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遊,東、北隔甘德爾山與鄂爾多斯搭界,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地處大陸深處,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素以「烏金之海」著稱。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巖、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巖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好、易開採、相對集中配套、工業利用價值高。烏海市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合葡萄種植,有「葡萄之鄉」的美稱。
烏海市博物館
烏海市博物館於2004年9月23日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2018年9月18日公布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08年6月中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暫時搬遷至濱河區市科技館二樓,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200平方米。烏海市博物館結合反映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物和大量地質演進的圖表,以跳躍串珠式的布展方式生動真實地講述了烏海地區的地質變遷、歷史沿革及民俗文化,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保護、文物展覽、社會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目前館藏文物6000餘件/套,展出精品文物200餘件/套,其中國家級文物103件/套。
金沙灣生態旅遊區
金沙灣生態旅遊區位於烏海市海勃灣區北14公裡,佔地面積2000公頃,與110國道、機場路、京藏高速公路緊緊相連。當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在此駐兵的風水寶地———烏海市國家3A級景區金沙灣。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像一條彩帶緊系在它的胸前。金沙灣是烏海市「十一五」期間要全面建成的唯一的一個生態旅遊區。7000萬年前的珍稀瀕危植物能在金沙灣以頑強的生命力生存下來,這些珍稀植物,金沙灣內的四合木及其家族半日華、蒙古扁桃、沙拐棗、沙霸王、冬青等是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和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
桌子山巖畫群
桌子山巖畫位於烏海市城東,主峰海拔高度2149.4米。山脈主體呈南北走向,長約75公裡,東與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接壤,西距穿越市區的黃河約2公裡。桌子山山勢雄偉,峰巒迭起,巍峨壯觀,因其主峰山頂較平坦,遠眺貌似桌子狀,故得此名。在桌子山脈諸多山溝的懸崖峭壁和溝畔石灰巖磐石上,殘存著無數古代巖畫的遺蹟,稱為桌子山巖畫。桌子山巖畫總面積有16000多平方米,1973年由烏海市牧民在放牧時發現的,巖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每幅巖畫單獨成畫,神態各異,是國內罕見的出土巖畫。
甘德爾山旅遊區
甘德爾山旅遊區為3A級旅遊景區,景區規劃範圍東至海拉二級中心線50米,西至黃河1078水位線,南至甘德爾陵園,北至海勃灣區南河河槽(卡布其溝),東西向最寬處6.3千米,南北向長8.7千米,核心區規劃範圍為東至包蘭鐵路甘德爾山西側山體範圍。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在烏海市標誌性山峰,海拔1805餘米的甘德爾山山頂塑成成吉思汗雕像為景觀核心,保護了甘德爾山獨特的景觀地貌,整合了景區內各種資源,與即將興建的黃河庫區連為一體,將形成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遊景觀。
青山瀚墨園
烏海市青山瀚墨園的前身為青山公園,始建於1989年。2008年為增加烏海園林文化底蘊並配合書法城建設,烏海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徵求廣大市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將青山公園改建為青山園,增加園內有關書法內容的景觀和小品,修建導遊路和廣場,提高公園的文化內涵和品位,使之成為烏海人民又一休閒娛樂和活動教育場所。該公園在原青山公園的基礎上整體改造,規劃範圍東至青年路,西至青山路,南至黃河大街,北至獅城大街,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10畝,規劃定位為彰顯烏海市文化底蘊,增加烏海市文化氣息,宣傳烏海市文化,集書法、生態、景觀功能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場所。
黃河灘島
黃河灘島是分散在黃河河道的灘涂和島嶼。黃河流經烏海75.5公裡,這一區段既有北國的雄渾,又有南國的旖旎,沿途散落著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和夾心灘,猶如黃河錦帶上點綴著的粒粒翡翠。島灘上綠草如茵,樹木參天,自然風景十分秀麗。下遊黃河流向河套平原,兩傍烏蘭布和沙漠。河西建有大漠風景區旅遊點,有遊船可通,遊人在此可滑沙、遊泳、騎駱駝。黃河灘島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大中灘:四面環水,現已部分開發,栽植了大量的花樹、果樹以及風景樹,每當春夏時節,繁花似錦,整個仿佛變成了花的海洋。李華灘:島上樹木成林,花草茂密,綠樹環抱,葦草連片,一派自然風貌。自然風景奇佳。