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御守這麼可愛,還需要跑去日本買?

2020-12-06 麼麼有愛

以前買御守都跑去日本,每年要去還願,日本御守只有一年的保留時間,但是從今年開始,終於可以不用跑那麼遠去求取日本御守了,也不用每年想辦法還願銷毀了。中國有自己的御守,來護佑自己的國人,麼麼御守,每個中國人都值得擁有,贈禮,收藏,大氣有度。

麼麼御守是怎麼來的?麼麼御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繼承古代民間的香囊文化,融入了現代化的審美風格,加上傳統護身符的概念,護佑佩戴之人平安順遂。香囊也是香包,香包在《詩經》的一些篇章裡已有描述,說明早在約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禮記》云:"五採謂之繡。"香包用青、赤、黃、白、黑五色絲線刺繡而成,色彩絢麗,自然有裝飾衣著、把玩欣賞之審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藥材,兼有驅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禮記、類則》載,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須佩戴香包,說明香包還有禮儀作用。

戰國時期以至秦、漢、晉,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晉以後漸為女人、兒童的專用品。

宋時,官史朝服上開始佩戴香包,禮儀作用愈加凸顯。

清代,香包成為饋贈佳品,特別是相戀男女以此作為饋贈的信物。

現代,香包是承載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在人際交注、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香包,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闢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

佩即佩幃,在這裡既指香包,也含佩帶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裝滿香草的佩幃帶在身上。這說明香包早在屈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了。

漢代《禮記》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時期,香囊逐漸成為仕女、美人的專用品。而男官吏們則開始佩戴荷包了。

有的官吏上朝時乾脆把荷包綴於朝服之上。

當然,那時的荷包與香包不完全一樣,香包裡主要裝的是香草、草藥,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細物"的。

這與之前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歲香包"比較吻合。

至清代,香囊已成為愛情的信物了。《紅樓夢》第十七回寶玉與黛玉之間的一次"鬧彆扭"便是由送荷包引發的。

而歷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則多半用於民間端午節的贈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驅惡避邪的。

再看香包的圖案,以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千歲香包」為例,選用變形的梅花、荷花及纏枝花為刺繡紋飾圖案,是按照佛教淨土的教義設計的,其寓意是把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淨土」,因為變形梅花從唐代起就作為佛胸前的吉祥標誌。

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們向佛塔敬獻這種香包,完全是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誠意。追溯歷史,香囊的使用和佩戴古已有之,而護身符則是自古以來民間祈福的一種方式,在中國民間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日本的御守便是源於中國傳統的護身符,唐代遣唐使來到中國,帶回了護身符,演變成了日本御守。

與日本御守不同的是,麼麼御守除了表達祝福以外,內含的藥包有驅蟲、安眠、抗感的效果,能起到健康保護的作用,而且加入了中國傳統元素十二生肖,999千足金打造,誠意十足,適合小孩滿月禮或者祝福學業有成。

