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副縣長向海軍(左)與扶貧帶頭人王少甫一起,正在直播「帶貨」。
新農人彭旭現場挑選黃豆。
湘西竹編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胡廷賢。
胡廷賢在編織「土家背簍王」。
胡廷賢在編織「土家背簍王」。
紅網時刻3月26日訊(記者 李慧)從田間採摘蕨菜,炒制湘西特色鮮蕨臘肉;下地採摘白蒿草,製作蒿菜粑粑;還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技藝工藝大師現場砍竹子,編織土家族工藝品……3月26日,「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大湘西第二站,來到了永順縣萬坪鎮寨湖村,帶動農戶直播賣貨。
有數百年歷史的萬坪豆腐,永順莓茶,野生蕨菜,蒿草粑粑等特色農產品帶出大山,助農增收。上午11點半,直播剛剛開始,永順縣副縣長向海軍便化身當地特色農產品「推介官」,與當地的扶貧帶頭人王少甫一起,直播「帶貨」。當地新農人現場挑選黃豆,製作被明清時期作為貢品的永順萬坪豆腐。
胡廷賢,一位地地道道的永順人,40多年來一直傳承和發揚竹編技藝,2011年,他被評為省級非遺項目《竹編技藝》的州級傳承人,2016年9月,被評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在各大文博會、旅博會上,他參展的作品都十分搶手,在國家、省、州各類比賽中獲得金銀銅等獎項達20多個。
說到自己與竹編的緣分,胡廷賢直言最初是為了養家餬口。16歲那年,為了生計胡廷賢跟著村裡的匠人學起了竹編,他走村串寨,為農戶編織農具,一幹就是七年,足跡遍布湖北,張家界,龍山,古丈……經驗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好,他漸漸意識到了竹編作為商品的市場價值。2003年,他和愛人在芙蓉鎮上租下一間店鋪,開始編織旅遊商品,把傳統土家族的編織技藝與現代人的審美習慣結合。
雖然生意做得不錯,可胡廷賢卻有著自己的擔憂:「我們這裡的竹子特別多,但是竹子沒人要,挺可惜的。我希望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能融入這個行業,能夠解決就業問題。我的想法就是能夠留住他們,在本地賺錢。」
秉著這份為他人著想的初心,胡廷賢在湘西州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竹編培訓課程,義務培訓學員及社會青年100多人,將自己掌握的技藝傾囊相授。一是希望自己能為土家族的編織技藝傳承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讓湘西州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能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現在永順縣萬坪鎮已經開設了竹蓆加工廠,解決了當地一部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胡廷賢也在其中力所能及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胡廷賢藉助「芒果扶貧雲超市」直播,讓更多人了解竹編技藝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芒果扶貧雲超市」特別策劃「走進大湘西」系列直播,向全國推薦龍山、永順、麻陽、古丈、鳳凰等地的特色農產品。截至3月25日,平臺已入駐1724家農戶,超過3000個湖南特色農產品,覆蓋全省51個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