺要積極承擔主體責任,主動開展行業自查自糾和自律行動;對於隨意誇大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直播帶貨行為,應納入社會誠信評價體系;對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的主播,除了進行經濟處罰,還應將違法情節嚴重、違法頻次較多的主播拉入「黑名單」,實行直播市場禁入,提高違法直播帶貨成本,增強監管震懾力。
  • 追蹤|又雙叒叕網紅因直播帶貨道歉,涉嫌虛假宣傳
    「11月8日,我在直播間中推廣了一款旅遊卡......經消費者反饋,(實際情況)與委託方承諾不符,委託方涉嫌虛假宣傳。」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平臺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
  • 李佳琦被罰、辛巴道歉: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有多嚴重?
    最近,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紛紛出手整頓虛假宣傳、售後不力等直播亂象,直播帶貨即將邁入一個新時代。 虛假宣傳有多少花樣? 羅永浩在諸多帶貨主播中,表現出了對虛假宣傳的高敏感性。除了使用違規的極限用語,帶貨主播們另一常用的口號就是「全網最低價」,這種描述的確能對消費者帶來有效刺激,今年3月,中消協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其中價格便宜是消費者在直播間下單的最主要原因。
  • 又雙叒網紅道歉:帶貨旅遊卡涉虛假宣傳,已出行可退一賠三
    又雙叒網紅道歉:帶貨旅遊卡涉虛假宣傳,已出行可退一賠三 澎湃新聞記者 林珏瑤 2020-12-17 16:03 來源:
  • 東湖評論:網紅虛假帶貨可休矣
    隨著網際網路直播平臺的飛速發展,主播帶貨早已不是新鮮事,抖音銷售一哥李佳琦、帶貨女王薇婭,都是一日帶貨金額可達數億的頂級主播,他們的帶貨銷售額時不時登上微博熱搜,當然帶貨翻車的新聞也經常佔據頭條。就在前幾日,快手第一帶貨主播辛巴,就因其未曾核實品牌方出具的燕窩詳細信息,誤將「糖水」當燕窩進行虛假宣傳,最後以賠付6000多萬的代價潦草收尾。糖水為何賣出燕窩價,我們不得而知,但主播虛假宣傳早已不是新聞,暴露出網紅帶貨背後的問題。網紅經濟以「快」搏勝負,卻忘了「欲速則不達」。
  • 如何規範帶貨挖坑的直播網紅
    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關鍵詞「主播」的投訴消息,就有近2000條投訴,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出售假貨」「退換貨」以及「售後」等問題上。  網紅直播帶貨充當的是怎樣的角色?直播結束是否就意味著售後問題與己無關?
  • 春城夜譚|又一網紅因涉嫌虛假宣傳道歉!直播亂象何時休?
    雙十二剛過直播界就有不少主播又雙叒「翻車」前有頭部帶貨主播羅永浩主動承認售假並致歉後有網紅主播高火火涉嫌虛假宣傳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博主道歉視頻截圖299元售賣「雲南6天5晚雙人豪華遊」 實則與宣傳不符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
  • 談一談網紅主播和直播帶貨的渠道方式
    2020年,生意越來越難做,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發展迅速,各種暴富和帶貨的奇蹟每天都在上演。很多商人在考慮如何進入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如何更好地提供銷售服務,作為資深網絡老手,我就分享一些相關經驗,讓你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播和網紅。
  • 直播帶貨激活了零售業一池春水,但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難保證...
    疫情影響下,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異常火爆,激活了零售業一池春水,但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難保證、售後服務少保障等亂象突出。7月1日起,《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實施,這將對行業從業者形成一定約束。業內人士認為,在加強主播、商家等行業主體合規管理的同時,直播帶貨還要走出低價銷售的簡單邏輯,真正推動國產品牌成長,拉動消費。
  • 甘肅建網紅主播人才庫 推「網紅+直播」電子商務帶貨模式
    丁思 攝中新網蘭州5月31日電 (記者 丁思 李亞龍)為期9天的甘肅省第一屆直播電商帶貨大賽於5月30日在蘭州閉幕,全省367名主播「直播帶貨」767款農特產品,幫助甘肅商家銷售農特產品723萬餘元。其中,優秀的主播還被納入「甘肅省網紅主播人才庫」,冀讓更多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紅+直播」的新型電子商務帶貨模式進行有效推廣。
  • 虛假鑑定、虛高估價、虛假拍賣,揭秘「古玩直播帶貨」背後的套路
    文章僅為轉載宣傳,侵權可聯繫刪除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品市場信息網 編輯:趙德明據7月19日中華藝術網公布的古玩直播帶貨數據顯示,在今年的「618」期間,古玩直播帶貨總成交額達到80億元。如果說起這麼高古玩銷量的背後「功臣」,除了由於各古玩平臺足夠強大的宣傳力度、各古玩網絡商家的優惠折扣外,還得提起數萬個古玩直播間裡「瘋狂古玩帶貨」的主播們。
  • 常熟人,網紅直播帶貨那些坑,要警惕!
    網紅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讓消費者足不出戶 也能「買買買」 大小網紅通過直播銷售商品
  • 4300萬粉絲的網紅高火火售賣299旅遊卡,涉虛假宣傳被王海打假!
    近日來這網絡主播接二連三出事,又一頭部主播擁有4300多萬粉絲的高火火,因涉嫌虛假宣傳,又被王海爆出,這是既王海對辛巴「假燕窩事件」、羅永浩漱口水、羊毛衫陷入售假風波之後,又一起被王海轉發曝出在直播中出299元、699元的旅遊卡。
  • 直播電商牽手網紅賣貨 誰的「套路」最多?
    通過對五款App的測評,平臺直播的套路總結來說有以下幾點:直播主頁面基本會包括購買連結、直播專享券、店鋪專享券、推薦其他直播/主播/商品的連結、分享好友助力、活動宣傳等,以優惠為主打;平臺會鼓勵商家將直播與短視頻結合起來,形成整個內容電商整體解決方案。
  • 治理網絡直播帶貨違法,就要從辛巴、薇婭這種網紅主播開始!
    來源:cmb-china近日,快手直播帶貨網紅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有了新進展,被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了。由於涉案金額過大,辛巴有望面臨15年有期徒刑。其相關執法人員表示,因主播是在廣州白雲區直播,其所售賣燕窩還涉及廣州南沙區、海珠區以及實際生產地址廈門。
  •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本報記者 柳姍姍閱讀提示疫情帶火直播購物、網路遊戲、在線教育等「宅經濟」,然而,消費糾紛也隨之而來——直播帶貨貨不對板、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涉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消費者想維權,又面臨難題。
  • 杜絕良莠不齊,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監管部門終於對直播帶貨出手!
    ,更加促進了「直播帶貨」這個行業! 但是由於「直播帶貨」沒有門檻,這也導致主播素質良莠不齊,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等各類問題,進而引發的消費糾紛也一直持續不斷! 就僅僅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收到有關「直播帶貨」的負面信息33萬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