相關焦點

  • 喜歡日本御守的可愛?原來中國也有!
    御守在日本, 是用來祈福祝願,避除厄運的護身符,在日本的寺廟、神社都能夠求取。而且不同的神社和寺廟會有自己風格的御守,種類豐富,御守的功能和寓意也不一樣,如今御守在日本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人手一個,在中國也受到了很多好評和追捧。
  • 這些年你沒買對過的日本神社御守
    本周日本政府頒布了最新的限制政策,因為疫情的關係,最近想要去日本旅行的朋友們可能無法成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神社寺廟中這些既表達心願又充滿藝術感的御守。 01 最人氣御守 「阿佐穀神明宮」是日本唯一為八難除災祈禱的神社,而讓它為更多人所知,在日本和中國SNS上引起話題的,原因竟是因為它最特別的蕾絲手鍊型御守——「神(かん)むすび」。
  • 去日本求御守怎麼選?日本御守全攻略!
    御守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或寺廟數不勝數,而不管哪個神社或寺廟,都會有其特色的御守。很多去日本旅遊的朋友,都會去神社裡面祈願,然後再買幾枚精美的御守帶回家,希望能帶來好運。但是面對種類繁多的御守,很多人都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對御守是一知半解的。
  • 御守有有效期嗎?如何保存御守?最全的日本御守小知識
    御守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或寺廟數不勝數,而不管哪個神社或寺廟,都會有其特色的御守
  • 原來日本御守傳承自中國唐代,你還去日本寺廟買御守嗎?
    長大後接觸了外面的世界,發現原來不止中國有護身符、泰國還有佛牌、日本還有御守,泰國佛牌不做深究,但日本御守與中國傳統文化本是息息相關。貞觀五年(631年),日本遣唐使第一次來到中國學習唐代文化,後經過300多年的學習,日本從蠻荒時代跨入了封建時代。
  • 日本神社超美御守盤點!這些關於御守的禁忌你知道嗎?千萬不能隨便對待!
    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神社可以說是必去的地方了!不知道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每次到日本的城市,都要先查一下當地有名的神社是哪裡,不單單為了祈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御守,真的太可愛了!!!!在日本,御守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不只可以用來祈禱自己的心願達成,還能買來送給家人或好友為親朋好友帶來祝福所以可以說是旅遊必買
  • 全日本最美最可愛的5大戀愛御守,靈驗幫你脫單保甜蜜!
    到日本旅遊的話,相信都會到日本的神社裡參觀一下,除了可以到充滿日式風味的神社拍照打卡外,而想要脫單的男男女女們還都會到神社裡求戀愛御守
  • 萌系麼麼御守,十二生肖簡直太可愛了
    這幾年「御守」著實火了,尤其是日本,不僅本地人喜歡御守,連外地旅遊的人也喜歡,不僅是御守有祈福祝禱的寓意,還有獨特可愛的外觀,吸引了不少人。其實不僅僅是日本御守,中國也有非常好看,非常適合佩戴的御守。麼麼御守的外觀看起來很中國風,有中國的傳統文化氣息,看起來似乎與可愛並不沾邊,其實仔細看會發現,麼麼御守鑲嵌的千足金是以十二生肖動物為原型,打造麼麼御守生肖系列共十二款,另外兩款是雷氏普愛的原創卡通人物設計「麼麼俠」和「麼么妹」。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日本御守再好,那是你沒有見過中國的!
    御守御守,去日本旅遊或者對日本有一定了解的人會以為御守是日本的,但很多人不知道,歸根究底,御守的理念其實來源於中國的傳統護身符文化。唐朝,風氣開明,萬方來朝,看過電影《妖貓傳》的人應該有印象,當時的唐朝正是文化鼎盛之時。
  • 中國的御守,傳承非遺文化
    御守,來自於日本神社,是日本一種文化,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提到御守就會想到日本,也有人不遠千裡去求取。其實如果中國有御守,大家也就不用跑那麼遠,在自己的地盤上也能戴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御守。中國有沒有御守呢?有的。
  • 日本必買第七期之新年祈福篇(繪馬&御守)
    通常一個繪馬需要付費250-500日元不等。祈願者花錢買一塊空白的繪馬牌,在上面寫下祈願的祝福之詞。最後的提示:去日本旅行的話,一定不要錯過帶回幾件漂亮、充滿濃濃「日本和風」味的繪馬。不但外形吸引人,而且還充滿了祝福和敬意,是留作紀念和饋贈朋友的好物件。
  • 日本超美御守大盤點~
    御守在日本就是平安福一樣的存在!它的的名氣之所以這麼大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的御守,真的太可愛了!!!!在日本,御守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不只可以用來祈禱自己的心願達成,還能買來送給家人或好友為親朋好友帶來祝福
  • 日本文化|關於御守那些事兒
    很多小夥伴對於日本的印象覺得神秘且具有吸引力,很多原因是因其散布於大街小巷的寺廟和神社了。而與神社有著密切聯繫的物件兒—御守。在日本,用來祈願幸福,避除厄運,是一個很普遍的存在,在寺院和神社就可以求得。眾多的寺廟和神社,都有自己獨特的御守,式樣精緻且種類豐富,御守功能也有所不同。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即便在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流行。
  • 喜歡御守的理由,內外兼修還不夠?
    走在日本街頭,會發現很多背著書包的孩子,包上掛著小小的香包,女孩子的挎包也是一樣,這種香包是日本的御守,裡面裝的是神社的名字或者祝福語。在中國,也有很多人跟上了這種風潮,在包包上掛上御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戴御守?
  • 2020年賀歲禮:麼麼御守,中國非遺文化創新傳承
    麼麼御守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護身符"概念,"御守"一詞雖然時下很多人以為是來自日本,但其實日本的御守最初是來自中國,是中國唐代文化傳到日本的一個體現。雷氏普愛麼麼俠打造麼麼御守,一筆一畫用心雕刻,足金打造。
  • 日本御守VS中國符籙大PK!
    相比於中國道家的符籙,年輕人受到日劇或日漫的影響,日本的御守似乎更加深得這一群體的喜愛。從表面上看,符籙與御守都是貼身佩戴用來祈求實現各種訴求的一類信物,並且兩者的形式也十分相近,但是其實內裡千差萬別,你又知道多少?今天就來談一談中國符籙和日本御守之間的差別。
  • 日本御守不能隨便亂買,這些禁忌你不能不懂!
    到日本旅遊時,去寺廟、神社拜拜相信已經成為外國旅遊必走的行程之一,並且往往還不止只去一間呢!
  • 關於日本御守不可忽視的四大禁忌 日本物語
  • 日本御守你真的會買麼,這些禁忌懂點好~
    到日本旅遊時,去寺廟、神社拜拜相信已經成為外國旅遊必走的行程之一,並且往往還不止只去一間呢!
  • 日本的納豆,原來是中國的「醬豆」,很多人還跑去日本品嘗
    日本的納豆,原來就是中國的「醬豆」,很多人還跑去日本品嘗現在隨著世界的不斷共榮,和平,我們各國之間也是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很多的外國朋友很喜歡來中國旅遊,甚至是因為中國的美食會留在中國,但是也是有很多國人也是很喜歡去外國遊玩,其實在遊玩的時候,不光是可以放鬆自己,緩解一些壓力,最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