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南方人有空調,北方人室內有暖氣,即使洗個澡,也有熱水器。
那麼,古人是怎麼過冬的呢?
古代的普通百姓怎麼過冬,並不清楚,不過,古代皇室的人怎麼過冬,卻是有記載的。
像唐朝,皇室的人總會去華清池溫泉宮殿,度過寒冬。
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華清池。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臨潼區的驪山腳下。
大家看到的華清池,雖然也華麗,不過,只是復原建築物。
那麼,一千多年前,在這些原址上,矗立著的那座唐朝華清池,究竟是怎樣一座溫泉宮殿呢?
據記載,唐朝的華清池,佔地100萬多平方米。一個普通的行宮,竟然比明清時期的皇宮還大,可以想像當時是何等繁華。
存在於書本之中的華清池,究竟是什麼模樣?直到驪山腳下,最初出土的溫泉,才露出端倪。那形狀像馬臉的溫泉,是誰用過的呢?溫泉牆壁的磚石上,刻著工匠的名字,據此推測,這應該是唐太宗使用過的溫泉湯池,當時叫做御湯的。
唐太宗時期,整座宮殿不叫華清池,而是叫湯泉宮。
如今,在華清池景區,在星辰湯殿內,可以看見復原後御湯,局部看像馬臉,全貌看儼然北鬥七星。
唐太宗寫過一篇銘文,記錄了使用溫泉的情況。從中,可以了解到唐太宗患有風溼,依靠在御湯的溫泉中藥浴,得以緩解病痛。
溫泉宮殿鼎盛之時,是在唐玄宗時期。唐玄宗將溫泉宮殿改名叫華清宮,他時常率領文武百官及其家眷,在此過冬,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長安。
唐太宗的御湯,被唐玄宗改名叫做星辰湯。從星辰湯殿往北走,大約25米處,有一個湯池,那就是唐玄宗的蓮花湯。
兩層臺的結構,上層是蓮花形狀,下層是八邊形。南面還有一個出水口。蓮花湯西邊,約3米的地方,有一個青石砌成的湯池,形狀宛如一朵盛開的海棠花,大小隻得唐玄宗湯池的六分之一,中間還設計有花蕊,水從花蕊中注入湯池裡。
這個湯池叫海棠湯,是楊貴妃獨享的。後宮妃嬪中,只有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才有屬於自己的湯池。其餘那些隨行人員,因不同身份的人,擁有不同大小的湯池。最小的湯池,是梨園子弟用的湯池。這類小湯池,想必應該是公用的,並非某位梨園子弟專屬。
唐朝時,溫泉水如何進入到這許多湯池之中呢?據考古發現,那些溫泉水都是通過埋在地下的陶瓷管道,從一個湯池流向另一個湯池。
一組陶瓷管道,溫泉水首先流入唐太宗的星辰湯池之中。星辰湯再流向六部官員沐浴的尚食湯,再由尚食湯流入到宜春湯、小湯等湯池。
另一組陶瓷管道,溫泉水首先流入唐玄宗的蓮花湯,再由蓮花湯,流入到楊貴妃的海棠湯。
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的寢宮,就是飛霜殿。
華清宮內,還設有梨園,住了不少梨園子弟。這些梨園子弟由唐玄宗與楊貴妃親自指導,時常練習歌舞。他們時不時開一場演唱會,一歡歌起來,就晝夜不息。
精通各種樂器的唐玄宗,還會譜曲,最著名的樂曲就是《霓裳羽衣曲》。
後來,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人,逃到馬嵬坡時,隨軍將士認定楊貴妃是禍水,逼迫楊貴妃在馬嵬坡上吊自殺。
曾被詩人們謳歌的這段愛情,就此草草收場。
安史之亂平定後,華清宮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繁華。
現在,憑出土文物可知,唐朝的華清宮原址,不僅有著唐朝的溫泉宮殿,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幽王時期。
看來,有著這樣的溫泉離宮別苑,古代皇室的冬天,真的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